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577章 神奇的事發生了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577章 神奇的事發生了字體大小: A+
     

    夏原吉入宮。

    與朱棣奏對。

    不過君臣之間,似乎並沒有談幾句,夏原吉便告辭。

    隨即詔書頒來,敕命夏原吉爲教育部尚書,剋日上任。

    之所以朱棣沒有與夏原吉細談。

    其實這也是出於朱棣對夏原吉的掌握,畢竟君臣這麼多年,換做其他人,上一次就足以讓夏原吉死無葬身之地了。

    可最終,夏原吉也不過是致仕而已,而且很快,又接受了監督神道修建的職責。

    倒不是因爲朱棣徇私,而是對朱棣這樣的人而言,同樣的事,不同的人,其居心不同,自然會區別加以對待。

    雖人們常說君子論跡不論心。

    可實際情況中,卻是全然不同,朱棣至少還曉得夏原吉辦事還是牢靠的,而且並沒有什麼過於險惡的心思,而之所以鬧出上次的事,不過是夏原吉骨子裡讀書人的思維作祟而已。

    若說有什麼居心叵測的企圖,那就太過言過其實了。

    此番衆臣公推夏原吉爲新部尚書,也算是衆望所歸。

    一方面,文淵閣大學士們與夏原吉的關係都很深厚,又得到了禮部尚書劉觀的力薦,其他各部部堂,資歷都遠不如夏原吉,對夏原吉也算是敬重,自然都紛紛附議。

    至於其他的大臣,尤其是那些清流,別說在一次次的打擊之下,朝中的清流,已成了稀有物種,即便是有的,哪怕他們再如何腹誹夏原吉無恥,居然耍滑頭,兩頭下注。

    可細細想來,除了夏原吉之外,剩餘的人選,哪一個不是那些新政的死黨?

    這一個個的,都已將老子要弄死士紳這樣的話刻在臉上了,與其讓這樣的人擔任新部尚書,還不如夏原吉呢。

    夏原吉雖然首鼠兩端,可畢竟還是遮遮掩掩,猶抱琵琶半遮面,表面上說幾句冠冕堂皇的話,換做其他的,鬼知道是不是一個要砸了孔廟的傢伙。

    因而此次廷議公推,可以說是一面倒的局勢,自朱棣登基以來,朝廷的廷議,從來沒有昨日那般意見一致過。

    夏原吉在面聖的過程之中,其實心裡已大抵有了對新部的一些想法,畢竟昨夜已經和自己的兒子暢談,大抵已明白新部的目標。

    這世上的事,大抵就是如此,沒有辦事經驗的人,你手把手教他,他可能也手足無措,不知個所以然。

    而但凡有辦事經驗的人,尤其是夏原吉這樣宦海浮沉,掌握了一個部堂十數年之久的人,其實無論辦什麼事,還未開始動手,其實心裡已經有章法了。

    新部的主要職責,無非就是課綱,大學堂、公學,管理的除了無數學堂的新建,還有就是未來可能數萬甚至是數十萬的教師。

    那麼,要將事辦的井井有條,那麼就是制定出新部堂自己的章程,不說其他,各布政使司,都需設對應的清吏司!

    除此之外,再設負責錢糧的主事和郎中,再設一處督學司,一處負責課綱的文選司,有了一個框架,區分好職責,緊接着,再一件件事的去辦。

    先算出大致的預算,而後求撥錢糧,之後,命各省清吏司招募教師,選定學堂的一些主官以及次官,京城這邊,這是文選司聯絡各大學堂,負責課綱的制定。

    之所以要請大學堂來參謀課綱,是因爲本質上,未來這天下各州縣的學堂,優秀者就是要考入各大學堂繼續深造的。

    若是不能滿足各大學堂對未來學員的要求,閉門造車,等到時真培養出來,結果大學堂卻不滿意,不免要起爭執。

    因而,醫學院、算學學堂、官校學堂、講武學堂、工學學堂、鐵道學堂、海政學堂的等知名學堂,紛紛匯聚一堂。

    至於其他的大學堂,畢竟影響還不足,無法盡都顧及。

    除此之外,教育部這邊,夏原吉乾的第三件事,便是籌劃師範學堂,而這,也是重中之重!

    畢竟……現在利用秀才進行教學的辦法,只是暫行的辦法,不可能長久下去。

    這一點,其實夏原吉心知肚明,任何逼迫大家去幹的事,起初效果肯定總是還好,可一旦時日久了,就必定會被人挖空心思找到漏洞,而後,再想盡辦法去破壞它。

    這就如太祖高皇帝時期的國子學一樣,在太祖高皇帝的高壓之下,監生們不得不入國子學讀書,可時間一長,大家也就懈怠了,以至於這國子學,如今早已雜草叢生。

    真正想要將一件事貫徹下去,且能獲得長久的支持,那麼……不是去逼迫一羣不情願的人,而是應該,有一個仰賴此維生的羣體,他們纔是這一項國策的堅定擁護者,誰要是砸他們的飯碗,便是和十萬百萬漕工對着幹。

    這師範學堂就是如此,想盡辦法,招徠生員,畢業之後再入各公學爲師,他們要學以致用,將來吃的就是這一碗飯,公學就是他們的衣食父母,招徠更多的學童入學,則是他們的績效,是他們領取錢糧的根本所在。

    如此一來,這一個桃李滿天下的羣體,如果有朝一日,有人對他們說,要裁撤公學,只怕他們第一個要跳起來,斷不肯退讓的。

    因此,這師範大學堂,規模一定要足夠大,且部堂這邊要親自主持,絕不可假手於人。

    辦完了這幾件事,其實就是洽商的環節了。

    辦公學,除了朝廷撥發錢糧,本質上,就是要解決學童的問題,學童入學,可以識字,掌握算數,這當然是有好處的。

    可憑這些好處,還不足以讓人奮進。

    現在的問題是,京城這邊,確實有不少的大學堂,可相比於全天下而言,這些大學堂所能招納的學童,卻是杯水車薪。

    大學堂其實現在多少都能盈利,一方面來源於學費,另一方面,也來自於資助。

    因此,夏原吉的想法是,這大學堂必須擴建,或者說,在天下各布政使司,都盡力要有兩至三所以上的大學堂。如此一來,則爲本地的學童繼續進學深造,提供了便利,這其二,也意味着每年入學的學堂名額也大大增加。

    若是進個大學堂,猶如科舉考試一般,一年下來,才寥寥數千上萬個名額,對於絕大多數學童而言,這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自然而然,也就斷絕了進學之心。

    可若是每年能有十萬甚至十數萬的員額,且進入大學堂之後,頗有前程,那麼……就完全不同了。

    說到底,新部的職責除了建學堂,其次則是勸學,要教天下軍民的子弟都入學,單憑几個公文,是不可能的,這就從前鼓勵人讀聖賢書一樣,若沒有功名,誰肯讀書?

    大抵敲定了這些,這新部堂,也總算可以維持運轉了。

    夏原吉又上了諸道奏疏,俱奏以上種種事宜,又請調一些官員,進入新部,說到底,他年紀老了,不可能事必躬親,必得有一些用的順手的人,作爲左右手。

    朱棣看過他的奏疏之後,倒也痛快,沒有多說什麼,就直接批奏了。

    這件事派下去操辦之後,京城之內,近來是難得的太平無事。

    可正因爲太平,卻讓人總覺得好像缺了一點什麼。

    每日的邸報,幾乎也都是乏善可陳的消息,反而令人有幾分索然。

    唯一熱鬧的,可能就是棲霞了。

    棲霞這兒,樓宇林立,有太多商行將自己的總部設置於此,因而,顯得格外的熱鬧。

    尤其是走馬街那邊,更是商賈們平日裡經常出入的所在,可謂是天天熱鬧非凡。

    這些時日,就連張安世居然也隔三差五的來。

    他不講商德。

    起初,人們見了宋王殿下親自來此,都不由得欣喜,畢竟宋王殿下在商人們這裡本就很有人望。

    何況宋王殿下肯屈尊來此,更教商賈們覺得臉上有光。

    這走馬街,其實就是大宗商品的交易地。

    不過,大宗商品的交割,畢竟費時費力。

    許多商賈買賣時,等不急,便在此直接下了商單直接交易,只要立了字據,交付了金銀,協議便算生效,之後再尋時間去提貨即可。

    久而久之,有人看出了門道,隨着交易的頻繁,便有人連貨都不去提了,而是直接與人簽下了認購的單子,轉過頭,若是行情好,再高價將這單子轉售出去,攥取差價。

    在這裡,已經開始出現了一羣特殊的羣體,就是買賣各種單子的,再加上這些時日行情好,因而不少人掙了錢。

    當然,虧本的人也不少,只是……願賭服輸。

    張安世大抵了解規則。

    這走馬街之所以出名,還是因爲,這兒有一個商單的交易所,而這交易所,則是數十家大明最大的商行聯合作保創立。

    因爲這些大商戶,個個家大業大,尤其是領頭的棲霞商行,有他們作保,自然而然,大家才肯信得過。

    據聞這裡每日交易量,十分驚人,遇到好的行情時,一日甚至可以突破千萬兩紋銀。

    張安世幾乎隔三差五的就來。

    很快大家就發現了貓膩。

    譬如上一次,宋王殿下來,走了一圈後,很快市面上的大宗白糖便開始被收購。

    而後沒過幾日的功夫,就傳出了消息,這大宗的收購白糖,居然是因爲位於呂宋的最大白糖作坊失火,這消息一傳來,白糖的價格就立即暴漲了。

    緊接着,就聽聞只是短短數日時間,宋王殿下就掙了兩百多萬兩銀子。

    作爲商人,嗅覺是最是敏銳的,對於他們來說,一點蛛絲馬跡都有可能是價值連城的信息。於是大家的目光,都毫無疑問的落在這位宋王殿下的身上。

    今日清早,張安世又例行來此,依舊的前呼後擁,尋常人不得靠近,不過他也只是來走了一圈,就回去了,似乎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可顯然大家都瞧出了一些端倪,因而許多人都紛紛開始死死地盯梢着市面上的一舉一動,就等着看宋王殿下讓人收購了什麼,他們也好跟一回風。

    只可惜,市面上一點動靜都沒有。

    就在所有人失望之際。

    卻有人道:“今日的成交額,倒是一點也不高,比昨日少太多了,說起來,昨日的交易額……倒是罕見的很,一日之內,就有一千三百萬兩……怪了,昨日也沒見有什麼重大的消息啊。”

    這時,似乎有人警覺起來,緊張地道:“昨日?昨日交易的都是些什麼?”

    這等事,只要有人去查,便立即意識到,昨日有人不知如何,居然大規模的在拋出木材,收購鋼鐵。

    聽到拋售木材,就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了。要知道,現在到處修建鐵路,對木材的需求必然極大,所以這些時日,特定的一些木材,價格是一直都沒有下來過的。

    而至於鋼鐵,當然價格也不低,不過去歲的時候,隨着天下許多處的鐵礦開採,更多的鋼鐵作坊開始建起來,所以鋼鐵的價格,雖也在鐵路的帶動下,居高不下,不過……和其他的商品相比,卻是平穩了許多。

    可現在的情況看來,顯然有人在背後,暗中操控着市場。

    可問題就在於,這市場的邏輯在哪裡呢?

    就在所有人都匪夷所思,人們爭相議論,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

    兩日之後。

    “老爺,老爺……”

    劉記商行裡,一大早的,大東家劉魯就被一道急切的聲音驚醒。

    這位大東家劉魯揉了揉還不大清醒的腦袋,趿鞋而起,便見掌櫃的親自來了。

    這掌櫃的面容焦急,當面就道:“最新來的消息,最新送來的消息……安南大捷,安南的漢王殿下,率軍向西開拓,擊潰當地土邦的主力,一舉掃蕩數百里,奪大小城鎮三十餘,俘賊四十餘萬,據聞此番直搗賊穴,殺入了這土邦的王城,收穫極大,聽聞……單單得來的金銀,就不計其數。這些地方,林立衆多,其中許多林木,最適合製造枕木……”

    這劉魯一聽,大吃一驚,身上的那點瞌睡也一下子消散了。

    而後,又聽這掌櫃的道:“那漢王殿下,現已昭告安南,要率先修建安南鐵路,安南那邊,已建起了安南鐵路司,並大肆建造枕木的作坊,不但自用,還要源源不斷的通過海運進行兜售,只是……安南境內,鐵礦貧乏,就在十數日前,安南的商團,已預備進京,要洽商大規模採購鐵路修建所需的鋼材事宜,除此之外,還有定製蒸汽機車……現如今,這安南的商團,已在路上了。”

    劉魯的神情凝重起來,他認真地看着掌櫃的道:“這鐵路的規模多少?”

    這掌櫃的便道:“可不少,安南狹長,上下兩千裡,可一旦貫通,收益極大,所以此番,漢王殿下大捷之後,顯然打算暫時罷兵,將一切的心力都用在這鐵路上頭。何況此次掠地,收益應該不小,再加上安南物產豐饒,金銀也是極多,若是再向我大明錢莊借貸一些,足以支持鐵路的修建了。”

    “這樣大的規模?”劉魯一愣,顯出幾分震驚。

    現在天下雖都在修建鐵路,可不少布政使司,採用的都是在本地尋找礦脈,就地興建鐵礦和鋼鐵作坊的辦法,雖也需大規模的採購,可這採購的數目,畢竟有限。

    可安南那邊,一條這樣大規模的鐵路建設,卻因爲鋼鐵的貧乏,全數外購,這幾乎可以想象,這在未來,會出現一個多麼大的鋼材缺口。

    不只如此,依着漢王的性子,十之八九,這條鐵路,最終還是要與大明的鐵路進行接駁,那麼……未來可能數年甚至是十數年,都有大規模的建造工程。

    這漢王,果然是如往日傳聞裡的好大喜功,卻不得不說,這絕對是大手筆。

    劉魯皺着眉頭,若有所思地道:“這樣說來,鐵礦、鋼材,都要大漲了?”

    這掌櫃的道:“已經開始漲了,只可惜前些時日,大量的鋼材,就已被人收購一空,現在市面上的鋼材並不多,各大作坊,都說要擴產!可如此大的缺口,想要一時擴產,哪裡有這樣的容易?因而現在交易所那兒,都已瘋了,還有人說,前些時日,那暗中收購鋼材單子的人,只怕這一次,必定要賺的盆滿鉢滿。”

    “你說的是宋王殿下……”劉魯聽罷,下意識地道。

    這掌櫃的道:“這可不好說,大家都猜是宋王殿下,可是沒有證據。”

    “這樣說來,宋王提前得知了消息。”劉魯喃喃道。

    掌櫃道:“會不會漢王殿下,提前與宋王通了書信?”

    “有這個可能,不過……”劉魯想了想道:“照理來說,就算是漢王提前通了書信,可這麼大的事,漢王府上下,肯定是要商議和討論的。咱們商行,在安南也不是沒有朋友,只要他們一討論,就該有老夫的朋友給老夫修書快馬而來了。總不可能是,這樣的大事,漢王殿下秘而不宣,也不和任何人商量,只和宋王殿下修一封書信,然後突然宣佈吧,事不是這樣辦的啊。”



    上一頁 ←    → 下一頁

    重生之軍嫂萌娃兵哥哥海賊之黑暗大將重生之蒼莽人生從UP主開始大佬生涯女配重生:紫璃的靈草空
    天降巨富我的極品小姨子我不想當老大財色無邊黑化男主總想套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