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 第463章 愛心牌雞蛋灌餅!電視台做八寶葫蘆鴨?那咱也做!【求訂閱】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 - 第463章 愛心牌雞蛋灌餅!電視台做八寶葫蘆鴨?那咱也做!【求訂閱】字體大小: A+
     

    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正文卷第463章愛心牌雞蛋灌餅!電視台做八寶葫蘆鴨?那咱也做!【求訂閱】「小旭今天不是拍結婚照嗎?咋這會兒打來電話了?」

    龍棲山風景區,農家樂餐廳里,陳美娟正跟一大家子人吃着晚飯,見林旭打來電話,好奇的嘟囔一句,隨即拿着手機走出嘈雜的餐廳來到外面。

    「兒砸,今天的結婚照拍得咋樣?」

    電話接通,她好奇的問了一句。

    之前兒媳婦在家族群里和朋友圈中斷斷續續發了一些自拍,看起來都好漂亮。

    兒子兒媳跟神仙眷侶一樣,讓原本有些疲憊的陳美娟頓時又充滿了鬥志。

    農家樂院子裏,停著沈佳悅給林紅旗買的最新款路虎攬勝,香檳金的顏色看起來大氣十足,寬大的車身和敦實的造型,給人一種很強的壓迫感。

    車子旁邊,是沈佳悅原來開的那台寶馬X1,現在已經掛上了殷州牌照。

    別看這台車的外形是X1,但整車改裝下來,差不多能賣一台國產X5了,跟X5相比,這台車無論通過性還是舒適度都更高。

    小小的,開着很舒服。

    兩台車外面,是林紅旗原來開的豐田霸道,前段時間正式轉讓給了林旭的姑父石文明。

    隨着景區生意火爆,石文明原來的車買菜有些捉襟見肘,加上現在景區轟轟烈烈的大建設,小轎車進出不方便,一不小心就會掛到車底。

    有了豐田霸道,不僅可以裝更多的食材,而且完全不懼路況差的問題。

    「拍照太累了,感覺跟道具一樣……媽您吃飯了嗎?」

    「正吃呢,景區這次擴建,工程車把道路壓壞了,你爸正跟你二舅商量著怎麼把景區裏面和通往鎮上的路修一遍呢……有事兒嗎兒砸?」

    林旭說道:

    「我想讓您來京城一趟……」

    他剛說到這裏,陳美娟就急切的問道:

    「怎麼了兒子?出啥事兒了?」

    「沒事,就是上次我拍視頻那個銀杏園,人家給了我百分之十五的股份,想讓我弄成一個生態園,我不懂這個,想讓您實地來擺弄擺弄,畢竟您是這方面的專家嘛。」

    被兒子這麼一拍馬屁,陳美娟臉上不自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跟你爸都是門外漢,算哪門子專家啊,不過我去一趟也行……做景區之前,我跟你爸就打算弄個生態園來着,但後來想要裝的東西太多,才索性搞成了景區。」

    林旭:「……」

    稠了加水稀了加面,然後和了一大盆面是吧?

    他說道:

    「那您這幾天來一趟吧,正好悅悅想吃咱老家那種大粉條丸子,這是您的強項,順便再幫我們選一下照片。」

    結婚照不是所有都能用的,需要新郎新娘篩選出來。

    當然了,這也是婚攝攝影店的一貫套路,把所有照片都修得美美噠,再用話術套路一下新郎新娘,讓他們加錢洗印。

    這麼一來二去的,錢就到手了。

    每到五一國慶這類適合拍結婚照的時候,這類婚攝攝影店就會推出超低價套餐,就是等著選照片時加洗呢。

    到時候加洗的價格調高,利潤這不就嘩嘩的來了嘛。

    不過蔡森那裏不是這麼玩的,他是高端攝影師,平時幫人拍照,哪怕友情價也得五位數起步,根本不用玩那些低端套路。

    「那我周末去吧,正好你二舅媽擔心媛媛受凍,想送點棉衣呢,我這次去的時候就一併捎過去了。」

    「行啊,買過票記得把車次發給我,到時候我和悅悅去車站接您。」

    林旭跟陳美娟又聊了兩句,隨即把電話遞給早就等得着急的沈佳悅,讓她們婆媳聊天去了。

    很快,周末來臨。

    一大早,沈佳悅就起床收拾床褥,接着拿起洗地機開始打掃家裏的衛生。

    今天婆婆要來,得表現得勤快點。

    咱雖然不會做飯,但做點家務還是沒問題噠。

    樓下,林旭正忙着做早餐。

    和好的半燙麵鬆弛一下,接着搓成長條,再分成一個個小劑子。

    面劑子按壓成長條狀的厚面片,中間抹點油,再從中間扭一下對摺過去,用擀麵杖擀成圓形薄餅放進電餅鐺中。

    電餅鐺已經預熱妥當,同時還抹了油。

    面片剛放上去,就發出了滋滋啦啦的聲響。

    趁著這個空檔,林旭將一個雞蛋打進碗中,放入一點點椒鹽和一撮蔥花,用筷子快速打散。

    這會兒麵餅已經鼓起來,用筷子翻個面,底部烙得焦黃。

    麵餅擀的時候就是雙層,這會兒加熱后,中間的空隙受熱鼓起,用筷子把鼓起的麵皮挑破,將打好的蛋液小心倒進去。

    接着用竹鏟把麵餅旋轉一下,這有利於蛋液均勻散開。

    烙一分鐘,約莫裏面蛋液已經凝固,林旭把麵餅翻個面,再烙三十秒,重新翻面。

    趁熱在餅面上刷一層用熱油炒過的黃豆醬,再放上一根改刀炸過的火腿腸,放一小包辣條,撒一點干碟辣椒面,最後擺上生菜葉,將兩面都已經焦香的雞蛋灌餅捲起來,擺到旁邊的盤子裏。

    昨晚沈佳悅睡前刷了一會兒短視頻,看到有人發雞蛋灌餅的教程,頓時饞了。

    既然想吃,那就安排呀。

    所以林旭今天早上就和面開始做。

    順便又熬了一點對身體比較好的黑米粥,用溫水泡了一些特優級的小碗耳。

    「寶寶,別打掃了,趕緊吃飯!」

    雞蛋灌餅做完,林旭沖樓上喊了一聲,將泡好的木耳撈出來控水。

    切一些香菜段放進盆里,將木耳倒進去,淋入食鹽、生抽、香醋、綿白糖、辣椒油、芝麻香油,攪拌均勻后盛到盤子裏。

    等沈佳悅下來,他已經盛好了黑米粥,將做好的雞蛋灌餅也端了過來。

    「哇,好香啊!」

    沈佳悅洗洗手,沒等坐下就拿起一個卷好的雞蛋灌餅咬了一大口。

    麵餅外面焦香酥脆,裏麵筋道,吃起來鮮香美味。

    雖然沒有昨晚視頻中那些雞柳、雞排、洋蔥圈等配料,但這是旭寶親手做的欸,愛心雞蛋灌餅,是花錢都買不到的。

    「真好吃,旭寶你上學時經常吃雞蛋灌餅嗎?」

    林旭端著黑米粥喝了一口:

    「上高中時候經常吃,那會兒學校食堂的窗口有賣,吃完午飯會特意買一個帶到教室里,上完一兩節后墊肚子。」

    高中時候因為長身體的緣故,林旭飯量很大,所以會在課間墊巴點兒吃的。

    沈佳悅咬了口雞蛋灌餅,好奇的問道:

    「那上大學時咋不吃了?」

    「因為有個天仙一樣的寶寶投喂我了,就不用再買了,大學四年省了至少好幾千塊錢呢。」

    沈佳悅:「……」

    後半段話你可以不說的。

    林旭端著黑米粥喝了一口,夾起木耳送進嘴裏,然後說道:

    「老媽乘坐的那趟高鐵十點進站,到時候你開車去高鐵站接吧,我得去燕姐的公司一趟,下午正式開始錄節目,得看看廚房弄得咋樣了。」

    「喔……好的,那你要回來吃飯呀,咱媽說到店裏就給我做粉條丸子呢,你要不在這兒,我不好意思多吃。」

    「沒事,咱媽知道你能吃六個包子。」

    提到六個包子,沈某人就想起辦畢業證那天,自己在學校吃包子的事兒了。

    那會兒還沒確定關係,隔壁班的女孩兒跟旭寶拍個合影還擠呀擠的,哼哼,不知道我沈佳悅守了他四年嗎?

    要不是我護著,就旭寶這長相,不知道被人禍禍多少次了。

    早飯過後,兩人各自開車去店裏。

    上午九點,林旭開車去公司,經過幾天的安裝,適合拍攝的廚房已經弄好。

    據說還特意裝了一整套圖傳設備,拍攝的視頻直接傳到電腦上,這能大大減輕後期處理的工作壓力。

    到了公司,林旭走進歡樂傳媒隔壁,這裏就是剛剛裝修好的拍攝工作室。

    裏面的設計很簡潔,一共兩組灶頭,一組是飯店用的,靠牆安裝,用的成套靜音爐和靜音煙機。

    另外一組是典型的家庭小灶,在旁邊的工作枱邊上挨着。

    這樣比較方便拍攝食味人間風格的美食視頻。

    灶台旁邊的牆上掛着各種廚具,各種炒鍋、湯鍋、平底鍋、奶鍋、甜品鍋等廚具應有盡有。

    這些設備上方和側方,全都裝着適合拍攝用的相機架,灶頭上面甚至還裝有電子滑軌,這樣可以拍攝一些特寫方面的平移鏡頭。

    看了一圈后,林旭覺得挺好的。

    比之前電視台的場地寬敞多了,設備也更加先進。

    曾曉琪說道:

    「以後所有的美食視頻都會是4K60幀格式,部分美食甚至可以升級到4K120幀,你覺得咋樣林老闆?」

    「不錯,可以。」

    林旭雖然也喜歡高端設備,但設備只是輔助,關鍵還得是內容。

    內容不好,再好的設備也沒用,甚至還會起反作用。

    他好奇的問道:

    「新節目叫什麼名字啊?」

    陳燕說道:

    「我們根據廚師們的意見,註冊了三個賬號,一個是主打美食教學的《開飯啦!》,還有主打宣傳烹飪理念的短視頻號《美食雜談》,最後一個,也就是延續食味人間風格的賬號,名叫《人間風味》。」

    一下子開三個賬號,看來這次野心不小啊。

    不過美食雜談這個名字,多少有些……

    林旭剛說有點普通,曾曉琪突然說道:

    「《美食雜談》是實踐和清談相結合的節目,立山先生負責出鏡,這個名字也是他取的,他準備把中餐里一些已經失傳的老傳統和老菜給年輕人講一下,傳遞美食觀念,談的時候會有廚師共同出鏡。」

    既然是耿立山取的,那就沒事了。

    就沖耿立山這個名字,也能吸引到不少文化圈的人關注。

    比如田清瀾任崇墨等著名教授,都是這位書法家的粉絲,而且閉門謝客兩年多,這會兒突然要出鏡做節目,肯定能引起文化圈的轟動。

    不錯不錯,還說回頭找個時間安排耿立山直播呢,沒想到他自己先耐不住寂寞了。

    這樣挺好,正好最近要用扒燒整豬頭開啟淮揚菜的分支任務了,有了耿立山的加持,文化菜的基調這不拿捏得死死的嘛。

    他正想着,曾曉琪接着說道:

    「我們還計劃趁著過年前,拍攝各地準備過年的視頻,做成過年特別紀錄片,不過這需要平台方的支持,陳總正在跟平台那邊溝通。」

    紀錄片?

    曾曉琪的野心果然夠大。

    不過這樣也好,簽了那麼多行政總廚,多鋪開幾個攤子,才能把大家都安排上。

    他好奇的問道:

    「人間風味第一期節目比較重要,準備拍什麼啊?」

    曾曉琪沒說這一茬,而是說起了老東家:

    「電視台已經發了預告,食味人間正式登陸燕京衛視,還請了號稱新派京菜的一位總廚出鏡做菜,據說那位師傅有留洋經歷。」

    嗬,果然放不下食味人間這塊蛋糕啊。

    不過留洋經歷跟廚師的水平沒什麼聯繫吧?

    要是別的行業,你留洋就留洋了,中餐烹飪,你留洋有個毛用?

    跟着一群不懂中餐的人學中餐嗎?

    林旭試探著問道:

    「不會是輪胎廠認證的廚師吧?」

    「還真被你猜對了,米其林三星廚師,擅長新派中餐。」

    好吧,新派中餐,一聽就是迎合老外的菜品。

    曾曉琪很不開心,因為食味人間就像她的孩子一樣,是她一遍遍寫策劃稿,一遍遍找領導,這才得到了嘗試的機會。

    現在火了,這檔節目卻被改得不倫不類。

    這種時候任誰都開心不起來的。

    陳燕拿着手機沖林旭晃了晃:

    「他們的預告鋪天蓋地的,還把要做的菜發了出來,是八寶葫蘆鴨,周日下午五點首播……妹夫,咱第一期做什麼菜比較好啊?」

    林旭笑着說道:

    「那咱也做八寶葫蘆鴨算了,也放在周日下午發。」

    旁邊一直等著預告新菜的小唯和小穗問道:

    「這樣是不是不太好?」

    陳燕擺了擺手:

    「管他好不好呢,先幫曉琪把這口氣出了再說……妹夫,到時候你做還是謝總廚做?」

    「我師兄出馬就太欺負人了,還是我來吧。」

    林旭覺得不能老躺在系統給的技法上洋洋自得,該挑戰自己還是要挑戰的。

    八寶葫蘆鴨這道菜比較鍛煉刀工,正好可以用來練手。

    十點半的時候,林旭開車回店裏,正好碰到從高鐵站回來的沈佳悅和陳美娟,婆媳倆說說笑笑,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母女呢。

    「兒砸,你發的鳥瞰圖我看了,也大致了解了一下,你說的沒錯,裏面的漫步道需要改一下,另外要增加一些諸如公廁、路燈、指示牌等設施。」

    剛下車,陳美娟顧不上寒暄就聊起了銀杏園的事情。

    一家三口走進店裏,林旭說道:

    「要不下午讓悅悅開車帶你去銀杏園一趟?你實地走走看看。」

    「行,我就是這打算,要是悅悅忙,我自己開車或者打車也行。」

    沈佳悅這個渴望表現的兒媳婦趕緊說道:

    「不忙不忙,正好我打算帶墩墩去散心呢,就跟媽一塊兒去吧。」

    陳美娟進門剛要繼續聊銀杏園,服務台那邊突然竄過來一個灰藍色的小身影:

    「喵嗚!!!!!!」

    顯然,墩墩見到了奶奶。

    陳美娟也顧不上聊天了,彎腰將這小傢伙抱在懷中:

    「乖孫子,有沒有想奶奶?」

    墩墩趕緊用腦袋在懷中蹭了蹭。

    「哈哈,我孫子可真乖呀,上次看你直播了,你爺爺從頭到尾都在猜你說的話,還往手機上裝了好幾個貓語翻譯軟件……」

    林旭完全沒想到老爸居然還有這一面。

    回頭等有了和悅悅的孩子,兩邊的老人不定慣成什麼樣呢。

    陪小傢伙玩了一會兒,陳美娟跟着林旭來到樓上,洗了洗手準備做兒媳婦惦念好幾天的粉條丸子。

    「有肉湯嗎小旭?」

    粉條丸子是當成肉來解饞的,所以做的時候,最好用點肉湯,這樣粉條吃起來才更香,味道也更加醇厚。

    林旭說道:

    「有的,高湯多著呢,隨便用。」

    沈佳悅好奇的問道:

    「媽,您用肉湯做什麼呀?」

    「煮粉條,用肉湯煮出來的粉條,吃起來才香,才有肉的口感。」

    用肉湯煮粉條?

    沈佳悅一下子想起了豬肉燉粉條,要那樣的粉條來炸丸子,那味道絕對……不行不行,不能流口水。

    在婆婆面前要矜持點,這樣才顯得賢惠。

    大廚房裏這會兒正在做午飯前最後的準備工作,為了不耽誤大家,林旭和陳美娟去了小廚房,沈佳悅一看,也跟了過去。

    婆婆給我做好吃的,那我學一下沒問題吧?

    旭寶說這種丸子是炸出來的,不知道能不能用空氣炸鍋來做,要是可以,那我豈不是又掌握了一道新的美食?

    陳美娟沒有直接用高湯,而是先燒了半鍋七十度左右的熱水,將粉條泡進去。

    「這些粉條做的時候,都是直接在村頭路兩邊的樹上扯著繩子晾曬,表面會沾上塵土,所以要用熱水浸泡一下,泡軟了再淘洗一遍,洗掉表面的灰塵。」

    林旭點點頭,表示記下了。

    粉條泡軟,淘洗一遍,接着鍋里加入高湯,把粉條放進去,用小火煨一下,讓粉條儘可能吸收高湯的香味。

    趁著這個時間,陳美娟開始準備做粉條丸子需要用到的配料。

    比如蔥末、薑末、五香粉、紅薯澱粉等配料。

    一切準備就緒,粉條也煮到了用手一掐就斷的地步。

    將粉條從鍋里撈出來,用冷水投涼,這不僅能衝掉表面的浮油,讓調味品更好的被粉條吸收,同時也能給粉條降溫,防止過熱失去筋道爽滑的口感。

    投涼后,放在案板上,切成半寸左右的小段,切好盛到盆里,正式開始製作這道號稱窮人版獅子頭的中原美食——粉條丸子!

    ————————

    本章5200字,月底最後一小時,求月票啊兄弟們!本月30天,寫了將近34萬字,更新量沒上月多,不好意思哈各位,下月爭取多更一些,春節前沖一波字數!



    上一頁 ←    → 下一頁

    地球唯一修士我真沒想重生啊權謀:升遷有道紈?棄少秦吏
    校園絕品狂神茅山捉鬼人早安,總統大人!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天才兒子腹黑娘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