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第252章 跳樑小醜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 第252章 跳樑小醜字體大小: A+
     

    爲了避人耳目,到了天津,張勳特意把黎元洪剛剛委任的代理國務院總理李經羲拉上,兩人一起上北京。

    在火車上,李經羲見張勳攜一巨匣,呵護備至,似乎裡面裝有極其重要的物件。他覺得奇怪,便問張勳裡面何物,張勳故作神秘,笑而不答。李經羲禁不止好奇,一再發問,張勳這才神秘的低聲說,裡面乃是“靴帽、袍褂、翎頂也(即清朝官服)。”他說:“我久不見幼主,這次順便去宮中叩見請安,你也是先朝大臣,何不跟我一塊去覲見?”

    李經羲心想我是民國的內閣總理,怎能去參見前朝廢帝,於是便與未攜帶官服爲由加以推脫。張勳卻認真的說:“這個無妨,我這裡備有好幾份,屆時借你一套即可。”李經羲因爲他開玩笑,便隨便答應了。

    等到了北京,張勳真的馬上要去宮中覲見宣統,臨行前硬要把李經羲拉上,李經羲覺得多有不便,便以無官服而婉言謝絕。張勳很不以爲然,隨手將自己頭上的官帽摘下,硬戴到李經羲的頭上,還大笑道:“張冠李戴,有何不可耶?”最後走到半路上,李經羲才找了個藉口跑掉。

    到這個時候,大家還真沒想到張勳的來意。因爲他把軍隊放在北京城外,只帶了幾個衛兵入城,以向外界表示他無意兵諫,只是來勸和的。當然,私下裡,他的動作也是很頻繁的。

    跟多數有身份和地位的老粗一樣,張勳特別喜歡聽戲,所以他把京城的藝人請到家中開堂會,一是真喜歡,二來也是作幌子。

    別說,他的魅力不簡單。因爲他出手大方、不拿架子、而且懂戲----是真格地愛戲、也愛戲子,所以民國四大名旦、四大鬚生,甚至老一輩的譚鑫培、孫菊仙都買他的賬。只要他開堂會,請誰誰都來。

    此時民國已經建立六年,連總統都換了兩茬了,即使復辟成功,還需要一批擁躉啊。所以張勳在私下裡放風,以便尋找支持者。一時間北京城裡風聲很緊,大街小巷都在傳說張勳要復辟。

    現在看起來,復辟這事簡單是腦袋進水了,正常人誰都不會幹這事,那是要推翻國家啊。所以,歷史書上的張勳當然臭了。

    可是要代入時代啊,那會兒清朝才亡國幾年,並且君主立憲一直有市場。在好些人的心裡,都覺得共和不適合中國國情,退回去走君主立憲的路,也許可行。當年的老百姓,對於上面有個皇帝,其實沒有什麼不高興。因爲幾千年的帝制傳統,大家都習慣了。所以復辟當日,北京市民歡聲一片,家家戶戶掛起龍旗就不奇怪了。

    中國的歷史記述,一直在進步史觀的指導下,帝制復辟是絕對的政治不正確。哪怕你僅僅是要君主立憲,也是大逆不道,冒天下之大不韙。

    可是張勳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就憑手中這5000兵,順風順水沒有問題,真的發生些變故,他的這點兵力連鎮守北京十幾個城門都不夠用,所以需要尋找一批“志同道合”者。在此時,以滿清遺老鐵良爲首的“宗社黨”趁機與張勳搭上線,要助其一臂之力。

    要說這個“宗社黨”,讓人可氣又可笑。辛亥革命後,失掉權勢地位的一小撮清室皇族中的頑固分子良弼、溥偉、鐵良等爲恢復往日榮耀,密謀結社“君主立憲維持會”,反對清帝退位及與革命政|府議和,企圖保存清皇朝統治。然而隨着其中流砥柱的人物良弼被京津同盟會分會的殺手彭家珍炸死後,這個組織已作鳥獸散。

    然而人一旦痛失權力,對其的渴望卻越發強烈。三年後,由於日本政|府大隈重信第二次組閣積極支持滿**|立運動,宗社黨在日本重新成立,總部設在東京,大連設支部。主要成員有原肅親王善耆、原恭親王溥偉、原陝甘總督升允、原蒙古貴族巴布扎布,富升阿,還有日本人川島浪速、頭山滿、山田修、若日太郎等30餘人。

    本來寓居大連的原肅親王善耆領導大連支部,與川島浪速等共同策劃,於1916年3月組成宗社黨“勤王軍”,準備在遼南起事。卻被少帥帶一幫學生軍輕鬆打得落花流水,也成就了少帥的“乳虎”美名。隨着1916年6月袁世凱死,段祺瑞組閣,日本對華政策轉變,勤王軍被解散。張作霖在奉天越來越強大的力量讓他們認識到,在東北這個他們滿清“龍興”之地想搞出什麼大動靜、重建王朝之可能性大爲降低。假以時日,清室復辟幾無可能,宗社黨們陷入絕望。

    可是當輾轉得到張勳意圖復辟的消息後,這些人就像打了雞血似的準備孤注一擲了。是啊,時不我待,再不出手,滿清皇室的名號就要真的被扔進歷史的故紙堆裡去了。以號稱“只進不出”、外號“鐵公雞”的慶親王奕匡長子載振爲首的原親王貝勒們紛紛大方地散盡家財,從外國銀行裡取出備以未來揮霍的財產,準備向日本人購置軍火,重組“勤王軍”,並大力支持張勳的“義舉”。

    張勳軍隊不是火力不足嗎?我們出錢買大炮給他守城!他的軍隊不是軍費不足嗎?我們替這些“忠義勤王軍”發放津貼!拉攏人員助威不是需要花錢嗎?我們幫襯着!----只要大清帝國能夠再續龍祚,這些錢都是分分鐘的事。

    可笑當初執掌政權時,載振與大臣那桐一道賣官斂財,人稱“慶那公司”,毫無顧忌地充任大清挖墓人的角色。在經受這麼多年國破家亡的遭遇後,終於醒悟過來了。沒有大清國,他慶親王什麼貝子貝勒屁都不是!在一番努力後,一幫子滿清遺老們共集資合大洋180萬元,由時任總統府高等顧問、號稱滿族上將第一人的廕昌負責聯絡日本軍火商。

    180萬元在當時可是個相當不小的數字,足以買下66架飛機、或是30門大炮、或是200挺機槍,可支撐起一個陸軍旅一年的軍費。

    不必心疼,不見中國幾千年的GDP,清末全貢獻給了別人,還在乎這些?

    由於復辟行爲已衆人皆知,爲免夜長夢多,在東京的川島速浪等人通過諸多手段,竟高效地取得日本陸軍部的同意,將一批原本要武裝熊本師團的武器優先供應給了“宗社”。軍火商也盡展日本企業的高效,經最後確認,這批軍火將在兩週後在天津交貨,然後通過陸路運至北京,以增強張勳的力量。

    爲了取得最大化的支持,張勳也盯上了失勢但還有實力的馮德麟,突然電召馮德麟進京。馮德麟正愁無法擺脫張作霖緊逼的大手,也是一時豬油蒙了心,竟然願以身家性命賭了一把。在他看來,張勳復辟成功,不愁加封進爵,榮歸東北,取張作霖而代之。到那時,封侯入相當不在話下,何懼張作霖一盛天將軍?

    有人驚喜有人愁,這愁的是他的長子馮庸、同字漢卿的那個。

    親身經歷過老袁稱帝耀眼的肥皂泡破滅的馮庸,對自己老爸再次走上賊船很是擔心,也不看好張勳的此次所謂“復辟”。他認爲,老爸和張作霖的衝突是政見上的不和,還有得商榷;但參與復辟那就是政治上的倒退,會徹底敗於張作霖。

    他向馮德麟說:“父親還是不要摻和復辟這事,已經共和幾年了,故總統這麼強實力的人都沒能做到,張勳就區區幾千人還能做得什麼成就來?白白給那位督軍送了把柄!”

    但是已經鬼上身的老馮已經聽不得人勸了,而且形勢也逼得他不得不這樣做。與其在張作霖的壓力下苟言殘喘,還不如奮起一搏。他向馮庸無奈地說:“我老了,鬥不過張作霖了,現在在明面上已經被他將死。如果再不趁此機會一博的話,等到段祺瑞再坐了總理,我的日子也就到頭了。”

    於是派其心腹張海鵬旅長帶先遣隊二百人,先期前往北京就近探望風聲。6月20 日,馮德麟在三十名衛士護送下親自到京,立即拜見張勳,表示支持復辟活動並願爲其效忠。張勳對這位關外強人的加入非常高興,他得意地說:“有閣忱老弟爲我搖旗吶喊,我這心裡痛快多了。內有大義,外有強援,中興大清指日可待啊!老弟能有此眼光,他日登堂拜相不在話下。”

    爲了堅定其信心,他向馮德麟透露一個消息:吉林督軍孟恩遠也對皇室持支持態度。

    這個孟恩遠也是對張作霖的擴充持反對意見,因爲在民國前後,他與張作霖、馮德麟共稱關外三傑,當然不能容忍張作霖坐大。本着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原則,馮德麟覺得終於找到共同語言了,於是竭力拉孟恩遠下水,一是想與他和張作霖同仇敵愾,二來恐怕也是爲看起來玄乎的復辟多上點保險。

    暗地裡,馮德麟則以三拜九叩的大禮,進宮謁宣統皇帝。溥儀賞賜給他“穿黃馬褂,紫金城內騎馬,御前侍衛大爪頭銜”。

    這讓馮德麟堅定了立場,爲了讓復辟的力量更加強大,他向他的28師發電,讓全師星夜入關。這支勁旅如果加入,雖然註定不會產生決定性的作用,但北京城的糜爛極有可能,而且會讓張作霖完整吞併28師的念想破碎!



    上一頁 ←    → 下一頁

    嬌寵令斗羅大陸III龍王傳說名門暖婚:霸道總裁極致長生歸來當奶爸我的美女公寓
    極道天魔媽咪寶貝:總裁爹地超給女子監獄風雲嬌女毒妃女帝直播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