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科幻靈異 »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 第四百四十四章 巨龍能源全球新聞發布會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 - 第四百四十四章 巨龍能源全球新聞發布會字體大小: A+
     

    從某種角度來說。

    這個任務比核聚變的任務還要難的多。

    主要是國家在基礎物理學科上多年沉澱家底雄厚。

    起碼想挖人才的話國內一抓一大把。

    但生物醫藥工程領域可就是米聯邦的天下了。

    國內水平明顯差米聯邦一大截。

    硬體上的差距自然不是那麼容易能夠輕易磨平的。

    不過任務再難也要挑戰。

    畢竟自己的父母們年紀也都不小了。

    如果能把人類的壽命提高一倍。

    那麼父母們的身體問題就可以暫時解決。

    ……

    龍翰科技隨後官宣了將面相全球召開巨龍裝置的新聞發布會的消息。

    該新聞頓時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目光。

    雖然龍翰科技並沒有官宣巨龍裝置實驗的事情。

    但誰都猜到,肯定是巨龍裝置實驗有結果了。

    不然龍翰科技也不可能做什麼新聞發布會。

    因為龍翰科技十年間,從來沒有正面回答過關於核聚變的消息。

    這次這麼鄭重其事。

    十有八九應該是有什麼好消息了。

    全球各大媒體齊聚京城龍翰科技的總部。

    同時還有不少核聚變領域的專家趕來了華夏。

    他們也想知道巨龍裝飾的實驗結果到底怎麼樣。

    龍翰科技總部會議大廳內也是人滿為患。

    時間一到。

    一行人走了出來。

    媒體記者們見狀紛紛拿起了相機。

    絕大多數的鏡頭對準的都是人群核心處的蘇翰。

    眾人坐下以後。

    盧飛宇道:「歡迎大家來到龍翰科技總部!參加這次的巨龍裝置實驗數據全球新聞發布會。相信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了。我們巨龍公司成立十年來,一直致力於核聚變領域的研發和實驗。期間完成了多套核聚變實驗裝置,全都有不錯的成績。

    而巨龍實驗裝置,是我們公司為最終解決人類能源問題,做出的一次大膽嘗試。

    下面由巨龍能源的母公司龍翰科技的總裁蘇翰先生。宣布實驗結果!」

    大廳內頓時響起了一陣陣的掌聲……

    眾媒體再次將鏡頭對準了蘇翰。

    蘇翰道:「感謝各位媒體朋友,還有國際核聚變領域的專家來到我們龍翰科技總部,參觀的同時,參加這次的新聞發布會。人類的發展,離不開能源。但以往支撐人類技術進步的,基本上都是化石能源。

    化石能源不僅開採困難,同時伴隨著幾大的污染。

    這種污染一直在侵蝕著全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同時化石能源又是一種不可再生能源。

    而且隨著使用量的增加,化石能源的存量也在逐年減少,未來人類可能將面臨,無能源可用的窘境。

    尋找一種存量大,能量高,無污染,更加環保的能源。

    一直是全人類的共同課題。

    核聚變能一直被人類認為是尋找終極能源的發展發展方向之一。

    巨龍能源多年以來,一直致力於核聚變領域的研發和實驗。

    期間我們分別建設了六台不同技術路線的核聚變實驗裝置,用來證明核聚變的可能性。

    但不得不承認,相關實驗數據,都不是那麼理想。

    我們想要的核聚變是那種綠色、無污染、可持續的發展錄像。

    為此巨龍工程應運而生。

    巨龍裝置經過了四年多的建設和調試。

    終於在前段時間進行了點火實驗。

    下面大家請看大屏幕。」

    蘇翰說完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張巨大的畫面。

    大廳內的眾人看向了大屏幕頓時都是發出了一聲驚呼。

    媒體紛紛拿起手中的相機對準了大屏幕是瘋狂按動了快門。

    國際上的相關領域核聚變專家更是一臉的震驚。

    雖然蘇翰並沒有直接說什麼。

    但誰都知道屏幕上的這台可怕的機器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巨龍裝置。

    雖然之前所有人都猜測過巨龍裝置的樣子。

    本來不少人猜測巨龍裝置應該採用的是彷星器的技術路線。

    最多也就是一台大一點的彷星器而已。

    可誰知道真正的巨龍裝置根本不是彷星器。

    不誇張的說巨龍裝置根本就不是他們看到過或者能想象出的核聚變裝置。

    怪不得叫巨龍裝置。

    因為這台機器裝置看就好像盤繞在一起的幾條龍。

    中間還有一顆巨大的龍珠。

    其實與其說是一台機器,不如說更像是一台怪物,而且還是一台恐怖無比的怪物。

    人類居然能製作出這麼可怕的機器。

    這也太誇張個了一點吧!

    只是從巨龍裝置的外表來看。

    根本不知道這台機器到底採用的什麼技術路線。

    難道龍翰科技採用的是一條全新的核聚變技術路線?

    蘇翰道:「相信大家已經看到了!這台機器就是我們的巨龍裝置。在前些日子!我們剛剛完成了巨龍裝置的點火測試。現在我要想大家宣布一個喜訊!我們的巨龍裝置,完成了連續穩定運行一百八十小時的好成績。」

    眾人聽到這頓時是一臉的震驚!

    一百八十個小時。

    這怎麼可能。

    其實核聚變有兩大技術難點。

    一是聚變溫度。

    二是聚變時長。

    其中難度最大的就是聚變時長。

    ITER裝置的設計要求只要求穩態運行十分鐘。

    因為只要運行十分鐘就已經達到了可控核聚變輸入大於輸出的要求了。

    時間再長控制難度就會大大增加。

    ITER裝置的設計初衷是少量、多次、運行裝置,最後達到可控核聚變的目的。

    而星龍六號一口氣就運行了超過四個小時。

    其實這個數據在很多專家看來已經是有些不可思議了。

    畢竟核聚變是氘氚聚變的產物。

    氘氚聚變會產生大量中子。

    中子持續逸出會造成內層包壁嬗變從而影響系統穩定性。

    所以在絕大多數專家看來。

    四個小時的穩態運行對內層包壁的損壞肯定是非常巨大大的。

    甚至都可能達到需要更換部分內壁的地步。

    但巨龍裝置能夠穩態運行一百八十個小時。

    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巨龍裝置的體型要遠遠大於普通裝置。

    但最多也就是ITER的大小。

    連ITER裝置都無法持續這麼長時間的運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大明最后一個狠人神級大魔頭聖者降臨權少,你老婆要跑了我的1979
    道之血單兵為王主神崛起絕品仙尊覆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