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重生之吳霸春秋» 第616章 遷楚地之民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重生之吳霸春秋 - 第616章 遷楚地之民字體大小: A+
     
      遷楚地之民於吳國嶺南、西南九個郡?

      這在慶忌看來,太過危險。

      且不說嶺南、西南的濮人、滇人、哀牢人、百越人等異族能否消化數十萬的楚民,距離吳國本土太遠的話,一旦發生叛亂。

      鞭長莫及的情況下,吳國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才能成功鎮壓叛亂。

      這樣一來,難免會有些得不償失。

      慶忌的確是想大力開發南方,卻也不會是在犧牲自身元氣的情況下去做。

      之前慶忌就曾強制性遷走西南三郡的滇人、百濮人、哀牢人,還有嶺南的駱越人五萬戶,五十餘萬人口到吳郡定居。

      這麼多年來,迫於吳軍的強勢震懾,算是相安無事。

      現在,已經吞併楚國,完成了南方大一統的慶忌,可不只是想在南方的這一畝三分地上小打小鬧。

      嶺南六郡和西南三郡,那是什麼地方?

      幾乎是荒蕪一片!

      不毛之地!

      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才被大力開發出來。

      而直到明清時期,嶺南、西南一帶,還是被流放囚犯的一大選項之地……

      可想而知,歷史上歷朝歷代,花費了一千餘年,這才將西南、嶺南開發出發,有多麼困難。

      所以,莫說是在慶忌的這一代,即便是幾十代人,數百年的不遺餘力的開發,都未必能讓西南三郡,以及嶺南六郡變成一片沃土……

      這就導致,在慶忌看來,遷移楚地數十萬的黎庶到南方,是不可取的做法。

      「父王,兒臣以為,對待故楚地之遺民,可不遷徙……」

      這個時候,不想讓公子熙專美於人前的公子恆,立刻站了出來,朝著慶忌躬身作揖道。

      「若楚地遺民叛亂,如之奈何?」

      慶忌深深地看了一眼公子恆。

      楚國腹地的遺民有多少人口?

      一百多萬!

      慶忌等人之所以說是「數十萬」,只是楚地包括了原來的盧、庸、鄂、鄧、絞等封君之地,不一定會心向楚國而已。

      楚國腹地距離吳國本土,迢迢幾千里,哪怕是在交通條件並不

      公子恆回答道:「父王,兒臣有一對策,可使楚地之遺民,不敢叛亂,而且可使其歸心!」

      「是何對策?」

      慶忌眯著眼睛詢問道。

      「……」

      公子恆張了張嘴,欲言又止,似乎是害怕慶忌降罪。

      不過,公子恆最終還是低著頭,沉聲道:「父王,兒臣斗膽,請父王遷都於郢,或遷都於宛城。」

      「以此穩固吳國在南方的統治,鎮壓各地!」

      嘶!

      公子恆的這一主張,著實是大膽!

      放肆!

      諸如孫武、伍子胥、范蠡等大臣,聽見公子恆的這一想法後,都忍不住瞠目結舌。

      不過,他們也不得不承認。

      公子恆的這一主張,很有建樹。

      只是,可能有失偏頗。

      正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有舍必有得!

      吳國要是遷都於郢,有利有弊。

      具體來說,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哪怕是孫武、范蠡這樣有著遠見卓識的大才,都不好說……

      「不妥!」

      聽見公子恆的遷都之主張,還不等慶忌發言,站在一邊的公子熙便勃然變色,朝著慶忌進言道:「父王,恆弟所言,大繆也!」

      「金陵,為我吳國之軍事、政治、經濟之中心,父王定都於金陵十餘年,而吳國大興,成就霸業。」

      「金陵是為我吳國的龍興之地,豈能隨意遷移?」

      「不可否認,郢都、宛城,的確是天下之重鎮,吳國遷都於那裡,可保故楚之地安寧,社稷得以永享太平。」

      「然,我吳國的根基何在?」

      「吳國的根基在於江東,而非是江西,動輒遷都也,尤其是從金陵遠遠的遷到郢都或者宛城,恐怕吳國的臣民都會有所異議。」

      「此為國本,妄動國本,怕我吳國有肘腋之疾,日後更有累卵之危!」

      「……」

      公子熙所說的這一番話,也不無道理。

      實際上,這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哪怕是慶忌,都一時之間很難取捨。

      「父王!」

      公子恆立即反駁道:「金陵固然有王氣,龍盤虎踞,坐控江淮,卻偏居於東南一隅之地。」

      「若一直定都於金陵,兒臣唯恐我吳國的霸業僅限於南方,而非天下!」

      「宛城、郢都的地理位置險要,且依山傍水,有形勝之地,進可攻,退可守。」

      「若遷都於郢,則我吳國可居於全國之中心,使直道、馳道,甚至是水網漕運四通八達,不拘於一格,讓吳國各個郡縣的有異心,不敢輕舉妄動!」

      頓了一下,公子恆又道:「再者說,郢都原本便是楚國的王都,有天然的王宮要塞,不必吳國興建多少工程,修繕一番,便可入住。」

      「若遷都於宛城,則我吳國可更進一步,接近中原,聯合宋、鄭、魯、衛等中原諸侯,與晉國爭霸,為大吳成天下霸主,奠定根基!」

      「請父王三思!」

      公子恆的遠見卓識,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的。

      遷都於宛城,或是遷都於郢,對於吳國而言,大有裨益。

      只是這其中的弊端,其中的風險也不少。

      想當年,慶忌謀求中原爭霸,進擊到周王室的王畿之地,與鄭國的時候,范蠡曾一度勸說慶忌遷都於宛城。

      不過當時慶忌權衡利弊之後,並沒有採納范蠡的這一主張。

      而今故事重提,如之奈何?

      要知道,天下大勢是會改變的。

      而今的吳國,早已經不是昔日的吳國。

      不論是爭霸天下也好,還是要穩固故楚之地,吳國都必須要強有力的鎮壓住原本楚國腹地的黎庶。

      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大王,臣以為恆公子所言極是。」

      站在一邊的治粟內史范蠡朝著慶忌躬身行禮道:「金陵作為我吳國的王都,承載了大吳十餘年的國運,足矣!」

      「而今形勢所趨,吳國之大敵,心腹之患,是為晉國,已非其餘國家。」

      「是故,臣以為大王當從恆公子之主張,遷都於宛城,鞏固國本!」

      「……」

      孫武、伍子胥、陽虎三人,都不禁深深地看了一眼范蠡。

      



    上一頁 ←    → 下一頁

    蜜寵田園:山裡漢子俏廚另類保鏢:龍潛都市一窩三寶:總裁喜當爹桃運雙修末日樂園
    蓋世雙諧絕世狂仙生活系男神合體雙修怪談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