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正文 第六百七十一章 牛.逼是怎樣煉成的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 正文 第六百七十一章 牛.逼是怎樣煉成的字體大小: A+
     

    第六百七十一章牛.逼是怎樣煉成的

    宋錚第二天就離開了《盲山》劇組,期間他從來沒想著像對寧皓那樣,給李揚也提出一堆意見,因為他有自知之明,在拍電影這件事上,李揚足夠做他的老師了。

    離開《盲山》劇組,宋錚也沒急著回燕京,而是緊跟著去了同樣在晉中拍攝的,1+1公司出品的另外一部戲一一《鬥牛》。

    宋錚拿了管滸的《老炮兒》,補償給他的,是他的《鬥牛》。

    儘管在前世,《老炮兒》將管滸的事業推向了高峰,但是,宋錚一直都覺得,管滸拍的最牛.逼的一部電影,就是這部《鬥牛》。

    管滸在中國第六代導演當中算是一個異類,之所以這麼說,那是因為,他不像賈章棵那麼堅持小眾,也不像樓燁那樣在內心的掙扎里越陷越深,他的作品既不缺乏人文關懷作品又不缺乏可看性。

    《鬥牛》也是如此。

    前世,《鬥牛》上映之後,人們很難給它界定到一個固定的範疇當中去,如果把《鬥牛》當成一部喜劇片,肯定會失望,一開始村裡的人就死得只剩下一個人和一頭牛了,怎麼還笑得起來?

    如果要把《鬥牛》當成一部戰爭片,八成也會失望,雖然裡面有槍有炮有地雷,但牛二隻是想保住自己和這頭牛的命,並沒有殺鬼子報仇的心思和舉動,當對抗的一方缺席,怎麼還能叫戰爭?

    說到底,這是一部關於愛情和守候的電影,另外,管滸的拍攝手法也讓人拍案叫絕。

    《鬥牛》中一直在閃回,閃回是光棍牛二和寡婦九兒愛情的過去進行時,這些閃回將悲涼殘酷的現實空間切割得支離破碎,但牛二與牛之間的依戀是一條被不斷加深的感情線,也正是因為這些關於愛情的閃回的不斷積累,人們才會最終認同於在這頭牛的身上被管滸所寄予的那些來自農民牛二的碎夢情緣。

    而且到了後半部分,現實空間的敘事會反過來作用於閃回空間,一段註定了在即將到來的炮火中灰飛煙滅的愛情被表現得越美好,其背後的凄涼與無奈便越徹骨。

    確立了這樣的類型基調,那麼其餘的遭遇都可以視為作用於愛情主線的突發事件了,主要是鬼子的追殺和難民的偷襲,而戰爭對人性的摧殘和泯滅更是成為了宏大的敘事背景,從而反襯出戰爭鐵蹄下愛情的彌足珍貴。

    管滸在這裡放棄了商業片的表達方式,弱化了情節,而突出了人物的反應和周遭的細節鋪墊,以期達到一種功夫在詩外的境界。

    類似的表達方式可以參見《秋菊打官司》,《秋菊打官司》的偉大之處,不是在於它為普法教育做了多大的貢獻,而是在於影片中大量充斥著的通過偷.拍獲得的具有時代標籤性質的細節展示,從而讓影片具有了時代風情畫的功能。

    《鬥牛》中也是在很多細節的放大中來展示主人公身處的時代背景,以及在那個背景下的民族性和人物心理,從而完成一個更加人類化的主題呈現。

    比如劇中那個戰前家中養牛的日本兵對奶牛的關切,以及最後與國民黨逃兵因無法交流而導致的同歸於盡,都是很耐人尋味的情節設置。

    雖然這樣的情節與主線無關,但卻能讓人們認識到戰爭的荒誕和犧牲的無謂。而意圖屠宰奶牛果腹的災民的悲慘下場,更是讓人感嘆動蕩歲月如草芥般的輕賤生命。

    《鬥牛》當中最出彩的角色毫無疑問就是牛二,而詮釋了牛二這個角色的黃博,自然也成了整部戲的靈魂人物,可以說,整部戲基本上是黃博的獨角戲,宋錚還記得管滸當初建組的時候,說到選黃博做男主角的原因時,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在黃博身上有一種動物性。」

    宋錚前世看過原版的《鬥牛》,結合上管滸對黃博的評價,不禁覺得恍惚說的還真TM的有道理。

    管滸對於黃博是有知遇之恩的,電視電影《上車走吧》徹底發掘了黃博的表演才能,他身上的質樸本色,使他成為如螻蟻偷生般,掙扎於社會最底層的草根平民的最佳代言者。

    宋錚記得《生存之民工》中,黃博所扮演的角色的第一個鏡頭,那是一個剛剛進城的農民被卡車拉到工地后,興高采烈地從車上下來一路奔向工棚的場景,那種對飄渺新生活的憧憬、從農村進入城市的興奮和囂張,用以掩飾內心惶恐的極致化的肢體語言,像一個時代的表情一樣印在這個處於食物鏈末端的城市淘金者的臉上。

    在《鬥牛》這部電影中,換波扮演的牛二是個在戰爭中掙扎求生的農民,極端髒亂差的外表,在幾乎已經成為廢墟的死寂村莊中奔跑呼號,如一頭幾近瘋狂的喪家之犬,只是他的心中一直在回味著那曇花一現的愛情,老祖、抓鬮、定親、銀鐲子。

    與他一起倖存的奶牛,成為他與前世姻緣的唯一聯繫,一直到最後,他以愛人的名字九兒來命名了這頭牛,他不想再回到那個人與人無休止地爭鬥廝殺的世界,在山中與九兒長相廝守,在他向昔日的八路軍申請了那個正式手戳授權,他可以更加名正言順地與自己的九兒在山中過男耕女織的世外桃源生活了,他對命運的選擇很有點兒寓言化的意味。

    再來看牛二這個角色,典型的農村版的「荒島餘生」,全世界只剩一個人,其他都是走馬燈曇花現。

    開始,只有他一個人,全村都死光,最後,還是只有他一個人,他與世人再無關係。整部電影正是圍繞他演出了一場場生死鬧劇。

    首先是日本鬼子來了,滅了堡壘村全村,連懷著孩子的婦女都給挑了,之後的鬼子把奶牛抓了,還喝了奶牛的奶,那是洋人送咱中國人的奶,咋能這樣給壞人喝了。

    牛二不服,牛二也不能丟下奶牛不管。但與其說牛二不能丟下奶牛不管,不如說他不能不管奶牛。如果不管奶牛,他活著還能做什麼?如果他逃走,他又能逃到哪兒去?

    日本鬼子演員中有兩個角色形象對比鮮明,一個是被迫留下來照看傷員有些蠢直的標準日本軍人,一個是從未殺過人會餵養奶牛的日本學生。

    日本軍人對中國人深惡痛絕,自是吃了中國人的虧,口頭禪是「狡猾的支.那人」,抓住牛二,捨不得直接殺掉,偏要單挑,單挑完還有磨刀霍霍施行砍頭,結果由於速度太慢,最後被八路斃了。

    日本學生不肯殺牛二,最後被八路嘣腿上,躲草棚逃過一劫,可惜沒逃過第二劫,跟之後的國.民.黨同歸於盡。

    其實影片通過砍牛二並未體現出日本軍人多麼的惡,日本學生的善卻體現得比較充分。與人們心中日本鬼子是壞蛋的觀念融合處理,得出的結論並非民族仇恨的災難,而是生命的災難。

    日本鬼子在的時候中間還冒出兩個畫蛇添足沒事兒找死的游擊隊員,自認能搞掂日本人,奪得機關槍回去邀功,結果,門還沒進去,被炸死啦。

    後來滅掉日本鬼子的游擊隊更是蹊蹺,開始還以為是之前的八路回來啦,後來有人喊有個老鄉犧牲了,然後就完了,宋錚上輩子看的時候都在想,就算時間再緊張,也得檢查是不是真的死了吧,如果沒死該救治也會救治的吧。

    結果,只見游擊隊超效率的搬走自己的傷亡,將老鄉留在那裡。

    日本鬼子走了,難民又來啦,難民喝光奶牛的奶不成,還要吃了奶牛的肉,其實在食不果腹的年代想著吃了別人的牛,也的確罪不至死。在飢餓面前,人吃人的事情,歷史上都是有的,何況區區一個奶牛。

    可奶牛是牛二的魂,是影片的魂,要吃牛這件事,必然是不能被允許的,是罪不可赦的。

    牛二看著奶牛被難民抓住,在遠處一臉無能為力地痛苦,束手無策。

    而當牛二看著難民一個個踩上地雷被炸碎,那張臉是痛苦掙扎的,他勸阻郎中不要過來,不要再惦記他的牛,為時已晚,郎中一腳踩在地雷中,失聲痛哭。

    他說,我不過想吃肉而已,卻要遭受被炸死的命運。

    郎中萬般的惡在那一瞬間換得了所有的同情,罪有應得但罪不至死啊。

    牛二的絕望,在野狼吃郎中屍體時最直接地表達出來,人不是人,狗不是狗,這不是人生存的世道,所以他決定回山上去。

    接著又出現一名莫名其妙的國.軍,荒山野嶺地鑽進了牛二挖的山洞裡,與被牛二救下的日本學生火拚。

    牛二奮力勸阻,在勸阻中掙扎,在掙扎中絕望,他努力拉倒奶牛,在槍火中聽天由命,之後就看到一牛一人相互「攙扶」蹣跚地走在光天荒地的峭壁,長長的鏡頭照著他們的人事單薄。

    苦難何時為止?

    土匪又來啦,這次居然是為了給土匪牛配種,劇情太悲劇啦。

    為了配種,土匪將牛二塞進水井,拿大石頭壓住。

    在後來,牛二終於決定不再下山,他不願再相信任何人,再生活在人類的圈子。從被迫的一個人生活到,其間的苦難和心理上的失落與挫敗感,讓人愈發覺得活著是需要勇氣的一件事情。

    還好,他有九兒,他的一個寄託一個伴兒。

    影片以再見到八路結尾,此時八路軍已經是人民解放軍,而人民解放軍卻忙著解放人民,顧不上聽一個髒兮兮,不知道哪裡竄出來怪裡怪氣的老農說話,他們很忙,牛二沒眼力價,不識時務,當聽過他奇怪的要求,隨意胡亂的按了手印,並依牛二的要求,留下「牛二之墓」的碑字。

    沒有人在意,為什麼他生活在山上,他將如何生活下來,解放軍走後,這個世界終於安靜下來。

    這就是牛二一個人的電影,是黃博一個人的電影,是一個只想男耕女織摸奶生兒的普通老百姓的電影。

    今年似乎是第六代導演集體發力的一年,寧皓的《黃金大劫案》,張園的《看上去很美》,而管滸更是在進行了長期的電視劇實踐后,再度回歸電影創作的,而且他在《鬥牛》這部影片中,似乎也有著更強烈的表達欲。

    現在的華語影壇能認真拍一部有獨特藝術追求,而且言之有物的電影的人越來越少了,管滸肯定不是想單純地拍一部反戰電影的,很多關於電影和民族思考,他都想在這部電影中有所呈現,這也導致了這部電影結構鬆散、節奏不緊湊等缺點,特別是影片的前半部份,一時間有點兒弄不清他到底要表達什麼,不過好在影像上一直是很有力的,影片的色彩運用很節省,始終籠罩在灰濛濛的破敗色調之下,古老的村莊很有質感,作為一部低成本電影,煙火聲效等方面做得也是有聲有色,大概也是因為演員大多是友情出演,管滸得以把並不是很充足的資金,投入到這些技術指標的完善上。

    其實對於中國導演來說,要想拍好中國人的生存狀態,就應該先去琢磨怎麼拍好中國的農民,在中國的農民身上,性格使然的喜感和命運擠壓下的苦難,都是挖掘民族性的沃土,中國人的本性其實都挺農民的。

    在這部以抗戰為時代背景的電影中,《鬥牛》巧妙的構制了一種相對於權力敘事的話語張力:對普通農民的生活來說,日寇、流民、土匪、八路、國.軍,乃至日後的解放軍,都成了過眼雲煙,在最樸素的生存理念的支配下,農民卑微而又堅韌的活著,城頭變幻的大王旗,永遠無法遮蔽農民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最後,他們還用最質樸的契約理念無情嘲笑了所謂的宏大價值,《鬥牛》用小農意識曲徑通幽的玩了一把市民理念的宣洩。

    最後當牛二拉著他的牛,坐在土坡上,感嘆年華的流逝時,宋錚立馬想起了於華在《活著》里描寫的那個老農和他的那頭牛。

    作為農耕文明的象徵,牛與農民的緊密關係不言而喻,雖然《鬥牛》里把中國牛替換成了一頭荷蘭奶牛,但從根本上看,還是這頭牛在給農民提供糧食,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里,不含三聚氫胺的正宗荷蘭牛奶成了農民難得的營養保證。

    豐滿的奶牛乳.房很容易讓男性農民想入非非,於是,偷摸奶牛的奶.子,成了牛二的罪狀,他甚至因此被戴著高帽遊街。

    不過在管滸的處理下,遊街也被戲謔化了,全然不見《芙蓉鎮》式的廟堂威嚴。

    當然,這裡也存在者另一種微妙的解構關係:荷蘭奶牛是以「八路牛」的身份被神聖化的,即使全村人慘遭日寇屠戮,這頭「八路牛」卻安之若素,甚至成了牛二的精神寄託和唯一伴侶。

    而牛二在抓鬮被分配到飼養「八路牛」后,老大的不情願,九兒在一旁高喊「要他革命」的情節,顯然應合了對宣傳機器的教條敘述厭煩透頂的當代觀眾心理。

    九兒這個角色也很有意思,她處處頂撞權威,用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在貧瘠的山村裡播撒著生命的意義,然而又是一個偽反抗者。

    雖然她嚷過「婦女解放」之類的話,但山村封建秩序顯然又庇護了她,她與牛二的婚配完全是宗族勢力的利益安排,但九兒與牛二的愛情,便是這樣怪異而又自然的滋長起來。

    到後來,奶牛成了九兒的替代品,牛二時而稱奶牛為「九兒」,時而稱它為「娘」。

    宋錚一直把奶牛理解成對中國農村婦女的隱喻,當戰爭讓女人走開時,她們在用另一種決絕的方式參與這場戰爭。

    奶牛不語,女人沒有話語權;奶牛沉鈍,女人處於弱勢地位;奶牛被土匪拉來黃牛強行交.配,女人在命運的洪流中喪失了主動權,淪為純粹的生育工具。

    然而,沒有奶牛,或者女人的撫育,男人都成不了人。

    所以,在這場男人戲中,燕妮的出演四兩撥千斤,而在一幫糙爺們你死我活的殺戮遊戲里,奶牛的出場總是顯得溫情默默。

    更為難得的是,管滸在沉重的悲情敘事中,成功的點綴了黑色幽默的色彩,這種笑中帶淚的技法在劉振偉頹敗后,幾成華語電影的絕學。

    可是在前世,當《鬥牛》上映之後,還是有很多人跳出來,對這部電影提出了各種批評,很多人都認為《鬥牛》情節過於拖沓,而且和《鬼子來了》相比,顯得過於狹隘了。

    然而事實上,《鬥牛》與《鬼子來了》並無可比性。

    《鬼子來了》將民族性、人性發揮到一定的極致,而《鬥牛》旨在描述兩個「打不死的小強」,在外侵內奸的情況下,頑強的生存了下來。

    什麼民族大義,什麼善惡是非,在牛二的世界里,男耕女織、吃飽穿暖才是王道,說他迂也好,麻木也罷,在生活中,只想如此「好好生活」的人卻不在少數。

    正所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如此簡單的句子也需讀書人才能懂得,而小農最高的文化只到了理解男耕女織的程度,又怎樣要求他們兼濟天下,在槍口面前大義凜然呢。



    上一頁 ←    → 下一頁

    兩界搬運工深情不枉此生全服最強刺客吞噬星空東方夢工廠
    你是我的榮耀曖昧技師男神抽獎系統超級神基因魔天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