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重生之吳霸春秋» 第692章 欺世盜名之輩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重生之吳霸春秋 - 第692章 欺世盜名之輩字體大小: A+
     
      慶忌所言,正是士吉射與中行寅最擔心的地方。

      諸侯劃地分晉,按理說與他們的關係不大。

      但是在今日的會盟上,鄭伯姬勝和衛侯姬元的態度,實在是讓二人不得不擔憂。

      一旦晉國滅亡,他們這兩個原來晉國的上卿,以及屬於自己的封地,還能否繼續保留?

      這最關鍵的,還是封地!

      二卿的封地散落於晉國各處,呈現犬牙交錯之勢。

      一旦諸侯分「贓」不均,最後倒霉的一定會是范氏和中行氏。

      若二卿歸於齊國,或歸於衛國、鄭國,他們還能享有那麼大的封地嗎?

      晉國六卿,勢力之大,等同於諸侯。

      齊侯、衛侯、鄭伯他們,能容忍權勢這麼大的卿大夫存在嗎?

      那豈不是國中之國?

      「吳侯!」

      中行寅連忙站起身,朝著慶忌「撲通」一聲,下跪行禮,含著熱淚道:「請吳侯為我中行氏做主!」

      「祖宗留下來的基業,斷不可失!」

      「若吳侯能收留,在下願意以中行氏之封地併入吳國,世世代代,與國同戚!」

      見狀,士吉射跟著向慶忌大禮參拜,一臉悲傷的神色說道:「吳侯,在下與中行子一般,願為吳國上卿,請吳侯收納!」

      慶忌聞言,故作思索之狀,並沒有馬上答應下來。

      說真的,並不是慶忌看不起中行氏、范氏的封地,以及二卿龐大的家族勢力。

      只是,吳國的傳統一向是實行郡縣制,以食邑代替了封地的存在。

      倘若慶忌網開一面,允許中行氏、范氏坐擁封地,豈不是開了一個口子?

      破了先例?

      萬萬使不得!

      再者說,中行氏和范氏的封地,散落於晉國各地,但是主要的封地勢力在於晉西北,與吳國並不接壤……

      這鞭長莫及的,吳國豈能要一塊飛地?

      中行氏和范氏,也不是會是真心投靠吳國,他們只是迫於形勢的無奈之舉……

      二卿所求的,無非是想請慶忌出面,維護他們的家族封地而已。

      真的投靠吳國?

      不可能。

      這對於吳國而言,未必不是一種隱患。

      得不償失的那一種!

      「范子、中行子,請起,請起。」

      慶忌捋須一笑,虛扶了一下,讓士吉射與中行寅站起身,然後緩聲道:「汝二卿心向吳國,寡人心領神會。」

      「然,吳國居於江南,於中原諸事,鞭長莫及也。二卿之封地,多處中原,寡人何加焉?」

      顯然,慶忌是不打算為士吉射與中行寅做主的。

      這讓二人不禁心慌意亂。

      中行寅急聲道:「吳侯,今諸侯皆有劃地分晉之心,唯獨吳侯你心存大義,有昔日齊桓晉文之遺風也。」

      「若是連吳侯都不能為我中行氏、范氏主持正義,何人可為之?」

      「難不成是齊侯?」

      還不等慶忌說話,坐在一邊的士吉射便嗤笑一聲,說道:「齊侯?哼,齊侯此人,見小利而忘義,做大事而惜身,何足以謀大事?」

      「以在下觀之,當今天下,能真正統率諸侯,成就霸業者,非吳侯莫屬!」

      「齊侯不過是一個欺世盜名之輩!」

      實際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一次的黃池之會,天子致伯,諸侯之長雖是齊侯,但,他是名不副實的諸侯之長。

      真正有能力,有實力成為方伯的,應該是慶忌。

      何以也?

      國力所致!

      為人所致!

      慶忌自繼位以來,常年開疆拓土,拓展屬於吳國的霸權。

      吳國的附庸國有蔡、徐、鍾吾等九個小國。

      這些小國以前跟著吳國一起伐楚,沒少獲得城邑土地。

      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慶忌的確是一個「大公無私」的霸主。

      當之無愧的諸侯之長!

      當然,慶忌的圖謀更大……

      「齊侯有長者之風,齊國更是東方大國,不可不敬,不可不敬。」

      慶忌微微一笑道。

      對於霸主的虛名,慶忌的確是不太在意。

      他這一次動輒大戰,跟著諸侯一起伐晉的目的,只是在於打垮霸主晉國,將晉國這個龐然大物肢解掉而已。

      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了。

      站在慶忌面前的士吉射與中行寅,都是各自家族的宗主,屬於晉國六卿之二,勢力還不小。

      如中行氏,跟智氏一般,出自荀氏,二卿祖上是同宗同源的。

      中行氏的直系先祖是中行桓子。

      中行桓子,姬姓,中行氏,名林父,因中行氏出於荀氏,故多稱荀林父,諡號曰桓,史稱中行桓子。

      荀林父為純臣荀息長孫,大夫逝敖之長子,智氏始祖智莊子的兄長。

      昔日晉文公稱霸,設三軍三行,城濮之戰,荀林父為晉文公御。

      一年後,文公作三行以備胡,以荀林父為中行將,自此荀姓產生新的支系——中行氏。

      這就是中行氏的由來。

      到後來,荀林父幾經升遷,佐下軍,始入六正。

      在趙盾獨擅晉政,權勢熏天之時,荀林父憑藉著自己獨當一面的傑出才幹,為趙盾所倚重。

      同時,荀林父為人正直,忠直厚道,對趙盾並非一味逢迎,而且對趙盾的專權又略有不滿。

      到趙盾逝世後,上軍將郤缺為正卿,荀林父佐之。

      等到郤缺過世,楚莊王趁晉國權利交接之機,率師北伐,荀林父臨危受命,倉促重組三軍即南下與楚莊王爭霸。

      在邲之戰中,由於荀林父剛剛接收執政,在晉軍中並無絕對的權威,加之荀林父忠厚木訥的本性,中軍佐先轂與荀林父軍前意見不一,於邲之戰中慘敗於楚莊王。

      晉師歸國,荀林父並未降罪,官居原職。

      其後幾年,他兢兢業業為晉國的復興而奮鬥。

      荀林父執政的幾年是晉國幾十年來最嚴峻的時刻,但他沒有喪失鬥志,在這樣的艱難中頑強不屈,晉國也漸漸恢復了些許元氣和自信。

      公元前593年,荀林父自覺部分彌補了邲之戰的過失,宣布告老,士會執政,荀林父之子荀庚代父入六卿……

      幾乎每一個六卿,都是輪流把持國政,官拜正卿的。

      中行氏亦然,范氏也不例外。

      晉國范氏,更是一大顯赫的卿族。

      相傳帝堯裔孫劉累事夏王孔甲,孔甲帝得到雌雄二龍,聽說劉累曾學養龍於「豢龍氏」,就命劉累養龍。

      因劉累養龍有功,孔甲賜他「御龍氏」,後來一龍死,劉累將其製成肉羹獻給孔甲帝,孔甲因之味美,命令劉累再獻。

      劉累因懼怕龍死之事暴露,遂遷到中嶽嵩山南側的堯山(大龍山,又名石人山),在那裡墾荒漁獵,最後卒葬於魯縣,劉累子孫後來便以劉為姓……

      到商代,殷商武丁時,商王滅了祝融之後,收回豕韋之地,封給劉累後裔,繼續豕韋氏的稱號。

      從此劉累之後由劉氏改為豕韋氏,依附於商王朝。

      到商朝末年,豕韋氏歸於唐國,改為杜氏,為唐杜氏……

      周成王滅唐後,遷之杜邑,時稱杜伯。

      周宣王殺杜伯,其子隰叔奔晉為士師,其玄孫士會擔任晉國上軍主將。

      公元前593年,士會因戰功升為中軍佐,執掌朝政。

      士會先得到封邑隨,後來又得到封邑范,所以又稱隨會、范會,死後追諡武子,所以也稱范武子。

      子孫遂以封邑范為姓,稱范氏。

      范姓尊范武子士會為范姓的得姓始祖。

      范蠡屬於范氏的旁支,只是家道中落,據說其後裔劉邦還開創了漢朝……

      ()

      1秒記住網:.

      



    上一頁 ←    → 下一頁

    美食供應商我有超體U盤請你留在我身邊塵骨海賊之最強附身
    文明之萬界領主龍皇武神最強的系統 迪奧先生重生空間:首長的軍醫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