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我和崇禎成了合伙人» 八百七十 天捕司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和崇禎成了合伙人 - 八百七十 天捕司字體大小: A+
     

    「涉及藩國的,竟然有如此之多的違法亂紀之事?何以朕之前未曾聞報?」

    次日,文華殿內,崇禎皇帝冷著臉,把廠衛整理之後的奏章,讓掌管西廠的王承恩念了一遍之後,大聲喝問底下的官員。

    古代這時候,對於殺人案同樣是非常重視的。甚至連朝廷要處決犯人,那都是要上升到皇帝這個級別親自做最終批示。

    並且,為了表達皇帝有好生之德,往往還會從死刑犯的名單中,圈幾個出來不殺。

    人命之重,由此可見一斑。

    對應的,殺人大案,同樣是非常重視的。但是,涉及到藩國的殺人案,往往成為了懸案,哪怕知道殺人犯逃去了藩屬國,卻也是無可奈何。

    有上奏的幾個案子,最終在內閣這邊被按下了,沒有上升到皇帝這邊。

    這也是崇禎皇帝因為太子朱慈烺的奏章,才知道了原來涉及藩國有這麼多事情的原因。

    此時,聽到崇禎皇帝震怒問話,文華殿內安靜了一會之後,首輔賀逢聖便出列奏道:「陛下,是老臣糊塗了!」

    這幾年來,朝廷的大事,都是各地平叛相關的事情,包括各地戰事,糧草輜重,後續的官員調派以及治理,還有打南洋,打倭國,征討西域以及藩王就藩海外等等大事。

    對於朝堂上這些大明高級官員來說,這才是大事,其他事情相對來說,都是小事了。

    這些大事,必須是要做成的,妨礙這些事情的,就要放一邊去。

    甚至有多人認為,那些心懷不良的人,跑去了藩屬國,對大明來說,反而是好事。

    因此,種種原因之下,不但是文官這邊,還包括廠衛一系,最終都下意識地選擇了放到一邊去。

    如果不是相對來說,無所事事的朱慈烺遇到了上吊自殺的人,不是他得崇禎皇帝吩咐一切要以百姓為重的做事態度,說不定這個事情還會繼續放任下去。

    此時,作為百官之首的首輔,面對崇禎皇帝的喝問,只能出來領罪了。

    對於這些解釋,如果換了之前的崇禎皇帝,其實是能接受的。可如今,他已經經過劉偉超的分析,有了新的態度,那就不一樣了。

    這不,就聽他當場發飆道:「事關《大明律》,何以有輕重之分?如此下去,人人不把《大明律》當回事,法何以為法,國何以為國?官何以為官,君何以為君?」

    聽到皇帝說得這麼重,在場的這些人都擋不住了。他們沒想到,皇帝對於這個事情看得這麼重!

    真要說得話,也確實是的。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崇禎皇帝還在冷聲喝道,「朕告訴你們,此犯大明者,是為犯《大明律》也!大惡誅之,小惡懲之,總之,所有敢犯《大明律》者,皆要付出代價,如此,方能人人敬畏《大明律》而不敢犯之,天下才能太平,百姓才能安康!爾等,知否?」

    「老臣知罪!」

    「微臣知罪!」

    「……」

    一時之間,文華殿內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聲音。

    崇禎皇帝看着他們,依舊是態度嚴厲,大聲說道:「刑部衙門下,新設一個天捕司,意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敢觸犯《大明律》者,天涯海角亦要追捕歸案,此亦包括藩屬國以及其他國家,可行文讓其協助遣返,亦或直接派人過去抓捕。」

    如果是藩屬國的話,

    行文協助抓捕遣返,這是成本最小的了。

    不過如果不是藩屬國,可能會不理大明的要求。比如說,大明的犯人逃到了荷蘭,荷蘭人估計不會給,這個時候,就需要天捕司派人去了。

    此時,崇禎皇帝說完之後頓了頓,沒等底下臣子反應過來,便又加重了語氣,冷喝道:「藩王如若包庇大明罪囚者,藩王就不要當了!」

    大明對藩屬國的藩王本來就有管轄權,想要當藩王,就必須得到大明皇帝的冊封才可以。

    既然可以冊封的話,要廢也是沒問題了。至少法理上,都是沒問題的。只是以前的時候,大明皇帝從來沒有用過這個權力而已。

    如今,崇禎皇帝直接宣佈了這個事情,可以說,絕對是非常重視這個事情了。

    他在文華殿上的這些雷霆大怒,最終導致首輔賀逢聖,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紛紛提出了辭職。

    不過,只有首輔賀逢聖的奏章,崇禎皇帝批准了,讓他告老還鄉,回家養老去了。

    由此,次輔孫傳庭進階為大明首輔。

    歷史到此,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了。

    這個事情,隨後傳遍天下,頓時也引發了轟動。

    當然了,這其中,肯定是有政通司的功勞。

    事實上,對於這個事情,京師這邊還好,就那些被去藩國之前禍害多了的地區,反應最是強烈。

    「陛下聖明啊,從此之後,再也不用擔心那些地痞流氓了!」

    「可不是,每個地方都有那麼幾個二流子,真得是越來越囂張了,還想着混不下去就跑藩國去,這下好了,皇上都明確說了,率土之濱莫非王土,跑那都能抓回來!」

    「是啊,看他們還敢不敢亂來?皇上這一次,可是連首輔都降罪了的,可見這事絕對是認真的!」

    「其實,不止是那些想逃去藩國的人了,任何人,估計以後要是想觸犯大明律法,都要好好掂量掂量後果了!」

    「也不知道天捕司什麼時候成立,趕緊把逃去藩國的那廝給抓回來!」

    「我那衙門的小舅子也說了,皇上這道旨意一下,他們也就不用為難了。放心,地方衙門都會整理案卷上報刑部的!」

    「那個該死的孫家,這下沒得逃了吧?就算是定王,肯定也報不了他的。要不然,皇上可是說了,藩王就別當了!」

    「但是,定王是當今皇上的親兒子,應該不至於如此吧?」

    「看吧,如果定王要保那孫家而自己沒事的話,何以服眾?如今這孫家的事情都已經鬧開了,連朝廷邸報上都寫了,肯定不遮掩,皇上必然不會說話不算話的!」

    「……」

    在議論紛紛中,淄州孫之獬的案子,最是引人注意。

    因為這個事情,已經發到了邸報上,傳遍了天下。

    並且,孫之獬一家,是官宦世家不說,還投靠了當今皇帝的親兒子定王麾下去當了大官。

    每一個因素,都是非常有話題性的。

    有些聰明的人,從事情的發展態勢上就判斷,皇上絕對不會包庇,甚至可能會以這個事情來殺雞駭猴,警醒那些犯罪而逃的,以及試圖包庇逃犯的藩王。要不然,朝廷絕對會把這個事情壓下去,而不是廣而告之!

    但是,大部分人的眼光是沒有這麼好的。

    他們覺得,孫家是官宦世家,那在官場上是有關係的。所謂官官相護,不就要體現在這個時候了!

    並且,定王要遠赴土著人為多的藩國,更是缺少有學問的手下。這個孫家有舉人,有進士的,沒幾個藩國有這樣的人才!對於定王來說,肯定是不想失去這等人才的,而他又是當今皇帝的親兒子,寵愛的田貴妃之子,指不定會仗着聖寵,說不定就把這事扛過去了呢!

    不過這樣的猜測,並沒有持續多久,正在江南一帶招募臣民,準備去南洋的定王,適時發佈了聲明。大概意思,就是絕不包庇淄州孫家,如果真有行騙之事,必定遣返大明,並且抄其家補百姓之損失。

    這個聲明一出來,頓時,定王便得了賢王之稱號,也坐實了當今皇帝在這個事情上的決心,絕對不容置疑!

    經過這個事情,《大明律》在每個百姓、官宦、王公勛貴的心中,頓時份量重了起來。整個大明的治安,都在無形中好了起來。不說大明所有地區都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但是,確實也有的地方,真得到了這種程度。

    崇禎盛世,已經被人開始提及了。

    特別是淄州這邊,更是對當今皇帝感恩戴德,不知道有多少戶人家,從絕望中又生出了希望。

    當然了,也有人心中還是有些疑心,不知道這個事情最終是說說而已,還是真得會如同說得這麼做?

    崇禎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一個消息從福建這邊傳開,很快就傳遍了全國。

    淄州孫家在東番被截住,押解回大明大陸,已經在福建登陸。隨後,便回押往淄州受審,到時候,朝廷刑部和都察院以及廠衛都會派人前往淄州,參與審訊孫家詐騙之案!

    這個消息傳到淄州這裏時,所有人便都沒有了疑問,一個個都是非常激動,甚至不少人放了鞭炮先慶祝了起來。

    在東番就被截住,說不定財物都沒有花掉,就有追回損失的可能性了。

    淄州這邊,對當今皇帝的感恩之心,一下變得最是濃厚了!

    另外也有一個人,對於淄州孫家一案,還有整個涉藩之事都很關注。這個結果出來之後,也是很欣慰。

    這個人,便是太子朱慈烺了。

    他從淄州離開之後,一路南下,一直到京杭大運河的終點,臨安府,本來還想繼續南下到福建和廣東等地,但是時間已經到了年底,便不得不結束這次的微服私訪,開始啟程回京。

    (https:////72_72327/)

    1秒記住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上一頁 ←    → 下一頁

    我真的長生不老傭兵的戰爭我在末世有套房當醫生開了外掛儒道至聖
    重生軍婚:首長,早上好穿越絕色毒妃:鳳逆天下快穿:男神,有點燃!萬年只爭朝夕末世大回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