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玄幻奇幻 » 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 第七十一章 奏請罷相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 - 第七十一章 奏請罷相字體大小: A+
     
      「放肆,盛長柏你在胡說些什麼!」

      皇帝只是黑了臉,宰相韓章就氣急敗壞對盛長柏呵斥了起來,已經完全成了皇帝一條狗的樣子。

      因為盛長柏抓住了趙宗全的痛點,直接就讓韓章破了防,這個宰相肚子裡面也不是真的能乘船。

      如果趙宗全的爹是舒王的話,趙宗全也就沒了做皇帝的資格。

      老趙家那麼多人,趙宗全不是認了仁宗皇帝做爹的話,從哪排也輪不到趙宗全。

      這個事情的因果關係,是有了做皇帝的爹,才有了兒子做皇帝。

      不是趙宗全做了皇帝,自己的生父就可以追贈為皇帝。

      「陛下,韓章此人,擅開邪議,妄引經據,以枉道悅人主,以近利負先帝,欲累舒王以不正之號,將陷陛下於過舉之譏。妄為宰輔,臣請陛下罷韓章相位。」

      這段時間,盛長柏是越來越看不慣韓章這個宰相的操作。

      老皇帝在位的時候,韓章硬頂著老皇帝,讓老皇帝過繼子嗣的時候。

      雖然疏忽,怠慢了朝政,但立儲之事,也算國本,那時候韓章所作所為還像個文人。

      現在這個韓章,完全不像是要制約皇權的宰相,像諂媚的宦官,皇帝的家奴。

      既然完全看不慣,又出了頭反對,盛長柏也就直接硬懟了。

      這件事,也只能對準宰相開噴。

      雖然這件事,肯定是皇帝先起的心思,但是表面出頭的是韓章。

      就算天下人都知道是趙宗全本人的意思,只要趙宗全沒直說,那就不好直接噴皇帝。

      現在這件事的定性就是韓章是小人,想蠱惑趙宗全,讓趙宗全做小人。

      「臣齊衡附盛御史議,反對立先舒王為皇考,請陛下罷韓章。」

      太后的第一打手齊衡,這時候也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站出來對盛長柏支持道。

      「臣附議(附議)。」

      然後朝堂之上,就是黑壓壓出來了一大片人,支持盛長柏。

      盛長柏打頭,齊衡跟上,後面的人隨眾,也就越來越多。

      已經有了盛長柏這樣的出頭鳥,其他人也就不那麼怕被韓章記恨。

      之所以有這麼多人,首先是皇帝這個做法,實在是太無恥了一些。

      也是這件事,影響力到了所有文人的利益,除了韓章門下的一些死忠之外,陸陸續續的站出來許多人。

      就是跟盛紘一樣的很多老中立,也都站了出來。

      「退朝。」

      看到這麼多人反對,趙宗全臉上晴轉多雲,擺手說了一聲退朝,就第一個離開了文德殿。

      「眾卿都退了吧。」太后心情不錯,走之前,還對著盛長柏笑了笑才走。

      這老娘們大概是誤會了什麼,盛長柏是反對皇帝和韓章亂搞。

      但是也不代表著,盛長柏會和太后站到一起去。

      兩個主角走了,其他的人也就陸陸續續的出了文德殿。

      盛長柏也準備回御史台,準備找同事,找領導求支援。

      重要的是找御史台一把手御史中丞,書面彈劾韓章。

      按著大周朝的潛規則,宰相被御史中丞彈劾了的話。

      就該什麼都不要說,什麼也不要做,先自覺請罪退位了再說。

      但盛長柏走出去還沒多遠,盛紘就在後面小跑著追上了盛長柏:

      「長柏,你給我站住,你今日在堂上,怎麼如此的莽撞。」然後把盛長柏拉到樓下牆角繼續說道:

      「自小開始,你就是家裡最穩重的一個人,可你看看今天做的這是什麼事,連太后都看出來了這是韓相公和陛下兩個人聯手演戲,你還看不出來嗎?」

      「看出來了,這就是韓章和陛下合夥演的一齣戲。但是我身為監察御史,看到了這種事,不可能裝聾作啞。不然今日朝廷之上的事情傳出去,我還有什麼面目立足於士林。」

      這種事情傳到了民間,第一個被罵的是韓章。

      然後被罵的就是朝廷的言官。

      盛長柏這個監察禮部的御史,更是首當其衝,完全沒有躲過的可能。

      「那你反對一下就行了,也不該直接彈劾韓章,韓章在朝堂上經營多年,黨員眾多,樹大根深,哪是那麼好惹的。」盛紘擔憂的說道。

      「韓章他確實經營了多年,我朝近幾十年來,宰相在位時間,一般都不會超過三年,只有韓章趕上了先帝晚年,身體抱恙,無心政事,任由韓章一直在位,現如今已經六七年,也該換挪挪位置了。」

      算一算,韓章當宰相的時間,確實太長了一點。

      大周朝穩定了之後,宰相任期一般都比較短。

      這是老趙家的皇帝,在搞政治平衡。

      避免一個人在位時間太長,造成權利失衡,出現權臣的情況。

      宰相在位有個兩三年的時候,皇帝就會找點事情,把宰相給罷免。

      然後把宰相發配到地方做知州,知府去。

      然後等幾年之後,有需要的話,就會把人又找回來,然後重新拜相。

      所以大周朝就很容易出現,有的人在宰相之位,政事堂話事人的位置上幾進幾出。

      想了一下韓章一個人,霸占了相位這麼多年。

      下面的這些有資格拜相的人,對韓章有意見的並不少。

      在加上這次韓章,無恥的硬舔皇帝,也失去了士林支持。

      上層和下層都不支持韓章,盛長柏不算完全的孤立。

      這次還是挺有機會,直接把韓章搞下台的。

      「韓章挪不挪位置,跟你這個七品官有什麼關係,就非要你強出頭。整天一個個的都不讓人省心,你們能不能學的安分一些。」盛紘駁斥道,把盛長柏跟家裡的長楓,幾個蘭劃為了一類。

      盛紘的為官哲學,就是與人為善,長久以來的習慣,就認同不了盛長柏這個做事風格。

      「有什麼話,咱們回家了再說吧,這皇城裡面說話也不方便。」

      盛長柏不準備和盛紘聊下去了,兩個人的理念完全不同,想要說服盛紘沒那麼簡單。

      這件事說服不說服盛紘,其實也沒什麼關係。

      說完了之後,盛長柏就準備轉身走人。

      「你還要幹嘛去,趕緊回家,回去馬上派人給你泰山送信去,問問他這個事,該任何周全。」

      盛紘這是想要盛長柏找老丈人要支持,確實可以。

      等把韓章給搞下去了之後,副相進宰相,儲相進副相,老泰山也該進一步,回中樞真正進入儲相之位來了。

      把韓章搞下台,符合海家的禮儀,盛長柏確實可以找一下老丈人。

      不然的話,為了不欠海家太多人情,自己當權之後,海家親戚不好搞,盛長柏輕易不借用海家的。

      「我回御史台,聯絡同僚去。」盛長柏回道。

      回到御史台之後,盛長柏就看到,沒人去自己的衙房值守,各級官員都聚在了御史台正廳里議論紛紛。

      總體上來說,大周朝現如今的文人,道德底線還是有的。

      御史台的官員,又比整個官員群體,道德底線更高一點。

      沒有人願意做幸臣,無腦的舔趙宗全,對於這件事的表現都很憤慨。

      沒用盛長柏勸,就定下來聯名彈劾韓章的事。

      在大周朝御史大夫是一個榮譽虛職,不常設。

      就是設御史大夫,也只會作為高官的榮譽加銜,不會履行實際上的責任。

      御史中丞就是御史台事實上的一把手,等御史中丞也署名了之後。

      也就代表了奏疏,表明的是整個御史台的態度,都是請求罷免韓章。

      盛長柏這邊在忙,齊衡這邊也沒閒著,召集了諫院的一干人等,也準備要彈劾韓章。

      齊衡操作起來還要更簡單一些,相比於盛長柏作為御史台的底層。

      已經成為右諫議大夫的齊衡,已經屬於諫院的高層。

      兩邊都寫了奏疏,給皇帝交了上去。

      也就是說整個大周的言官,都已經在集體反對皇帝立先舒王為皇考和韓章。

      皇帝把奏疏壓了下去,沒有反應,御史台和諫院,就連番的上奏。

      每天一封,直接就是連續上了七天。

      這種情況下,一般要臉的皇帝,就該知道要打消念頭。

      要臉的宰相,就該懂得,自己上表告罪辭官。

      「則誠,你聽說了沒有,陛下已經下詔,讓禮官及待制以上朝臣開始討論,尊奉舒安懿王的典禮。」

      但是趙宗全不一樣,可能是耍無賴從太后手中奪得玉璽。

      嘗到了耍無賴的好處,議皇考的事被朝臣反對。

      趙宗全乾脆也不裝了,直接的就耍起了無賴。

      也不再用韓章做自己的白手套,直白的表示要立皇考就是自己的意思。

      直接下旨讓禮官和兩制官開始籌備典禮,幫自己爹「正名份」。

      韓章也沒有自己辭官,恬著一張臉,還坐在宰相的位置上。

      打破了官場的潛規則,被言官彈劾的奏章,加起來都已經有一人高。

      別人一封奏疏就自己請辭,韓章被御史中丞彈劾了一個星期,還是無動於衷。

      玩的就是一個無賴,突出的就是一個不要臉。

      只要皇帝不說罷相,我就一直在宰相位置上坐著。

      韓章前期積累了幾十年的名聲,一朝敗盡,全部化為了趙宗全的人情。

      利用自己宰相,士林領袖的身份,出賣士大夫的利益,把天下的文人,給賣了一個好價錢。

      皇帝和無賴,大周朝身份最高的幾個人中的兩人,耍起了無賴。

      確實很難搞,怪不得太后在皇宮後宮宮鬥了一輩子。

      還能被這兩個人氣的嗡嗡的。

      皇帝和宰相變成這一副無賴的樣子,顧廷燁要背一半的鍋。

      是顧廷燁給兩個人出的主意,給兩個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讓兩個人知道耍無賴,得利益是多麼的有效,方便。

      「禮官是什麼態度?」

      「群情激憤,紛紛反對。」

      「那就等明日上朝,再行分說。」

      聽到了皇帝和韓章,激怒了御史台和諫院之後,又激怒了禮官。

      盛長柏只能說著兩個人愚蠢,兩個人搞這種反禮儀的事,怎麼可能能得到禮官的支持。

      誰敢支持趙宗全的話,那肯定要被記入到史書之中,世代被人唾棄。

      對於大部分有良知的文人來說,名聲就是最重要的東西。

      就算有一些人不在乎當時的名聲,也看重身後名,不希望自己被寫到奸臣傳里。

      趙宗全為了躲避群臣,連朝會都不敢開。

      本來做了皇帝之後,挺喜歡開朝會的一個人,現在是在群臣的再三催促之下,一個星期才又召開了一次朝會。

      因為老皇帝搞事的原因,國家的其他事可以說又停滯了下來。

      整個朝堂議論的都是先舒王尊號的問題。

      不把這件事情爭明白,也沒人有心思管地方上的事情。

      地方上的事情,直接就是依照往常一樣處理,匆匆略過。

      然後就又到了群臣的自由說話時間。

      「陛下,臣有本奏。」

      這是翰林學士王大人,在大周屬於已經走到了最後一步的儲相,再進一步,就是參知政事的副相。

      也是皇帝安排,議舒王典禮中禮官和兩制官裡面,身份最高的一個。

      「說。」皇帝一臉希冀的道。

      「臣於眾位同僚和禮官,議過了之後,一致認為應立先舒王為期親。儀禮有言,為人後者為之子,不敢復顧私親。」

      王大人這話就是說,皇帝你應該叫你生父為伯父。

      因為儒家的十三經的儀禮裡面寫了,過繼的兒子,不應去認回自己的親爹娘。

      當初仁宗要立你為太子之前,你先認了仁宗做爹。

      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所以你生父不是生父,是你大爺。

      皇帝聽了之後,當然是不開心,黑著臉看著了韓章。

      隱含的意思就是,這件事是你討好我要搞的,現在鬧成了這個局面,該怎麼收場。

      韓章既然徹底投靠了趙宗全,也沒有猶豫,就一心的只賣好皇帝,看到皇帝求助於自己,立馬站了出來,不滿看著王學士:

      「未知舒王當稱何親,名與不名?」

      「宜稱皇伯而不名。」王大人瞪著韓章回道。

      「王學士此言差矣,儀禮中也說,為人後者為其父母報。為人後者為其所後父母斬衰三年,為人後者為其父母齊衰期。」韓章跟著回懟道。

      依據是議禮上也說了過繼的孩子,也稱自己的生父母為父母。

      因為群臣都反對原因,韓章這些天明顯也是做了功課的。

      試圖從禮儀上,讓先舒王的皇考身份合乎禮制。

      



    上一頁 ←    → 下一頁

    媽咪17歲:天才兒子腹影視世界旅行家特種歲月斗羅大陸隨機懲罰一名幸運觀眾
    洪荒歷異界極品紈?我修的可能是假仙我統領狐族那些年一劍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