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
「恩公,這是您該受的!」
何蘭花的爹,也就是前些天挑著謝禮給徐茵登門道謝的何長興如是說道。
完了還讓婆娘帶倆孩子出來給徐茵磕頭。
要是沒有徐恩公,這倆孩子還不知道會被拍花子賣去哪裡、流落何處。
徐茵連忙攔下何老爹,直接表明來意:「我來是有件事想拜託您家。」
「恩公請說。」
「我想收購一批草藥,不拘什麼品種,只要是草藥我都收。您家住在山裡,對草藥了解多嗎?」
一聽是草藥,何長興鬆了口氣:「家裡小子們天天上山,遇到一些品相好的草藥會采點回來,不過都是常見的,不常見的咱們也不認識。蘭花,你去把草藥拿出來。」
等何蘭花把晾著草藥的扁笸籮搬出來,何長興問徐茵:「恩公,家裡就這些,您看是不是您需要的?」
徐茵一眼掃去,看到有幾株她不認識,拿起來正要請教何父,就聽【叮】【叮】兩聲,《中草藥圖鑑》連續點亮了這兩味草藥――
【九龍藤】:苦辛、平、無毒;有祛風、去瘀、止痛之效;可治風濕骨痛、跌打損傷。
【五香血藤】:性溫、味甘;有舒筋活血、風除濕、消腫鎮痛之效;可治風濕疼痛。
如此一來,《中草藥圖鑑》就剩六種草藥沒點亮了。
徐茵信心陡然大增。
「老丈,就照著你們家原先的模式,遇到常見、不常見的草藥,都幫我采來,我按藥材鋪三倍的價格收購。」徐茵豪爽地說道。
「不用不用。」何長興豈肯收錢,「不過是順便的事,恩公莫要見外!」
徐茵沒再多說。
反正她不愛佔人便宜,等他們送草藥來了,再看著給吧。
談妥這個事,又把帶來的回禮給兩家分了分,此趟行程圓滿結束。
當晚在何家宿了一晚,第二天吃了頓極富當地特色的早餐才動身回家。
沒想到回去前,何家三個兒子已經上山回來了,採回來一筐還在滴露珠的新鮮草藥,此外還送了她兩隻陷阱里抓的山雞。
徐茵就塞了一錠銀子給何長興。
「使不得使不得!」何長興極力推辭不肯要。
「您若不收,那這草藥我就不帶走了。」
「這……」
「我這是長期生意,不是偶爾一次兩次。」徐茵說,「不僅你們兩家,其他人家若願意,也儘管采來草藥送我那裡去。」
何家上下一臉感激地目送她離去。
何家小兒子背著草藥筐、拎著山雞送他們到山腳,要不是徐茵堅持自己推板車,他還想一路送她到家。
路過平坳村時,徐茵給了里長兒子一隻山雞:「多謝方兄引路!」
不等對方推辭,徐茵就推著板車走遠了。
「大嫂,你收那麼多草藥作甚?」
沒了外人,二郎憋不住問出盤亘他心裡好久的疑惑。
「草藥能治病救人啊!」徐茵除了沒提《中草藥圖鑑》,別的倒也不算撒謊,「你看咱們那兒,沒個大夫,誰家有個頭疼腦熱,去趟醫館多不容易,何況醫館看病還貴。和咱們住在一起的,都是逃荒來此地的人,你覺得去得起醫館嗎?我雖沒學過醫,但對草藥還算有幾分研究,簡單的病情,抓點草藥煎服,不僅方便錢花的也少。你看這些草藥,山上都是現成的,往後我再培育些不常見的草藥出來,晾乾了囤著,省的四處求醫了你說對不對?」
二郎似乎懂了,點點頭:「大嫂,我能跟您學嗎?我會了以後,您就不用這麼勞累了。」
「可以呀!不過你得先識字。」說到識字,徐茵拍了一下額,「忘記找里長打聽私塾的事了。」
不過,就算平坳村有私塾,二郎去那裡讀書貌似也不方便,太遠了。借宿的話,又覺得太叨擾里長。
思來想去,徐茵道:「算了,大嫂給你啟蒙吧!湊合一下。」
到家她就把這事提上了日程。
鑒於白天要種地,晚上黑燈瞎火的,點蠟燭又傷眼睛,於是把啟蒙時間分成三段:
每天一句三字經。
早飯前,徐茵先教他們識字;
午休起來給他們講解這句話的含義並跟著她誦讀;
傍晚借著絢爛的夕陽再誦讀幾遍,直到朗朗上口直至會背誦。
聖人是一日三省,窮人家孩子則是一日三讀。沒辦法,其他時間要勞作。
徐茵覺得倆孩子要能堅持下來,識字量肯定會大有進展。啟蒙能有這效果不算差了。
等明年開春,李大郎回家后,再讓他給二郎尋摸個正兒八經的教書先生吧。
二郎起初以為徐茵認得的字不多,所以才說「湊合」,等一啟蒙,他驚呆了……
「哇!大嫂,你認得好多字呀?」
「哇!大嫂,這本書上的字你都認得呀?」
「大嫂,你比說書先生講的都好!」
「大嫂,你好厲害!我覺得你可以去考狀元了!」
三妹看著她二哥誇張的表情,露出兩顆小貝齒咯咯笑不停。
徐茵:「……」
無冕影帝要化身誇誇群群主了嗎?
……
盛夏即將過去,早晚有些涼意了。
徐茵把先前買的細麻布拿出來,抽了個空,給倆孩子個做了身寬鬆的秋衣,早晚讓他們罩在單衣外,免得著涼感冒了。
「大嫂,褲腿這裡為什麼有繩子?狗蛋他們的褲腿不是這樣的。」
二郎穿上后,對束帶的褲腿表示好奇。
徐茵示範給他看:「上山下地的時候,你把繩子抽緊,這樣褲腿就不鬆了,蟲子不會鑽進去,而且也不容易剮蹭到髒東西。」
「對哦!」二郎恍悟地點點頭,隨後興高采烈地跑去找小夥伴顯擺了。
徐茵用碎布頭,給三妹扎了朵蝴蝶結,戴在包包頭上。uu看書
三妹在陽光下一蹦一蹦的,好似頭上停了兩朵大蝴蝶。
這時代的孩子真容易滿足啊!
不光孩子,大人也一樣。
徐茵偶爾能去山上泡個溫泉,就覺得好滿足。
可能就是因為來之不易,方才彌足珍貴。
這天清晨,她趁倆孩子還在睡,把米粥煲上后,背了個竹筐上山了。
徑直翻過山,先去石豐年等人發現的溫泉湖泡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