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紅樓大名士» 第171章 京城十八工坊,王熙鳳到巡城公署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紅樓大名士 - 第171章 京城十八工坊,王熙鳳到巡城公署字體大小: A+
     
      第171章 京城十八工坊,王熙鳳到巡城公署

      巡城公署。

      薛家管事遞給賈芸一張紙,拱手道:「大人,下仆根據您的指示,效仿金陵十八坊,打算計劃在小石灘先建造十八個大型工坊,用來安置流民。」

      賈芸接過紙一看,就見上面寫著工坊的名字和要製作的產品。

      名字計有:豆腐坊、細柳坊、木匠坊、銅作坊、鐵作坊、銀作坊、皮作坊、氈匠坊、欽化坊、造紙坊、磚瓦坊、印染坊、釀酒坊、製糖坊、制香坊、製衣坊、榨油坊、印刷坊。

      雖說名字都是按產品命名,但一個作坊並不只生產一種產品。

      比如豆腐坊,不只是生產豆腐,而是生產和豆製品相關的食物,比如豆腐絲、豆腐乾、豆漿、豆腐腦、腐竹、豆芽菜、天貝、腐乳、豆豉等。

      細柳坊,也不只是生產柳條編織品,同樣也生產竹編、藤編、草編、棕編、麻編等。

      包括地席、臥席、坐墊、靠墊、各式花籃、菜籃、水果籃、盆套、箱、吊床、果盤、門帘、筐、燈罩、掛屏、屏風及人物、動物造型的編織工藝品等等。

      賈芸想的很簡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想要讓那些流民徹底穩定下來,就得讓他們學一門手藝傍身。

      當然,因為他讓薛家開辦的工坊,都是採用流水線作業,真正想學會手藝,也需要他們自己機靈肯專研才行,要不然想學會手藝也不容易。

      開這麼多的工坊,他也不怕產品賣不出去。

      如今太后生辰,需要採買的物資極多,就算賈芸這邊加班加點生產,朝廷也能吃得下,前提是質量要好。

      所以賈芸打算從開始,就讓薛家管事嚴格把控質量,將京城十八坊的名氣打出去,形成品牌效益,今後自然不愁銷路。

      賈芸看完後,將紙遞迴給薛家管事,吩咐道:「好,就這些工坊,明天就開工建造,需要人手全去流民營招聘,先招那些戶籍清白,本來就有手藝的。」

      「還要注意一點,最開始每家最多只招一個人,先解決他們的生存問題,再談發展。」

      管事行禮退下,賈芸回頭問黃師爺:「兵馬司統計京城各會館、旅店、酒樓、茶樓、商鋪、船埠、工坊、礦場、寺觀僧道等需要招工的人數有多少了?」

      「回大人,三千多人。」黃師爺拱手回道。

      賈芸點頭笑道:「這又能解決一部分流民的就業,通知五城民政統計處,讓他們按照各鋪子需要的人員,去流民營招人。」

      朝廷對於長期流竄在外的流民,有一整套措施妥善進行安置。

      一方面就是用優厚的條件吸引流民返鄉置業。

      有的地方規定,流民返鄉之後,政府負責調節歸還逃民的房屋土地,減免原先欠下的債務,免除逃民戶的兩年差役。

      另一方面,不願意返鄉的流民,就近原則安置流民,給他們安排土地,減免賦稅。

      流民遊蕩在外居無定所,常常會成為擾亂各地治安的罪魁禍首。

      所以為了治理流民問題,朝廷又推行了一系列的戶籍管理制度,從法律上規範流民的管理。

      制定戶帖制度,實行里甲管理,用黃冊來釐清各地民眾的數量。

      在各地設立巡檢司,憑藉路引和店歷登記,監控流民的流動。

      除了用行政手段之外,還有經濟手段。

      比如針對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為穩定民心和社會秩序,朝廷建了大量的常平倉,預備倉,義倉。

      遇到災荒之年,平價售出,平穩物價,開倉賑災,保障一些無勞動能力的生民,在災荒之年不至於餓死。

      另外還採用以工代賑的方式,官府主持修建許多的水利設施,官督民造,將災民附著在工程之上,有事做和有飯吃,可以有效的穩定社會秩序。

      當然了,官府主要治理流民的思路還是遣歸原籍。

      但隨著酷吏橫行鄉里,稅賦過重,導致流民不願返回鄉里,和官府之間,存在著難以調和的矛盾,有些甚至爆發了衝突。

      還有貴族主導下進行的兼併土地日益嚴重,導致許多百姓無家可貴,以及人口爆炸導致大量相對過剩人口,讓流民越加多了起來。

      賈芸在了解了流民的情況後,結合朝廷的政策,採取了多種手段安置流民。

      一是遣返,將能遣返的儘量遣返,既然這方法有用,自然要用。

      二是想辦法增加就業,官府修建河道等水利工程,可以安置一部分流民。

      同時,賈芸又讓薛家商路,在京城郊外修建大量的手工作坊,解決相當一部分流民的就業問題。

      此外,由兵馬司五城民政統計處出面,充當中介,統計京城各店鋪、會館等需要招工的,優先安置一部分流民。

      三是對於家世清白的,有戶籍的,卻沒辦法回鄉置業的流民,先給他們發放暫住證,解決戶口問題。

      編戶齊民,通過里甲戶籍制度,讓他們互相監督,免得有人生事,導致官府又沒辦法追蹤調查。

      待編戶齊民後,今後再沒有戶籍或路引的,一律勞動改造。

      四是通過養濟院收養孤寡老弱,過往貧病、身亡的流民,棲流所也會給予一定援助,包括送藥、出資、協調返鄉等,義地安排死葬等。

      對流民的基層管控採取官、民協調,管控與援助相輔的策略,恩威並施,全方位、多層次的處理不同情況的流民。

      正因為賈芸多管齊下,京城街道上的流民正以肉眼的速度減少。

      流民減少,治安自然好了許多。

      同時,兵馬司改革後,各部門聯合執法,也讓京城的清潔好了許多。

      不說煥然一新吧,但垃圾處理和大小便問題,卻得到了根本上的改善。

      別小看這兩個問題,京城的衛生髒亂差是出了名的。

      每當下雨,滿街都是污水和屎臭,哪怕是在皇宮外,也都能聞到尿騷味兒。

      為此,還有官員專門寫了詩貶斥,卻從來沒有誰真正處理過這個問題。

      賈芸的原則是,在現有的條件下,能改變多少,就改變多少,至於再深入的改變京城的環境衛生,就要今後再看了。

      正處理公事,衙役進來通報,說榮國府的璉二奶奶前來拜訪。

      賈芸有些驚訝,心道王熙鳳沒事兒跑衙門來幹嘛?

      於是連忙吩咐衙役將人帶到隔壁茶室說話。

      御史公署外,王熙鳳帶著平兒看著威嚴的公署衙門,還有進進出出的官員,心裡不自覺的有些緊張。

      要說她一個婦道人家,雖然以前也胡作非為,倚著王家的權利,幫別人打過不少官司,但實際上卻很少到官府來過。

      尤其是看到公署衙門站崗的那些巡捕,個個身材魁梧,眼神冷冰冰的,不但緊張,還有些害怕。

      身邊的平兒比她還要膽小,她拉著王熙鳳衣擺,小聲道:

      「奶奶,你就不該到這兒來,你看這是什麼地方,個個凶神惡煞的,好嚇人啊!」

      王熙鳳強撐著不適,硬著頭皮,口是心非道:

      「就你膽小,這些人再凶,那也都是芸哥兒的手下,他們還敢對我們不敬?」

      等前去通報的衙役出來,上前低頭哈腰的說要引王熙鳳她們進去,兩人才暗暗鬆了口氣。

      兩人一路憋著呼吸,不敢說話。

      衙門這種地方,是非常嚴肅的場合,讓人一進去,就自然而然的受到了影響。

      兩人被帶到茶室後,衙役讓二人稍等片刻,就退出去了。

      「呼……」平兒長長的吐了口氣,雙眼亮晶晶,激動道:「沒想到芸哥兒就是在這兒當官,太不可思議了!」

      王熙鳳笑了笑,說:「這算什麼,東南西北中,有五個御史公署,也就是說,芸哥兒有五個辦公的地方,厲害吧?」

      「厲害!」平兒點點頭,小臉兒紅撲撲的,興奮道:「這才是男人的本事,芸哥兒比起璉二爺要厲害多了!」

      王熙鳳頷首道:「你看吧,待今後芸哥兒中了進士後,那才威風!」

      平兒嗯了聲,心裡想儘快見到賈芸,這會子她最想的是抱抱他。

      正心有所想,賈芸就笑呵呵進來了。

      王熙鳳見他身穿麒麟服,溫潤如玉卻又不失霸道威嚴,心裡一熱,咬著唇上前行禮道:「民女見過大老爺!」

      賈芸哈哈大笑,關上門後,轉身就將王熙鳳抱在了懷裡,聞著她的體香,小聲道:「就你會玩兒,今兒怎麼突然到衙門來尋我了?」

      說著,他又看到平兒目光火熱的盯著他,於是招了招手。

      平兒小嘴兒一笑,像乳燕歸巢般,撲在他懷裡,緊緊的抱著他,激動萬分。

      賈芸笑了笑,啄了她一口,就聽王熙鳳道:「你把我鋪子都封了,我去你家,你不在,所以才來衙門找你了。」

      賈芸拉著二人來到茶桌前坐下,看了一眼王熙鳳道:「你沒收到兵馬司下發的通告?」

      「收到了,卻沒在意,哪知道動真格的啊?」王熙鳳幽怨道,「還有,我先前也不知道你管著兵馬司,要是知道的話,我就買幾個缸放在門口了。」

      賈芸點頭笑道:「這都是小事兒,也罷,等會兒你就拿我的執照,著人帶去兵馬司銷案,不過還是要繳些罰款的,不能讓人白忙活一場不是?」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我的女友是聲優極品修真邪少斬龍都市極品醫神六零小甜媳
    重生棄女當自強武俠世界大穿越抗日之川軍血歌隔墻有男神:強行相愛1誘婚試愛:總裁老公太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