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最后一個狠人» 第866章 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最后一個狠人 - 第866章 鄭和之後,再無鄭和字體大小: A+
     

    乾清宮中,朱慈烺手中拿著茅元儀所著的《武備志》,細細觀察著第五部分的鄭和海圖。

    茅元儀這老東西,所學繁雜,著書中不僅有兵法火器等軍械記錄,連鄭和海圖都有收錄,不過他收錄的海圖並不完整,只能算鱗爪般的殘留。

    真正的鄭和海圖,其全面的文獻記錄和精確的資料整理,堪稱人類航海史上的文明遺珍,已經消失了。

    饒是朱慈烺下旨專門去找,也沒有找到.......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

    然而,關於鄭和船隊的航海目的、航行範圍等史實以及對七次航行的評價,在後世存在很大的爭議。

    有一種說法,是鄭和船隊最先發現了美洲。

    提出這種學說的是英國學者加文·孟席斯,該學說稱中國明代鄭和船隊可能先於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先於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

    提出這個學說的孟席斯當過英國皇家海軍潛艇編隊軍官,他是繼哥倫布和達伽馬後環遊了世界,並沿著麥哲倫的足跡進行了全球航行。

    在研究鄭和船隊的過程中,孟席斯訪問了一百二十個國家,參觀了九百多個博物館和圖書館,並造訪了中世紀後期每個重要海港。

    21世紀初,在英國倫敦舉行的學術報告會上,以及此後參加了多個學術研討會上,孟席斯不斷的向公眾介紹他的發現。

    首先,他在威尼斯發現了一張繪製於1459年的地圖,上面繪有非洲的南非和好望角,旁邊還畫著一艘中國帆船,孟席斯推斷歐洲的航海圖可能來自中國。

    史學界上普遍流傳的認知是,1479年達伽馬發現了好望角,初中歷史上書上也是這麼寫的。

    然而這種地圖竟然比達伽馬發現好望角時還早二十年!

    這意味著什麼?過了好望角,就是大西洋,就是美洲了!

    在蘇伊士運河通航前,來往於亞歐之間的船舶都經過好望角,既然能發現這個地方,也就意味著在達伽馬之前,早有人發現了美洲了,並且繪製了海圖!

    鄭和船隊當初根據自己的航海經驗繪製了二十四幅海航地圖,一些隨行的船員著有《鄭和航海圖》及《星槎勝覽》等書籍,還出版刊刻了。

    歐洲航海家們很有可能拿的就是鄭和航海圖進行航海探索活動,發現新大陸,進行環球航線的!

    第二點證據,美洲加勒比海海底發現了中國古船的殘骸,還有石錨、漁具等遺物,其材質和形狀,與菲律賓海域打撈起來的中國古船是一致的。

    孟席斯根據自己掌握的風向和潮汐方面的知識,推斷出1421年12月(永樂十九年),鄭和船隊中有九艘遠洋帆船在加勒比海海底沉沒,他們到過美洲!

    第三點證據,「大西洋」的命名,這並非翻譯名,而是地地道道的國產洋名字。

    大西洋這一名稱最早見於明朝記載,利瑪竇來中國晉謁萬曆皇帝時,他說自己是「小西洋以西的「大西洋」人。

    小西洋,也就是印度洋,大西洋便是明朝對歐洲的稱呼。

    明朝年間,東西洋分界,以雷州半島至加里曼丹一線為界,西面叫「西洋」,東面叫「東洋」,因此日本人也被稱之為「東洋人」。

    孟席斯的驚世之說,引起了海內外各種新聞媒體、相關學術刊物的關注,並引起了學術界的爭論。

    有學者認為,孟席斯搜集、掌握了大量的歐洲人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很具有說服力。

    而且,明初國力強盛,擁有先進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加上鄭和船隊陣容龐大,寶船性能優良,完全具備遠航美洲的能力。

    當然,很多學者壓根不認同這種說法,他們覺得鄭和船隊雖然有能力達到美洲,但不是主動的去航海探險。

    至於加勒比海域發現的中國古船,應該是鄭和船隊的一支分船隊在航行中遇到風暴,被一路吹刮到了美洲.......

    還有學者直接否認,言說從現有的史料和文獻資料,沒有鄭和船隊到過美洲的明確記載,上面的都是推測而已,不能當成史實。

    還有的直接說,鄭和船隊在航海技術上完全沒有橫跨大洋的能力,只能近海遠洋......

    其實最早提出中國人最早到達美洲的不是孟席斯,而是18世紀的法國學者漢學家歧尼,他在1761年提出了這一觀點,在當時引起了學術界的熱烈討論。

    討論歸討論,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也沒達成共識。

    香港學者李兆良又接過孟席斯的大旗,繼續求證鄭和船隊發現美洲的說法。

    在1994年,有人在北美東南部意外挖到了一枚金牌(並不是黃金打造的),上面刻著「大明宣德委錫」六個大字。

    這枚金牌經過金屬成分分析和年代檢驗,發現與嘉靖、隆慶兩朝的銅錢含鋅量是一致的,表明了這塊金牌起碼是和明代中葉的冶鍊技術相當,確實是大明宣德年間的正品,被人稱為「宣德金牌」。

    這種制式的金牌,是當時大明皇帝登基后賞賜給番邦的贈品,死後要收回來的,重新頒發新皇的金牌給番邦。

    因此,有人猜測,這是宣德朝時鄭和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下西洋時帶到美洲的,從而徹底留在了海外。

    李兆良還通過研究發現,北美的一些原住民切諾基人使用著「文、武」兩面旗幟,而且每面旗子上使用的是七顆五角星,其擺列方式赫然是中國命名的「北斗七星」。

    「文武」概率是中國文化元素,北斗七星旗也是橫貫中國歷史的皇族旗幟,漢、唐、宋、明等歷朝皇帝的大駕鹵簿中,都有北斗旗,

    皇帝舉行的重大祭祀活動中,也皆會有北斗旗。

    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寫道: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斗。

    華夏民族、炎黃子孫悠久文化,所謂圖騰者眾,恐只有北斗才具最廣泛、最深遠的影響,這也是最具根基的漢族信仰。

    然而北斗旗竟出現在了北美原住民的部落中,這就值得深思了。

    不論如何,因鄭和海圖的丟失,(現存的茅元儀在武備志中的殘篇),鄭和發現美洲學說依舊沒有有力的證據證明。

    就像鄭和第二次下西洋,《明實錄》及《明史》均未記載,永樂五年至七年下西洋的考據,是根據《天妃之神靈應記》的碑文所記。

    「際天極地,罔不臣妾」這句話便是出自這篇碑文。

    這是鄭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船隊在長樂停泊等候季風開洋起航,在重修長樂南山的天妃行宮、三峰塔寺並新建三清寶殿後,鐫刻而成。

    如何不是當年鄭和派人寫下這碑文,抗日戰爭期間當地政府保管給力,五六百年來未遭毀壞,或許歷史又不一樣了。

    .......

    本章引用了往上不少內容,原本我是不想寫的,因為最近看到不少網友發表觀點,大大低估了明朝的航海能力,所以最終還是寫了,讓更多的人知道這種說法。

    當年麥哲倫憑藉五艘破船就能完成環球航行,鄭和船隊有著二百多艘遠洋海船,兩萬多官兵,其中包括了眾多巨無霸寶船,怎麼就不能進行遠洋航行了?



    上一頁 ←    → 下一頁

    百煉成仙重生軍營:軍少,別亂來重生之武神道修羅丹神我真的長生不老
    傭兵的戰爭我在末世有套房當醫生開了外掛儒道至聖重生軍婚:首長,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