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我和崇禎成了合伙人» 六百八十二 春耕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和崇禎成了合伙人 - 六百八十二 春耕字體大小: A+
     

    賀人龍駐守歸化城,並不向東發起攻勢。

    因此東部那邊,自然有大同、宣府、薊鎮等朝廷邊軍出擊。

    和河套地區有點不一樣的是,東部蒙古這邊,薊遼總督堵胤錫事先有派蒙古籍的朝廷將士回去潛伏,因此,能得到更準確的消息,並且得到響應,只是針對各部族的上層行動。

    ……………………

    正在草原上有大動作的時候,琉球使者鄭周的兒子、孫子已經到達京師,呈送了國書。對此,崇禎皇帝親自接見了他們,並且明確告訴他們,朝廷已經在組建琉球遠征軍,讓他們返回松江府,去琉球遠征軍那報到。

    隨行的田川氏和鄭宗明,崇禎皇帝也親切接見並且拍照留念,且封田川氏為一品誥命夫人,鄭宗明派往登萊海軍,到他爹手下效命。

    這個崇禎十九年,是大明戰略進攻的第一年,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都要發起攻勢。但是在關內,卻沒多少影響,還是太平盛世。

    琉球使者、鄭宗明等人,在離開京師之前,又見證了京師的一場盛世。

    這一日,京師城外,人山人海,全都擁在郊外一片望不到頭的農田邊上。當然,普通百姓只能站在五城兵馬司軍卒警戒的線之外。

    所有人都在議論著,一個個都是興奮地不行。

    「朝廷重視春耕不假,可為什麼今年的春耕,怎麼有這麼大的場面啊?」

    「你不知道么?皇上要親自過來點睛呢!當然隆重的了!」

    「點睛?什麼情況?」

    「虧你還是京師人呢,前兩天就已經有傳聞了,大明皇家科學院分院那邊,已經奉旨打造了鐵牛了,這不都要來瞧稀罕嘛!」

    「鐵牛?都有蒸汽火車了,這鐵牛也不稀罕吧?」

    「說是這麼說,但是你見過鐵牛么?這不都是來看熱鬧的!」

    「……」

    京師這邊的百姓,已經見慣了蒸汽火車,對於鐵牛自然就不再無法想象。可是,對於蒸汽機還能應用於農事,多少都是驚訝的。

    離得近的,位置好的,都能看到農田裡用紅布蓋著一個龐然大物,那個應該就是鐵牛,就等著皇帝來點睛了的。

    一般來說,歷朝歷代,不管是什麼皇帝,都非常重視春耕。甚至在春耕開始前,有的皇帝還會祭拜田地,然後親自扶犁,象徵性的耕一下地,以示朝廷重視之意。

    崇禎皇帝也不例外,在劉偉超給他介紹,說遼東那邊雖然人少,但是朝廷光復之後,可以成為糧食廠區,用機械化生產的方式,這就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

    觀看了劉偉超發給他的視頻之後,崇禎皇帝便立刻要求劉偉超給他這些機械設計圖,他要儘快打造出來。

    事實上,機械化生產也並不難,主要就是動力系統而已,其他用於農事的模具,最多是想不到,

    但是有後世的圖紙,打造出來卻不是難事。

    一般而言,至少要是內燃機才好。

    從蒸汽機到內燃機,雖然原本歷史的進程是比較長時間,但是,有劉偉超的幫助,各種歷史階段的各種內燃機圖紙,都能提供過去,讓大明對打造蒸汽機有經驗的能工巧匠打造出來,其實並不難,最多是無法量產,成本過高,無法大規模推廣而已。

    不過大明對化工行業的基礎,其實是零,那些煉丹所得的經驗,基本上沒有用,且只是道士在做而已,並不普及。

    化學雖然已經開始推廣,可最高的也只有後世大學基礎,並且只有一小撮人在學。對於石油化工和三酸兩鹼這些,朝廷其實都還在籌備階段,夏完淳和朱媺娖這對夫婦就是領頭羊。

    這一次的鐵牛,用得還是小型化改造后的蒸汽機,想用內燃機的,至少還要一兩年的時間。因為夏完淳和朱媺娖等第一批格物學的人才,實在太忙。

    一方面,他們要繼續自學大明最尖端的格物學知識,另外一方面,還要作為先生把他們消化后的格物學知識傳授給第二屆格物學人才。

    只有多來幾屆格物學人才,讓大明在格物學方面的底蘊更厚實一些,這樣才能有人才開始格物學的大規模應用。

    對於崇禎皇帝來說,他還很年輕,才三十多歲而已,有的是時間,就不想涸澤而漁,只逮著幾個格物學人才使勁用。他想要的,不說人人都是格物學人才,至少他想用的時候,不會那麼缺,這樣大明才會百花齊放,各行各業都能在格物學人才的加入之下,蓬勃發展起來。

    也就是按照劉偉超所說,生產力會因此得到極大地提高。

    這不,在萬眾矚目之下,崇禎皇帝率領文武百官到了地頭上,祭拜天地神農之後,終於讓人掀去了紅布,露出了鐵牛的身影。

    這一掀開,讓很多人都有點失望,雖然名為鐵牛,但是和鐵牛真不像,奇形怪狀的樣子,很是彆扭。

    在眾人的矚目下,崇禎皇帝上前,在其中一個有點類似頭,應該是蒸汽機上面用硃筆點了兩下,算是完成了點睛儀式。

    隨後,所有人都注視著接下來的動作。

    就見蒸汽機開始點火,煙囪里冒出濃煙,不一會之後,操作人員按上了開光,蒸汽機活塞動力便傳導到了鐵牛的腳上。

    這其中,鐵牛的前腳,是抱著一層鐵皮,能轉動,拖動了鐵牛往前開進,但是,又不會讓鐵牛陷入地下而無法動彈。

    另外,鐵牛的後腳,有點類似橫過來的狼牙棒,上面全是彎曲的尖刀,隨著鐵牛的行進,那排尖刀滾動起來,插入泥土然後又帶出來,完成了泥土的翻轉。

    鐵牛滾滾向前,鐵牛的後腿便完成了糧田的泥土翻新,那麼長長的一條狼牙棒,所過之處就全是翻新的泥土。

    這要是換了以前的話,那就得一個個的農民,用鋤頭去翻新。再有錢一點的,則要用牛拉來犁田。

    就只是這麼一頭鐵牛,竟然能同時完成至少四五頭牛的活。

    看著這一幕,所有人都有點傻眼:這效率,也未免太高了吧?

    負責打造這台鐵牛的是大明皇家科學院裡面的方以智,物理學科滿分的學霸,此時的他,正在崇禎皇帝的身邊,有點遺憾地介紹道:「蒸汽機還是太重了,因此這種鐵牛對於待翻新的土地硬度是有要求的。如果太軟的話,這種鐵牛會陷進去無法動彈。」

    目前這個鐵牛所使用的蒸汽機,已經是盡量小型化,盡量減少重量了,但是,限制性還是比較高。

    崇禎皇帝聽了,看著在那冒煙遠去的鐵牛,卻是微笑著點點說道:「已經不錯了,你先琢磨怎麼批量打造,或者盡量能批量打造鐵牛,等到化工成熟,有更好用的燃料之後,用上了內燃機,這些就都不是問題了!」

    說到這裡,他轉頭看向方以智又鼓勵道:「好好努力,就算只是這麼一步步來,我們大明的科技也將是日新月異的!」

    就眼前這蒸汽機為動力的鐵牛,也是目前大明所需要的。華北平原,還有中原地區,以及剛剛打下來的河套平原,都需要這種鐵牛來補充人力的不足。

    或者就是按照劉偉超所說,要利用機械化來解放更多的農民,讓他們從農田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加上正在推廣全國範圍的讀書識字,到時候大明從農業國家轉變為工業化國家,就會有良好的人才基礎。

    而如今的世界,又是大明最強國,政府整個世界,那麼整個世界便都會是大明工業化生產出來的商品傾斜地。

    這就是大明的未來規劃!

    想著這些,崇禎皇帝的目光,又聚焦到了遠處的鐵牛。邊上的一個農夫,正在往鐵牛那加焦煤,還有補充水,然後又繼續開動鐵牛犁地。

    如果是正常情況下,邊上還會有一組人等著,如果鐵牛犁地,到了過軟的地方,那就需要用人力或者畜力拉出來,繞過太鬆軟的田地後繼續犁地。

    或者說,有專門的勘探人員事先對糧田進行評估,看是否能承受鐵牛的重量,以決定鐵牛犁地還是畜力犁地。

    終歸來說,鐵牛還是有不方便的地方。

    但是,知道未來方向的崇禎皇帝,此時看著遠處的鐵牛,卻是沒有一點不滿,一如他對方以智所說,這只是第一步而已,大明已經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需要做的,只是解決出現的問題,然後繼續往前走便是。

    ………………

    就在大明京師這邊,要開始忙著春耕的時候,遠在朝鮮最南部的釜山港口,也是人山人海,非常地熱鬧。

    倭國這邊也不例外,趕在春耕之前,把儘可能多的倭國農夫遷到朝鮮這邊。

    這不,這些天來,來往朝鮮和倭國的船隻,絡繹不絕。

    先一步到達的農夫,還在這裡等著分配;后一步到達的農夫,又擠在了港口。人口之多,估計是釜山這邊有史以來的最多了。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遠處山裡,又人正在藉助望遠鏡觀看著釜山港口的情況。



    上一頁 ←    → 下一頁

    快穿之我才是女主鳳唳九天長生界我想與你共度餘生焚天之怒
    靈域官醫綠茵傻腰抗戰之召喚猛將我的末世基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