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玄幻奇幻 » 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 第十章 再中探花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 - 第十章 再中探花字體大小: A+
     
      省試成績出來之後,滯留在東京的舉子,採買了各種本地稀缺的商品物資之後,就匆匆的離開了東京。

      東京城的高消費,對於普通的平民之家,還是太高了一點。

      大多數沒考中的外地舉子,雖然留戀汴梁的經濟繁華,文學繁榮,受著經濟制約,還是傷心,難過,不舍的離開了汴梁。

      走的時候,只能暗自下著決心,三年之後再來。

      少了幾千個最喜歡聚會鬧騰的舉子,東京城裡總算是消停,清淨了不少。

      等到三月,盛長柏又參加了,在皇宮裡面舉行的殿試。

      大周朝的皇宮,不算太大,周長只有五里,跟明清兩代的故宮相比,還是要小上很多,大概也就相當於四分之一。

      有大周立朝的時間不長的原因,也有從大祖到現在四任皇帝,都不算奢侈,沒有大修宮殿的原因。

      大周朝皇宮,只有在大周朝定都的時候,大肆修建了一些殿宇,保持著一點必要的皇家體面。

      只是建造幾十年的大周皇宮,遠不能和建造四五百年的紫禁城相比。

      見識過高樓大廈,又見識過紫禁城這種古代建築技藝巔峰。

      盛長柏第一次進皇宮,也就沒有和其他准進士一樣,沒見識的看得個眼花繚亂,目瞪口呆。

      殿試的氛圍,還是要輕鬆不少,沒有罷黜,只是排個名次。

      這三百多位準進士,心裡的壓力都不算大。

      考生們能有今天不被罷黜的好日子,也是先輩們用血汗換來的。

      多虧了之前,有殿試被罷黜了的考生,投了西夏和大遼。

      大周朝的皇帝,馬上就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能考到殿試這一步的考生,大小都是一個人才。

      就算發上一份俸祿白養著考生,也比考生投身異族敵國資敵了好。

      大周朝不管是武官,還是文官,已經白養了太多人,也不差殿試本該罷黜的這一個兩個。

      考生被內官帶領著,到了集英殿,按著省考的名次,依次落座。

      盛長柏也第一次看到了老皇帝。

      居移氣,養移體,掌握著大幾千萬人口的生死。

      身居高位幾十年,老皇帝還是挺有威嚴的。

      在集英殿,出了一下題目,待了一刻鐘,老皇帝就被內官攙了出去。

      明顯的看出來,皇帝的身體不好,看得見的虛弱。

      難怪能參加朝會的大臣,整天就是想著讓老皇帝,早日立儲。

      皇帝都這樣了,當然不可能和這些考生一樣,在考場待一天。

      皇帝待上一會兒,表示一下這些考生,都是天子門生,也就達到了目的。

      殿試畢竟是在皇宮,只有一天的考試時間,題目當然也就出的少了一點。

      當然了這個事情,全看皇帝的喜好,這次殿試,皇帝就出了三道題。

      經義,論,策,各一道。

      前兩道,經義和論,普普通通,沒什麼新義。

      考試的最後一題,沒出意外的,老皇帝還是提出來立嫡,立長,還是立賢的問題。

      這就需要猜測老皇帝的心思了,老皇帝提出的立嫡,立長,還是立賢。

      許多人會以為,老皇帝在問,邕王、兗王兩個大侄,應該怎麼選。

      盛長柏就很明白老皇帝的意思,老皇帝一直和朝臣,僵持著不立儲君。

      明顯還是希冀著,自己可以生一個兒子。

      皇帝又不是不能生孩子,不說生了十幾個閨女,就是兒子,皇帝也生過三個。

      只不過皇帝的兒子,都沒有長大,全部夭折了罷了。

      說皇帝老,其實皇帝也才五十,在古代算是老年。

      但這個年紀,男人明顯還沒有完全失去生育的能力。

      有可能生育下自己孩子的情況下,老皇帝怎麼可能,捨得把江山交給自己的大侄。

      不要說是皇帝的位置,一大片的江山。

      就是普通人家的兩間茅草屋,幾畝田地,能傳過自己親子的情況下,也沒人願意傳給過繼的大侄。

      盛長柏很贊同盛紘的為官原則,謹慎,低調,不結黨,不惹是非。

      策對裡面,盛長柏沒有旗幟鮮明的表明自己的態度,但文章裡面還是表現出了一些對立嫡的支持。

      只是這一個觀點正確,盛長柏就超過了這殿試裡面一大半的人。

      為了取得一個好的名次,對老皇帝支持一下,不磕磣。

      當初還有詩賦考試的時候,那些考生,對皇帝更諂媚。

      考詩賦,就是替皇帝,替朝廷歌頌功德。

      比的就是誰最會拍皇帝的馬屁,誰把皇帝拍的最舒服,拍的最清新脫俗,誰的成績就更好。

      支持一下,皇帝立嫡,盛長柏也不虧心。

      什麼立長邕王、立賢兗王,都是不太靠譜的事。

      這兩個親王,邕王占了一個年長,子嗣眾多,但是庸碌不堪,不思上進。

      兗王雖然有一些能力,能力不多暫且不說,還沒被立儲,就開始飛揚跋扈,不懂得偽裝低調,也不是人君之像。

      這哥倆真要選一個的話,相對來說,還是邕王更靠譜一點。

      大周朝祖訓,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皇帝庸碌一點問題不大,只要不是昏庸就行。

      找一個精明強幹的宰相,挑選一批精明強幹的大臣。

      也耽誤不了治理國家的朝廷大事。

      殿試出來,盛長柏就真的放鬆了,經義典籍的事情,都可以放一放了。

      相比於省試的一萬多份試卷,單是批改就要小一個月。

      殿試這三百多分考卷,批改起來速度就快多了。

      殿試後的第三天,成績也就出來了。

      表面看皇帝是主考官,但是皇帝可不會把每份試卷都看一遍。

      都是閱卷官,批改過後,挑出來五份或者是十份的考卷。

      讓皇帝定一下前幾名的名次,後面那三百多分考卷,老皇帝哪有精力,一份一份去看。

      普通皇帝一般也就看五份,十份試卷,老皇帝也算仁厚,年輕的時候,可能還會選擇多看幾分看卷。

      到了這個時候,身體不好,還要把精力花在後宮造人身上,當然不會選擇多看了。

      殿試過了這兩天,雖然不用看書,盛長柏也沒有閒著,盛長柏這些准進士,都要去禮部,學習面君禮儀去。

      就算盛長柏已經經過了盛紘的私人培訓,這些事情也不能錯過。

      到了殿前唱名這一天,盛長柏和盛紘一起出了門,參加朝會。

      大周的皇帝,雖然不起大早,但是官員,需要先走一段路,才能到達皇宮。

      所以提早出發也很有必要,盛長柏跟著盛紘出門,都還沒有天亮。

      盛家這種宅子,挨著內城的還好說,去上朝距離還不算太遠,提前半個時辰,也就可以了。

      那些住在城外,或者是外城哪個犄角旮旯的官員,提前一個時辰出發,也不算早。

      進了內城,到了東華門外面,新科進士,按著省試的名次,排著隊,等著唱名。

      文武百官,今天陪著進士們,等在東華門外,散亂著站著,三五一群的聊著天。

      盛長柏也算的見識到了,盛紘的長袖亂舞,八面玲瓏。

      一個區區的六品綠袍小官,竟然有不少的緋袍大老,跟盛紘聊的火熱。

      就算有盛長柏外祖,王老太師的面子,讓盛紘能認識這些官員。

      但是這些官員喜歡和盛紘聊天,就是盛紘自己的本事了。

      等著老皇帝,從後宮不知道哪個寵妃的床上爬起來,將要來到東華門的時候。

      樂官奏樂,一陣禮樂之聲之後,百官開始按著文武,品級高低排隊。

      盛長柏不認識那麼多人,但是認得官袍的顏色。

      「滿堂朱紫貴,儘是讀書人」確實沒有說錯,朝堂上面,確實大部分都是文官,大部分都是身穿紫袍,緋袍。

      盛紘這種穿著綠袍的小官,沒有多少,跟在了隊伍的最後面。

      皇帝到了之後,文武百官上前,分列左右,這是今天的觀禮人員。

      不過今天的朝會,主角還是盛長柏這些新科進士。

      沒有讓盛長柏等待太久,就開始傳出來太監的唱名:「戊已科殿試第一人」

      伴隨著一陣禮樂,太監唱名了三次,新科狀元,進前謝恩。

      第一名不是盛長柏,第二名依然不是盛長柏,直到第三名,盛長柏才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戊已科殿試第三人,宥陽盛長柏!」

      唱名三次,盛長柏走到前面謝恩。

      大周朝的文人地位很高,平常時候見了皇帝也不用磕頭,但是殿試謝恩這個重大的場合,還是要給老皇帝磕一個,算是認下了這個老師。

      「盛長柏?」

      「臣在。」盛長柏躬身道。

      「抬頭。」老皇帝打量了一番盛長柏:「丰神飄灑,器宇軒昂,無愧朕親點探花郎!」

      老皇帝誇獎,盛長柏又是感謝了一番。

      「一門三進士,祖孫兩探花,也是一段佳話,下去吧。」老皇帝點頭,這不能不讓盛長柏想到,自己是受了這段『佳話』的拖累。

      要不然成績能更好一點,當然了也有可能,是盛長柏沾了爺爺是探花的便宜,這個事情,事後才能去打聽了。

      宣徽使喊道:「今科第三人朱銘,賜進士及第。賜袍,賜靴,賜笏!」

      盛長柏帶著衣服,鞋子,笏板,就退了下去。

      然後等著全部三百多號人,都見過皇帝謝恩之後,一幫子又一塊出來,再集體謝過皇帝,這才算是完事了。

      要說明一點,也就是三鼎甲,就是前三名,唱名的時候才喊三遍,後面的都是只喊一遍。

      然後一幫子新科進士,就可以散場,然後可以回家,回客棧。

      也可以直接去瓊林苑等著吃席。

      從東京城的西北皇宮,到城西賜宴的瓊林宴,有好長的一段路。

      跨馬遊街說的就是,新科進士去瓊林苑,或者是回家,去客棧走的這一段路。

      路兩邊不少的人圍觀不說,還有直接過來榜下捉婿的。

      雖然皇帝會派一些兵丁護衛,但是這些兵,攔人也是看人的,總是會有一些人有特權。

      經歷了一次看榜省試,榜下捉婿的事情,盛長柏不準備再經歷一次了。

      省試那起碼有一萬多個舉子,去看榜。

      人多眼雜的,想榜下捉婿的人也不好搞清楚,誰過了省試,想要趁亂熘走也比較容易。

      但是這殿試,一共就這三百多人,剛剛在東華門外唱了名。

      各位拿著御賜的官服,靴子,想要捉婿的可以說是一抓一個準。

      因為大周朝科舉制度完善,讀書人地位高的原因,大周朝榜下捉婿的活動,也很是流行。

      不管是勛貴,還是皇親,官宦還是富商,都想招一個新科進士的作為女婿。

      三年才有這幾百號新科進士,除了年老的,成家的,有婚約在身的,一共已經剩下不了多少單身士子。

      狼多肉少的情況,搶起來場面也很是瘋狂,每一次都有一些張揚的勛貴,富商,派上幾十個家丁,直接就把人給搶了去。

      說個不同意簡單,富商盛家可以不在乎,直言拒絕。

      但如果是勛貴,皇親,高官之家的話,盛長柏沒什麼緣由拒絕,就是在得罪人了。

      都是京城裡面生活的人家,到底有沒有娶妻,有沒有定親,很容易就打聽的清楚,不是盛長柏隨便找個藉口就可以敷衍了的。

      敢捉盛長柏這個少年探花郎的,一定就是正得寵的勛貴,皇親,高官之家。

      富商捉婿的機會,可以說就是在省試放榜的時候。

      地位高的勛貴,皇親,高官之家,有自信,在殿試過後,一切塵埃落定,才開始捉婿。

      瞄準的也是一甲,二甲前幾十名,這些更有前途的進士。

      過了殿試,名次確定之後,富商也就只能找一下三甲靠後。

      年紀大的,長的丑的,看著前途就不大的進士當女婿。

      平民出身的進士,沒有婚約,沒有娶親的話,大多也都很願意被捉婿。

      這算是一件雙贏的事情,富商得到了當官的靠山。

      新科進士,人財兩得,也就有了進入官場的第一筆啟動資金。

      就是已經娶過媳婦,定了親的新科進士,也有不少抵擋不住誘惑。

      休妻,毀親的事,每一次科舉過後,都少不了要有幾個。

      「鞭炮,煙花,都給我放起來!擺席,擺流水席,去城外施粥,施一個月。」

      盛長柏回到家的時候,王若弗已經張羅了起來。

      「母親,咱們在家小慶一下就夠了,在汴京咱們還是低調一點的好,咱們家在這京城才是什麼檔次,這麼張揚了遭人眼紅,嫉恨。」

      



    上一頁 ←    → 下一頁

    寧小閑御神錄蓋世帝尊海賊之最惡新星極品上門女婿我當道士那些年
    滄元圖大明帝國日不落帝道獨尊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重生校園女神:明少,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