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漢末龍襄» 第182章 并州行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漢末龍襄 - 第182章 并州行字體大小: A+
     

    涿縣去隴關最好走的一條路就是南下常山國,走井陘去太原郡,順汾水南下河東郡,再轉道西南過長安至隴關,全程兩千四百餘里。

    臘月二十二,調軻比能一千鮮卑突騎,調閻柔一千五百烏桓突騎,調越騎營五百輕騎,再加上五百宿衛,共計三千五百騎兵,四千匹戰馬,三千五百匹馱馬,在涿縣聚齊。

    這是他準備帶去涼州的部隊,都是用熟了的騎卒,他才不會帶着一支隨時能夠叛亂的人馬遠征,拿小命開玩笑的事情,盡量少做。

    出征的戰將,由趙雲、史阿護衛安全,徐榮作參軍,他在涼州從軍多年,地形和風俗都熟。

    軻比能負責統領鮮卑突騎。

    調張郃統領烏桓突騎。

    太史慈負責統領越騎營五百輕騎。

    留崔奕統管大軍,鎮守家園。甄逸為主,田疇為輔,管理民政。

    中平三年,正月初三,天氣轉暖。

    劉襄率三千五百騎兵過紫荊關走蒲陰徑,經飛狐道,直入并州雁門。

    目標張遼張文遠。

    去年年初以幽州刺史的名義徵辟,結果被拒了,怕壞了名聲,劉襄不能拿他怎麼樣。

    現在手持朝廷詔令,徵召張遼從軍,他敢拒絕,劉襄就敢殺他全家。

    再過一年半載,張遼就會被丁原徵辟,送到何進手下,然後會被董卓收編,放入呂布麾下。

    這經歷,真坎坷,劉襄準備發發慈悲,給他打上自己的記號,挽救他的職業生涯。

    大軍進入雁門郡,繞過夏屋山,順?水逆流而上,來到了馬邑縣。

    這裏就是張遼的家鄉。

    為表誠意,劉襄親自登門拜訪,雖然心裏發狠,但表面上還是一副求賢若渴的樣子,徵召過來是要用其才能,不是樹敵找不自在的。

    張遼在馬邑挺有名氣,縣中之人都誇讚其勇武,又聽說他們家都挺能打的。劉襄看着黃土磊成的圍牆,灰突突的院落,估計張家屬於窮橫窮橫的那一波人。

    平難中郎將,幽州刺史,淥水亭侯,親自登門拜訪,攜帶禮物在門外等候,做足了禮儀,給足了面子。

    張家所有成丁男子,二十餘人迎出門外,跪伏在地,大禮參拜。

    族長張邁熱淚盈眶:「使君如此禮遇,張家上下感念恩德,但有驅使,絕不違逆。」

    漢人講顏面,劉襄徵辟在前,登門在後,尊禮守儀,在這個階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沒幾個大人物能做到。

    張遼今年十八,按現代的演演算法是十七周歲,原是因為年紀小,不想離開家鄉去幽州闖蕩。

    現在也是感動萬分,劉襄這種禮賢下士的做法,他以前可沒見過,年紀輕閱歷淺容易被忽悠,說話都帶着顫音:「使君如此看重,遼甘為鷹犬,以供驅使,凡有所命,履湯蹈火,死不旋踵!」

    劉襄趕緊扶起眾人。

    「快快請起,怎可如此折節,吾雖遠在幽州,卻也聽得張君勇武之名,去年派人徵辟,只因職責在身,不能入并州拜會,實為遺憾。」

    張遼剛要解釋為何拒絕徵辟,劉襄一把抓住他的手,打斷了他的話語,

    現在不是提拒絕徵辟的時候,趁熱打鐵的說道:「今年奉陛下詔令,帶兵去涼州平叛,路過太原,便特意繞路來此,見一見雁門張遼的風采。」

    張遼更感動了,太原到馬邑四百多里,一路穿山過水,可不好走。

    想了想家中境遇,父親早年曾為縣吏,那時家中還算興旺,可胡人南下劫掠,父親遇難,之後就一年不如一年。

    雁門已成胡人肆虐之地,家中也就越來越窘迫,如此下去,敗落不遠。現在得蒙劉使君看重,入其麾下必得重用,這樣的機會不容錯過。

    想到此處,他雙手作揖,一躬到底:「雁門張遼,願為主公效死,求主公收納。」

    劉襄發自內心的笑了,這個結果不錯,雙手捋順衣袍,鄭重的回了一禮:「得張君相助,吾如虎添翼,願與君攜手,永不相負。」

    張家眾人都很高興,殺羊沽酒,製備宴席,款待劉襄。

    族長張邁豪爽過人,菜還沒動就把劉襄灌倒了。

    第二天,劉襄在軍營中醒來,張遼已經帶着幾個族親,二十來個夥伴,在轅門處等候。

    任命張遼為軍司馬,統領五百烏桓突騎,歸屬張郃統管。

    大軍不再耽誤時間,當天就啟程南下,繞過累頭山,在樓煩進入長城以內,沿句注山山腳行進,準備過原平縣南下,去太原郡郡治晉陽,在那裏接收補給,然後沿河南下。

    若不是馬匹太多,是能坐船直下臨汾的,會節省很多體力。

    朝廷調兵,行進路線,在哪裏補給,都是規劃好的,不能由著大軍四處搶掠,不想做叛賊就得聽話。

    他繞路馬邑,就是打個擦邊球,不走南邊的井陘,反而走北面的蒲陰徑,也就是不想和上谷開戰,否則可以走最北面的軍都徑。

    三千五百騎兵一路行進,多放斥候,沿路打探地形水文,張遼從軍幾日,越發佩服,能將胡騎約束得令行禁止,主公當真是明軍略之人。

    胡人什麼樣,生活在雁門的張遼太清楚了,想用軍紀約束他們,得下大力氣,一般人可帶不了胡騎。

    主公卻如臂使指,快速行軍之時,斥候探查往來不斷,即便已入長城,也絕不放鬆警惕,真名將也。

    張遼不知道具體情況,這些胡騎有很大一部分是加入安平軍一年以上的老兵,有些甚至是起兵時的元從部隊,那些鮮卑突騎也是跟隨大軍與北軍精銳力戰的老人。

    他們再有一年多就能錄入漢籍,成為漢人,平時補給不缺,訓練嚴格,十七禁五十四斬都能用漢話熟練背誦。

    有他們帶着,其餘胡人自然有樣學樣。

    劉襄又善待士卒,未來有利益勾著,現在有軍紀約束,身上穿着夾襖禦寒,肚子能天天吃飽,還時不時的有魚、肉改善伙食,這待遇哪裏找去?他們的犯罪成本太高,自然願意遵守紀律。

    時間一長,就養成服從命令的習慣了。

    至於多放斥候的事情。

    劉襄一出幽州,大軍就進入了戰備狀態,隨時能夠作戰。

    軍中還帶着幾個擅長書畫,明晰山水的書吏,沿途記錄地形、山水、道路、城關,為以後出兵并州做準備。

    在別人眼裏,并州山多水少,土地貧瘠,難以養育生民,可在劉襄眼裏,這裏遍地的礦藏,處處都有寶貝。

    越看越流口水。



    上一頁 ←    → 下一頁

    隔墻有男神:強行相愛1誘婚試愛:總裁老公太會都市逍遙修神透視醫聖神醫小獸妃
    我是系統之女帝養成計劃重生落魄農村媳金手指販賣商都市最強裝逼系統修羅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