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北宋大法官» 第794章 誰挖的坑誰來填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北宋大法官 - 第794章 誰挖的坑誰來填字體大小: A+
     
      第794章 誰挖的坑誰來填

      記得公檢法剛出來不久時,朝廷官員們也是一度無所適從,是經過好幾年的時間,他們才慢慢適應過來。

      同時也認為,這應該就是完全形態,直到張斐出任大庭長以後。

      他們頓時感覺這頭上緊箍咒變得更緊,而且這個大庭長的權威竟然還能夠左右朝廷的一些最高決策,這真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

      在經歷過前兩把火後,他們也回過神來,誓要阻止張斐點燃這第三把火。

      所以,雖然文彥博只是發出一點風聲,但是朝中大臣卻如同被踩了尾巴一樣,是一驚一乍,如臨大敵。

      王安石原本還想給予支持,但一看大家這反應,就只是委婉表示支持。

      文彥博更是承受很多壓力,幾乎天天有人跟他絮叨,不管是從國家利益出發,還是從政事堂權威出發,可都不應該再讓張斐得逞。

      文彥博本就不太贊成張斐的建議,同時他也非常好奇,這大庭長會怎樣來干預朝廷的政策,心裡是小心提防著。

      可就在大家嚴防死守的期間,張斐卻表現地非常低調,似乎並沒有太關注此事,仿佛非常遵守政法分離的制度。

      不過他也沒有忙於最高皇庭的建設工作,要不在家帶孩子,要不就去事務所或者慈善基金會坐坐,反正比之前在檢察院還要輕鬆。

      上午時分,司馬光是急匆匆地來到最高皇庭。

      這剛剛入門,就被一個四十來歲,溫文爾雅的中年學士給叫住。

      「君實相公來了。」

      「是公肅啊!」

      此人名叫鄭雍,原是中書舍人,最近經司馬光舉薦,來到這最高皇庭擔任學士。

      鄭雍上前拱手一禮,「君實相公是來找大庭長的吧?」

      司馬光點點頭,又問道:「公肅在這感覺如何?」

      鄭雍道:「比在中書省要輕鬆自在許多。」

      「是嗎?」

      「嗯。」

      鄭雍微笑地點點頭,「這頂頭上司是隔三差五才來一回,也不布置任務,能不輕鬆自在嗎?」

      「這臭小子。」

      司馬光道:「我現在就去說說他。」

      鄭雍微笑地點點頭。

      來到內堂,也就是大庭長的辦公室,只見張斐、許芷倩兩夫妻正在裡面設計裝潢,都還沒有注意到他。

      「咳咳!」

      「司馬學士?」

      張斐回過頭來,見司馬光猛然出現在身後,還嚇得一跳。

      許芷倩趕緊上前行得一禮,又借著吩咐人給司馬光泡茶,離開了屋內。

      她其實還是很怕在這種辦公場合,跟司馬光這些大佬同處一室,因為她心裡清楚,司馬光他們心裡肯定不願意的。

      許芷倩一走,司馬光便道:「老夫只是說幫你舉薦人才,可沒有說,幫你將事情也做了,你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為甚麼?」

      「沒事做啊!」

      說著,張斐又伸手道:「司馬學士先請坐,請坐。」

      司馬光瞪他一眼,坐下之後,又道:「當了大庭長反而沒事做了?」

      張斐笑道:「大庭長肯定是要比普通庭長輕鬆,這一年下來,能有幾樁官司打到這最高皇庭來。」

      「是嗎?」

      司馬光一臉狐疑道:「伱難道不是又在謀劃什麼陰謀詭計?」

      「我是那種人嗎?」

      「你不是嗎?」

      「我。」

      張斐道:「但不知司馬學士認為,我在謀劃什麼?」

      司馬光道:「熙州戶籍一事。」

      「我就知道司馬學士要說這事。」

      張斐頗為無奈道:「不錯,這事是我提出來的,但最先是呂庭長他們向我提及的,不是我自己想得,我已經將話帶到,接下來就看政事堂怎麼處理,跟我已經沒有太多關係。」

      司馬光呵呵兩聲,「我還會信你這鬼話,我這都上了多少回當了,你在西北邊境,究竟在謀劃什麼?」

      張斐坐了下去,又是嘆氣,又是搖頭。

      司馬光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張斐委屈道:「這別人不理解我也就罷了,想不到司馬學士你也不理解我。」

      司馬光笑道:「老夫就是太了解你,才篤定你這背後肯定又在盤算什麼。」

      張斐道:「為什麼人人都認為,是我在盤算什麼,明明就是他們在打著鬼主意。由始至終,我都是解決問題的那個人,而不是製造問題的那個人。

      就說江淮稅案,是他們倚老賣老,不願交稅,弄得自己命都丟了,結果是我的問題。

      熙州一案,是呂庭長、范檢察長為了捍衛儒家思想,為了熙州本土利益,要保那些商人,我不過也就是支持他們,結果又是我的問題。

      我現在是終於明白,為什麼司馬學士之前不願意改革變法,原來就是這麼回事,誰來解決問題,誰就成為了問題。」

      司馬光聽罷,不禁面露尷尬之色。

      張斐是得理不饒人,「還有,就算司馬學士不相信我,也應該相信呂庭長、范檢察長,蘇檢察長他們,要是我真在西北,搞什麼陰謀詭計,他們能不知道嗎?」

      這一番連珠炮似地發問,懟司馬光是面紅耳赤,低眉不語,跟以前沒有一絲區別。

      但司馬光也突然覺得,這種感覺很是熟悉,猛地抬起頭來,「每回你小子都是振振有詞,可結果總是證明,你就是在搞陰謀詭計,到頭來又跟我解釋一番。你自己想想,是不是這麼回事?」

      靠!這都沒有被唬住。張斐眸光閃動幾下,又道:「司馬學士,你向來光明磊落,嫉惡如仇,是也不是?」

      司馬光一揮手道:「你少來這一套。」

      張斐道:「我可沒有拍馬屁,我是就事論事。」

      司馬光問道:「那你到底想說什麼?」

      張斐道:「我想說的是,能與司馬學士交好得的,皆是正人君子。」

      司馬光點點頭道:「這倒是的。」

      張斐道:「那我也是。」

      「我,你。」

      司馬光不禁都給這廝都樂了,「你真是不知羞恥。」

      張斐道:「我只是想說,如果我是那種天天搞陰謀詭計之人,司馬學士還會與我來往嗎?」

      司馬光一怔,不禁又捋了捋鬍鬚。

      張斐道:「其實根本就不是我在謀劃什麼,而是他們總是要對付我,結果沒有成功,又成我在謀劃什麼。而這回之所以大家一驚一乍,只是因為我動用大庭長的權力在解決問題,而不是像以前一樣,以巧取勝,他們就更加受不了了。司馬學士你不妨想想,是不是這麼回事。」

      司馬光思忖半響,點點頭道:「你說得倒也不無道理。」

      「就是這麼回事。」

      張斐嘆了口氣,「他們在那裡張牙舞爪,我都不想搭理他,可偏偏這皇庭就設在皇城內,抬頭不見低頭見,所以,我最近都不大想來。」

      「這你就別找藉口了,官員之中,可就屬你休假最多了。」

      司馬光瞪他一眼,又道:「其實我也是擔心你闖出亂子來,司法方面的事,我倒是可以放心,但是軍國大事,你可別嚇摻合。」

      張斐道:「這軍國大事,我就是摻合進去,可能連泡都冒不了,牽一髮而動全身,我就是再能耐,也不可能做到瞞天過海。」

      司馬光想想也是這麼回事,如果要出兵,這可不是小事,軍餉、兵馬、武器,全都得動起來,蘇轍、范鎮肯定不會容忍的,就算他是跟皇帝密謀,那也得經過樞密院。

      問題是朝野內外是風平浪靜,戶部忙著漕運改革一事,三司忙著貨幣,樞密使韓絳正在北疆巡察,真的就沒有打仗的跡象。

      「好好好!」

      司馬光道:「算我誤會你了。」

      張斐忙道:「司馬學士也是關心我。」

      「你知道就好。」

      司馬光嘆了口氣,心裡犯嘀咕,這感覺似曾相識啊!

      但不可否認,張斐說得確實在理,他也沒法反駁。

      接下來,二人又聊了聊關於最高皇庭的人員安排問題,隨後司馬光便離開了。

      「你也真是厲害,這都糊弄多少回了,還能讓你得逞。」

      許芷倩悄默默出現在張斐背後,看著司馬光的背影,都覺得有些同情。

      張斐瞧她一眼,「有沒有可能,我說得全都是實話,是那些人太過於傲慢。」

      立法會。

      「不可能!」

      文彥博擺擺手道:「那小子絕對在謀劃什麼。君實,你也不是第一天認識他,怎還會信那他鬼話。」

      一旁的呂公著也是直點頭。

      司馬光道:「但他說得確實有理,製造問題的不是他,他是解決問題的。」

      文彥博反問道:「當今朝中哪個問題,跟他沒有關係?」

      司馬光又愣住了,好像也有道理,於是看向富弼,「富公怎麼看?」

      富弼呵呵笑幾聲:「我也認同寬夫所言,至少這事肯定沒有這麼簡單啊。」

      但張斐還真是沒有太關注此事,也沒有製造輿論,每天都是跟往常一樣,直到熙州皇庭的一道上書,打破了這片刻的寧靜。

      原來自從西夏關閉與熙州的貿易後,熙州商人也踴躍地加入走私大隊,並且在邊境與西夏士兵發生衝突。

      有些商人在跑回熙州避難的時候,就被警察給抓住,但公檢法對此難以有所作為。

      原因就在於那些商人的身份,他們沒有大宋戶籍,且多半又是在西夏境內犯事,他們算不算走私,算不算偷渡,就連皇庭到底能不能管,皇庭自己都不知道。

      

      

      很快,就積壓了一堆官司。

      這一道上訴,先是到趙抃手中,趙抃看罷,也是一頭霧水,因為以前是不可能有這種糾紛的,臨時法也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於是,他就只能遞到最高皇庭,因為他知道,這肯定是張斐搞出來的,你肯定有解決之法。

      哪知道張斐再接到這訴訟後,二話不說,直接就跑去皇帝那裡告狀。

      趙頊也立刻因此事,召開樞要會議。

      「大庭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趙頊先是向張斐問道。

      張斐道:「陛下,在臣巡察熙河時,熙州呂庭長和范檢察長,就跟臣談過這個熙河地區的戶籍問題,但這可不是我們皇庭能夠解決的,因為這需要完善制度和法律,戶籍可是國家根本所在,這都屬於政事堂和立法會的職責,於是臣回來之後,就立刻將此事告知富公、文公、王相公他們,並且也提醒過他們,此事是非常迫切,刻不容緩。

      但時至今日,立法會、政事堂是一點動靜都沒有。結果不出臣所料,熙州果然出問題,臣實在是沒有辦法,要是朝廷不立法,不立規則,皇庭根本就判不了,故此才來找陛下主持公道。」

      趙頊聽罷,又看向文彥博、富弼、王安石,「三位相公,有這回事嗎?」

      三人同時點點頭。

      趙頊眉頭一皺,「不知你們可有商量出結果來?」

      三人是面面相覷。

      他們一直在等著張斐出招,在防範,哪知道這小子不講武德,直接跑來這裡告狀。

      這尼瑪。

      尷尬了!

      趙頊頗為不滿道:「朕當初要將中書門下分開時,諸位都認為,這樣做會政務變得更加繁瑣,朕聽從了你們的建議,可不曾想,這也沒有改善多少啊。」

      這話說得,文彥博他們臉都紅了。

      趙頊又向張斐問道:「大庭長可有應對之策?」

      張斐道:「陛下,這不是臣的職責,臣根本就沒有在考慮,臣一直在忙於最高皇庭的建設。」

      此話一出,一干宰相紛紛詫異地瞟了眼張斐。

      什麼情況?

      他們原本以為,張斐會順勢給出自己的建議,可結果他是真不管啊。

      關鍵,你特麼也在忙於最高皇庭的建設?

      然而,張斐還在繼續抱怨:「陛下,京城庭長一共才兩位,而朝中光擁有宰相職權的,就有近十個,要還讓最高皇庭來解決,這也說不過去啊!」

      你夠了!

      人艱不拆啊!

      文彥博也忍不住了,這小子太可惡了,道:「陛下,老臣也與大家商量過,他們還是認為,熙河地區從中原分離出去長達一兩百年,當地並非是以我漢人為主,故此他們還是認為該採取羈縻制度。」

      說話時,一眾人默契地瞟了瞟張斐,只見張斐面色平靜,仿佛在聆聽著。

      王安石立刻道:「可是若採取羈縻制度,那就要設酋長,可是熙河地區都已經建設好公檢法,有著上萬名皇家警察,大家遵守的也是臨時法,與中原州縣並無太多區別,如何羈縻?」

      文彥博道:「可是我朝在邊境只有榷場制,外國商人只能在榷場裡面貿易,而整個熙河地區,是完全對外開放的,倘若直接納入中原,豈不是說那些西域商人,都可以自由進入中原,這會留下多少隱患。」

      「看來你們還真是沒有商量好。」

      趙頊很是惱怒道:「可朕聽說,朝堂上最近非常熱鬧,朕現在想知道,你們每天都在爭論甚麼?」

      殿內是一片沉默。

      他們在處心積慮防守大庭長的第三把火。

      趙頊是哀其不爭道:「你們先商量清楚,再來跟朕談。」

      「臣遵命。」

      眾人齊聲道。

      張斐突然道:「陛下,熙河那邊已經是非常混亂,呂庭長、范檢察長也是心急如焚,臣也很想給予支持,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是出事的話,那可不是公檢法制度的問題,而是因為政事堂、立法會懈怠所導致的。」

      趙頊先是極其不滿看了眼王安石、文彥博等人,然後又向張斐道:「大庭長,你也別將責任都推給政事堂、立法會,如果政事堂、立法會拿不出辦法來,你也得就此案給判決,這可是你的職權。」

      「啊?」

      「嗯?」

      「臣遵命。」

      說罷,趙頊就起身離開了。

      這最後一番話,無疑是幾鞭子抽在文彥博他們臉上。

      你們要是不行,那就還是由大庭長來決斷吧。

      他走之後,無數道殺人的目光投向張斐,然後也是憤然離去。

      張斐是一臉委屈地來到司馬光身旁,「司馬學士,你全看見了,我這大庭長可真是左右不是人,如果我方才提出建議,這就是肯定是我的陰謀詭計,但現在不提,他們依舊記恨於我,我到底該怎麼做?」

      司馬光道:「你不會先跟文公他們!」

      不等他說完,張斐就激動道:「我跟他們商量了呀,但過了這麼多天,他們是完全不當回事,可我們公檢法一直都是以效率著稱的,人家呂庭長、范檢察長三番五次提及此事,我可做不到對此不聞不問,但朝廷要不給出政策,我也沒有辦法,我只能來請官家主持公道。」

      司馬光沉默良久後,嘆道:「好了,好了,這些先別說了,你對此有何建議?」

      張斐往外瞟了一眼,低聲道:「司馬學士,我真不瞞你,我要有辦法,我方才就提出來了,我可不跟他們一樣,拿著國家大事去賭氣。

      但我確實沒有太好的辦法,因為這種事涉及的問題比較多,而我又沒有沒在邊州待過,我只能給予一些司法上的建議,而這些建議我早就告訴文公他們。」

      司馬光點點頭,事情到這一步,如果張斐真有主意,就應該這時候提出來,但他沒有提,可能真就沒有啊!

      許遵今兒沒有去檢察院,一直留在家裡,等張斐的消息。

      張斐剛剛回到家,許遵便問道:「怎麼樣?」

      張斐嘿嘿笑道:「還能怎麼樣,官家將他們幾個大宰相教訓了一頓,我看得出,其實這口氣,陛下也是憋了很久啊!」

      許遵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真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們哪裡想得到,你這第三把火,就是要往他們頭上燒。」

      張斐道:「這都是他們咎由自取,自己不幹活,別人要多干一點活,就成了爭權奪利。

      其實本無事,當時我跟他們商量的時候,大家合計著,就能夠將此事定下來,可他們偏偏認為,這是我上任的第三把火,是處心積慮的防著我,如今他們是騎虎難下。」

      許遵道:「但你也不可大意,萬一他們為了對付你,就是要採取羈縻制度。」

      張斐笑道:「他們要能回到羈縻制度,我立刻辭官,回去當珥筆。公檢法出來之後,羈縻制度就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退一萬步說,就是他們想這麼幹,熙州百姓還不答應。」

      政事堂。

      「君實,事到如今,你還幫那小子說話?」

      文彥博惱羞成怒地等著司馬光。

      司馬光據理以爭道:「我不過也是就事論事,這張三到底要怎麼做,才能令諸位滿意。」

      「你。」

      「行了。」

      富弼打斷了他們二人的爭論,「無論如何,要是我們能夠及早想出應對之策,便無今日之事,如今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啊!」

      事到如今,他也已經反應過來,其實張斐就是篤定他們會等著自己先出招,結果他不出招,而是還跑去告狀。

      願賭服輸。

      呂公著問道:「富公對此怎麼看?」

      富弼先是瞧了眼文彥博,沉吟半響,「王介甫說得很有道理,公檢法都已經管控住熙河地區,要回羈縻制度的話,就得先將公檢法給撤出來,但這根本就說不過去,也不合常理。

      原本我認為維持現狀,就挺好的,也不是那麼緊迫,暫時不需要改動什麼,但如今看來,這也是不行的,如今那邊跟西夏的衝突如此頻繁,如果公檢法無非給予約束,情況可能真的會進一步失控的。」

      呂公著道:「但是那邊全是吐蕃人、党項人,若是任由他們進出中原,可能會危及中原的安定。」

      富弼道:「以前採取羈縻制度,那是因為兩地的制度、法律,風土人情都不一樣,朝廷也難以管控,但如今大家同在一個制度下,又是同一部法律,其中風險自然也降低不少。」

      眾人頓時沉默了下來。

      其實大家都知道,富弼就是暗示,張斐的建議是最為合理的。

      但問題朝中大臣還是反對居多,這不就讓張斐得逞了嗎?

      不能這麼幹呀!

      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那怎麼辦?

      以前要是這種情況,往往是要拖很久,吵很久,但是今時可不同往日,邊上有一個大庭長,正拿著鞭子,虎視眈眈地看著他們。

      趙頊更是將話說得非常明確,你要是解決不了,就讓大庭長來解決。

      別拖。

      朕要的是解決方案。

      但那些反對的人,又拿不出一個具體方案來,就知道一個羈縻制度,問題是羈縻制度,就沒法用在熙河地區。

      人家呂大均、范鎮是來上訴,結果你們給出的答案,就是將他們兩個給解決,那確實沒有問題。

      文彥博也是心力交瘁。

      王安石忍不住了,他也是效率派,最煩他們爭吵不休,又在政事堂召開會議,張斐的建議才是最佳的方案。

      羈縻制度,不但收不上稅,還得給錢,如今有了公檢法和稅務司,多個人,還能多收一份稅,有什麼不好的。

      什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人家都願意向你交稅換取戶籍,天可汗都沒有做到這一步,你還要什麼自行車,中原很多拿著大宋戶籍的百姓,特麼都不願意交稅。

      你們要是挪不開面子,那就我來做。

      十幾個宰相,想不出個辦法來,還要讓大庭長在做主,這不是笑話嗎?

      文彥博現在也很惱火,他當初就是稍微放一點風聲出去,結果朝中屋頂都快吵翻了,現在好了,弄得大家下不得台。

      跟他們混,是真心沒前途。

      干!

      理他們作甚。

      最終,他們一番合計,就還是採納了張斐的建議,但比張斐說得肯定是要複雜很多。

      首先,之前發放的臨時熙州戶籍,全部改為大宋戶籍。

      同時規定繳足五年過稅,期間沒有任何犯罪行為,將給予一種臨時戶籍,這種戶籍可以來中原做買賣,但不能參加科考,不能入仕,最多只能擔任皇家警察,或者當兵,如果有立大功,那倒是提前給予戶籍,否則的話,必須繳足十年,才能夠得到與中原百姓一樣的大宋戶籍。

      其次,就是對於熙州的規範,熙州還是要對外開放,但當地官府必須要給予進入熙河地區商人的書面牒文,方便公檢法執法,同時規定,外商在熙河,也必須遵守臨時法,一視同仁,但是他們都只能止步於熙州,如果要想要進入中原,還是必須通過向當地官府申請,而且他們還制定了相當嚴格審查制度。

      比如你要來京城,熙河答應沒有用,必須還得京城答應。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神醫狂妃:天才召喚師神醫小萌妃:王爺,榻上偽裝學渣他來了,請閉眼特種兵在都市
    武道宗師重生之我是大明星萌妻當道:嗜血總裁77神話物品專賣店我是大反派[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