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第536章 武漢軍校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 第536章 武漢軍校字體大小: A+
     

    自古湖南即有“無湘不成兵”之說,曾國藩首開湘軍之例,正史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僅湖南一地,出戰功赫赫將帥數百,可見湘人人才之盛。

    張漢卿因功敘賞,于學忠升少將旅長,負責在湘招募新兵。除將原湘軍2個師改編爲1個師外,另招募了1個師,分別定爲人民軍第8、第9師。

    因爲人民軍擴充太快,重要來源有直系、陝西靖國軍、河南鎮嵩軍、寧夏回兵、鄂軍、湘軍及機關報老奉系,各部體系混雜意識形態各異,不像東北奉軍本由一個體系演化而來。張漢卿平湘鄂,地盤大了許多,原有的西北人民軍兼有西北及華中的軍事存在,“西北人民軍”的叫法已不合時宜。

    爲將各股力量團結起來,張漢卿改組西北人民軍爲中國人民軍西北軍區,進入湖北、安徽與湖南的原西北人民軍爲中國人民軍華中軍區。

    爲使軍隊無地域歧視及減少老奉軍之習氣,要求全體軍官士兵“聽黨的話,與人民血肉相連,無地域之分,無民族之見,精誠團結,統一祖國”。

    人民軍擴充得也確實是太快了,快到原西北人民軍總政治部主任王以哲一個頭兩個大,他現在已經沒有時間理會西北的事務了,光華中的幾支部隊的政治動員、思想教育與組織培養已經讓他忙得團團轉。很多新部隊、新軍官,對人民黨的那一套方針還不是很理解,軍隊的整編也還多數以舊軍閥的方式來做,改正需要時間。

    原本是人民軍精銳的第4騎兵師因爲要“摻沙子”及改制的原因,全師5個騎兵團已經分別調一個團給陝西第5、6師及湖北第一師,即使注入原駐湖北降兵第18師的絕大多數人馬,現在因爲做了大幅度的剝離,短期內再也形成不了主力了。

    全部華中部隊唯有一個精銳的第1師可以作戰,張漢卿可不敢冒險。北京的形勢現在不知道怎樣了,但歷史上可是明明白白記載着第一次直奉大戰是今年發生的。

    自己穿越以來雖然以超常的能力些許改變了東北的局勢,但對於絕大多數的事件,他仍然沒有能力帶來質變,比如日本對東北的蠶食現狀、日軍對蘇俄局勢的干涉、五四運動、直皖大戰…

    如果這時候發生直奉之戰,張漢卿沒有信心保住好不容易奪來的兩湖地盤,當然退守西北還是有能力的,但是勢必會給未來增加新的變數。

    該歇一歇,好生經營一下軍隊了。此外,未來擴軍備戰都是要錢的,真正在這裡紮根也要給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利好,是需要給疲憊的地方將養生息了。否則經濟起不來,自己白白浪費了擁有號稱“湖廣熟,天下足”的鄂湘兩塊肥地。

    可惜蔣百里被父親挖了牆角了,不然他在這裡,作戰培訓工作一塊交給他,黨務及政治培訓工作交給王以哲,軍事交給戢翼翹,自己可就專心搞活民生,並順帶着思考下一步的動作了。

    我需要人才!

    懷着這種心思,他一面安排籌備武漢軍校,一邊務色得意的人才。湘中戰事尚未平息,張漢卿即已安排東北講武堂一大批中高級教官兼程南下,來充實新成立各師的軍官隊伍,一邊擬成立武漢軍校。

    在漢口諶家磯有一座造紙廠,業已停產,其院子很大,而空房很少。張漢卿以此爲基礎,建立武漢軍校。1921年10月1日奠基,次年2月15日完工,面積約10000平方米。

    軍校校本部是一座日字形的二層磚木結構、三路四進、迴廊相通的樓房,軍校大門風格非常樸實,中|央上方橫匾上“人民黨黨立武漢軍校”幾個大字,以排斥其它黨派在校內的地位,是張漢卿所書。

    在二門門口掛着一副對聯:“殺盡敵人方罷手;完成革命始回頭”,二門右側牆壁上,掛着張漢卿手書的“軍民魚水情”校訓。軍校大門綵樓兩旁掛有一副對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橫額爲“革命者來”。(這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軍校由六個部門組成:政治、教育、訓練、管理、醫學,分爲補給,分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憲兵、政治等科。首任校長由張漢卿親任,正式以五星紅旗爲人民黨黨旗及人民政|府旗,並顯示了少帥多才多藝的能力,親自“作詞、譜曲”制定了《人民黨武漢軍校校歌》: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着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衆一心,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這首鏗鏘嘹亮的歌曲,極有勢氣,反映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戰鬥意志,又道出了久處列強壓迫下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心聲,出臺不久就廣爲人民軍戰士熟悉,並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傳唱。

    戰爭時期,不能像和平時期那樣按部就班地從頭學起。人民軍中能夠進入軍校的,基本上都是征戰多年的老將,他們缺少的,不是戰爭的技術,而是戰爭的藝術和眼界。一句話,現在武漢軍校的着眼點,在於讓他們儘快地進步,在短期內掌握更多、更高的軍事理論和知識,爲他們更上一個臺階作準備。

    人民軍擴充太快,高級軍官很多是由原來的下級軍官直接充任,屬於火線提拔。趁着這個好時機,讓他們回回爐深造很有必要。

    張漢卿對純軍事的東西也就當初在奉天講武堂時學的那些,加上從原陸軍大學出來的幾位將領的建議,就形成了速成科這麼一個半吊子學習班。

    速成科,半年爲一學期,爲期一年。

    第一學期:各國曆史,各國地理,軍制學,軍器學,築壘學,地形學,交通學,衛生學,馬學,教育軍隊法,各隊戰法,混成協標圖上戰法,就地講演戰法,野外戰術實施,指揮各種隊伍法;

    第二學期:陸軍經理,軍政戰史,混成協標圖上戰法,一鎮國上戰法,兵棋,野外講演戰法,參謀旅行,出師計劃,輜重勤務,兵站勤務,輸送學,地形偵察,兵要地理,要塞戰法,海戰要略,戰略學,教育軍隊法,圖法學,指揮各種隊伍法,馬術,見學旅行。

    從遼寧軍校調過來的中高級教官很快就熟悉了武漢軍校的節奏,這些新式的軍官多是從各個正規軍校出身,又有在部隊指揮的經驗,少有軍閥習氣,因此頗得好評。其中,張漢卿特別欣賞王瑞華,他是張漢卿徵蒙前特別留在瀋陽並主持軍校學生教導隊日常訓練的隊長。

    經過兩年的鍛鍊,王瑞華軍銜已從中校升到上校,不過此上校非彼上校----遼寧軍校教導隊隊長在之前是少帥兼任,在氣勢上比之一般少將也不遜多少。張漢卿此番將之調來,也是有讓他親自掌兵,新成立的第8師就是爲他準備的。

    不同於東北講武堂及陸軍大學堂的是,張漢卿特別注重炮兵軍官的培養,專門從東北請來奉軍的炮兵權威鄒作華來作炮兵教官。

    炮兵是“戰爭之王”,現代戰爭一系列新式武器無一不是由它演化而成的,像坦克、裝甲車、自動化火炮、火箭炮,以至於後來的導|彈也無非是它的射程的增強和精度的增大而已。正史上對日、對蘇、對美的幾次較量,讓解放軍陸軍有了另外一個名字:嚴重加強迫型火力缺失焦慮症患者羣。包括美帝,也不是不重視陸軍火炮的作用,只是其很大一部分被空中火力取代了而已。

    就是在現在,判斷一支軍隊的戰鬥力,除了士氣之外,很大一部分要看火力。像十四年抗戰,中國軍隊在火力上吃了多少虧!缺少大炮等重武器的抗日軍隊,一個軍打不過日軍有火炮支持的旅團是常事,以至於被日本兵譏笑爲弱不禁風的常敗軍。

    可是事實真是如此嗎?抗戰後期時,當裝備美械炮兵的國民黨軍面對同樣兇殘的日本兵後,其反應出來的勇猛讓日本人同樣丟盔棄甲。所以不是中國軍隊不如人,而是裝備的差距太大!

    現在,在張漢卿一以貫之的重視下,奉系對火炮的需求達到一個新高度,每一位師級將領都把是否擁有炮兵團作爲其部隊是否爲主力的標誌。也在這種情況下,師級部隊至少都已快速裝備了炮兵營,需要對其作系統化的培訓。

    鄒作華曾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12期炮科,在直皖之戰後入奉,正史上後來擔任奉軍炮兵司令,在火炮上浸淫很深。他的到來,有望把人民軍的戰鬥力提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春節既過,張漢卿以人民軍總司令名義發佈命令,以王瑞華晉升少將,代理新8師的師長;以于學忠少將旅長銜,代理新9師的師長。說是代理,只是因爲資歷不夠的一種障眼法,要不了半年,兩人紛紛轉正。

    只要政局不發生大的變動,西北將無內敵憂患,因此作爲人民軍大本營的西北軍區(這是張漢卿第一次明確提出軍區的概念,以協調各作戰部隊的後勤、裝備及統一指揮),側重點在於軍地建設以及作爲後備力量。

    所以實力上並無顯著優勢的第2、3、5、6四個師被留在這裡,由許蘭州擔任司令,駐所蘭州,節制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蒙古諸省軍事。西北軍區參謀長一職,張漢卿建議由胡景翼兼任,以作爲人民黨統戰表率。

    韓麟春作爲少帥的軍事助手躍升爲人民軍副總司令,他現在已經完全可以獨擋一面了。

    ----------------------------------------------------------------------

    打個廣告,新書《我不想上梁山》即將發佈,獲請期待!



    上一頁 ←    → 下一頁

    外掛傍身的雜草皇恩絕品小村醫近身狂兵超品奇才
    家有表姐太傲嬌異世界的魔王大人醫冠楚楚·教授大人,惹天醒之路武極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