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武俠仙俠 » 陰陽道典» 第1261章 仙冥之厄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陰陽道典 - 第1261章 仙冥之厄字體大小: A+
     

    被稱為紫旭真君的老者和被稱為陰九子的青年相當和氣,如同很久沒有見面的老朋友再次相聚一樣,但熟悉他們的人知道根本不是如此。

    與人界不同,仙界與冥界之間的壁障雖然堅韌但並不是堅不可摧的,很多修行有成的仙修冥修都能找到法子破入對方的世界。只不過仙靈氣和陰靈氣水火不容的本質差異使得雙方很少有人願意這麼做,除了搜羅寶物靈材之類的事情外,兩界很少有人願意深入對方的世界。

    可是他們不想,那也得看天道同不同意。人界每十二萬年一次大清洗,仙冥兩界則是每三十六萬年會在各自天道的感召下進行一場大戰。

    此戰波及之廣囊括了兩界的每一個修士,無論是誰想要置身事外都根本沒有可能。

    你可以躲,可以不參與,但你要做好被天道拋棄的準備。一旦遭了天棄,仙靈氣便會就此離你而去,與之一同離開的還有仙靈氣所帶來的長生之效,你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老去而無力阻止,想悔過也沒有機會,因為下一次仙冥之戰還要再等三十多萬年,沒有仙靈氣護體你連年數的零頭都等不到。

    大戰雖然殘酷但也變相的促進了兩界的更新換代和進取的活力,使得已獲長生的修士們不敢停下自己的腳步,拚命的參悟道則打熬道行,以期在下次的大戰中能保得性命。

    如此,每次大戰雖然都有眾多仙修冥修隕落,可也有更多的英傑之輩崛起。而紫旭真君和陰九子就是仙界和冥界中的最佼佼者,傳說兩人都已經渡過了六次大戰,遠超兩界的其餘諸修,無論是戰績還是道行都讓人安望其項背,自然而然的被人尊為各自的魁首。

    以往兩人每次相遇都必然帶來一場天崩地裂,是以當兩人聯手發起這次密會時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轉念一想眾人又釋然了。

    這一次的劫難遠非一界之力可以化解,唯有雙方兩手才有可能博取到一線生機。

    於是,第一次密會就這樣促成了,達成協議的雙方都信心大振,而結果卻讓他們的心深深沉了下去。

    很難想像仙冥兩界會霸佔聯手,更難想像的是即便這樣他們的嘗試竟然仍以失敗而告終。今天這場集會已經是第三次了,能想到的法子前兩次都已經提過了也試過了,這次再聚每個人都低着頭沉默不語,再也不復前兩次那樣亢奮。

    見眾人氣氛低沉,紫旭真君和陰九子互望一眼,眼中都劃過一抹果決。

    「今天叫大家過來,是想看看大家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可以想了。」

    輕咳了一聲,紫旭真君當先開口。

    說完半天不見人答話,紫旭真君並不意外,微微一嘆后看了陰九子一眼。

    陰九子會意,輕笑一聲開口道:「既然大家都沒有主意,那就聽我們的。我與紫旭真君商量過了,我們準備再次清洗人界,將所有妨礙我們長生的禍根全部剷除!」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愕然抬頭,眼神里除了震驚外還有幾分解脫。

    自打三界合一,仙冥兩界的修士們便沒有一天得以安生。最初還有人滿心興奮,以為可以再臨人間大展拳腳,可隨後便有人發覺不對頭了,因為仙靈氣和陰靈氣在以驚人的速度流失,而人界駁雜的靈氣也在以更快的速度湧入兩界,將兩界變得與人界一般不純凈。

    這一發現頓時讓很多仙修冥修心感不滿,奈何此乃天之大勢,他們想阻止也有心無力。但隨後,他們想不阻止都不行了,因為隨着仙冥兩氣流逝的還有他們自身的長生之力,不知是被兩氣的流逝拖累還是被人界靈氣侵染,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了自己大限的存在。

    第一起隕落髮生在仙界,一位晚年得道的老仙在眾多好友的面前身死道消,其它人想幫他卻根本無用,只能看着他滿眼恐懼的快速衰老著,沒多久就絕了氣息化為了朽木一般的枯屍。

    一個長生不死的神仙老死了,聽上去是那麼的荒誕可笑,可親眼見證了這一切的人無不驚駭欲絕,心裏滿是對自己未來的恐懼。

    他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也與這人一樣,於某時某刻壽元終了老死在這天地之間。

    此事過去沒多久,第二起便發生了,緊接着是第三起,第四起。直到三界徹底吻合的那一刻,這股恐怖的勢頭才減緩下來,而這麼多的命案里眾人也總結出了一個規律,死去的都是仙力不高的下等仙修,有些是成仙太晚沒有多少時間修行,有些則是不思進取只圖享樂,因為自身的仙力不夠深厚。這才在首次衝擊中憾然隕落。

    可是,這並不能讓人安心。

    勢頭雖然減緩,可是並沒有停止。

    仙靈氣仍在流失,自己體內的長生之力仍在消逝,一旦長生之力徹底消散,迎接他們的必然是大限的來臨。

    必須阻止這一切,否則仙將不仙,與凡無異。

    只是,該如何做呢?

    有人閉關自封,無用。

    有人佈陣圈禁,還是無用,即便是仙陣也根本隔絕不掉天地大勢。

    有人發現仙晶里的仙氣仍保存完整未出現折損,頓時開始大肆搜刮,可這隻能治標不能治本。仙晶再多也總有用光的一天,而且得知此事的人越來越多爭搶也越來越激烈,若非紫旭真君帶人出面壓制,仙界恐怕早已掀起了一場內戰。

    怎麼辦?

    沒人知道。

    有一個眾所周知的法子便是讓三界重新分離,這樣或許還能挽救現在的局面,可是這根本就是一個夢。

    他們不知道三界為何會合為一體,但他們很清楚自己的能耐,知道分離三界這種事把他們所有人加一塊兒也根本做不到。

    那要是聯合冥界一起呢?

    有人起了心思,結果派人打探後傳回來的消息讓他們既恐懼又愕然,同時還有一絲幸災樂禍的愉悅。

    原來冥界如仙界一樣也起了亂子,陰靈氣也在不斷的流失中,一些道行不高的小鬼已然魂飛魄散,比仙修們還要慘,沒有肉身的他們連個痕迹都沒能留下。

    而派去打探的人被冥修們發現后竟未斬殺,而是讓其帶回了冥界魁首陰九子的話給紫旭真君。

    得知此事的紫旭真君不疑有他,面臨如此生死之危,以陰九子的精明不可能存其他沒有意義的壞心思。

    於是乎兩人各自帶人約談虛空,第一次密會就這樣促成了。拋去以往的敵視和爾虞我詐,開誠佈公的雙方沒花多少功夫便商定出了決定,欲集雙方最大的力量將人界整個封印起來,以此阻止仙冥二氣的流失。

    人界很多人都在好奇仙界和冥界的高人們為何沒有出現在人界,熟不知他們不是不來而是不敢。就在宇文太浩不斷的偷笑着仙界諸仙錯失良機的時候,他根本不知道仙冥兩界已然聯手,準備將他費盡周折才引過來的仙靈氣再次斷絕。

    有化為大河的無盡海阻擋,沒人知道兩界的人在做什麼。有無盡海中被衝出來的蠻妖荒獸阻擋,更沒人敢穿過它們去兩界的大地上看看稀奇。

    是以兩界的準備沒有受到絲毫阻礙,順利的連他們自己也不敢相信。直到最後一座仙陣佈置完畢的那一刻,他們的心才總算安定了下來。

    起陣,封印。

    在紫旭和陰九子的引導下所有人都卯足了全力,一座座仙陣逐一周轉漸漸連成一氣,形成了一個連很多善於陣道的仙修都看不懂的玄奧大陣。

    可是當紫旭主導的陽氣和陰九子主導的陰氣彙集一處時,陰陽流轉的結果並非出現,得來的只有陰陽兩極的劇烈衝突,以及一座座陣法的轟然爆碎。

    那場流星雨很多人都看見了,凡人只感覺很漂亮,修士則暗暗猜測會否是哪位大能在天外鬥法。

    熟不知那場流星雨帶走了多少真仙鬼聖,若非修為深厚反應及時,連紫旭和陰九子都得隕落其中,要知道他們可是大陣陰陽兩極的陣眼啊。

    人界諸修不知道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躲過了一次陰謀,而仙冥兩界的人則深知自己不日將厄難當頭。

    有人咬牙切齒,有人垂頭喪氣,不過紫旭和陰九子並未放棄。封印人界只是幾種方法裏的上策,既然不行那就另換一個方法。

    封印人界不成,那就封印仙冥兩界,只要能將三界的聯繫斬斷,封印哪一處不行?

    可幾番嘗試的結果仍以失敗而告終,仙界與冥界的反噬比人界還要厲害,就連陣法他們都沒能佈置完整。

    就在眾人心若死灰的時候,一個仙修卻提出了一個主意。與他人不同,此人並未參與封印一事,而是追尋着流失的仙靈氣進入人界,仔細的研究了一番問題的根源,而他得出來的結論也很讓人震驚。

    他發現三界合一后靈氣交融固然是大勢所趨的必然,但更多的則是人為。

    要知道靈氣乃是冥冥而生的靈物,無論生靈還是死靈從誕生的那一刻起便不自覺的吸收著這些靈物。其中有人偶得了煉化之法則會化被動為主動,這些人就是修士。

    一個修士所吸收的靈氣越多,修為就越精湛,直至積量生變,這就是境界突破。而突破后的結果則是需要更多更精純的靈氣加以吸納煉化,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修為不斷提升。

    可是人界的駁雜靈氣總有極限,到了飛升期之後想要繼續精粹煉化幾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飛升後期,外界的天地靈氣怕是還沒有修士自身的渾厚精純,靈物變作了毒物,需要時時閉關靜修才能保證自身的修為不衰退,而且閉關之所還必須是靈氣濃郁的洞天福地才行。

    留在人界,這些人早晚有一天會死,死因不僅僅是壽元終了,還有可能是無法遏制修為衰退而道心崩潰,修為越高這種情況越容易發生。

    眼看着自己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才得來的法力出關沒幾日就駁雜不堪,而煉化的結果是十去其九修為大跌,這種無用功的打擊一次兩次還行,次次如此再堅定的人也難免氣餒,久而久之下道心失衡甚至潰散一空也是情理之中的。

    而這些人若是想要解脫就只有一條路——成仙。

    只有仙界的仙靈氣才能供給他們的需求,也才能賜予他們苦盼一生的長生之力。



    上一頁 ←    → 下一頁

    絕對一番穿越未來之男人不好當重生之摳腳大漢變男神婚途有坑:爹地,快離婚紀少輕裝上陣抓淘妻
    地球唯一修士我真沒想重生啊權謀:升遷有道紈?棄少秦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