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清隱龍» 3624 告刁狀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清隱龍 - 3624 告刁狀字體大小: A+
     

    “不不不……這個不能給你看,這是我的私人日記本,記錄的是我家庭的瑣碎事情……這個和考古沒有任何的關係……”

    看着塞繆爾跟護犢子一樣抱着那本巨大的牛皮筆記本,左邊也不知道如何下嘴了,總不能直接跟他說,昨天晚上、前天晚上我都偷窺你了,你就在日記本里記錄了好多文物的速寫畫呢!

    對,其中就有祆教勝利之神的那個石雕的圖樣!

    這話無論如何也不能開口,說穿了那不就承認自己是個偷看的小人了嗎?

    憤憤不平的左邊氣的跟尚泰王告了好幾狀,而尚泰王畢竟是國王出身他倒是沒有琉璃廠商人的那股子小氣勁兒。

    “不要生氣了,人家有人家的秘密,不給就算了……這段時間塞繆爾先生也是共享了不少文物線索,應該謝謝人家的!”

    “謝他?哎呦,我的好王爺啊!您也太好說話了,明明是他佔咱們便宜的……這次去敦煌就不應該帶着他!”

    在尚泰王這裡得不到支持,左邊回頭就憤憤不平的向大後方告了一狀……原來就在這個月,富慶的大清電報局終於歷經千辛萬苦把西安通向蘭州的電報線修通了,此刻電報線正全力以赴沿着絲綢古道*修。

    也別說清政府腐敗不腐敗,無能不無能……其實只要任何一個政府捨得花錢,肯下最嚴的軍令,那麼辦事兒的效率也不會低到那裡去。

    修電報線本來就不是多複雜的高科技產業,挖坑下木頭樁子老百姓還不會?扛着一卷卷的電線架在杆子上,這又有什麼難的?

    你想速度快那就軍民齊上陣吧!左宗棠當然知道電報線路的好處了,所以在大軍沿着古驛道向瓜州進發的同時,就已經下令讓部隊先挖坑下杆子,都已經做好了一半的工作。

    這也就是受制於運輸條件的影響,囤積在西安的上百噸進口電線都得靠最落後的運輸手段往西邊輸送。

    否則只要電線供應的快,左宗棠的部隊就連架線都能一起包圓了!

    眼下徵西大軍和大清電報局已經形成了非常高效率的配合,大軍進發順手架好電線杆,木頭就地取材。

    而電報局的人帶着電線一路就鋪了上去,每一個城鎮都放下一名會收發電報的老員工,他的任務就是管理各地的電報局,而且必須在一年內培訓處幾名徒弟。

    左宗棠、富慶這都是真正幹事兒的大員,不是那些混吃等死的王公大臣,在他們的管理下,西北的軍情傳遞已經漸漸的開始電報化了。

    左邊打聽了一下,十二月底,這電報線就能修到古浪河,三個月後就能修到嘉峪關去,四個月就能到瓜州。

    這樣一來,他和大後方的信息傳遞也就便利了很多,尤其是左邊眼下負責了很大一塊元首博物館建造的任務。

    他在中情局是掛號的,甚至左邊隱隱的已經成爲了中情局的一個外圍合作人員,像他那是有權給中情局各部發電報的。

    他要向肖樂天告刁狀,就可以向任意一箇中情局分部尋求幫助,這電報自然就有人替他轉呈到元首面前。

    左邊在探險隊即將出發的前夜,將塞繆爾貝克這個半路插隊的英國人的情報寫在了薄薄的絲絹上,利用中情局的信鴿放飛到了蘭州。

    “屬下懷疑,這個塞繆爾貝克就是一個文物大盜,他來中國的目的就是要盜取最有價值的文物……”

    “情況緊急,希望元首給予指示,一定要保住我們中國自己的珍寶!”

    說來說去,左邊也沒有意識到塞繆爾的危險性,這位琉璃廠的大朝奉,從一開始就把這名英國探險家當成了一個古董大盜。

    這也怪不得左邊多疑,其實左邊也好還有尚泰王也罷,他們本質上也是文物盜賊,在歐洲左邊也蒐羅了不少歐洲的藝術品。

    而尚泰王在埃及那可是直接開過帝王墓穴的,挖出來的寶貝成車往外拉!

    人類歷史考古學的啓蒙時期就是這麼野蠻,那些學者一個個都是強盜、小偷,全球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文物法。

    這幾千年前的寶貝還不是誰發現就是誰的!

    告狀之後,瓜州的探險隊終於出發了,左宗棠臨行之前還勸他們再修養幾個月等春暖花開的時候再出發也不遲。

    但是這些人已經等不及了,尤其是當他們聽嚮導說莫高窟很多洞窟都已經被黃沙所掩埋,每天的風沙都在侵蝕着壁畫,他們更是待不住了。

    1871年12月底,一百多人的探險隊從瓜州出發,*南直奔敦煌而去!

    敦煌隸屬於古瓜州,在漢代之前這裡一直都是遊牧民族的棲息地,黨河水灌溉這裡形成了一大片水草豐美的綠洲。

    絲綢之路形成後,這裡是商隊進出樓蘭古國的要道,一度繁華無比!

    漢朝末年天下大亂,李廣的後代李暠割據敦煌建立了西涼國,這敦煌就是西涼國的都城。

    五胡亂華後的十六國時期,中原大亂民不聊生,那時候北方的漢人一大部分南遷,在東晉朝保存着漢家文明。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中原漢人選擇了西逃,沿着絲綢古道進入西域,其中一大部分就定居在西涼國內。

    正是這些中原的知識分子和工匠農人,帶去了文化和新的技術,一時之間讓敦煌的經濟文化有了井噴一樣的發展。

    這些中原知識分子很多都很崇佛,而敦煌又是佛教傳入中原的必經之路,當地也有很多高僧大德常駐。

    有了文化的普及型,又有了中原工匠的高科技建築雕刻技藝……最關鍵的是,這些人才讓當時敦煌的經濟得到了發展。

    有錢,有技術而且還有民間廣泛的羣衆支持!

    莫高窟在樂尊和尚的倡議下,終於開鑿了第一洞窟,而這一工程一直從十六國延續到了元代!

    無論朝代如何變遷,敦煌莫高窟的修繕開鑿活動都沒有停止過,無非就是盛世多修造,亂世多維護,而各個王朝的統治者爲了穩定人心,也都比較支持或者不干預敦煌的莫高窟修造工程。

    直到明朝,莫高窟的命運發生了逆轉!



    上一頁 ←    → 下一頁

    最強抽獎系統諸天萬界天影鋼鐵皇朝農家小媳婦
    我的老千生涯小青銅你別慫我家後門通末世劍王傳說大明最后一個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