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275章 淪落為島夷的公孫度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 第275章 淪落為島夷的公孫度字體大小: A+
     

    幾天之後,公孫度悄咪咪拿到了公孫瓚臨時贊助的兩千騎兵。

    南皮之戰(就是前文換了地理位置后的「新界橋之戰」)結束后,公孫瓚的義從被麹義打得損失頗重。所以他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再拿出太多兵力,去贊助一個出了五服、號稱肯當你傀儡的同宗潛力股。

    但要通過陸路奔襲遼東,要經過遼西走廊四百里無人區,步兵行動又太遲緩了,所以,只有全騎、少量精兵路線。打完這一仗后,如果奪回了遼東,這兩千騎兵的剩餘部分,還是要還給公孫瓚的,長遠利息分紅更是不能少。

    交付兵馬的時候,公孫瓚也不忘提醒公孫度一句:「升濟賢弟,如今已經入秋,遼西臨渝塞以外的數百里狹長地帶,秋雨連綿,積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楫。你要快速奔襲,以聖旨招攬數縣還是走盧龍塞外的大草原吧。」

    公孫瓚是遼西本地人,他當然非常熟悉這兒的地理。

    所以他說出的路線,跟歷史上後來田疇獻給曹操遠征蹋頓的路線驚人吻合,都是讓出盧龍塞走燕山以北的大草原,而非瀕海的遼西走廊。

    「伯圭兄放心,我自會見機行事。」公孫度拿到兵馬之後,就開始動手準備出兵。

    說來也巧,公孫度剛剛準備好部隊所需的肉乾、乾糧,就有一個故人主動送來了密信。

    居然是遼東都尉徐榮本人,親自來跟老鄉攀交情了,表示希望將來共分遼東五郡之地,還「泄露」了現任遼東太守糜竺用心不良、平時不起兵討董,聽說董卓的聖旨來撤他的職了,才臨時裝模作樣起兵討董,其貪圖一己私利而違抗聖旨之情已昭然若揭!

    「天助我也!徐榮不愧是當初被我義父提拔之人,還記得知恩圖報。」公孫度聞信大喜過望。

    公孫度的生父叫公孫延,但早年就逃官不仕。而公孫度少年時原名公孫豹,留在了玄菟郡做郡吏。當時的玄菟太守叫公孫琙,公孫琙也有個兒子叫公孫豹,但是沒養到成年夭折了,公孫琙悲痛之下發現了與死了的兒子同名的小吏公孫度,就非常器重他,收他當義子提拔。

    而徐榮早年在玄菟郡軍中,也是從基層做起的,其中有幾年服役期是太守公孫琙的任期內,那段時間徐榮也從隊率做到了屯長。當然,公孫琙年事已高很快就退了,徐榮後續升曲軍侯、都尉,那跟他毫無關係。

    說白了,就是公孫度的義父,有過「徐榮在為他服務的任期內,升過一級官」的舊恩,但也不算開後門破格提拔,只是正常的積功晉陞。

    考慮到這層關係,公孫度覺得老鄉肯幫他一把也是很正常的。徐榮要是出賣他,將來恐怕要為天下人恥笑。而且敵眾我寡,公孫度不可能正常軍事手段擊敗遼東軍,他只能冒險搏一把斬首行動。

    反正公孫度現在什麼本錢都沒有,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嘛,有什麼不敢冒險的。搏贏了當土皇帝,搏輸了也就丟一條命,反正命上面也沒附加其他華麗的裝飾品。

    公孫度臨陣調整了部署,按照更便於徐榮當內應的規劃微調進軍路線:「全軍帶足十五日乾糧,出盧龍沿渝水而東,翻白狼山、繞柳城走大草原!」

    兩千臨時贊助的騎兵,和他自己的數百親隨親兵,全員騎馬,繞路準備斬首行動。

    ……

    可惜,公孫度的斬首行動當然沒有成功,因為七天之後,他在翻越白狼山的時候,中了徐榮和太史慈的埋伏。

    輕騎兵在多日長途奔襲后,在相對險要的山谷隘口內中伏,下場可想而知。

    何況前來埋伏的敵軍兵力規模,足足是公孫度軍的三到四倍。

    光是太史慈麾下的東萊步兵,就提前部署了一兩千張蹶張弩,在兩側山坡上做好了交叉火力——糜竺別的沒有,就是錢多,所以他麾下的太史慈東萊軍,可以學隔壁孔融的北海軍,多多花錢造弩。太史慈手下的弩兵數量,已經比孔融的「北海之怒」都多了。

    「徐榮!卑鄙小兒!世上竟有如此忘恩負義的禽獸,我義父當年提拔你做屯長,你居然出賣我!」

    公孫度大腿上中了一弩,雖然有鐵甲裙遮護,依然入肉數寸。滾落馬下被俘后,猶然不住破口大罵。

    公孫瓚贊助的那些騎兵,倒是死傷沒多少,發現敵眾我寡並且中伏后,立刻就逃散了。一小半直接當了逃兵回去公孫瓚那兒,剩下跑不掉的也乾脆投降。

    糜竺畢竟還是打算用「代理人戰爭」思維處理,不想跟公孫瓚直接撕破臉,所以選擇了收繳了戰俘的兵器、但是把馬匹發還給他們,還給補充了幾天口糧,算是方便釋放俘虜——

    公孫度被俘的位置,已經離開遼西郡腹地數百里了,是在大草原上的白狼山山口,要是不留馬匹這些戰俘肯定回不去,會餓死在草原上,那仇就結大了。

    糜竺只是想顯示自己不好惹,不是真想結仇,他寧可公孫瓚把全部仇恨值依然放在袁紹身上。

    如此算來,死傷的加上逃散落草為寇的,公孫瓚也就損失了幾百人,至少還有一千五百士兵繳械放回,足夠留面子了,典型的商人做派。

    至於公孫度那幾百親隨、親兵,死傷倒是比較慘重,被幹掉了將近一半。徐榮一開始也不露面,不想刺激公孫度,也不想聽他的辱罵。等給公孫度處理好傷口、他也差不多罵累了之後,徐榮才出現。

    旁邊還有糜竺和太史慈。

    「公孫度,我本不想害你,是你先投靠董賊,為虎作倀。我今天是想救你,給你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咱遼東諸郡軍民都已齊心討董,董卓的亂命我們是不會接受的!

    你若肯悔過,府君念在你畢竟曾為冀州刺史、資歷深厚,也算是大漢忠臣,只是走錯一步被董賊利用,還會給你機會,仍然位列郡守!」

    公孫度聽了,直接愣得有些懵逼:玩貓捉老鼠的假惺惺呢?把老子抓了還說繼續讓老子做太守?

    「呸!少假仁假義了!都這樣了,還讓我做遼東太守?」公孫度覺得自己還是會死,反而不怕了。

    徐榮想解釋,糜竺一抬手,讓他不要再刺激公孫度,然後糜竺親自開口說條件:「公孫度,大家都是體面人,我何必騙你。這個條件,我也是想了很久了,不算辱沒你——只要你承諾不再與我們遼東軍民為敵,我願以勾踐縱夫差之禮,仍然讓你做一方諸侯。

    條件么,也跟勾踐縱夫差一樣,你的親隨、親兵,都可以帶走,再給你士百戶、奴四百戶,一共五百戶子民,你自去島夷之地開拓。」

    糜竺這個條件,是他跟徐榮反覆商量后的結果。

    沒有古文基礎的看官或許不容易理解,所以解釋兩句:這個條件是有出處的,是《國語》上記載的越王勾踐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完成復仇后,給夫差開的條件。

    勾踐這個人雖然比較苟,也比較心理陰暗喜歡兔死狗烹,以至於為了典型的文藝形象,主流傳媒在某些細節上順勢黑了他,主要是「夫差當年打贏他給了他機會,而勾踐反殺夫差后斬盡殺絕,不給夫差機會」,以此說勾踐沒有人君之量。

    但看過《國語》都知道,勾踐也是給了夫差機會的。只不過夫差當年給他留了會稽之地和五千戶,勾踐把條件又縮了十倍,只給夫差五百戶,而且要流放到「甬東諸島」(舟山群島)、但仍然可以保留吳王的稱號。

    是夫差自己覺得自己又老了二十歲,而且種田的啟動資源又縮了十倍,估計到老死也不可能翻盤了,懶得再受此屈辱,所以沒接受這個條件自殺了。

    糜竺現在給公孫度也是留五百戶、找個島夷之地以諸侯之禮流放(也就是類似吳王夫差之禮),道義上來說你不能指責糜竺苛刻了,同時又能確保十年二十年公孫度都不可能翻身。

    將來真要是能發展起來,劉備都差不多得天下了,到時候自有其他人幫糜竺壓制公孫度。

    公孫度眼珠子亂轉,他聽到條件這麼苛刻,反而燃起了求生的慾望。

    要是糜竺給他的條件很好,那才假,說明糜竺壓根兒是耍他的,沒打算履約。但條件看起來越嚴苛越錙銖必較,就越有誠意執行的機會。

    「你真願流放我等到島夷之地稱郡守?」公孫度語氣漸漸服軟地試探。

    糜竺也不多廢話,展開一張海圖:「這地方也是我這兩年派海商搜略三韓特產時路過的,三韓之南、出海百餘里,便有一島名曰『州胡』,方廣也有數百里之地。

    其上土地肥沃,氣候與青徐相若,但島夷不知耕種,但蓄牛馬維生。我肯去,就授你為『耽羅郡守』,統御州胡。至於能不能懾服島上那數千胡夷,就看你聽天由命了。」

    公孫度沒得選擇,一個月後,他就帶着五百戶新來的流民,加上他自己那還剩三四百人的親隨,一共男女老少大約三千人口,被糜竺的海船隊押送去了濟州島,以夫差之禮流放為太守。

    糜竺還很仁慈地給那幾千人留了足夠吃到過冬的口糧、一些基本物資。後續能不能熬到明年秋收,就要靠他們自生自滅,從蠻夷那兒搶野馬肉吃了。。



    上一頁 ←    → 下一頁

    危險關係蠱真人糾纏逃妻三體逍遙小書生
    凌天劍尊君九齡總裁爹地惹不起絕世飛刀韶光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