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第237章 政治新星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 第237章 政治新星字體大小: A+
     

    在細細揣摩張漢卿制定的人民黨組織架構之後,連自封“小諸葛”的楊宇霆都驚歎不已。沒有浸淫幾十年的政壇經驗,虧得他這個十幾歲的少年能夠想出來!

    按照張漢卿的構思,《人民黨建黨宣言》也已經確定,人民黨中|央委員會是黨的最高權力機構,由它開始自上而下建立各級黨組織的委員會,上一級委員會確定下級委員會的人選。從中|央開始,每一級委員會都會設立一個黨的最高負責人,作爲召集人並集體處理重大事項。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創舉。中國上千年的歷史,就是一部皇權與相權的爭鬥史,是唯我獨尊的皇帝與一心要與皇權共天下的士人圍繞着權力的劃分不斷磨合、拉鋸和改進的過程。爲了防止集權,歷代不少英主對於國家權力的劃分可謂不遺餘力:秦設丞相開了相權與皇權分立的先河,唐代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到明清時期內閣(軍機處)集體代表相權,中國的政權制度改革已經登峰造極了。

    但是張漢卿別出心裁,首創了人民黨的權力制約制度,後來被稱之爲“皿煮集中制”,是劃時代的進步,是一個與中國國情完全融爲一體的天才設計。

    所謂皿煮,是未來黨的權力核心都是選舉出來的,在黨內,同級的委員會成員無論是主席(書記)還是委員,在決定重大事項時都有完全均等的一票,票多者勝,這與西方的皿煮表決似乎是一個意思。

    但是張漢卿並未完全抄襲西方的那一套。在他認爲,中國長期缺少皿煮的土壤,一味地向西方靠攏的結果必然像後世的韓國、日本那樣畫虎不成反類犬,議會成爲表演秀。在這個擁有世界人口最多、封建主義思想佔據千年的大國,放開講皿煮就會使國家成爲一盤散沙,歷史上爲什麼一旦中|央政|府勢弱就成爲地方割據的先兆?還不是中國人深入腦際的帝王情結!鬼才會和你分享權力咧!

    所以皿煮的另一面是集中。所謂集中就是集中權力:黨的權力集中在各級黨委會,中|央委員會選舉出中|央主席團。黨委會/主席團的最終決定就是黨的決定,在決定前是皿煮的,但決定後必須不折不扣地予以執行,此之謂皿煮集中制。

    人民黨將設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常委會與直接向它負責的書記處。現在由於黨員人數少,政治局、常委會就暫時不設了。

    之所以設立書記處,張漢卿對黨內同志的解釋是“爲了便於中|央常務委員會能夠集中精力,考慮和決定國內外事務中的重大問題,同時使黨的各方面大量日常工作能夠及時地有效率地得到處理”。但張漢卿還有一層更深刻的理解是集權:把黨劃分成的各個部門的權力隨時收攏的渠道。

    因爲黨中|央組織架構中,設立中|央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外加一個紀委。部門細劃的缺點是,張漢卿很難有精力做到對各個部門的有效控制,而書記處,則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廢話,毛爺爺玩了二十多年,書記處實際一直凌駕於政治局之上,只是到後來,才漸漸變成政治局是決策機關、書記處是執行機構。

    因爲它是銜接中|央委員會與下級黨的各事務部門的重要渠道和窗口,重大事情都要在這裡討論,黨的決定要從這裡發出。它就像古代的上書房,起着上情下達、下情上達、起着指揮中樞的作用。另外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鍛鍊黨的高級幹部。

    中|央書記處實行集體領導、分工負責的制度,設七個書記,分管黨建和幹部、組織、宣傳、紀律、政法、統一戰線、政策研究。它將是人民黨除中|央委員會外最大的權力機構。

    書記是當時最小的官職,張漢卿以此命名,表明爲人民謀利益的人民黨是不會在老百姓頭上作威作福的官僚機構,也是面對未來的承諾和麪對人民的承諾。

    根據黨章,由黨的主席主持中|央書記處工作。

    先期的人民黨有點像封官許願式的自我欣賞:張漢卿自己當然是說一不二的中|央委員會主席的人選----再有爲人民服務的覺悟,該爭的權力還是要爭的,沒權怎麼爲人民服務吶?韓麟春、郭鬆齡都任副主席,嗯,主席團目前扮演的角色其實就是常委會,裡面有三個人就夠了,人少方便集權,再說別人還真的不夠格。

    書記處的七人是張漢卿、韓麟春、郭鬆齡、王以哲、韓淑秀、朱光沐、吳家象。王以哲是中|央委員兼任組織部長,韓淑秀是中|央委員負責婦女運動,朱光沐曾作爲自己的秘書也很忠誠,而且在土改宣傳工作中有突出表現,那就兼任宣傳部長吧;吳家象是自己的現任秘書兼土地糾紛調解及司法委員會主任,按道理都是中辦主任的角色,做箇中|央委員不算什麼吧,順便兼管一下紀委。

    中|央委員暫時除以上七人外,還加上姜化南、高紀毅、戢翼翹。

    姜化南是侍衛長、高紀毅是情報負責人,那是理所當然的中|央委員。不但要用,有機會時還要大用,好位置先給自己人留着,在黨內也是個資歷不是?至於戢翼翹,奉天及黨內人士還不熟悉,因爲他是初來乍到。但是當張漢卿隆重地介紹他是作爲蔡鍔將軍的特使後,他的入選就立刻衆望所歸了。僅此一項,就可以知道張漢卿堅持把蔡鍔扯來拉虎皮是多麼英明!

    人民黨有一個響亮的建黨方針:“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收復失地,掃除外侮,把我國建設成爲包含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和國防現代化的亞洲強國,建立一個沒有經濟剝削、沒有政治壓迫的民有、民享、民治的新中國。”任何時候,“均田免糧”都是有絕大誘惑力的,這種類似“大同”社會的口號基本上中國革命的每個時代都有,屢試不爽。

    當然,人民黨所設計制度的優越性不單單是口頭上響亮,在組織架構設計上也確實有獨到之處。

    爲了打擊黨內腐敗,張漢卿認爲後世政治體系對於此項的控制力度太差,之所以能夠屢次出現窩犯、前仆後繼,就是因爲對黨員幹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管力度太輕。一把手,主要是黨的一把手製約太少而權力又太大,這就人爲地造成腐敗的土壤。用一句話來說,集中是集中了,但權力主要向一把手集中,而沒有體現到對其他常委的皿煮----因爲權力設計先天性地對一把手有利。要真正實現黨的“皿煮集中制”,就要在不傷害以一把手爲核心的前提下提升其他常委的權力。

    這句話說起來是絕對正確,但做起來又談何容易?因爲一把手被賦予了領導權,就先天地擁有插手、干涉甚至否決其他常委工作的權力,否則何來權威?談何領導?但如果沒有有效的制約,一把手腐敗就勢不可免。

    其實是有辦法的,那就是權責等價原則,這又重回到皿煮集中制上來。常委會要實現分工,每位常委在負責的領域有極重要的分量,當然也會主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至於黨員幹部違反法律,全部適用於律法,而不僅僅適用黨的紀律條例,出現黨權大於法的情形。張漢卿認爲,黨員是工農階級的先鋒隊,應該做好帶頭作用,也應該比一般羣衆更懂法、更敬法。出現違法時,應該先是依法處理,然後黨內再依規懲處,雙管齊下才是王道。政法人員與紀委機關有包庇行爲的,以同罪並加一等處罰。

    《人民黨黨員處罰條例》共設四個等級的處分:警告、記過、留黨察看、開除黨籍。凡是屬於好心辦壞事的條例,依事故輕重予以警告或記過處分;中間夾有私人故事的,爲留黨察看;其它有觸犯刑律的,一律開除黨籍。記過處分兩年內不得晉升、留黨察看亦爲兩年期,其後由所在黨委會與紀委討論是否撤銷,可以撤銷的保留黨籍,行政級別則降一級。如果期間又有違法違紀情形出現的,視情節輕重察看期順延一年或開除黨籍。凡是開除黨籍的,一律停止公職,清零所有行政級別,並不得再次入黨。

    現階段的這些構想只寫進他所著的《人民黨建黨建軍建政綱領》草稿文件中,也僅在奉天軍政高層中傳閱。對此張作霖是頗爲欣賞的,張作相、孫烈臣是頗爲支持的。張氏父子還經常私下交心,都認爲這是控制奉天以至東北的良法。爲了驗證這個綱領的有效性,得到授權的張漢卿計劃在有深厚基礎的新民縣,進行行政管理的試點。

    在東京安樂窩裡的孫逸仙先生聽說了張漢卿的建黨宣言,連說了三個“好”字,他興奮對身邊的夫人宋慶齡說:“我一生孜孜以求的理想,改組國民黨的希望,中國強大的機會,種種念想和困擾,在看到張漢卿的建黨宣言時,霍然開朗了。我就像黑夜裡在海浪裡奔波尋求靠岸的航船,看見了岸邊的一盞明亮的燈塔。”他甚至急不可待地致電張漢卿,“文欲回國聆聽救國救民的道理。”一時張漢卿名聲大振。



    上一頁 ←    → 下一頁

    青蓮劍說無盡丹田異世界的美食家傾世絕寵:王妃,別惹火第一影后:重生之我是大
    極品透視神眼絕世神醫:腹黑大小姐諸天至尊從大秦開始統御萬界元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