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家兄朱由校» 第306章 徐霞客的利未亞之行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家兄朱由校 - 第306章 徐霞客的利未亞之行字體大小: A+
     
      第306章 徐霞客的利未亞之行

      “叮鈴鈴……”

      “鈴鈴……”

      天啟六年、臘月三十……

      當大明百姓已經開始籌備明天的正旦節時,遠在數萬裡外的非洲尼羅河中下遊,伴隨著濃厚土耳其特色的一艘百噸小船南下。

      船隻上一面代表著奧斯曼蘇丹,穆拉德四世的旗幟與大明的旗幟被尼羅河的風吹動,獵獵作響。

      尼羅河沿岸許多黑人部落見到奧斯曼的旗幟,紛紛低下了頭不敢去看。

      非洲、這是一個神奇的大陸,而它的歷史一直充滿了謎團。

      哪怕在信息時代,稍微讀一些書的人都能知道三皇五帝、朝代更替。

      很多歷史愛好者,能說出古希臘、古羅馬,包括歐洲中世紀的奇聞趣事,甚至連遙遠美洲大陸的瑪雅人,你都能讀到他們的“先進文明”。

      但當有人說到非洲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面面相覷,根本不知道非洲的歷史,也不知道非洲人在近萬年間到底在幹什麽。

      地理大發現時代以前的非洲,原住民到底是什麽生活狀態?這實際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關於非洲史料,可以說極度缺乏,近乎沒有。

      這塊大陸歷史的零星記載,基本上都出自阿拉伯商人之手。

      從古羅馬時代開始,阿拉伯商人就已經開始了長途貿易,他們遊走於東西方的商路,探索著可以到達的每一寸土地。

      關於非洲較早、而完整的一本遊記,也是唐代的一位叫做烏巴克的阿拉伯將領記載的。

      在攻佔北非各大城市的時候,烏巴克希望探索更南部的土地,所以當他佔領了他所知的最後一座城市後,就問當地居民:
      “從你們所在的地方再往前走,還有人嗎?”

      當地人告訴他,從這裡再往南走十五天時間,會到達卡瓦爾人的領地(現尼日利亞北部)。

      所以,烏克巴又來到了卡瓦爾人的村落,問當地居民:

      “從你們所在的地方再往前走,還有人嗎?”

      當地人表示,他們不知道前面還有什麽……

      於是,烏克巴調轉馬頭回去了。他認為,自己已經探索到了世界的盡頭。

      只是他的遊記帶回阿拉伯後,阿拉伯商人根據他的遊記不僅航海到達的了非洲東海岸,建立了一系列的商貿中心,還有不少人穿越了撒哈拉,深入非洲大陸。

      阿拉伯商人開始在非洲各地建立貿易中轉站,和當地人做生意。

      一些阿拉伯探險家,也由此記錄了非洲黑人的生活。

      奧斯曼打下了曾經阿拉伯的廣袤疆域,因此對於非洲的許多情況,他們也十分熟悉,而這些熟悉的情報,便成為了徐霞客遊記中的重要一章……

      風鈴聲在尼羅河中響起,即將四十歲的徐霞客站在奧斯曼的船頭,手裡持著一面旌節。

      旌節用金銅葉做成,旗用九幅紅綢製作,其上裝有塗金、形如木盤的銅龍頭,在旌節盤龍頭的口中,則是放置著一卷文書。

      仔細看去,可以看到一排鐵鉤銀畫的卷宗字體。

      “大明朝五軍大都督齊王檢令旨”

      簡簡單單十幾個字的背後,是大明八十萬大軍的軍威,是橫行海洋,總噸位超過四十萬噸的大明海軍軍艦,是數萬門火炮的炮口……

      當黃蜚等人在收復錫蘭島的時候,徐霞客身邊僅僅跟隨了一艘乙等軍艦和三艘丙等軍艦,九艘丁等軍艦,以及十二艘補給船,就繼續踏上了一路向西的旅程。

      他們抵達了薩法維帝國(波斯),登陸了阿巴斯港口,在短暫的確認過身份後,在七月初二成功抵達了薩法維帝國的首都,伊斯法罕。

      在這裡、徐霞客受到了被波斯人譽為大帝的阿巴斯接見,而阿巴斯對於大明使團的熱情並不是單純的熱情好客,而是為了貿易和盟友。

      瓷器、紅糖、布匹……

      大明各種各樣的商品都是除了大明以外,世界所有國家需要的商品。

      除了大明,沒有一個地方能找出價格低廉的紅糖和白糖,以及茶葉瓷器。

      貿易的事情,徐霞客在抵達舊港的時候就已經和李旦聊過了,因此他對阿巴斯的回應是:

      “大明將在錫蘭島和天竺南部建立一些藩國和監察司,到時候源源不斷的大明商人會通過海貿,前來波斯做生意的。”

      這樣的回答不同於清代和明代中期的閉塞,顯得十分開放,讓阿巴斯很是高興,當即便決定隻象征性的收取大明商船10%的關稅。

      這樣的稅目對於動輒十幾、幾十的稅率來說,已經算是十分良心了。

      不過、這並不是阿巴斯的所有目的。

      他想要的,還是和大明結盟,讓大明牽製莫臥兒帝國,以免薩法維帝國陷入東西兩面作戰。

      對此、徐霞客只能回應這件事情他不能做主,而當他說出這句話後,阿巴斯對於大明的態度就冷淡了許多。

      他在之後草草結束對話,除了派遣一支一千人的衛隊負責保護徐霞客的安全外,再沒有其他行為。

      徐霞客也知道如果不結盟,薩法維不會對他們太熱情,因此沒有繼續遊歷波斯,而是返回阿巴斯港口後,向魯迷國(奧斯曼)送去了一份文書,表示他的船隊會前往開羅。

      之後、他便帶著船隻穿越阿拉伯海峽,途徑阿拉伯半島,最後在十一月初三抵達了開羅。

      此時的奧斯曼正值混亂,六年的時間,走馬觀花似的更換了五位蘇丹。

      三年前繼位的穆拉德四世不過十四歲,因為年紀問題受到家人的控制,由當時的皇太后垂簾聽政,通過宦官進行統治。

      奧斯曼在這段時間處於無政府狀態,政治和財政一片混亂,國內也四處是叛軍,而對外還和薩法維帝國爆發戰爭。

      作為奧斯曼的蘇丹,穆拉德本人在這一時期致力於學習各種知識,敏銳地觀察帝國內部各項事態的進展,而徐霞客的到來讓他察覺到了一個機會。

      他命令開羅地區的將領妥善接待徐霞客,並表達出自己距離過於遙遠不能親自和徐霞客會晤的遺憾。

      他讓人送上了自己的禮物清單,同樣保證如果徐霞客要在奧斯曼帝國境內遊歷,他會派遣一支三千人的衛隊保護他的安全。

      徐霞客也清楚,穆拉德想要的實際上和阿巴斯想要的東西一樣。

      經過被阿巴斯冷落的經歷,徐霞客率先回答了結盟的事情可以暫時考慮一下,他可以在返回大明後,向皇帝和齊王上疏,全力支持大明與奧斯曼的海洋貿易問題。

      果然、當他這麽回答過後,穆拉德便知會埃及地區的將領,讓他派人好好保護徐霞客,並盡最大的能力滿足徐霞客的需求。

      就這樣、徐霞客在開羅呆了一個月,而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在翻閱許多關於非洲的書籍和古代阿拉伯人的遊記。

      最終在十二月初十的那一天,他既然決然的踏上了南下的旅程。

      此刻的他們,已經南下上千公裡,來到了奧斯曼帝國尼羅河最南部的阿斯旺地區。

      徐霞客饒有興致的看著兩岸,而這時他身後傳來了一道腳步聲,一個高目深鼻的奧斯曼人出現,而徐霞客見到他,便笑著用不太流利的奧斯曼語說道:

      “帕夏,為什麽這泥羅河兩岸看上去很適合農耕,伱們卻不大力開發呢?”

      “農耕?”被稱為帕夏的奧斯曼將領聞言笑道:

      “伊斯坦布爾的貴族們都有足夠的糧食吃,他們怎麽會在意沒有威脅的埃及呢?”

      “現在他們的目光放在西邊德意志人的神聖羅馬帝國和東邊波斯人的薩法維帝國上。”

      “這就好像是大明的皇帝陛下也不在意大明東邊的倭寇一樣。”

      “倒也是……”徐霞客笑了笑。

      由於距離過於遙遠,帕夏和徐霞客還不知道大明早就開始對幕府動手了。

      不過從帕夏的口中也能聽到一些消息,那就是他們對遠東的情報也不錯,最少還能弄得清大明周邊有什麽國家。

      “徐,我不清楚為什麽你們的皇帝會讓你來探索尼羅河的內陸,要知道這塊地方除了奴隸貿易可以做以外,其他沒有什麽好東西。”

      “奴隸貿易?”徐霞客露出了好奇的表情,而帕夏也認為這或許是一個介紹商品的機會,當即指著尼羅河兩岸的黑人說道:

      “這些人都是上好的奴隸,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在一天內抓上千個奴隸給你。”

      “他們不會反抗嗎?”徐霞客微微皺眉,而帕夏則是爽朗的笑道:

      “他們的反抗比不過彎刀和火槍……”

      說著、帕夏開始介紹起了奧斯曼帝國的奴隸貿易。

      其實,早在著名的“三角貿易”之前,非洲大陸上的奴隸貿易就已經非常普遍。

      各地的部落首領或者國王是“供貨商”,阿拉伯人是中轉商,黑人奴隸則被賣到中東和歐洲各地。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各國都希望購買被閹割過的奴隸,而這些閹割奴隸在市場中也廣受好評……

      對於奴隸這種東西,徐霞客並不抵觸,也不接受。

      他不是聖母,說白了他也是士紳階級和官宦子弟,他雖然討厭政治,喜歡和百姓交談,但那僅僅限於“百姓”。

      利未亞這塊大陸上的人種對於他來說,就是昆侖奴罷了。

      他沒有興趣去學習他們的語言,也沒有興趣和他們溝通自己感興趣以外的話題。

      不過聊起感興趣的話題,徐霞客疑惑道:
      “我在開羅時,聽到很多商人說泥羅河下遊有黃金和大量用黃金來做生意的昆侖奴,這是真的嗎?”

      “這個……徐,你一定是被別人騙了,這種地方怎麽可能有黃金呢?”帕夏笑著回應,但眼神中的躲閃卻讓徐霞客確定了。

      顯然、奧斯曼人和阿拉伯人都在保守利未亞有大量黃金的秘密。

      “快到了!”

      在徐霞客沉思的時候,船上的奧斯曼水手高喊了一聲,而帕夏和徐霞客也看向了尼羅河的兩岸。

      只見地平線上,一座並不繁華的城鎮慢慢露出全貌,數百船隻停靠在它的碼頭上,來來往往的大量黑人被鎖上脖子和腳鏈,在碼頭從事體力勞動。

      他們和徐霞客在開羅見到的一樣,被奴隸主們要求脫光衣服,用東西圍住下體從事勞動。

      顯然、奴隸主們怕這群奴隸偷藏什麽東西,而徐霞客見到後也沒有說什麽,只是說道:

      “我需要問問當地的一些土人,關於耕地的事情。”

      “這不是什麽難題,我會為你找到足夠多的人。”帕夏說著,船隻也成功靠岸。

      碼頭上所有見到代表穆拉德四世旗幟的商人和奴隸紛紛跪下,他們也踏上了這個看上去有些簡陋的土木小城。

      徐霞客並沒有抱著多大的期待來到這裡,他來到利未亞這塊大陸,更重要的是完成朱由檢需要的調查,以及自己希望走遍各地的願望。

      跟隨帕夏,他見到了阿斯旺的城主,而這個城主為自己修建的城主府,也很符合貴族的驕奢淫逸。

      通透的白色石質宮殿,雖然不大,但看得出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

      走進庭院,一個身材有些肥胖,長得並不高大,身上掛著一些寶石的男人就笑臉盈盈的走了出來:

      “阿斯旺城哈菲茲,見過大明使臣,帕夏將軍。”

      “哈菲茲,這次我們前來是來和你詢問一些南邊風土人情的。”

      面對哈菲茲的彬彬有禮,徐霞客作揖回禮,而帕夏則是很不客氣的開口。

      不過哈菲茲也不敢惱怒,連忙請二人走進了宮殿內,讓人搬來桌椅後,奉上當地的一些瓜果蔬菜,然後才開始說道:
      “風土人情?請問使臣想問問什麽?”

      “農業、物種、地形之類的。”徐霞客下意識的詢問,而哈菲茲聽聞也看了看帕夏,見帕夏點頭他才開口道:

      “南邊的土地貧瘠得可憐,土質也很差。”哈菲茲下意識回答,並在片刻後說道:
      “南邊的土地,我曾經遊獵時去看過,東南地區的土地在旱季就是一個堅硬無比大土塊,雨季則是一堆稀泥。”

      “西南雖然是叢林,但他們大約有這麽厚左右厚的表土和腐殖。”哈菲茲用手做出了一個大約三寸的尺寸,足以說明這表土層有多厚。

      “掀開這個表土後不能耕種嗎?”徐霞客微微皺眉,繼續追問。

      對此、哈菲茲尷尬一笑道:“倒也不是不能耕種,其實可以獲得一定的收成。”

      “不過當地的人耕種基本上就是旱季的時候點燃一把火,火燒到哪算哪。”

      “燒過之後的土地,如果有燒不掉的,清理不動的樹根之類的,當地的人就順其自然的耕種,很少有人下苦工說把土地平整。”

      “他們種東西,都是種到哪算哪,很多時候都是隨便挖個坑,丟幾粒種子下去,就等待收獲了。”

      “這不是說明土地很肥沃嗎?”徐霞客有些不解,如果土地是這種的話,應該代表土地很肥沃才對。

      “我也這麽覺得,所以我也派人嘗試過在當地耕種,但不管我們怎麽耕種,往往收割了一季的糧食後,下一季的糧食就開始減產了。”

      “來回收拾了四五次,後面我就放棄開墾南邊的土地了,專心開墾泥羅河兩岸的比較好。”

      哈菲茲的話,讓徐霞客沉默了片刻,隨後又繼續討論起了其他的問題。

      二人的討論從中午一直持續到了黃昏,旁邊的帕夏對這些不感興趣,聽得昏昏欲睡,倒是徐霞客越聽越不對勁。

      總的來說、利未亞的尼羅河兩岸還算不錯,但是越往南走,農業就越不發達。

      農業不發達的原因也很簡單,徐霞客看過朱由檢著給燕山學子的一些地理和農業知識,雖然了解的也不多,但足夠解釋當地的情況。

      說到底,就是熱帶土壤的淋溶作用。

      如果要確切地說,應該是熱帶地區傳統糧食種植業不發達。

      熱帶地區由於高溫和多雨,雨水淋溶作用很明顯。

      土壤中的營養物質被衝入更深層的地底,而熱帶高溫作用下,土地的鹽鹼性會提高。

      所以在利未亞這塊大陸的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土壤普遍呈紅色,而且土壤容易板結,透氣性差,甚至連草都長不茂。

      至於哈菲茲所說的,第一季還收獲不錯,後面就越來越不行,直到最後沒有什麽收成的說法,大概率就是土地表層貧瘠,營養都沉入更深層的地底了。

      雨林並不是像普通人想的那樣,土地十分肥沃,相反終年高溫多雨的地區,土地往往十分貧瘠。

      這種情況,徐霞客在一些古書上也看到過,畢竟三皇五帝、夏商周時期,中原的熱帶雨林要往北不少。

      對於怎麽開墾這些地方,秦始皇遷移徒夫前往百越就給徐霞客留下了一個寶貴的經驗。

      說到底、就是在種植前,對當地的土質進行改良,而改良的方法徐霞客也知道。

      這個時期的他雖然沒有去過雲南,但在南下的時候,他在呂宋南部和婆羅洲內陸,舊港都見到過許多熱帶雨林開墾的流程。

      熱帶雨林要進行耕作,必須先要用熟石灰等東西對土地進行改良,提高土壤鹼性,或者是大規模的燒荒。

      大明百姓食用的大米小麥大豆等農作物都不適應酸性土壤,也不適宜多雨白天日照較少的熱帶雨林氣候,只有玉麥稍好。

      不過熱帶雖然理論上可以一年三熟,但是實際上在海南島、雷州半島、舊港等地三季水稻的產量還不如湖廣或者寧夏的一季的產量。

      舊港很多地區的水稻單產還不如朵甘地區的青稞單季產量,而且熱帶地區沒有冬季,各種害蟲一年四季無憂無慮地生活著,啃食著各種農作物,雜草也是一年四季瘋長。

      因此、在了解了利未亞東北部和北部地區的環境後,徐霞客就對怎麽和朱由檢回稟有了一個概念。

      “南邊的叢林裡還有一些瘧疾,雨林地區尤其流行,徐使者如果要去,最好準備好足夠的藥材。”

      哈菲茲小心翼翼的提醒著徐霞客,而旁邊的帕夏也不希望徐霞客繼續南下,所以主動開口勸阻道:

      “內陸的情況實際上都差不多,除了大陸的西邊有比較多適合耕種的地方,整個利未亞能耕種的地方也不算多。”

      時代和醫療限制了大明對非洲的開發,不過就算徐霞客聽到那麽多勸阻,他還是報以微笑道:
      “我前來利未亞,不僅僅是為了完成朝廷的任務,還是為了我自己能看一看利未亞的風景。”

      “內陸凶險,但是我可以走海岸線環繞利未亞一圈。”

      徐霞客內心的探索精神讓帕夏和哈菲茲語塞,三人繼續聊了一下一些大明的風土人情和利未亞的風土人情,最後便結束了這場談話。

      夜晚、哈菲茲為徐霞客和隨行的五百明軍將士準備了篝火宴會,同時送上了一些阿拉伯美人。

      顯然、哈菲茲很清楚,漢人以白為美,犒勞他們還是得靠阿拉伯美人。

      在宴會上,帕夏也對徐霞客說道:

      “我主說過,如果徐你還要繼續南下,我們可以派人護送你們南下到馬加大作(索馬裡)。”

      “另外你們停靠在紅海的艦隊和軍隊補給,我們也會為你們補足。”

      “謝謝貴國國王的款待,貿易的事情,我會分出一艘船回稟舊港的。”徐霞客也不是忘恩負義的人。

      奧斯曼既然對船隊的投入這麽大,那麽促進貿易也就成了他投桃報李的行為了。

      更何況、雙方的貿易對於大明來說並沒有什麽不妥。

      利未亞如果真的不適合就藩,那麽或許齊王殿下會將目光轉向更東方的北亞墨利加和南亞墨利加(南北美)。

      不過、耳聽終究為虛,眼見才為實。

      徐霞客還是準備自己去看看,哪怕不為了朝廷,也為了他自己。

      從大明到利未亞東部,航程一年,他這一生也不知道還能來幾次。

      如果可以,徐霞客倒是希望能一口氣把所有地方走一遍。

      想到這裡,他舉起杯子喝了一口酒,而一個長腿細腰的阿拉伯舞娘也趁機搭上了他的肩膀……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嬌妻誘情至尊劍皇英雄聯盟之決勝巔峰民國諜影我只想安靜地打游戲
    家有庶夫套路深諸天盡頭天阿降臨皇叔寵妃悠著點至高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