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三國:漢中祖» 第78章疲師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三國:漢中祖 - 第78章疲師字體大小: A+
     
      延熙五年,五月。

      「臣韓州都督杜預,奉詔覲見!」

      從遼東被招回長安述職的杜預,在侍從的引導下,趨步入內,行至殿中,瞄了眼跪坐榻上的大漢天子,提袍屈膝,行跪拜之禮。

      「免禮!」劉禪微微抬手,說道:「既非朝議,亦非議政,僅你我翁婿二人,不必如此拘束。」

      「臣伐三韓不利,有負陛下託付之恩。」杜預叩首致歉,說道。

      劉禪見杜預如此態度,笑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況且卿不過因糧絕撤軍,而非慘敗,無需如此。朕今招卿入朝,不過是為垂問其中難處而已。」

      「坐!」

      「諾!」

      杜預見劉禪態度謙和,懸著心這才放下。

      自杜預升任韓州都督,負責征伐三韓之事,其過程及結果並不如人意。韓州花費了二年的時間,不僅消化完高句麗內遷的百姓,也從中挑選精壯從軍。杜預見時機成熟,在徵得劉禪同意後,出兵二萬人出討三韓。

      在進軍的早期上,戰事進展順利。杜預率軍兵過提溪,在金川水山地區域時,遭遇馬韓軍士的嚴守,杜預使用聲東擊西之策,從上游渡河,順河破敵。

      雖成功破敵,大漢也兵向今日的首爾,但大漢卻在漢江北部的山區,一頭撞上了馬韓修築的山城堡壘。大漢不得不重新陷入攻堅戰當中,加上馬韓說服辰韓、弁韓發兵,聯合對漢。

      杜預不得不停下進軍的腳步,尋找破敵的機會。三韓憑藉地利優勢從朝鮮西北部的東貊地區出兵,派出部隊襲擾帶方、樂浪二郡,破壞杜預的糧道。

      杜預率領的漢軍深陷朝鮮山區之中長達月余,見糧草日漸不支,方才撤軍回國。伐韓失敗後,杜預上疏謝罪,請求降職。

      朝廷對此也是議論紛紛,當初對大漢伐韓不同意的大臣再次站了出來,表示大漢正在休養生息,又要發動對鮮卑戰事,應當放棄伐韓戰略。同時勸諫劉禪不應濫用武力,在中原並未治理好的情況下,貪戀國外之土。

      即便是夏侯玄、關興這批當初支持伐韓戰事的大臣也是沉默下來,私底下建議劉禪看能否推遲伐韓並土的戰略。

      唯有陳袛、廖立、霍弋繼續支持大漢實行伐韓。

      在此之下,劉禪並未作出回復,同時他也認識到自己對伐韓之事過於樂觀了,思索幾日後,劉禪選擇召回杜預,讓他入長安述職。他需要通過與杜預面對面的詳聊,方能確定伐韓戰略是否推遲。

      這也是劉禪的一貫做事的風格,任何人的決策都是在他僅限的知識內作出的。當下戰略實施出現了偏差,他需要更新信息,以支撐他做出新的決策。

      待杜預落座後,劉禪放下手中關於北伐鮮卑的戰報,問道:「卿在北疆當有數年之久,亦是了解三韓局勢,不知是否需要推遲伐韓並土之略?」

      「如實回答即可!」

      杜預沉吟少許,堅定語氣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伐韓並土之略當可實施。臣初伐馬韓,被其等東夷所敗,乃是不得其策。今臣苦思之後,已有所得,若能伐韓,必能功成。」

      杜預偷瞄了眼天子,見其臉色沒有變化,繼續說道:「此次伐韓失利,原因有三。其一,我大漢樂浪、帶方二郡位於西端平原之地,但對於東疆山地並無掌握,多為東貊、三韓人所居。我大漢……」

      聽著杜預的自我檢討,劉禪也大概明白了此次為何會失敗的了。

      首先大漢雖擁有朝鮮北部地區,既占據今天朝鮮的平壤市、平安南北二道等地,但實際上大漢僅掌握了北韓西部的平原地區,對於朝鮮的東部山區如咸鏡南、北二道並沒有掌握,也缺乏控制力。

      杜預率軍沿海邊的平緩地帶進軍,直取南韓的首爾所在的漢江平原。而在進入漢江平原時,被北部的山區(今韓國高陽市)所阻不得深入。加上對東部山區缺乏控制力,三韓人正面堅守山城,側面襲擊杜預的糧道。在糧盡之下,杜預這才撤軍。

      至於為什麼馬韓不缺糧草也很簡單,其身後便是富裕的漢江平原,大量的糧草能從漢江平原送到前方的戰線。

      實際上杜預這次失敗與日後朝鮮版的三國演義中的高句麗如出一轍,百濟、新羅之所以能撐那麼久,與高句麗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也是憑藉了漢江流域的富庶與北部山區的地勢有關。

      過了好一會兒,劉禪開口問道:「卿有策可破敵,不知其方略如何?」

      杜預從袖中取出奏疏奉上,說道:「啟稟陛下,臣深思之後,以為我大漢可行疲師擾民之策。三韓雖國小兵寡,但有地利不可輕視,一戰實難下之,不如以久戰待之。」

      「我大漢據水海之險,擁韓遼、青徐之眾,非三韓可以敵之。我軍不如簡約精銳,化眾為小,分出奇兵,或乘船渡海,或騎卒入寇,乘虛迭出,襲擾三韓,救其南則擊北,救其北則擊其南,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

      「而我大漢於韓州墾田,積蓄草谷,不及二年,待其師疲糧絕,決成敗於一役。屆時敗其敵,長驅直入,平定三韓,設立郡縣,可為我大漢之土。」

      劉禪看著奏疏上杜預進諫的方略,滿意地點了點頭。

      什麼叫人才,這就是人才!

      杜預吸取上次教訓後,直接就發現了三韓的弱點,把他們的優勢變成他們的劣勢。

      三韓位於朝鮮半島的南部,他們也是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多在西部的沿海上,被丘陵分割開,不僅大漢調動不便,連三韓自己也是調度不便。

      杜預從中下手,派遣騎兵小隊從韓州入寇,抄掠三韓鄉間;又讓青徐出兵,當海盜劫掠沿海城市。

      不過其也考慮到從青、徐二州跨海出兵三韓的危險性以及戰事的統一性,而是建議他們在帶方郡設立港口,從朝鮮北部出發,沿著海岸線劫掠三韓。

      至於三韓想反擊,基本是不可能成功。首先三韓缺乏造船技術,無法掌握制海權,海路不用說。想走陸路入寇帶方,將會遇上杜預布置的鄣塞,以及精銳的漢軍騎卒。

      壓下奏疏,劉禪問道:「觀卿表疏,朕心方才放下。卿以為我大漢若滅三韓,又需多久可將三韓化為我大漢國土。」

      杜預沉吟少許,說道:「陛下,臣不敢妄言。若讓臣言之,臣以為需在平原之上設郡縣,山地、丘陵緩圖為上。先任良吏教化平原之民,使其富庶,又勸民出山,或其間設縣。我大漢若苦心經營,一、二十年之後,三韓歸心我大漢治下;百年之後,三韓上下可盡為我大漢之地。」

      朝鮮半島的精華在於西部沿海平原地帶,大漢平定三韓要掌握富庶的河流平原,依託平原設立郡縣,收取賦稅。大漢在平原站穩腳跟,帶去先進的文明,那些跑到山區的百姓也會漸漸出山,並在一代一代人的影響下徹底成為大漢子民。

      劉禪認真地聽取著,示意侍從為杜預上茶,說道:「卿有此思甚是不易,朕不求卿為大漢教化三韓百姓。待三韓平定後,其治理教化,朕當擇賢才而教之。」

      「諾!」杜預接過茶盞,恭敬答道:「臣當竭盡忠心而為之。」

      頓了頓,杜預說道:「陛下,朕居韓州以來,竊韓州遠離中原,其幽州往韓州之通道有三,其盧龍道、柳城道位於燕山之中,山深路遠,道路難行。濱海道雖短,但秋夏每常有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為難久矣。唯冬春可行,我大漢欲深治韓州,還需從溝通水路之道,方可大治。」

      濱海道就是日後的榆關道,山海關所在的位置。東漢時期已有此道,但是通行的時間很尷尬,只能在冬天結冰時通行。常年通行,且又短的道路也就盧龍道。

      「卿以為如何?」劉禪問道。

      「臣可整修濱海道,便於走商,以利通行。大軍或人眾者可走盧龍道,設有驛站,以通山道。另在青州東來郡牟平(煙臺)與遼東郡沓渚(旅順)設有水路驛站,以便舟師通行,便於商賈往來。」

      劉禪尋到東北輿圖,根據杜預的講述,指點說道:「可從卿之言語,讓幽州刺史、韓州刺史協商整修濱海、盧龍二道。卿與青州刺史溝通水路驛站之事,同時可在帶方郡此處設立港口,名為仁川,取其大漢仁施百川之意。」

      「諾!」杜預應道

      待杜預退下後,劉禪吩咐侍從,說道:「讓陸抗出任平韓校尉,赴青、徐、揚三州挑選士卒,調往帶方郡,歸於杜預帳下聽令。」

      「諾!」

      「啟稟陛下,曹不興、皇象二人奉陛下之詔繪紹興閣十八功臣像已成,今欲請陛下觀之。」侍從稟道。

      紹興閣,乃譙周讚揚大漢三興,為大漢撰紹興賦,取其中「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之意上疏劉禪,可將安置十八功臣的閣台命名為紹興閣。

      至於曹不興、皇象二人。曹不興乃是大漢最為知名的畫家,尤其善於人物畫,在歷史上與顧愷之並稱為「六朝四大家」。皇象善篆書、隸書、章草,尤以章草見長,時人稱「書聖」。

      劉禪讓曹不興作畫,又讓皇象在畫上題詩,以為稱讚點評十八位功臣。

      「宣!」

      「諾!」

      殿門緩緩打開,曹不興、皇象二人趨步入內,在他們的身後侍從們捧著十八幅畫像,緊隨其後。

      「開!」

      侍從們緩緩拉開捲軸,十八幅文武大臣,栩栩如生地畫在巾帛上。羽扇綸巾的諸葛亮,儒將之風的黃權,怒不自威的王平,手持笏板的蔣琬……銀槍白馬的趙雲……。

      劉禪緩緩走過捲軸,看著這些逼真的人像,讀著評語,腦海中仿佛又浮現出他們的容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斗羅大陸隨機懲罰一名幸運觀眾洪荒歷異界極品紈?我修的可能是假仙
    我統領狐族那些年一劍獨尊大王饒命網遊之倒行逆施外室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