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文娛之我的時代» 第一百零二章 《東風破》是詞牌名嗎?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文娛之我的時代 - 第一百零二章 《東風破》是詞牌名嗎?字體大小: A+
     

    就在直播間的水友們因為楊躍一個熟悉的微笑驚疑不定時。

    節目上,楊躍登台了。

    為了讓這次演唱更有味道,楊躍同樣換了衣服,穿上了一身月白色中山裝,腳踏老布鞋。

    於是俊朗中彷彿融入了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書卷氣,如同跨越時光,從神州的前朝走來。

    舞台上,他同樣微微一笑。

    「今天我為大家打來的國風歌曲名為——《東風破》。」

    楊躍說完。

    舞枱燈光微微變得柔和。

    同時一段大鋼琴獨奏響起。

    嘉賓席上,翁子瑜面色微喜。

    心想:說好的國風,這傢伙上來居然就來一段大鋼琴獨奏,難不成真不會創作國風的曲子?

    能成為一線唱作人,翁子瑜在音樂上確實有着非比尋常的天賦。

    在演播廳這樣的環境中,他甚至能清楚地分辨出樂隊伴奏用了哪種樂器。

    聽到十幾秒時又融入了豎琴和結他聲,翁子瑜嘴角不禁浮現笑容。

    結他是西方的。

    豎琴源自古波斯,還是西方的。

    比國風,他認為自己這波絕對穩贏!

    十四五秒時,楊躍在只剩豎琴和結他的伴奏中開唱——

    「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窗口

    我在門后,假裝你人還沒走

    舊地如重遊,月圓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燭火,不忍苛責我~」

    等楊躍這一段唱完,翁子瑜臉上的笑容卻有點僵硬了,身子也不由得坐正。

    他這番表情、動作變化被特寫鏡頭精準捕捉,放到了無數觀眾的眼前。

    隨即,鏡頭又給到評委以及現場觀眾。

    大家沒什麼特別的表情,都在聽歌,只不過表情大多自然而認真。

    顯然,這首歌已經被現場觀眾所接受,甚至以讓他們沉浸其中。

    很快,主歌的第二部分唱完。

    在副歌部分開始前,伴奏中終於出現了一段很明顯的傳統樂器伴奏——古箏!

    其實普通聽眾最多是能聽出是傳統樂器,見識廣一點的可以聽出是古箏。

    唯有三位評委、翁子瑜等這些音樂人,才能聽出有些不對。

    『似乎並不是國內的古箏,好像是櫻花國的樂箏?』

    舞台之外七個音樂人中,茅欣然、盛夏、趙晟直接是懵的。

    他們囿於見識,至多聽出不像古箏,卻不知道是櫻花國的樂箏。

    三位評委雖然聽出是樂箏,卻不免疑惑為什麼又是國外樂器——不過確實很好聽,目前為止整首屈指都渾然天成。

    唯有真正對國風樂曲有一些研究的翁子瑜神色凝重。

    因為他很清楚,櫻花國的樂箏只有十三弦,實際就是由唐代的十三弦箏演變而成。

    箏在國內如朝代一般歷經更迭,弦數幾經變化,如今主流有三種,分別是十六弦、十八弦、二十一弦。

    所以,論古,櫻花國的樂箏反而更貼近早期的古箏。

    這並不說說國內古箏不好。

    翁子瑜想到這裏之所以神色凝重,是因為他已經意識到。

    這楊躍既然將樂箏這樣於國內音樂人來講較為偏門的樂器都用上了,那麼這首曲子絕對不凡!

    果然,後面又出現了一段相當驚艷,卻又與整首曲子渾如一體的二胡獨奏。

    還間歇性的出現了好幾段縹緲如煙的月琴伴奏。

    還有鼓等國風打擊樂器偶爾出現,

    卻毫不突兀。

    另外,歌詞也很有韻味——

    「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

    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

    猶記得那年我們都還很年幼

    而如今琴聲幽幽,我的等候,你沒聽過」

    他們那幾首歌的詞都是從外到內散發着國風的味道。

    具體表現就是多用古文辭藻,甚至整篇都是。

    表面文辭華麗,實則內里還是現代的那一套東西,在懂古文的人看來是糟點滿滿,乃至狗屁不通。

    《東風破》的詞表面多是白話,古文很少,可聽起來卻比他們的更順暢自然。

    最重要的,歌詞里真正蘊含着古韻!

    別問翁子瑜怎麼看出來的。

    他本身作詞作曲水平就相當高,要是連歌詞內涵都品不出什麼味兒,不如回家賣紅薯算了。

    隨着《東風破》的繼續,現場觀眾徹底沉入歌曲營造的意境中。

    屏幕前的觀眾同樣如此。

    《東風破》表達的一種故友淡淡的思念,對往事的追憶。

    並不濃烈。

    所以很多人聽着,感覺像是沉入進去,卻又清醒著。

    而歌曲中那種淡淡的思念,對往事的追憶之感,則繚繞心頭,揮之不去。

    很奇怪的感覺。

    表現在彈幕上就是:並沒有像前兩次楊躍唱歌是那樣,高潮處彈幕全然消失,而是時不時來幾個彈幕,好像觀眾驟降到了幾個人一樣。

    「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

    楓葉將故事染色,結局我看透

    籬笆外的古道我牽着你走過

    荒煙蔓草的念頭,就連分手都很沉默~」

    等到楊躍唱完,歌曲的尾奏也在大鋼琴與二胡的完美協奏中緩緩結束,很多人才從歌曲的意境中抽離出來。

    頓時,節目上彈幕突變似的激增!

    「太好聽了!簡直完美!」

    「不懂音樂,但喜歡古文化,這首歌讓我聽出了那種感覺!」

    「聽着歌,閉上眼,彷彿穿越到了那個荒煙蔓草的年代。」

    「深哥,永遠的神!」

    「我有注意聽伴奏,沒有感覺東西方樂器的任何不協調,居然渾然天成,彷彿原本就該如此!」

    「歌詞半文半白,卻沒有半點晦澀,很自然,最重要的是有古詩詞那種意境!」

    「···」

    或許是因為《東風破》在表達上並不像楊躍前兩首歌那樣直白,情感也不濃烈,並不買賬的彈幕也有一些。

    「歌是好聽,但也沒那麼誇張吧?感覺比子瑜的《杏花雨》還差了點。」

    「歌詞這麼白,算哪門子國風?」

    「伴奏裏面有用傳統樂器嗎?我怎麼沒聽出來?」

    「太自然了,自然到就像現代流行歌曲。」

    「···」

    這類彈幕不多,卻也沒有其他稱讚《東風破》的彈幕完全淹沒。

    就這樣,彈幕漸漸吵了起來。

    不過彈幕的爭執並沒有影響到節目的進行。

    現場打分之後,進入了品評環節。

    由劉遠聲先開始。

    「國風歌曲屬於一個全新的類型,而且起源與我國,專屬於我們東方文化圈,這就意外著國外沒有能夠借鑒的作品。

    所以,這一類型的歌曲雖然出現了十來年,但發展得並不怎麼樣。

    到目前為止,也就出了吳文傑這一個擅長國風歌曲的天王。

    我呢,對國風歌曲並沒有多深的研究,所以今天我就問一些簡單的、具體點的問題。行吧?」

    劉遠聲這番話,說得很謙虛,完全是將楊躍放在對等的位置上。

    楊躍微笑道:「劉老師請問。」

    「你這個歌名為什麼叫《東風破》呢?聽着像是詞牌名?有什麼講究嗎?」

    劉遠聲問到了一個關鍵點上。

    事實上,現場的、場外的一些觀眾,已經有不少人回過神來。

    他們同樣在思考,楊躍以及前幾位的歌名是否有什麼講究。

    又或者是隨便取的?只是想湊成一個看着有古意的名字?

    即便之前沒想到的,現在聽劉遠聲這麼一問,也產生了好奇心。

    只見鏡頭下,楊躍笑着卻淡定從容地道:「《東風破》並不是詞牌名。但確實有些講究在裏面。」



    上一頁 ←    → 下一頁

    媽咪17歲:天才兒子腹影視世界旅行家特種歲月斗羅大陸隨機懲罰一名幸運觀眾
    洪荒歷異界極品紈?我修的可能是假仙我統領狐族那些年一劍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