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重生之吳霸春秋» 第516章 中原橋頭堡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重生之吳霸春秋 - 第516章 中原橋頭堡字體大小: A+
     
      「伯噽,你負責去跟晉人交涉,務必用董安於將伍子胥的妻兒換回來,這是底線。至於要離……」

      慶忌沉吟片刻後,緩聲道:「能不能換回來無所謂。」

      「諾!」

      要離那個叛徒,慶忌自然是十分痛恨的。

      這一次換換不回來,下一次慶忌未嘗不可直接派人暗殺要離。

      一個公然背叛慶忌,背叛吳國,還逍遙法外的亂臣賊子,慶忌豈能放過?

      不能將董安於收為己用,也是慶忌的一個遺憾。

      董安於是何許人也?

      董安於是趙鞅的心腹家臣。

      他出身史官世家,先祖董狐,孔子稱為「古之良史」。

      董安於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人後文韜武略,忠義仁愛。

      這個時候的晉國,也如周室一般,國政把持在韓、趙、魏、智、范、中行六個正卿手中。

      六卿則左顧右盼,各懷腸肚,警覺地注視著周圍的風吹草動,只要有機會,都想從別人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勢寡力弱的趙鞅,欲建一座城池作為自己的戰略據點,他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家臣董安於。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 安卓蘋果均可。】

      慶忌不得不承認,董安於是出色的建築家,超群的戰略家和政治家。

      董安於臨危受命,將趙氏的戰略要地放在遠離其他五卿的太原盆地。

      他在背靠龍山,面臨晉水,北依盂邑,南帶梗陽的汾河西畔築建了晉陽城。

      城中的建築,以銅柱取代木柱,城牆由板夾夯土而成,牆骨選用丈余高的荻蒿等植物主幹,泥土中摻和雞蛋、食鹽。

      事實證明,董安於的確具有超前的戰略眼光。

      慶忌要是沒有記錯的話,在五年後,即歷史上的公元前497年,趙簡子(趙鞅)向邯鄲同族趙午索要自己寄放在他那裡的五百戶奴隸,準備充實晉陽。

      趙午雖然應允,卻遭到他父兄的反對。

      霸悍的趙簡子一怒之下,誅殺了趙午。

      結果,導致了趙午之子趙稷與家臣涉賓的邯鄲叛亂。

      晉定公隨即派遣籍秦率兵前往征討。

      同為六卿的范氏、中行氏,與趙午是姻親關係,便在暗中與趙稷結為同盟。

      那時候董安於勸說趙簡子先下手為強,只可惜後者不予採納。

      後邊,范氏、中行氏果真起兵,聯手擊敗籍秦的軍隊,又揮師進攻趙氏,趙鞅不得不退守晉陽城。

      好在晉陽城足夠堅固。

      而嘗到一點勝利甜頭的范氏、中行氏真是昏了腦袋,竟然向晉定公發起反擊,一時成為晉國的眾失之的……

      董安於最後的下場很是悽慘。

      按照晉國法令,始禍者死。

      范、中行逃亡後,晉國執政智文子站出來給趙簡子施壓。

      趙鞅為了顧全自己,決定棄車保帥,將范、中行之亂的責任歸於董安於。

      董安於隨後慨然赴死,自縊身亡。

      就是這樣一個深謀遠慮的賢士,卻暴屍於自己精心建造、全力守護的晉陽城中……

      慶忌也只能說趙鞅(趙簡子)不愧是一個梟雄。

      心黑手狠!

      以董安於對趙鞅的「愚忠」,慶忌要收服董安於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慶忌也不在意。

      畢竟,趙鞅不一定會成為他的敵人,說不定在因緣際會之下,還能聯起手來,一起謀求更大的利益。

      伯噽離開後,慶忌又將目光放在伍子胥、范蠡的身上,問道:「寡人慾在周王室的王畿之地設立一個介卿,並駐防兵馬。」

      「你們認為,我吳國應在洛邑附近駐防多少兵馬,以何人為介卿更好?」

      聞言,伍子胥與范蠡都不禁對視一眼,陷入了沉思。

      「大王,臣以為駐防洛邑的兵馬,不能太多,也不可太少。」

      范蠡首先回答道:「吳軍若多,則臨近的鄭國、晉國定然坐臥不安。」

      「吳軍若少,則起不到一定的震懾作用。所以,臣認為,三千人或五千人最好。」

      慶忌微微頷首,表示贊同。

      他的想法跟范蠡是不謀而合的。

      慶忌現在已經將周王室的地盤,視作了自己的地盤。

      但,說到底,慶忌此時取得周王室正卿,並駐防兵馬的所作所為,只是想在中原安插一顆釘子。

      這無疑是晉國的眼中釘、肉中刺,是來噁心一下晉人的。

      這能確保晉國不敢輕舉妄動,同時也能將洛邑之地,充當吳國進軍中原的橋頭堡。

      「對於介卿的人選,你們意下如何?」

      「大王,臣願意留在洛邑,擔任周王室的介卿!」

      范蠡主動請纓。

      慶忌卻是擺了擺手道:「不可。洛邑王畿之地,是一個是非之地,少伯你留在這裡,是小材大用了。」

      慶忌當然不會將范蠡留在洛邑。

      因為慶忌可以預料到,在這之後的洛邑一定會成為一個是非之地,明爭暗鬥不斷,指不定哪一日晉軍就會打過來,將吳國的勢力趕出去。

      慶忌純粹只是想噁心一下晉國,順便牽制一下以晉國為首的中原諸侯而已。

      相對來說,范蠡留在洛邑的用處是不大的。

      這個時候,伍子胥進言道:「大王,留在洛邑為介卿之人,必須文武兼備,能斡旋於中原諸侯之間,使晉人不敢輕舉妄動。」

      「以臣之見,田穰苴最為合適。」

      聞言,慶忌微微頷首道:「善!」

      田穰苴的確是目前看來,最為合適的人選。

      毫無疑問,慶忌在周王室的這個「正卿」只是掛名的,真正能發揮作用的是屯駐於洛邑的「介卿」。

      田穰苴的軍事才能很強,具備一定的政治頭腦,也能言善辯,留在洛邑出任周王室的介卿,的確不錯。

      思來想去的慶忌,終於說道:「便以田穰苴為介卿,率五千精兵駐防洛邑王城附近。」

      「大王英明!」

      伍子胥與范蠡都連忙表示贊同。

      五千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卻一定能對晉國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

      「大王,臣有一事,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伍子胥的臉色頗為遲疑的詢問道。

      「但說無妨。」

      「大王,臣以為,荊國的設立,已經無足輕重。大王何不取締荊國,在荊地設置郡縣?」

      伍子胥低著頭道:「而今,我吳國已經有足夠的實力,可以進入中原,與晉人一決高下。」

      「由荊地而入中原,與晉國爭霸,若成,大王可趁勢而下,稱『方伯』。」

      「若不成,大王也當退守荊地,如當年楚國一般坐控江淮、方城,則晉人和中原諸侯,也當無法南下伐我吳國!」

      



    上一頁 ←    → 下一頁

    家有表姐太傲嬌異世界的魔王大人醫冠楚楚·教授大人,惹天醒之路武極天下
    我的左眼能見鬼我被校花逆推后神醫毒妃太囂張哥哥我要你負責女子監獄的男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