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漢末龍襄» 第72章 劉跑跑要啟程了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漢末龍襄 - 第72章 劉跑跑要啟程了字體大小: A+
     

    鄒靖死了,死得很安詳,這是他自己選的路,算是死得其所了吧?

    涿郡兵馬在鄒靖死後,士氣頹喪,終於放棄了抵抗,最後有一千五百多人投降,其餘盡皆戰死。

    劉襄仗着兵甲犀利,抓住鄒靖的破綻,始終壓着他們打。戰略的失誤,是無法用戰術去彌補的,戰鬥意志也無法消弭武器的差距,這一點,他會牢記在心,警醒自己,絕對不能犯鄒靖這樣的錯誤。

    都說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鄒靖真的無能嗎?他只是被貪念蒙蔽了理智,判斷失誤了。

    命令城裏的黃巾軍出來打掃戰場,留下一曲越騎監督,驍騎入城接管城防,劉襄帶着其餘兵馬,又帶了三千黃巾軍,不顧疲憊,向涿郡大營行軍。

    涿郡大營距離城南十里,在?水北岸,緹騎已經打探清楚,營內守軍不足五百,劉襄要儘快拿下營地,繳獲涿郡兵馬的糧草,薊縣裏面的百姓正等著糧食救命。

    安平軍士卒和馬匹的體力消耗嚴重,十里路走了半個多時辰。

    太陽已經快要落山,天邊有幾朵橙紅色的火燒雲,光彩越來越黯淡,月亮如彎鈎一般,悄悄的出現在天邊,在太陽的逼視下,僅僅只有一個輪廓。

    涿郡大營之中,守軍只有百餘人,其餘儘是傷兵,連運送輜重的民夫都被鄒靖拉去攻城了。

    劉備疲憊的坐在榻上,他剛剛逃回營地,醫工在給他看傷,一個又一個的箭頭從肉里剜出來,疼得他呲牙咧嘴。

    旁邊床上躺着張飛,胸口被麻布裹得嚴嚴實實,可仍然能看到浸出的血跡。

    他有些悲戚的問道:「主公,雲長回不來了?」

    張飛跟關羽相識好幾年了,交情極深,他一項視關羽為兄的。後來,又一起投了劉備,想要從軍混個出身。關羽敗陣未歸,生死難料,他身負重創,難以救援,心中沮喪精神越加萎靡。

    劉備沒有回答,等醫工為他包紮完畢,走出帳篷以後,才啞著嗓子說道:「吾等又被鄒靖賣了,五百騎出陣,全軍覆沒,安平軍有鐵甲騎兵,吾與雲長被纏住了,沖不出去。」

    他似乎不忍再回想,閉上眼睛嘆息了一聲。

    張飛掙扎著坐起身來,安慰道:「某等早就做好了沙場捐軀的準備,戰場爭鋒,難免死傷,主公不用傷心。」

    劉備有些失神,沒有理張飛的安慰,繼續說道:「吾墜馬暈厥,等醒來時,戰鬥已經結束了,那劉襄正與鄒靖中軍糾纏,只留了一點人手收治傷兵,吾沒看到雲長身影,隻身脫逃而回,吾對不起雲長。」

    說完嘆息不止,幾近哽咽。

    張飛不知道怎麼安慰,只是在一旁念叨:「主公能脫難已是萬幸,兵凶戰危,哪裏顧得其他。」

    劉備嘆息了一陣,又喘了幾口氣,重新打起精神,對張飛說道:「此處不可再留,吾等速速離開。」

    「去…去哪?」

    「先離開再說,翼德稍待,吾去找輛車來。」說完不顧傷痛,出帳而去。

    不多時趕了輛輜車回來,卷了草席、布衾鋪在車上,扶張飛上車之時,傷口崩裂,疼得他直打哆嗦。他咬牙強忍,毫不停留,返身去找了幾柄戰刀、手戟,又拿了一張弓幾壺箭。

    收拾停當,跳上車轅,也不理旁人問詢,駕車就走。因往日積威,營中守軍也不敢阻攔。

    出了營門,過了浮橋,在?水南岸休息,他和張飛有傷在身,之前着急趕路,車輛顛簸,都有些扛不住了。

    劉備回首望向對岸軍營,想想這幾個月的經歷,慷慨激昂有之,志得意滿有之,心慌氣短有之,鬱悶恐懼有之,一時間心神激蕩,頗有種再世為人的感覺。

    只是,前路該往哪裏走?他有些迷茫。

    看着從遠處出現的安平軍,他知道鄒靖凶多吉少了,想到劉襄這個「本家同宗」,他突然堅定了志向,這是個用實力說話的世界,得擁有自己的大軍,才不會被人驅使著去送死。

    他很羨慕劉襄,就如求學時羨慕公孫伯圭一樣,他們都擁有自己沒有的東西。

    「吾會回來的,兵敗之辱,吾必償之。」劉備低聲發下誓言,然後駕車就走。

    他要去投皇甫嵩,他的老師盧植與皇甫嵩有些交情,憑此關係,當能得用。待立下軍功,就能組建自己的軍隊了。

    二十四歲的劉備帶着二十歲的張飛,駕車南下,奔向不可知的未來。

    而劉襄此時已進入涿郡大營,先不管其餘雜事,直接去后營查看屯糧,還好沒有遭到毀壞,去各處糧囤看了看,又調出軍中賬冊,上面記載,營中存有軍糧九千餘石。

    鄒靖這是在營中屯了一月之糧,這些糧食足以緩解薊縣的糟糕狀況,等后軍押運的糧草到來,就完全不用擔心了。

    留下一千人馬守營,劉襄親自押運糧草回返薊縣,三千黃巾,百餘俘虜,三千多安平軍,駕着千餘輛輜重車,半夜時分才將糧食拉回薊縣。

    城中百姓嗷嗷待哺,劉襄也不分時候了,-命令點起火堆,埋鍋造飯。

    命令出了口,才想起沒有這麼多的鍋。

    當然,漢朝也沒有鍋。

    那就召集百姓,只要有糧食,炊具不是問題。

    全城幾萬百姓都被召喚出來,釜也好,鼎也好,陶盆、陶罐一律不嫌棄,凡是能煮粥的,通通徵用。命令安平軍各部,以什為單位,各自領着一群百姓煮粥吃飯,吃死人的挨鞭子,吃不上的挨軍棍,安排妥當的賞百錢。

    怕百姓搶糧鬧事?怕人群聚集踩踏?這些問題在大軍面前算是問題嗎?

    當然,在此期間肯定有爭執,有衝突,打架鬥毆,偷盜搶奪,這是避免不了的。一群飢餓之人,你讓他們在食物面前當謙謙君子嗎?不可能的,這不是道德問題,這是生存本能。

    還是那個道理,這一切在足夠的軍隊面前,都不是問題。

    五千多安平軍不是擺設,分出看押俘虜的,負責值守的,剩下的每個什不過管理百十人罷了。

    讓那些伍長、什長提前經歷下隊率、屯長的待遇,讓那些新兵也過一過伍長、什長的癮。

    軍隊帶着人群,拿着奇奇怪怪的炊具,背着糧食,分散各處。

    薊縣的百姓第一次有這種經歷,當兵的不但不搶他們,還帶着他們一起吃飯,在一個罐子裏攪勺子,用一個碗喝粥,聽他們說起他們家鄉分田之後的日子;聽他們吹噓自己有多麼英勇,敵人有多麼蠢笨;聽他們計算戰功;聽他們憧憬未來。

    這,莫不是在夢裏?

    自己是不是已經死了?



    上一頁 ←    → 下一頁

    修羅丹神我真的長生不老傭兵的戰爭我在末世有套房當醫生開了外掛
    儒道至聖重生軍婚:首長,早上好穿越絕色毒妃:鳳逆天下快穿:男神,有點燃!萬年只爭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