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重生之吳霸春秋» 第875章 開疆拓土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重生之吳霸春秋 - 第875章 開疆拓土字體大小: A+
     
      自從吳國吞併西戎八國之後,就跟「古羌人」的地盤接壤了。

      生活在隴山山脈以西的羌人,跟西戎還是有著一定區別的。

      值得一提的是,古羌並不是一個民族,而是對西部許多不同族群的統稱。

      他們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習俗、服飾、語言等等。

      唯一的相同之處就是涿水草而居。

      以遷徙農牧業為主,故而古羌人與羌族不是同一個概念。

      在商朝的時候,殷人就把西方的許多部落統稱為「羌方」。

      羌人大概是印歐人的一支,或多或少的印歐血統。

      這一點從周、羌同犬戎之間的關係可以更清楚地看出。

      周人在始祖時期即與姜姓世為婚姻,姜姓為炎帝氏族的後裔,周人則稱自己為黃帝氏族的後裔,姬姓。

      傳說兩姓同源而異流,因此周人祖上必與炎帝族有很深的淵源關係。

      而從姬水、姜水的地望來看,這一支羌人從一開始就並非純粹的諸夏部落,很可能雜有來自西、北的印歐因子。

      周人立國後,犬戎頗強盛,周與犬戎時戰時和,並同一些附屬於犬戎的小國建立了婚姻關係。

      羌人在文化上也接受了許多印歐人的風俗,例如葬俗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此時,慶忌高坐在陛台之上,環視一周,看著朝堂上的公卿大夫,語重心長的道:「二三子,羌戎劫我商隊,殺人越貨,在隴西邊關一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寡人之意,發兵征討羌人,以彰顯我大吳之天威!」

      「二三子可有異議?」

      注意用詞。

      慶忌是要發兵「征討」,而不是發兵「抵禦」。

      可想而知的是,這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

      說不定,慶忌還有心,想把羌人占領的地方打下來,作為吳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從慶忌讓人繪製出來的地圖,可以看得出,「羌人」這一概念的領地,究竟有多麼廣袤!

      大概是現代的青海、西藏,以及阿三哥國家的大部分……

      吳國想打下這麼廣袤的疆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慶忌是一個善於創造奇蹟的男人。

      吳國是一個善於創造奇蹟的國家。

      開疆拓土的事情,很是難說!

      「大王。」

      太宰計然硬著頭皮出列道:「臣以為,對於進犯之羌人,可堅壁清野,固守不攻。」

      「或者是派出幾萬兵馬抵禦其入侵,之後再想辦法跟羌人化干戈為玉帛,不宜動輒大戰。」

      吳國的每一次戰爭,幾乎都會消耗大量的錢糧,以及士兵的生命,造成一定程度的國庫虧空。

      倘若慶忌決定出關,跟關東列國作戰,計然沒有異議。

      畢竟,華夏列國相對來說,人口眾多,土地肥沃,經濟繁榮,需要吳國治理的成本不高。

      簡單的恢復一下民生,吳國新設立的郡縣,還能為國庫創造不少的收入。

      遠征塞外則是不同。

      羌人的地盤,可謂是地廣人稀,不毛之地,十分的貧瘠。

      而且生活在那裡的羌人桀驁不馴,不服王化,需要吳國的治理成本太高,得不償失……

      「計然,寡人曾說過,犯我大吳天威者,雖遠必誅之!」

      慶忌大手一揮道:「若只是簡單的教訓一下羌人,想著息事寧人,他們便會得寸進尺,年年叩關,劫掠我吳國西陲,殺我子民,奪我財物,侵我疆土。」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戰事,何時是個頭?」

      「這……」

      計然愣了一下,隨後低著頭進言道:「大王,恕臣直言。西羌之地,荒涼苦寒,不適宜耕種定居,若大王要治理羌地,恐怕無端損耗國力,得不償失。」

      「請大王明鑑!」

      「臣附議!」

      群臣都紛紛站出來,深表贊同。

      諸如孔丘、曾點、卜子夏、子貢、冉耕等大臣,都是不贊成慶忌針對西北進行擴張戰爭的。

      「太宰所言,大繆!」

      還不等慶忌說話,善於察言觀色,揣摩上意的御史中丞伯噽,就主動站了出來,朗聲道:「正所謂,國之大事,在戎與祀!」

      「夫戰,豈可如坊間行商一般,斤斤計較,權衡些許利弊?」

      「當年大王高瞻遠矚,力排眾議,執意開闢嶺南、西南,為我吳國之疆土。」

      「而今看來,那是何等的英明!」

      「二十年過去,南方九郡,早已不是昔日那樣荒無人煙,一片貧瘠!」

      頓了一下,伯噽又一臉恭維的神色,朝著陛台之上的慶忌躬身行禮道:「托大王之鴻福,原本桀驁不馴,不服王化的南蠻各部,盡皆歸化,心向大吳,已經多年沒有叛亂事件發生!」

      「嶺南、西南之地,從一開始的需要朝廷大力開發,遷移黎庶,屯田墾荒,使地方財政入不敷出,到現在,南方九郡已然能做到自給自足!」

      「諸如南海郡、桂林郡,還可年年給國庫繳納一筆不菲的財政收入!」

      「這才過去多少年?」

      「由此可見,凡投入必有回報。誠然,為了消化、開發南方九郡,我吳國付出了極大代價,但仍舊是值得的!」

      「現在,在臣看來,西北羌人,與過去的百越、百濮一般,大吳可征服,可吞併其地,歸化其民,使之成為吳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請大王明鑑!」

      伯噽的此言一出,頓時讓朝堂之上的公卿大夫,都不由得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不得不承認,伯噽雖是一個善於逢迎,貪婪無度的奸臣,但還是非常了解慶忌心思的。

      他做的事情,基本上都能順著慶忌的心意來……

      而這,正是慶忌看重伯噽的地方。

      開疆擴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表面上,看是武將帶領軍隊去就綽綽有餘。

      但是,把新的疆土打下來,就需要一批文人去治理,治理那些疆土是非常耗費財力、精力和時間的事情。

      再者說,新開闢的疆土需要一點一點的治理。

      首先是管理模式、其次是生活方式、還有思想認同,這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來消化……

      值得嗎?

      慶忌認為值得,但是以計然、孔丘、文種等人為首的大臣,則是有些不以為然。

      



    上一頁 ←    → 下一頁

    我有一座冒險屋費先生,借個孕穿越諸天萬界惡漢贅婿當道
    重生軍嫂攻略遊戲之狩魔獵人第一神算:紈?顧少的獨家摯愛終極獵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