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137章 改名楊業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 第137章 改名楊業字體大小: A+
     
        “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臨晉鎮外,一隊騎兵冒著風雪在外面巡邏,北風呼嘯,這些騎兵不由自主打了個寒顫,裹緊大衣。

        “這個寒冬,似乎比去年還要寒冷。”

        “希望寒冬不要再有征伐,否則手指都要凍斷了。”

        “那里好像有個人?”

        “你看錯了吧,這個時候怎么會有人在外面游蕩?”

        “我們過去看看。”

        這一隊騎兵向前探查,果然發現了一個步履蹣跚的中年武將。

        此人身披武將才有資格穿著的精良盔甲,但這副盔甲滿是裂痕,鮮血淋漓,傷口因為寒冬而被凍傷,大刀卷刃,似乎不久前才經歷過一場慘烈的大戰。

        “你是何人?”

        “將他押回鎮子!”

        這隊騎兵見對方是武將,雖然來歷不明,但還是將他押回臨晉鎮邀功。

        他們出來巡邏一趟,就能活捉一員武將,怎么也可以提升軍功爵位,不由大喜。

        馮異被張華派去治理臨晉鎮,他聽說手底下的騎兵活捉了一員大將,于是立即將此人招來。

        “我乃劉繼業,此地是哪里?”

        劉繼業在安祿山的騎兵追殺下,又遭遇暴風雪,迷失方向,但僥幸活了下來。

        “臨晉鎮,原本匈奴漢國的地盤。我為校尉馮異。”

        “馮異……!”

        劉繼業聽說對方是云臺二十八將之一的馮異,不由吃驚。

        劉繼業是五代十國的武將,自然知道云臺二十八將。

        對于劉繼業而言,馮異也算是古之名將了。

        劉繼業也清楚,他流亡到了張華的領地。

        馮異不知道安祿山勢力發生了巨大變故,打量劉繼業:“你是劉崇麾下大將,為何會單槍匹馬來到此地?”

        劉繼業嘆道:“說來話長。”

        大仲鎮,張華獲得安插在安祿山勢力的細作傳回的情報,大吃一驚。

        安祿山太狠了。

        幾十個胡人部落的首領,在安祿山設宴款待他們時,安祿山笑里藏刀,直接全部砍了,然后吞并他們的部眾,一舉成為八百里秦川最強大的勢力。

        這些梟雄人物,沒有一個簡單的家伙,安祿山憑借各種手段,硬是取代唐玄宗成為霸主。

        安祿山整合幾十個胡人部落的兵馬,擁兵二十余萬,而且安祿山本來是唐朝的三鎮節度使,嫡系軍隊按照唐軍的規格來打造,實力與一般唐軍相似,還有大量胡人士兵助陣。

        唐玄宗的處境反而有些不妙,人口從兩百萬下降至一百萬。

        而安祿山的地盤擁有超過200萬人口,其中胡人數量超過100萬。

        “主公,鎮守臨晉鎮的馮異來報,劉崇麾下大將劉繼業出現在臨晉鎮。”

        “劉繼業還活著?”

        張華在得知安祿山設鴻門宴殺了眾多胡人部落首領之后,還以為劉崇、劉繼業全部被殺害,沒想到劉繼業可以在安祿山的鴻門宴活下來,而且逃到了臨晉鎮。

        “招劉繼業來見我。”

        張華早就聽聞劉繼業大名。

        劉繼業的本名是楊重貴,后來劉崇給他賜名劉繼業。

        劉繼業也是后來的楊家將第一代主將楊業。

        劉繼業忠誠度很高,劉崇死于安祿山的鴻門宴,那么這就是招攬劉繼業最好的時機。

        而且,張華本就有意圖謀安祿山的地盤,劉繼業想要報仇,需要借助張華的兵力。

        “李隆基與安祿山一時間難以分出勝負,他們在滅掉彼此之前,無暇分兵來攻打我的領地。”

        “暗中集結一萬精銳騎兵,準備回師河洛,攻打陳勝。”

        “令范仲淹從自汝水流亡至河洛的15萬流民之中,挑選出青壯,訓練一萬士卒,用于配合我的行動。”

        張華一邊招來劉繼業,一邊著手打擊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軍。

        根據王鳳傳來的最新情報,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軍征戰汝水流域幾個月時間,從夏天打到秋天。

        到了冬天的時候,沒能在夏秋之際大規模屯田的陳勝、吳廣,缺少糧食。

        這是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軍最脆弱的時候。

        因此張華暗中集結兵馬,準備攻打汝水一帶的陳勝勢力。

        馮異收到張華的命令,親自護送劉繼業來見張華。

        劉繼業身為猛將,生命力旺盛,傷勢已經恢復大半。

        張華令人設宴招來劉繼業,為其接風洗塵。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華開始打探劉繼業的口風:“安祿山殺害劉崇,你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劉繼業答道:“事到如今,唯有設法為主人報仇雪恨。或許我會前去投靠唐軍。”

        在場的陳宮說道:“唐軍此時與安祿山,不過是勢均力敵罷了。將軍若是想要報仇,何不為眼前明主效力?當前唯一有能力打破僵局的,只有我們的主公啊。”

        劉繼業沉默。

        陳宮也沒有詐他,因為張華確實有改變局勢的能力。

        張華除了在關中有一塊領地,在河洛也有一大塊領地。

        兩塊領地加在一起,張華也是百萬人口級別的大領主。

        “你們當真有意攻滅安祿山?”

        “如果有將軍加入,擊敗安祿山,只是時間問題。”

        “既然如此,那么在下可以效力。但如果不能擊敗安祿山,恐怕在下要另尋他法。”

        劉繼業還是選擇留了下來,不過潛在要求是擊敗安祿山,為被安祿山殺死的劉崇報仇。

        對于空頭承諾,張華自然承諾下來,反正以后是否可以擊敗安祿山,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何況安祿山本來就在張華的攻略計劃之中。

        “既然劉崇已死,大概是天命,今后你恢復楊姓,單名一個業字,就叫做楊業好了。”

        張華學劉崇,給劉繼業賜名。

        劉繼業這個名字終究還是太過陌生,于是張華讓劉繼業改名為楊業,重建楊家軍。

        “楊業啊……”

        劉繼業同意下來,開始新的人生。

        這樣一來,北宋的楊家將、種家將,都有武將在張華勢力。

        “待你傷勢完全好轉,隨我前去河洛一趟。”

        張華招攬楊業,讓楊業出征討伐陳勝、吳廣一役,讓楊業盡快融入自己的勢力。

        楊業入駐大仲鎮之后,張華專門前去查看楊業的英雄屬性。

        【英雄】:楊業

        【等級】:55

        【統帥】:85【武力】:96【智力】:65【政治】:45

        【血量】:422(初始325)

        【攻擊】:95~113(初始75)

        【防御】:15(初始10)

        【敏捷】:17(初始12)

        【第一天賦】:無敵(楊業每一次戰斗,可以消耗真氣,激發自身全部潛力,發揮出超越常人的力量,進入短暫的無敵狀態,立于不敗之地,等級越高,持續時間越長)

        【第二天賦】:人刀合一(楊業在使用刀作為兵器時,更加容易激發威力巨大的刀氣,最終可達到人刀合一的境界)

        【擅長兵種】:騎兵

        【兵種】:楊家軍(五階騎兵,長期戍守邊塞的騎兵,天賦“疾行”,兵源:丙等以上)

        【來歷】:北漢、北宋武將,在雁門關之戰大破遼軍。

        ……

        “楊業的武力極高,卻不能速敗安祿山,安祿山的武力恐怕不低。”

        張華聽說了楊業與安祿山交手的經過,發現安祿山一直在藏拙,他自身也是一員猛將。

        安祿山還有一眾鷹犬,以及各個胡人部落的武將。

        雖然安祿山的武將質量與唐軍武將有差距,不過數量倒是不少。

        張華獲得這個情報,對安祿山有了防備。

        張華又令人招募兵馬,為楊業組建楊家軍。

        楊家軍品階不算高,優點在于兵源的要求也不高,規模可以很大。

        楊業的兒子楊延昭卻沒有跟隨楊業穿越到過來。

        楊業穿越過來時,楊延昭還是一個掛著鼻涕的小屁孩。

        因此,目前楊家將只有楊業一人。

        或許其他年齡的楊延昭在這個世界某些地方征戰。

        三原鎮,梟雄安祿山在吞并秦川各個胡人部落之后,也不再偽裝了,建立大燕國,擁兵二十余萬,繼續與唐軍抗衡。

        安祿山殺了各個部落的胡人首領,但沒有清算各部落的武將,而且將他們收為義子或者部將,擁有良將百員。

        各個部落對安祿山畏懼,加上安祿山的天賦效果,紛紛臣服。

        實在不臣服的部落,遭到安祿山血洗。

        在體型臃腫的安祿山下方,劉曜、王彌等一批匈奴漢國的武將跪下,向大燕皇帝安祿山臣服,請求安祿山出兵擊敗張華,為被殺的匈奴漢國皇帝劉淵報仇。

        “待我擊敗李隆基之后,就會出兵攻滅張華,為你們報仇。劉曜,今后你為我的義子,王彌歸你統領。”

        安祿山收下劉曜、王彌這一支匈奴漢國的殘余兵馬。

        劉淵被孫尚香射殺,劉曜、王彌擔心張華討伐他們,于是帶著萬余人投奔安祿山。

        安祿山殺了一批胡人首領,沒有再對劉曜、王彌下手。

        劉曜、王彌是劉淵的武將,而不是領主,安祿山對他們沒有想法。

        劉曜成為安祿山的義子,王彌擔任副將,成為安祿山勢力一支強大的兵馬。

        劉曜擅長用兵,而王彌武力過人,號稱飛豹。

        “張華,你給我等著,此仇不報非君子!”

        劉曜投靠安祿山之后,獲得兵力補充,對敗給張華的部將耿耿于懷。

        各方勢力都在招兵買馬,盡可能提升自己的實力。

        唐軍正在努力收復失去的領地。

        唐玄宗得知安祿山設下鴻門宴,一舉吞并幾十個胡人部落的兵馬,又招攬匈奴漢國的武將劉曜、王彌于麾下,更是憂心忡忡。

        如果說之前安祿山的反唐聯軍只是一群烏合之眾,主力是安祿山的偽唐軍,那么現在安祿山整合幾十個部落的兵力,更加難以對付。

        安祿山的二十多萬兵馬,有安史之亂的叛軍,還有契丹騎兵、匈奴騎兵、羌人勇士等胡人部落的兵種。

        李道宗、薛仁貴等武將被調到北境駐守。

        與此同時,唐玄宗要分出兵力防備張華。

        八百里秦川,一馬平川,安祿山完全可以實行第二次奇襲長安的戰術。

        因此,唐軍還需要在長安城留下不少兵力。

        這也是讓唐玄宗痛苦的地方——唐軍無法集結全部兵力攻打安祿山。

        另外一個痛苦的地方在于,領地縮小,農田遭到破壞,產出的糧食已經養不起那么多唐軍了。

        唐軍越精銳,需要的資源越多,而資源需要領地和人口支撐。

        “這個寒冬,可能不好過。”

        唐朝親王李道宗出任北境唐軍主將,面對安祿山二十多萬大軍,處于守勢,偶爾派出薛仁貴等武將進行反擊。

        李道宗穩中求勝,先后奪回大唐北境兩座鎮子、幾十座村莊。

        本來唐軍也可以選擇長驅直入,直接攻打安祿山屯兵的三原鎮。

        但安祿山的兵馬數量太多了,一旦唐軍長驅直入,安祿山可以分出一支兵馬,迂回穿插,直取長安。

        這就需要一眾唐軍武將穩扎穩打,逐步推進。

        “如果皇兄在此……”

        李道宗想到了李世民。

        如果李世民在秦川,不知道又會如何破敵?

        按照李道宗對李世民的了解,很有可能李世民會設法將安祿山引誘出來,然后直接動用玄甲軍沖擊安祿山的大軍,斬殺安祿山。

        只是李道宗也不知道堂兄李世民在何地,只能輔佐唐玄宗。

        唐玄宗的政治能力倒是夠了,然而唐玄宗的軍事能力,與李世民相比,差了十八條街。

        唐玄宗在后方調兵,派出宦官監軍,而李世民是可以親自上陣的軍事統帥。

        李道宗倒是有些懷念起追隨堂兄李世民征戰四方的歲月。

        “不知這一世,是否還能見到皇兄,一起征戰。”

        李道宗望著鵝毛大雪,不禁感慨。

        在這個世界的某一個地方,數萬唐軍出塞,上千馬車相隨,車輪輾軋出來的痕跡逐漸被飛雪覆蓋。片片雪花落在唐軍的戎裝之上,馬鞍都落有不少積雪。

        數萬唐軍穿過冰封的河流,向北方行軍。

        唐軍主將親自統帥數百騎兵,冒著紛飛的大雪,深入敵境進行偵查。

        唐軍主將登上銀裝束裹的山丘,在他的視線盡頭,是無窮無盡的突厥軍隊,戰鷹在雪花飛舞的空中翱翔……

        古代汝水流域,此地也下起了大雪,河面冰封,北風呼嘯,不時可在道路上見到凍死、餓死的人家。

        陳勝、吳廣與三個唐朝節度使在汝水流域相互攻伐,導致荒災,此地平民流離失所,前一年積累的糧食幾乎全部告罄,又遇寒冬,死者數以萬計。

        亂世,可以打仗,但不能影響生產,否則國力會越打越弱。

        陳勝、吳廣先敗后勝,擊敗唐朝淮西節度使吳元濟、成德節度使王承宗、平盧淄青節度使李師道,但陳勝、吳廣的農民軍糧食將盡,陳勝、吳廣只能集中所有兵力,攻打唐朝三節度使同盟,想要搶走吳元濟最后的糧食,渡過寒冬。

        陳勝征發農民軍所有青壯,出兵十余萬,猛攻三大節度使吳元濟、王承宗、李師道。

        這三個節度使在晚唐藩鎮割據期間,是割據一方的諸侯,手底下也有一些親信。

        唐朝的節度使,可以理解為漢末的州牧、郡守,不怎么理會朝廷的命令,而且唐朝府兵制瓦解之后,各地方采取募兵制,節度使用地方的錢來養兵,所以這些兵馬也只知道節度使,而不知道皇帝。

        這三個節度使聯手,還是無法鎮壓數量越來越龐大的農民起義軍。

        他們為了養兵,對農民的剝削相當嚴重,導致民心下降,越來越多農民加入陳勝的起義軍,此消彼長,陳勝勢力越來越強,而三個節度使手下農民流失,沒人種田,就沒有糧食。

        沒有糧食,就無法養兵。

        與陳勝打到最后,吳元濟、王承宗、李師道三個節度使的將士淪落到在汝水捕魚為生的地步。

        他們,也沒有余糧了。

        王鳳混在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軍之中,又從都尉升遷為校尉,躋身于起義軍高層,跟隨陳勝、吳廣攻打三大節度使最后的地盤。

        王鳳被安排來當臥底,結果都快要混成將軍了。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138章 改名楊業)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上一頁 ←    → 下一頁

    鄉村小仙農冷婚狂愛野性小叔,別亂來!地獄電影院異世妖姬:科學家的修仙
    妾本驚華:彪悍小王妃佛本是道豪門小妻子情陷極品美女上司:無限初婚有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