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數風流人物» 丙字卷 第三十三節 內參,編者按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數風流人物 - 丙字卷 第三十三節 內參,編者按字體大小: A+
     

    獲得了黃汝良的認可,那麼這份《內參》基本上就算是獲得了準生證了。

    翰林院有自己的專門印館,而且印館規模不小,最關鍵的是,這裡保密性相對較好,在印刷一些涉及到的敏感話題時,可以無虞泄密。

    主動權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馮紫英從一開始就明確了的目標,這樣一個未來可能會意義作用巨大的輿論武器,絕不能落於外人之手。

    馮紫英不得不考慮深遠一些,許獬和鄭崇儉暫時都還不合適,隻能自己先扛著,看能不能培養出一幫人來,範景文、賀逢聖、方有度倒是可以好好考慮一下。

    隻是方有度在三甲進士中排位靠後,未來能不能留為京官也未可知,這卻是一個麻煩,馮紫英不可能辛辛苦苦把他培養起來接班,結果人家卻外放了。

    但兩三年時間有太多的變數和機會,所以馮紫英還是有相當把握的。

    三篇文章,洋洋數千言,便化為了《內參》的創刊號。

    馮紫英和練國事、楊嗣昌、許獬、侯恂、範景文、賀逢聖、方有度、鄭崇儉等人幾乎是守在了翰林院印館處,看著這一份法子翰林院《內參》的新鮮出爐。

    從排版到印刷,而且要考慮紙麵和字塊大小,是否雙色套印,諸多排版上的問題都現場逐一來研究,哪怕是馮紫英先前已經自己先行模擬了一個版麵,但是說易行難,真正到了印館付印時,才知道裡邊還有如此多的關節。

    這年頭的活字已經從木活字進化到了銅活字和鉛活字,但鉛活字尚未普及,在翰林院印館裡,還是以銅活字為主。

    不過翰林院這套銅活字水準極高,與江南老字號的常州無錫華家印館、安家印館,蘇州的金蘭館、金陵的張家印館齊名,水準尤高,隻不過這一套銅活字價值不菲,而且做工精湛,印刷出來的印品遠勝於普通木活字,所以便是京中也無幾家能與翰林院印館媲美。

    翰林院印館不必其他具有商業性質的印館,但求質量,不求效益,這也是目前馮紫英所希望的,這算一下《內參》創刊號也不過付印五十份,除了六部九卿堂上官外,也就是翰林院、五軍都督府和皇上那裡需要呈送。

    雖然隻有這區區幾十份,但是馮紫英相信這份《內參》捲起的風暴,卻能讓整個大周朝廷為之震動。

    伴隨著新鮮出爐的第一份創刊號《內參》印了出來,一眾人都禁不住心氣浮動,簇擁著將那份可以摺疊起來的印紙置放在印館外的石桌上,鋪開來,細細端詳起來。

    整個版麵還是用了馮紫英的設計,左上角“內參”兩個楷體大字,從上而下,占據了一處最明顯的部位,然後在其右麵則是兩行小字,“內蘊天地,參悟乾坤,民生軍情,儘藏於茲”,然後鄭中則是一枚翰林院的龍紋印,最後在右下方則是隸體五個大字,“大周翰林院”。

    右上端則有幾個用方框框起來略微小一號的隸體字:機密事宜,注意儲存,不得外傳。

    接下來,就是三個標題,分彆標註了,題目和頁碼數,

    光是這“內蘊天地參悟乾坤”幾個字顯得有些虛了,所以馮紫英又添上八個字,就是自己杜撰的了,好在這本來就是一份政論性的刊物,倒也不必過分講求什麼韻律平仄。

    許獬的所寫題目為“閩浙沿海生計略考”放在了第一,題目後是作者,相當醒目,永隆五年二甲進士、庶吉士許獬,標註頁碼為一到九頁。

    方有度的題目顯然更聳人聽聞一些,“刑部離奇自戕大案背後隱藏著的秘密——吏、刑之治弊端之管見”,然後是作者永隆五年三甲進士、刑部觀政方有度,頁碼標註為九到十七頁

    前半段是馮紫英問起命名的,還引來了方有度的不滿,認為有些嘩眾取寵之嫌,但馮紫英卻堅持,認為這樣創刊號要讓人記憶深刻,那麼肯定有些博人眼球的關注點,許獬的題目太樸素,那麼方有度的就得要勁爆一些。

    第三篇題目則是鄭崇儉自己擬的,“肘腋之患——寧夏鎮迫在眉睫的軍務危機”,作者是永隆五年三甲進士、兵部觀政鄭崇儉、永隆五年二甲進士、庶吉士馮鏗。頁碼數十八頁至三十二頁,主要是引用的來自陝西佈政使司、陝西行都司和甘肅鎮、寧夏鎮、榆林鎮邸報摘錄較多。

    馮紫英將自己的名字排在了鄭崇儉之後,先前鄭崇儉也是堅決不同意這份好意,一直到馮紫英明確告訴他自己不需要在位兩年後的授官擔心,而鄭崇儉還需要為未來授官去向考慮,鄭崇儉纔算是接受了這份“厚禮”。

    五十份《內參》在完成排版開印之後,其實就很簡單了,看著一頁一頁的印紙印出來,紋路清晰,字跡工整,而工役則熟練的將它們分裝成冊,然後用米汁粘合再用絲線訂好,再是打號,一份完整無缺的《內參》便完成了。

    黃汝良自然是最先收到這份《內參》創刊號的,薄薄的三十來頁,和一冊書還是有很大差彆的。

    但是封麵就很是讓人驚豔,不僅僅是那設計的圖案和當下時興的各種書籍大不一樣,翰林院的龍紋印記和幾個大字,都讓他這個執掌翰林院事的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很是得意。

    當然更吸引人眼球的還是,那幾句話,《內參》名字由來黃汝良自然是知曉的,但是多了“民生軍情,儘藏於茲”幾個字,讓這份簿冊似乎一下字顯得豐滿實在起來。

    還要那“機密事宜,注意儲存,不得外傳”那幾個字更是讓這份東西一下子就顯得神秘莫測起來,也勾起了大家的閱讀**。

    雖然這幾篇文章黃汝良早就看過幾遍了,但是他還是忍不住重新細細的在翻閱了一邊,對於許獬的文章自然不必說,他自己就幫助修改完善,但這名字卻隻能由許獬來擔著。

    寧夏軍務他是不太感興趣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而且給他的感覺馮紫英似乎特彆看重這一篇文章,甚至自己親自執筆,這也勾起了他的一些好奇心。

    但他看完之後也是有些茫然不解,寧夏鎮的情況真的糟糕若斯麼?

    那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在乾什麼?都察院又在乾什麼?

    寧夏鎮如此,那三邊四鎮的甘肅鎮、榆林鎮和固原鎮情況又如何,會不會也差不多?這份疑惑黃汝良估計會讓所有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都產生。

    倒是方有度的那篇文章是最讓黃汝良感興趣,讀起來也有滋有味的。

    案例介紹言簡意賅,但是十分清楚,重點筆墨卻在論述產生這樣一個牽連甚廣長達數年,進而引起了朝廷震怒的案件卻是如此簡單,完全不像外人所想象的那般神秘複雜,甚至在黃汝良看來,一個稍稍有些刑部辦案常識的官吏,甚至吏員都能查清楚。

    科就這樣一樁簡單的案件,卻因為受案一查的縣令的缺乏經驗加上仵作的粗心大意,府一級層麵的缺乏調查,推官剛愎自用,自以為是,南京刑部懶政惰政,按部就班的沿用原來的證據,這一一抽絲剝繭的分析出來,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所花的心思。

    關鍵在於這篇文章涉及到的層麵不僅僅是刑部的問題,更深層次的還涉及到了吏部選官授官和都察院對官員考察考覈機製,作者在文章裡很顯然還是有所保留的,但仍然若隱若現的提出了一些質疑和擔心,並給出了一些方向性的建議和意見。

    不過在最後那所謂的編者按中,語氣卻陡然變得犀利尖刻,接連質疑了幾個關鍵性的問題。

    為什麼縣令在中舉後未進過任何曆事尤其是刑律方麵的事務就直接授官為縣令了,而專門聘請了錢糧師爺,卻未聘請刑名師爺也是一大問題。

    在縣令的辯駁中稱自己無錢聘請兩名師爺,自己的俸祿遠遠不夠,甚至連錢糧師爺的薪俸都還是欠著,要等待從當年的賦稅雜稅中收取費用來填補,這個問題一樣值得人深思。

    黃汝良對這種放在最後的編者按特彆感興趣,之前他隻看過文章,卻不知道這背後還有不過百餘字的編者按。

    就像許獬那篇文章中的編者按一樣,也是毫不客氣直截了當的提出,朝廷海禁給沿海民眾帶來了巨大損失,導致了沿海缺田少地的百姓生計維艱,進而又觸發了倭寇和走私的氾濫。

    民心背向是倭寇猖獗而朝廷難禁的一大主因,那麼朝廷要麼就應當拿出必要的政策和製度給這些民眾一個解釋,要麼就應當考慮這種製度的弊病與獲益對比是否因為時代不同有所變化,進而進行改進。

    這篇編者按,痛快淋漓,筆鋒所指,遠勝於尋常在朝堂上那等為了顏麵情麵的委婉含蓄之語,讓黃汝良都為之胸中塊壘為之一傾,舒爽無比。



    上一頁 ←    → 下一頁

    我要做皇帝幽暗主宰大漫畫帝國全球盛寵小萌妻重生娛樂圈:天後歸來
    三寸人間重燃全知全能者超品醫仙長寧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