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仙人只想躺著» 第346章 仙道洪災,天州遷移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仙人只想躺著 - 第346章 仙道洪災,天州遷移字體大小: A+
     

    第346章仙道洪災,天州遷移

    漁村之中。

    面對一個陌生面孔的道士,村民們都表現的比較警惕,很快便有幾個手持農具的成年男性上前詢問。

    對於他們的警惕李長生非常理解,世道越亂,土匪強盜越多。很多時候如果可以安生過日子,很少有人願意去當土匪強盜,大部分人往往是生活所迫。

    如今的九州還未到天下大亂,可連年的災害早已經不復往日的太平。

    一宮兩門會出手救災,許多災害剛剛冒頭就會被摁下去。可救火還要看天,救人更是要看命。不是每次救援都能夠及時,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得救。

    就好比如武朝,上清宮反應的非常及時,第一時間就上報到自己這裏,同時開始從其他地方掉了。

    「這位道長,請問來我們黃家村有什麼事嗎?」

    「貧道雲遊於此,乾糧耗盡,故來此討些吃食。」

    「道長還請去隔壁村吧,我們村剛剛遭了旱災,家中已經無糧了。」

    「貧道可以治病換食。」

    聽聞李長生能治病,村民們互相對視的一眼,又確認了幾次,隨後趕忙請李長生進了村。

    大災大難之下,必有瘟疫病患。

    無論在哪個時代看病永遠是極其耗費錢財,太平時代普通人家尚且看得起病,如今的世道普通人得病只能硬撐。

    漁村之中病人有數十,其中多為身體虛弱染了風寒感冒,最好的治療方法無外乎吃飽喝足,這是一個窮苦病。

    李長生一針下去為他們補全氣血,雖不能保他們一世無憂,但至少能讓他們渡過難關。

    「神仙大老爺,神仙大老爺!」

    漁村的村民們見到如此神技,震驚過後紛紛跪下,不斷的磕頭。

    「貧道既不是神仙,也不是大老爺。」

    李長生抬手將他們托起來,隨後繼續為下一個病患治病,基本是拿起銀針往天靈蓋一紮,針到病除。

    眨眼間漁村的病患基本被治好,李長生單獨找來的一個老人問話。

    「你們賦稅如何?」

    「回大老爺,我們的賦稅不算太重三十稅一。雖然這些年頭多災多難的,但終歸還算過得去,這要是放到幾年前,我們早就全部餓死哩。」

    回答的是一個頭髮花白的老人,看骨齡四十有餘,在古代社會已經算是長壽了。

    「之前那什麼皇帝呀,今天要建林園,明天要建行宮,後天又要見皇陵。這些都要錢,也要人,官老爺們就帶人到處抓壯丁。當年一個村子都不見幾個男丁,被抓去的人一個都沒回來。」

    李長生順勢問道:「那皇帝現在呢?」

    「死了,前幾年就死了。」說着老人忽然壓低嗓音,小聲說道:「雖然朝廷說是病死的,但俺們都猜測是被仙人殺死的。」

    「那老皇帝死後,新皇帝上來從原本的十稅一,馬上變成了四十稅一。最近幾年聽說神仙那邊要大雨做準備,所以現在是三十稅一。日子是苦了點,可好歹還有口飯吃,這要是換做那老皇帝來,我們恐怕都要死。」

    「還是您們這些仙人好,要不是有仙人您在,指不定那些官老爺怎麼折騰我們。」

    老人已經把李長生當做傳說中的仙人,不過他口中的仙人並非特指李長生,而是修行界所有修士。

    在九州凡人看來,修士基本都是大好人,有什麼不公的地方只要找到神仙一定能夠解決。

    如此並非現在的修士都有着崇高的品德,而是仙凡兩隔,經常在凡俗中走動的基本是一宮兩門的弟子。這三個宗門都是正道大派,門內的弟子從小就被灌輸護世護民的思想。

    不過機緣巧合,老人那一聲仙人實際上並沒有叫錯。

    李長生看着老人對修士讚不絕口,不由得開口問道:

    「老人家,你覺得讓修士治理天下可好?」

    「呃……小老兒我愚笨短見,不知道什麼叫修士。」

    「就是你口中的神仙。」

    「那自然是非常好的,肯定比那些官老爺好。」

    李長生拒絕了他們留宿的邀請,啟程繼續前往了下一個村莊

    以同樣的理由以醫換食,一碗飯不嫌多,一口餅不嫌少,甚至是一把野菜也可以。

    如此自然不是為了吃食,而是以小見大。如果百姓連一口吃的都拿不出來,那這個王朝就沒必要存在了。

    每年靈庫都會撥給凡俗朝廷一些靈石丹藥,黃白之物更是數不勝數,給他們好處就是為了讓他們少折騰百姓。如今天災不斷,可糧食是足夠的。

    渡世為九州爭取了5年,這5年是為了未來10年做準備。

    李長生的速度很快,前腳剛走出村子後腳便來到了另一個村,幾天下來他能走數百個村子,十幾個縣。如果不與當地人交談,他一天之內就能走完一個王朝1/10的國土。

    沿途遇到妖魔就出手斬殺,遇到病患就出手救治。

    他所在的岐王朝總體而言還算不錯,至少沒有出現飢荒,大部分人還是有口飯吃的,一些村子甚至還有雞鴨魚肉招待他。

    李長生滿意的點頭,又乘着小船,沿着濤江前往下一個王朝。

    與此同時時隔一個多月,武朝被廢的消息終於傳到了岐王朝。頓時朝野震動,當朝皇帝下令徹查糧倉,無數官員被抄家問斬。

    凡是有哪個糧倉缺糧的,不需要任何調查,當地父母官不把糧補回來,當場就會被欽差就地處決。

    岐朝皇帝彷彿瘋了一般,連續下了一道又一道聖旨,全國的軍隊烏泱泱的到處跑。

    只要涉及貪墨糧食的,甭管是什麼皇親國戚世家大族通通殺無赦,把他們皮剝下來都要把糧食補回去。要是換做往常朝廷內的大臣不會容許皇帝這麼胡來,地方的世家豪族也不是軟柿子。

    皇帝這麼干只會激怒整個全國的士人階層,從而導致劇烈的動蕩,甚至是被暗殺。皇帝也沒辦法肆意妄為,真正能夠做到至高無上的皇帝少之又少。

    但現在不一樣,事關國本,拼個魚死網破皇帝也要糧追回來。

    因為武朝已經給他樹立了榜樣,糧食如果沒有找回來,大岐也要改朝換代了。

    ————————

    后吳王朝。

    后吳臨近濤江,太平之時本是九州最富饒的地方,如今已經化為一片汪洋。

    農田被沖刷殆盡,只剩下荒蕪的沙灘。

    天空下起綿綿細雨,李長生帶着斗笠行走在泥濘的道路上。一路走來大部分村子都是鬼村,房屋空無一人,只剩下幾隻餓得兩眼發紅的老鼠。

    大片大片的土地荒無人煙,再也沒有昔日連綿成片的麥田。

    他不由得加快步伐,終於遇到了正在趕路的一行人。總共數十號人,每一個人都衣衫襤褸,骨瘦如柴。

    李長生將身上的所有乾糧分給他們,中途不夠吃,便折轉千里抓來了一頭野豬,這恐怕是千里之地最後一頭豬了。

    洪水不僅僅是影響人族,其他生靈也受到影響,甚至是滅亡。比如此時的東海已經是一鍋熱湯,普通生靈難以存活。

    等眾人吃飽,恢復了些許力氣,李長生在開口問道:「這裏的人呢?」

    「都跑了。」

    回答者眼中因為吃飽而泛起的光彩,下一刻便被無盡的麻木籠罩。

    有一種苦叫做麻木。

    「大水潮起潮落,三年淹了上百里地,我們也跑了上百里地,靠着朝廷發的糧勉強撐得過來。隨後找了個地方繼續種田,開墾荒地,本以為來年能夠吃上一口。沒成想水又退去,大部分田地無水可澆。」

    后吳並不在天地變動最劇烈的地方,降雨相對而言很正常,不至於一下就是三年。可他們賴以生存的濤江卻貫穿整個九州,上游下大雨,下游泛洪澇。

    濤江就如同吞沒一切的怪物,三年大雨可膨脹上百里,三年大旱過後又退去。

    李長生微微沉默半響,隨即問道:「逃去哪裏了?」

    「逃跑去皇都了,那裏有糧食可以吃。跑得到就活,跑不到只能等死。」

    李長生將他們送到了后吳皇都,一座巨大無比的都城,此時一半被淹在水中,另一半擠滿了難民。

    城中一股死氣衝天,每天都有無數屍體抬出去焚燒。

    瘟疫。

    李長生凌空而立,宛如春風般柔和的氣息籠罩整座城池,只見他輕輕揮手,一股春風襲來,吹去了所有的病痛。

    他沒有如同往日一樣不緊不慢的救人,而是直接以大法力直接貫入人體,驅趕病痛。

    雖后掐指一算,瞬息之間便找到了后吳皇帝。

    只見一個頭髮花白,穿着粗布麻衣的老人跪在泥土中,正仔細地端摩的一株水稻,一朝皇帝就如同鄉間老農一般,皮膚黝黑,髮絲凌亂,渾身泥濘。

    李長生將注意力看向對方雙手捧著的水稻,水稻顆顆飽滿,根須蘊含着一絲絲的靈氣,但稻穀卻毫無靈性。

    有靈氣的水稻並不少見,基本都是修行宗門培養出來的靈米。可以用來吃,也可以作為丹藥的輔葯,甚至是用來佈陣。

    稻米含水土之氣,可調和陰陽五行。

    但這株水稻不同,只是單純的以靈氣為營養,結出來的稻穀毫無靈氣。

    「伱這株水稻從何而來?」李長生開口問道。

    這一刻后吳皇帝才後知後覺,抬頭看到一張平平無奇的面容,先是疑惑與戒備,緊接着微微瞪大眼睛。

    「仙人?」

    在世仙的畫像凡俗皇帝基本都保留有,一些有毅力與能力的皇帝,還去參加過修行界的廣寒宴。雖然基本都是坐在末席,可通過月宮的投影法術,見過李長生的樣貌。

    后吳皇帝回過神來,連忙轉身跪在淤泥中,道:「后吳皇帝,拜見仙人,還請仙人救救我大吳百姓!」

    「貧道自然會救,你且先起來。」李長生指著泥土中的水稻,「這株水稻是你培育的?」

    「是臣無意間發現的。」后吳皇帝回答道。

    「只需要一點靈氣,就能夠結出顆顆飽滿的稻穀。並且它的根須很長,能插入很深的地里,不會被大雨沖走。」

    李長生拿起水稻,微微拔起只見水稻的根須竟然足足有十幾米長。

    「此物,乃遁去其一之生機。」

    李長生在後吳停下了腳步,他與后吳皇帝共同研究這株水稻。

    雖然絕大部分時候后吳皇帝都是在打下手,在研究方面根本插不上手,可能與傳說中的仙人共處也讓他莫大榮幸。

    千百年來九州人族就是聽着仙人的傳說長大的,無論是修行界還是凡俗,都流傳著在世仙的事迹。人們或許不認識他的面容,但一定會聽過他的事迹。

    當一個人存在了幾千年,那麼他將受到所有人銘記與仰望。

    「仙人老爺,我們還有希望嗎?這大水什麼時候退水?」

    「放心,有貧道在。」

    「仙人老爺,水稻長出來了,短短兩個月就熟了!不過這水稻要耗費許多的靈石,一塊中品靈石只能供養半畝地,每個月還要換三塊。如此換算過了,這水稻比金子還貴呀。」

    「放心,貧道會解決的。」

    「仙人,您看這水稻一顆靈石便能供養一畝地。您之本領通天徹地,實在是難以置信。只是臣聽聞有些修士不願用靈石種田,畢竟想要養活全天下人,恐怕需要很多很多的靈石,會影響到神仙們修行。」

    「放心,貧道同意即可。」

    「仙人,老臣陽壽已盡,您還是一點沒變。父皇說得沒錯,冬去秋來四季輪換,唯有您恆古不變。父皇還說,天下有難就向求您。求求您,求求您……救救我的子民,我們只是……只是想吃口飯。」

    「天亡我大吳,天亡我人族!」

    世上唯一一位會種田的皇帝手臂垂落,又一個人離去,李長生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個了。

    后吳皇帝與他相處也不過一年,縱使是以凡人的時間觀念也不算久。可時間的長短對於他而言早已失去了意義,他認可老皇帝,一天也好,一百年也罷,縱使是一千年也差不多。

    因為一天過去他不會死,100年過去也不會死,一千年仍然存在。

    只是故人西辭,音容宛在昨日。

    李長生合上了他的眼睛,淡淡說道:「放心,有貧道在。」

    微風從窗外吹來,盆栽上的水稻隨風而動,輕輕搖晃着它飽滿的顆粒。

    ——————

    仙道洪災32年。

    磅礴的大雨再次來臨,這一下便是9個多月,無數的江河化為狂龍,吞沒周遭的一切。山谷化作河流,平原化作汪洋,往日的一切通通掩埋在滔滔洪水之中。

    李長生一揮手,奔涌而來的山洪便改道而行。在他的腳下無數的凡人,如同螞蟻一般朝着高原邁步走去,一路上不斷的有人倒下。一開始人們還有餘力照顧傷員,後來變成草草下葬,最後是看都不看一眼。

    除非是親人倒下,不然人們都會冷漠的略過。

    而修士也沒有太多的餘力,他們全部的法力都用來給凡人遮風擋雨。讓雨水不會奪去他們的體溫,讓山洪將他們捲走,讓腳下的道路變得平緩。

    剩下前往天州的遙遠路程,需要靠凡人一步步走。

    李長生能帶走幾百萬人卻帶不走幾千萬人,整個修行界傾巢而出能帶走幾千萬人,可剩餘還有幾萬萬百姓。

    有人提出只帶幾百萬人,剩餘的人讓他們自生自滅。就算天下萬萬黎明百姓全部死完,只要他們修士還在人族就不會亡。

    就如同過往的歲月一般,人族不是沒有面臨過滅頂之災。一般面臨這種大災,都有修行大能帶着少部分人逃難。哪怕最終只剩下幾十萬,甚至幾萬人,再過千百年又是一番盛世。

    從來沒有人會帶着幾萬萬的百姓逃難,一路上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就算逃到了天州又如何,那裏氣候惡劣,土壤貧瘠,根本養不活那麼多人。

    既然都要死,何不讓他們自生自滅。死得痛快一點,總比帶上天州苦苦掙扎的挨得好。

    沒必要為了凡人拼死拼活,他們修士維持了幾十年也足夠了,這都是命。

    從修行界接管凡俗開始,各种放棄凡人的言論就層出不窮,最近幾年尤為激烈,甚至於一宮兩門內部也有類似的言論。特別是當天州遷徙計劃出來,九州元嬰超過一半的人反對。

    對此李長生只用了兩句話說服他們。

    第1句話是「貧道要救天下人。」

    第2句話是「誰反對?」

    至此再也無人反對,天下百姓開始向天州高原遷徙。或許這個過程會死很多人,或許最終到達天洲高原的一半人都不到,或許他們會死,會累,會痛。

    如果害怕可以不去,沒有人會強迫他們。

    李長生也不過是給他們一線生機。

    轟隆隆!

    一座擋在去往天州高原的山脈被一抹寒光攔腰斬斷,隨後便是一陣地動山搖,龐大無比的山脈被緩緩地抬了起來。

    只見一青衣道人沐浴在神光中,在億萬黎明百姓的注視下,他單手抬起了山脈,一條通天大道出現在他們面前。

    天下苦難有九,我去其八分,剩餘一分仍需要眾生自己去度。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顫抖吧渣爹聖尊異世重生全才大明星霸道大叔寵甜妻網游之帝皇歸來
    大劍神萬界圓夢師伏天氏我要做皇帝幽暗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