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北宋大法官» 第112章 疏議論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北宋大法官 - 第112章 疏議論字體大小: A+
     

    讓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娃,給他們講述他們所提倡的祖宗之法。

    本就是很丟人的一件事,若還讓他給弄成了,那真是不如自殺算了。

    但是這小子用太宗之詔令,去論述太祖之策,從而定義這祖宗之法。

    這一招真是非常妙啊!

    是一環扣一環。

    「嗯...你說得確實有理啊!」

    御史中丞呂誨撫須笑了笑,又道:「此條詔令確實是祖宗之法,但是你身為耳筆之人,應該知曉,律文之下,還有疏議。又作何解啊?」

    這疏議首創於唐朝,在整個中華民族的法制建設上,是有着極大的影響。

    簡單來說,就是對律文的補充和解釋。

    誰也不能否認,太宗的這條詔令是對祖宗之法的最好詮釋,不過張斐是從法制的角度去闡述,法制必須條例化。

    於是呂誨以法製法,這詔令是為律文,那疏議呢?

    疏議就是對律文的解釋,可見這些官員可不傻,打到現在,他們也知道是在打祖宗之法的解釋權。

    張斐一臉從容澹定,反問道:「不知呂中丞對此有何看法?」

    呂誨道:「祖宗之法與刑法有別,其作用主要是對於國家的建設和安定,祖宗之法的疏議,就應該是太祖太宗所行政策。」

    不少官員聞言,是紛紛點頭,面露微笑。

    但是門外的趙頊和坐在上面的王安石,則是略顯緊張。

    王安石是決不能認這疏議的。

    若將太祖太宗的政策視為疏議,那就沒得變。

    這革新就得破故。

    趙頊就更加不能認了,原本這祖宗之法還是模模湖湖的,他至少可以去爭辯,這麼定調的話,他就必須得認。

    張斐搖搖頭道:「我認為這不能作為疏議,

    只能作為一種參考,若是作為疏議,那將是違反祖宗之法。」

    此話一出,全場人都懵逼了。

    呂誨納悶道:「你說什麼?太祖太宗所行之政策,違反祖宗之法?」

    那眼神彷彿在說,再給你一次機會,把舌頭擼直了再說。

    張斐搖頭道:「我可沒這麼說,我的意思是,我們若是將太祖太宗所行之政策,去作為祖宗之法的疏議,則是違反祖宗之法。」

    呂誨道:「你這與我說得有何區別?」

    「區別大了!」

    張斐向許止倩道:「勞煩許娘子,將紅色標記的文桉發給諸位一份。」

    許止倩點點頭,捧起一沓文桉,一桌桌發過去。

    門外的趙頊着急啊!

    我的呢?

    這事弄到現在,他也很緊張,可沒有方才那般閑情雅緻。

    他不是局外人,恰恰相反,如今爭辯得本質,乃是皇權與臣權。

    還是許遵機靈,他知道皇帝就在邊上,這些文桉,他也都是看過的,於是悄悄將手中文桉遞出去。

    趙頊激動翻開一看,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這上面寫得就只是太祖太宗的關鍵性政策。

    說透了,大致可分為三條。

    其一,武將勢大。

    解決之法為:崇文抑武。

    其二,外重內輕。

    指得就是唐朝的節度使和五代十國的藩鎮割據。

    解決之法為: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

    說得殘酷一點,那就是讓你除了妹子,其餘方面幾乎是一無所有,全都收歸中央。

    其三,君弱臣強。

    解決之法為:分化事權。

    這些政策,就是那條詔令的最好補充啊!

    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等到他們看得差不多了,張斐才道:「這是我根據一些史料,總結的一些太祖太宗的政策,諸位可否認同?」

    呂誨點點頭道:「不錯,不錯,你這寫得還挺詳細的,此為疏議,難道不對嗎?」

    張斐反問道:「敢問呂中丞,這些政策,是不是都是對歷史弊政的修改?」

    呂誨點頭道:「當然是的!」

    張斐又道:「是不是也可以說是對歷史的總結,取其精華,而去其糟粕。」

    呂誨點頭道:「也是可以這麼說的。」

    張斐環目四顧,又問道:「諸位可否認同。」

    除王安石和司馬光外,其餘官員紛紛點頭。

    哎喲!你們兩個老頭是睡著了嗎?張斐不依不饒地盯着他們兩個問道:「似乎兩位主審官並不認同?」

    王安石、司馬光太了解這小子,上回盤問林飛時,一個個看似八杆子打不到的問題,愣是給他扯上了關係。

    面對這小子的問題,最佳的方式,就是能不答盡量不答。

    他們主審官,又不是嫌犯。

    這樣就能夠為自己留有迴旋的餘地。

    官司打到這裏,非常敏感,王安石也不敢盡信張斐。

    可惜張斐盯着他們兩個的。

    二人無奈之下,是充滿怨氣地點點頭。

    好似受到莫大的委屈。

    能不點,他們當然不點,問題是這不能不點,這真的是太祖太宗的政策,也是他們口中所提到祖宗之法。

    「那好!」

    張斐點點頭道:「諸位都認同太祖太宗所行之政策,都符合祖宗之法,也就是事為之防,曲為之制。

    而太祖太宗所行之政策,是對歷史上所行之弊政,進行改正,那麼我們是不是也得遵從祖宗之法,對之前的弊政,進行更改。」

    「......!」

    這回輪到呂誨、劉述他們焦慮了。

    而王安石、趙頊則是聽得心花怒放。

    這解釋的可真是太絕了。

    好小子!

    果然是有套路的啊!

    「不對!不對!」

    呂誨搖頭道:「太祖太宗只是對前朝的弊政做出改正。」

    「非也!非也!」

    張斐也是直搖頭道:「這種論述不準確,用歷史要更為準確。」

    說着,他看向許止倩。

    許止倩這回就直接遞給他一條小紙條。

    張斐拿過來一看,「唐朝滅亡是在天佑四年(公元907年),而我朝建立是在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如果呂中丞是將唐朝視作前朝,那麼中間五十三年藩鎮割據的年代又算什麼?太祖太宗是否有對中間這五十三年所生弊政,進行過改正?

    如果將前朝視為中間五十三年的藩鎮割據,那麼太祖太宗又是否對唐朝的弊政進行過修正?如果是唐朝加上中間這五十三年視為前朝,那麼這不就是歷史嗎?」

    還是那句話!

    細啊!

    很細啊!

    王安石聽得是心花怒放,這一段話裏面有多少個「修正」、「改正」,光憑這一點,也知道此番論述,對他最為有利。

    呂誨無奈地點點頭道:「以史為鏡,可知興替,是史來論,是要更為準確。」

    張斐便問道:「那麼現在往前的一百年,算不算歷史?」

    司馬光暗自嘆了口氣,你們這些人,真是不吃教訓,這小子的問題,怎能輕易回答,你看,又掉坑裏了吧。

    呂誨極不情願地點了下頭。

    張斐道:「那麼對之前一百年的弊政進行改正或者完善,是遵從祖宗之法,還是違反祖宗之法?」

    司馬光突然問道:「你已經論述了這祖宗之法的唯一性,那麼約束性和廣泛性又是什麼?」

    王安石趕緊道:「等等會,我看這問題還未討論清楚啊!」

    佔得上風,自然得趁勝追擊啊!

    司馬光面無表情地看着他,「你還有什麼要提的嗎?」

    王安石則是挑釁地看着呂誨等人。

    就這?

    繼續論啊!

    你們不是滿腹經綸。

    可別讓這小子給壓了下去。

    這個問題對於王安石而言,是至關重要,越清楚越好。

    呂誨見王安石挑釁,頓時覺得是可忍孰不可忍,當即道:「主審官說得是,這問題還未討論清楚。」

    司馬光兀自保持風度,微笑地點點頭。

    呂誨不服氣,拿起方才許止倩給他們的文桉,問道:「這上面的政策,也是前一百年的政策,依你的意思是,這上面所寫的政策,皆可以更改?」

    此話一出,堂上氣氛又變得有一絲詭異。

    「危險啊!」

    富弼輕聲自語道。

    這上面的政策,都是為了防止武將勢大,外重內輕,君弱臣強,就確確實實是整個北宋的政策核心,也貫穿整個大宋。

    可若根據張斐的理論,這些是不能作為疏議的,不能歸於祖宗之法,那麼由此推論,這些是可以改得,但問題是這些政策若改的話,那麼整個大宋都會天翻地覆。

    整個架構都會崩潰。

    這話答得不好,可就非常危險。

    方才還開心的王安石,頓時又變得緊張起來。

    司馬光低聲道:「你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

    王安石道:「記得上回張三曾諷刺你身為主審官極其不專業,我這就叫做專業。」

    「......!」

    司馬光也不與他置氣。

    張斐也很謹慎地答道:「若有弊病,且危及到江山社稷,當然是可以更改的。」

    劉述面色一喜,問道:「那到底這些政策有沒有弊病呢?」

    張斐道:「我所論證的是,這些政策不能作為疏議,因為根據祖宗之法,要防止弊政,也要及時修正之前政策存有的弊病。

    那麼如果之前的政策存有弊病,那將要及時更改,自然也包括這上面所寫的政策,如果將這些政策作為疏議,就有可能使得疏議與律文產生原則性矛盾,就律法條文而言,這是非常可怕的,而祖宗之法,乃是國之根本,將會貽害無窮。」

    「但我說這些都是不可以更改的,太祖太宗所制定的政策,也都是完美的,後世子孫只需效彷即可,事實上也是如此。」

    許止倩小聲滴咕道:「他這分明就是強詞奪理。」

    「草!他們根本就不懂法好吧!一群S.B。」張斐小聲回得一句,又拿着自己制定目錄看了看,然後向許止倩道:「把五號文桉拿來。」

    許止倩翻了翻,找到五號文桉,遞給張斐。

    張斐看了一會兒,然後抬起頭來,「基於祖宗之法而言,這上面的政策還真存有一些弊病。」

    這回你還不死?劉述喜出望外,問道:「不知哪一條?」

    張斐道:「冗官之禍。」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



    上一頁 ←    → 下一頁

    大王饒命網遊之倒行逆施外室女民國小地主極品學生
    重生千金歸來網遊之虛擬同步縱天神帝惡魔校草:吃定獨家小甜極品小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