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三國:臥龍嗣子,我的嶽父是關公» 第165章 褒斜神威,謀馬超疑兵郿縣(18求追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三國:臥龍嗣子,我的嶽父是關公 - 第165章 褒斜神威,謀馬超疑兵郿縣(18求追字體大小: A+
     
      第165章 褒斜神威,謀馬超疑兵郿縣(1/8求追)

      諸葛亮嘆道:「伯松知我心啊。自我擔任北伐主帥,針對隴右的部署幼常皆有參與。」

      「若幼常能都督隴右五郡軍政,我也可以放心圖謀涼州和關中。」

      「若幼常不能都督隴右,我就得另外留下大將。」

      「子龍我有大用,益德必然不肯留在隴右,漢升又不諳政務,文長本是漢中太守也不可能留下。」

      「不用幼常,能替代幼常的就只有伯松你了。」

      諸葛喬笑道:「我肯定是不會留在隴右的,所以我才會決定跟馬參軍同往街亭。」

      「有我盯著,馬參軍去街亭行事也不敢自負張狂;我只是想讓馬參軍見識戰場的殘酷,並非是讓馬參軍從此受到打擊一蹶不振。」

      「倘若馬參軍被打自閉了,誰來替阿父都督隴右?」

      諸葛亮凝視諸葛喬:「伯松,你實話告訴我。倘若我不能速下隴右五郡,而街亭城關又被焚毀,你有多少把握拖到我到來?」

      諸葛喬豎起手指:「若只有我和無當飛軍,那就是五成;若再加上魏鎮北,那就是十成!即便是孟達張郃親至,也討不得半點便宜!」

      諸葛亮變色,壓低了聲音:「你這是,要讓幼常一個兵都指揮不動嗎?」

      諸葛喬嘴角輕揚:「阿父誤會了。若馬參軍決策有度,我和魏鎮北又豈敢不從命?」

      諸葛喬這話已經說得很直白了。

      可以讓馬謖當主將,但聽不聽馬謖這個主將的話,那就得去了街亭勘察具體地勢後,再看馬謖的具體表現了。

      沒有諸葛喬,馬謖指揮不動無當飛軍五部任何一人。

      沒有魏延,馬謖也指揮不動魏延在漢中練的兩部勇卒。

      換而言之。

      馬謖若去街亭當主將,真正能指揮的兵馬不會超過三千人!

      甚至於,諸葛亮分給馬謖的將士,都未必會真心聽馬謖的。

      親自去街亭,這是諸葛喬仔細斟酌過的。

      就如同偉大的戰略家點評街亭之戰時,曾言「初戰亮宜自臨陣」,而事實也如此。

      在經歷了街亭教訓後,「每出,亮必在軍」,這才有第四次北伐時木門道殺張郃。

      「也罷。」諸葛亮輕嘆:「伯松既有把握,我也尊重伯松的意願。」

      雖然很擔心諸葛喬的安危,但諸葛亮也很清楚:諸將子弟都在軍中,諸葛喬也得榮辱與共。

      不能因為諸葛喬是諸葛亮的兒子,就可以去最安全的位置混軍功。

      諸葛喬笑道:「阿父,我很惜命的。倒是阿父你,不要過於焦慮勞累的了,身體才是復興漢室的本錢。」

      「我還指望你跟阿母再給我生個弟弟呢,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諸葛瞻。」

      「瞻,仰慕也。詩大雅桑柔,有云:維此惠君,民人所瞻。寓意為對我這個無敵兄長的仰慕。」

      諸葛亮笑罵道:「休得胡言!我都四十了,還給你生什么弟弟。就算要仰慕,難道不應該仰慕我?」

      諸葛喬輕笑:「長兄如父嘛,阿父你公務繁忙,必然是沒時間教導瞻弟的,自然就得我來教導了。」

      「去讓幼常入帳,伱就不用進來了。」諸葛亮受不了諸葛喬這忽然的自戀,揮手讓諸葛喬離去。

      諸葛喬仰天長嘆:「瞻弟啊,看來你又得晚出生幾年了。」

      比起歷史上諸葛亮平取隴右,這次平取隴右雖然在戰略方案上是相似的,但在戰力設置上卻是天差地別。

      驃騎將軍馬超出褒斜道作疑兵。

      翊軍將軍趙雲取天水郡。

      車騎將軍張飛取南安郡。

      又有輔漢將軍諸葛喬、衛將軍黃忠、鎮北將軍魏延,以及吳班、馮習、張南、陳式等驍將同行。

      兵精將勇,堪稱炎漢在益州分部的巔峰戰力!

      諸將分兵而行。

      褒斜道。

      馬超引五千步騎徑直前往郿縣,旌旗林立,氣勢澎湃。

      「兄長,我等只是疑兵,何不直接在箕谷立寨,而要直接去郿縣?」馬岱有些不解。

      楊秋如今在郿縣一帶有兩萬人,馬超帶著五千人就直接去打郿縣,這也太輕狂了些。

      馬超持鞭而笑:「若直接在箕谷立寨,豈不是讓楊秋誤以為我怕了他?」

      「哪怕只有五千人,我也要打出五萬人的聲勢來!只有這樣,楊秋才不敢出郿縣城池一步!」

      「兵貴神速,趁著楊秋不知道我在褒斜道,先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分你一千,押送糧草在後,我親自去拔掉楊秋部署在郿縣城外的據點!」

      「我也想知道,楊秋這些年有沒有長進!」

      馬岱見馬超篤信泰然,遂不再勸。

      馬超來得太快,攻勢又狠,一路強攻猛打,不到三日時間就將楊秋設在郿縣到褒斜道方向的十幾個據點盡數拔除。

      「這不可能!」

      郿縣城的楊秋拍案而起,難以置信的盯著眼前的據點屯將。

      「我在城外的據點十幾個,總共部署了五千人,就算是五千頭豚犬,也能擋住十幾日!」

      「漢兵怎會推進如此迅速?」

      「定是爾等見到漢兵,就放棄據點逃走,該當何罪?」

      屯將不敢抬頭,心中卻是頗為委屈:城外據點是有五千人沒錯,可那是十幾個據點啊!又不是一個據點五千人!

      可屯將不敢這麼辯解,生怕被楊秋羞怒之下一刀砍了。

      屯將弱弱地道:「將軍,我等真的抵抗了的,可漢兵實在太驍勇,擋不住啊!」

      楊秋怒氣沖沖:「真是廢物!那你可看清漢兵是誰在統兵?」

      屯將搖頭:「對方來勢洶洶,我等來不及看清。」

      楊秋真想將眼前的屯將一刀砍了,被漢兵破了十幾個據點,結果連對方是誰都不知道!

      「傳令,整兵出城。」

      「我倒要看看,是哪個不長眼的敢來犯我郿縣!」

      楊秋當即點了五千步騎,盛怒出城。

      然而。

      楊秋的運氣似乎不怎麼好,剛出城十里,楊秋就遇到了洶湧而來的馬超軍。

      看到那熟悉的將旗紋路,楊秋腦海深處的記憶再次浮現,臉色瞬間變得難看:「馬字狼嘯旗?是馬超!」

      昔日曹操於鍾繇布計,欲以假途滅虢之計,明取漢中,暗定涼州。

      馬超、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九部遂擁韓遂為帥,起兵反曹。

      反曹失敗後,馬超遁走漢中,楊秋、候選、程銀投降,李堪、成宜、梁興戰死,張橫、馬玩不知所蹤。

      如今候選和程銀在別處苟延殘喘,唯有楊秋的仕途是一路通暢。

      馬超在益州沉寂多年,不少雍涼人都忘記了馬超的驍勇,楊秋卻是對殺神馬超刻骨銘心。

      「衝動了!」

      楊秋心中泛起苦澀。

      這些年在關中,楊秋官越做越大,對手越來越少,打羌胡叛軍也是一打一個準,日漸的目中無人。

      若是十年前,楊秋聽聞十幾個據點在不到三日的時間內被漢兵攻破,決不會輕易引兵出城。

      而如今。

      驕矜的楊秋,在聽到據點被搶,第一反應就是感受到了羞辱,得滅敵雪恥,壓根就沒去深思為什麼十幾個據點連三日都守不住。

      事實證明,孫子兵法開篇那句話,是用兵至理!

      用兵不察,就容易陷入死生危機、存亡困境。

      城內罵據點屯將廢物,出城就遇到殺神馬超。

      一裨將躍躍欲試:「將軍,敵軍已至,衝殺吧!」

      見這裨將初生牛犢不怕虎,楊秋不由喝斥:「閉嘴!傳令,列陣迎敵!」

      裨將雖然不知道楊秋為什麼發怒,但也不敢再多言,悻悻的退到楊秋身後。

      見楊秋列陣,馬超也是按住了陣型。

      片刻後。

      馬超策馬出陣,揚鞭指向楊秋,大呼:「來者莫非是金城楊秋?」

      楊秋硬著頭皮出陣。

      馬超揚鞭大笑:「楊秋,這麼多年不見。一見面就盛兵迎接,讓我有些受寵若驚啊!」

      楊秋雖然驚懼馬超的驍勇,但又不願丟了銳氣,大喝道:「馬超,你不待在益州,為何來犯我郿縣?」

      馬超聲如洪鐘,又似虎豹:「自然是奉大漢天子的詔令,來取關中!」

      「楊秋,昔日你我勠力抗曹,我實不願與你拼殺;若你願意獻上郿縣歸順大漢,我必向天子表你大功。」

      楊秋深深呼了一口氣,謊稱道:「昔日歃血盟誓,我亦是歷歷在目。」

      「只可惜世事無常,你我如今各為其主,念往日情誼,我也不願與你拼殺!」

      「投降一事,事關重大,我需回城與眾人商議。」

      「你給我三日時間,三日後,我必有回覆!」

      馬超勒了勒馬頭,大呼:「曹氏與我有殺父之仇,如今曹操雖死,其子曹丕尚在。」

      「我早已發誓,必啖其肉,寢其皮,滅其宗族,以血我心頭之恨!」

      「楊秋,若你委實不願降,我也不為難你,只需你引兵離去即可;若你願再助我復仇,我必視你為袍澤兄弟。」

      「三日後,我會再來!希望你記得歃血盟誓舊情,莫要讓我為難!」

      馬超說完,遂引眾將退走。

      楊秋見馬超引兵離開,長長的呼了一口氣。

      若是馬超方才要衝殺,楊秋都不敢保證能否逃得性命。

      「將軍,我等真的要降嗎?」一裨將小聲問道。

      楊秋眉頭緊鎖,喝道:「你腦子被驢踢了嗎?我等家眷都在長安城,若降了馬超,家眷必遭屠戮!」

      「方才不過是緩兵之計,騙騙馬超那個蠢貨!哼,此賊有勇無謀,我只是略施小計就將他給誑走。」

      「爾等勿要疑慮,速速回城布防。待三日後,我要好好羞辱那匹夫!」

      楊秋勒馬轉身,急急的返回郿縣城。

      方才的驚心一刻,楊秋駭得冷汗都流出來了。

      另一邊。

      馬超引兵與馬岱匯合。

      聽聞馬超與楊秋的三日之約,馬岱不由疑惑:「以當時的情況,楊秋既無城池地利,也無兵力優勢。兄長為何不直接擒了楊秋?反而給楊秋三日時間準備?」

      馬超笑道:「岱弟,你前幾日還勸我在箕谷立寨作疑兵,怎現在忘記了丞相的叮囑?」

      「你我在褒斜道一路用兵,目的吸引關中諸軍的注意,是為丞相奇襲隴右作掩護的。」

      「倘若方才我擊破楊秋,長安的孟達聞訊,必會親自引兵來郿縣城。」

      「楊秋怕我懼我,故而不敢與我爭鋒,可孟達在益州的時候就不服我,如今也必不會怕我。」

      「倘若孟達引兵來攻,不論是戰是退,都會被孟達覺察到我在虛張聲勢。」

      「屆時我就只能退走箕谷,疑兵也就無用了!」

      「我故意讓楊秋離開,楊秋反而會以為我驕矜自大,有勇無謀。」

      「我再在楊秋的十幾個據點中都插滿漢軍的旗幟,迷惑楊秋的探子,楊秋就不敢再輕舉妄動。」

      「丞相奇襲隴右的消息瞞不了太久,孟達若是聽聞隴右遭襲,生怕丞相斷了關隴,定會親自引兵去救。」

      「而這時,在郿縣有兵力優勢的楊秋卻選擇了與我僵持不戰,這等怯戰之舉必會讓孟達起疑。」

      「楊秋雖然受曹丕器重封了官,但他始終只是降將,又曾跟我歃血盟誓,一同起兵反曹。」

      「不論楊秋是否有反意,孟達都不敢讓楊秋單獨留在郿縣城。」

      「昔日曹操能用離間計離間我與楊秋等人,我今日亦可用離間計來離間楊秋和孟達。」

      「如此,方可稱為疑兵!」

      馬岱肅然起敬:「兄長謀斷,愚弟佩服。」

      馬超有勇亦有謀。

      昔日曹操與馬超在潼關對峙,曹操駐紮在蒲阪想要西行渡河,馬超聽聞後就對韓遂說「可以在渭河北岸據守,不到二十天,河東糧食用盡,曹操必然退走。」

      然而韓遂卻不用馬超的計策,堅持要用「半渡而擊」的計謀,結果被曹操覓得機會渡河。

      而在渡河後,亦是馬超提前覺察到不對勁,親率步騎萬餘直衝曹操中軍,差點一戰將曹操擒殺,雖然將曹操攆回了北岸,但也失去了在北岸據守的戰機。

      最終,曹操在婁圭潑水築冰城的計策下,在南岸立穩了腳跟。

      若非韓遂自負,不納馬超良策,盟軍又彼此猜忌,曹操想渭南大敗馬超、韓遂聯軍也是很難的。

      曹操後來聽聞馬超的計策,更是有了「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的感嘆。

      楊秋雖然記得馬超的驍勇,但早已忘記馬超曾向韓遂獻策的睿智。

      畢竟馬超在渭南大敗後,雖然有些小勝,但卻被一步步的攆出了涼州,最終不得不寄人籬下的投靠張魯。

      這讓楊秋對馬超的心中多了鄙夷。

      故而。

      楊秋在遭遇馬超的時候,會驚懼馬超的驍勇善戰,可馬超退走後,楊秋又開始鄙夷馬超只是個無謀匹夫,幾句話就被誑退了兵。

      這三日內。

      楊秋也不是什麼都沒做,派遣了大量的斥候去打探馬超的兵力。

      得知馬超搶占的十幾個據點,全都插滿了漢兵的旗幟,楊秋更佩服當日的急智!

      「若非爭取了這三日的時間,恐怕我只能棄城而走了!」

      「幸好我足夠機智,讓馬超那匹夫信以為真,這才有了足夠的時間來部署城防。」

      「投降劉備?真是可笑!」

      「劉備這個老兵革,有什麼資格讓我效力?」

      「在關中,我能掌握兩萬兵馬,劉備又能給我多少?」

      楊秋本來只有部曲五千,曹丕稱帝後加封了楊秋,楊秋遂在郿縣又大肆招兵買馬,擁眾兩萬。

      只不過大部分都是烏合之眾,否則真有精兵兩萬也不可能讓馬超三日內連破十幾個據點。

      楊秋心中鄙夷馬超,這語氣自然也就多了輕視。

      郿縣令詢問:「將軍,是否要遣人去長安報信?」

      楊秋冷哼:「為何要報信?你莫非以為我守不住郿縣城嗎?我在郿縣有兩萬兵馬,你讓我去報信,是想讓孟達笑話嗎?」

      郿縣令被瞪了一眼,有些畏懼:「聽聞諸葛亮在南鄭有五萬兵馬,這馬超恐怕只是先鋒。」

      「郿縣兵力不足,難以久守。下官死了不要緊,若是因此而耽誤了將軍的前程,就危險了。」

      楊秋見郿縣令說得好聽,不由大笑:「馬超也就能在城外耀武揚威,論攻城,他也就小孩水平。三日前我是猝不及防,才會言語誑騙。」

      「如今我在郿縣整頓了防務,將士皆穿甲戴胄,城頭矢石也已經備齊,馬超若敢來攻城,定讓他有來無回,死無葬身之地!」

      「你勿要疑慮,只需調動城內士民協助守城;待退了馬超,我親自給陛下上表,為你表功!」

      馬超說三日,就三日。

      到了第四日,馬超引兵來到郿縣城下,高呼:「楊秋可在?」

      話音剛落,卻見城頭一陣鑼鼓聲響起,弓箭手紛紛張弓搭箭,瞄準了下方的馬超。

      馬超故作驚駭:「楊秋,你這是為何?」

      楊秋在城頭大笑:「馬超,你這自以為是的匹夫,以為我真的會念及跟你那點兒舊情,就叛魏降漢嗎?」

      「我不過是略施小計就將你誑騙,你卻渾然不知,似你這等無謀匹夫,早早回漢中,或許還能保住一條小命。」

      馬超佯裝大怒:「楊秋!三日前我念及往日舊情,不與你相爭,你竟敢誑我?有膽子就滾下城池,與我決一死戰!」

      楊秋見馬超發怒,更是得意:「馬超,你不是自詡驍勇,被羌人號稱神威天將軍嗎?來來來,我就站在這裡,你若能將我射殺,這郿縣城拱手相讓!」

      馬超心中冷笑,但表面卻是憤怒不已,當即就取弓搭箭,向城頭射去。

      然而郿縣城高,馬超的箭矢到了城頭也沒了勁勢。

      楊秋瞅准機會,右手伸出,將馬超的箭矢捏著手中,隨後也張弓搭箭:「馬超,看我神射!」

      箭矢從城頭往下,本就多了勁勢,馬超見狀,連忙頭一偏,避開了箭矢。

      楊秋又是一招手,城頭箭矢齊齊射向馬超。

      馬超以槍格擋了一陣,勒馬掉頭離開。

      「馬超,你不是要與我決一死戰嗎?你為何要跑啊!」楊秋在城頭捧腹大笑,極盡嘲諷之意。

      馬超佯裝羞怒,也是揮槍大呼:「弓箭手,壓上去!」

      在對射了一陣後,馬超放出狠話:「楊秋,你給我等著,待我打造好攻城器械,定要打破你的城池,雞犬不留!」

      楊秋亦不示弱,大笑喝道:「馬超,我也給你三日時間!你放心,這三日裡我絕對不會出城劫營,你可放心打造攻城器械,我等你來攻!」

      城頭。

      見馬超引兵離去,郿縣令獻策道:「將軍,馬超今日士氣受挫,不如今夜劫營?」

      楊秋面色一冷:「劫營?你若想死,別帶上我!你以為我為什麼要說『絕對不會出城劫營』?」

      「我那是故意說給馬超聽的,馬超這人急躁多疑,我越是說不劫營,他就越會誤以為要劫營。」

      「等馬超在那日夜提防,我卻在城內養精蓄銳。彼竭我盈,如何能不勝?」

      郿縣令語噎。

      楊秋卻是大笑回府。

      雖然家眷妻兒都在長安城,但在這郿縣城楊秋卻養了幾房小妾。

      「接著奏樂,接著舞!」

      楊秋在陳內欣賞鶯歌燕舞,馬超則是在城外楊秋的幾個據點中深挖戰壕,堆放鹿角。

      作為用慣了騎兵的西涼驍將,馬超對騎兵的優勢和劣勢是非常清晰的。

      雖說設謀誑騙了楊秋,但馬超也擔心楊秋不按套路出牌。

      萬一楊秋腦子一熱來劫營,不僅影響諸葛亮的部署,也丟了馬超的威風。

      「兄長,是否需要安排人打造攻城器械?」馬岱詢問。

      馬超仔細想了想,搖頭道:「不用浪費這氣力,讓將士們多尋些乾柴,在據點中多挖土灶,夜晚燃起篝火。」

      「今夜只燃五百灶,五日後改成一千灶,逐日遞增五百灶。」

      「再多砍些竹木,將備用的旌旗都綁上,增灶的同時,也將據點的旌旗增加。」

      常規行軍,一灶可供十人造飯,五百灶就是五千人,馬超這是效仿增灶之法,讓楊秋的探子誤以為諸葛亮的主力大軍正陸續到來。

      三日後。

      馬超引兵攻城,見城頭矢石如雨,罵罵咧咧離去。

      次日,馬超又引兵攻城,依舊罵罵咧咧離去。

      攻打兩日後,馬超就不再攻城。

      楊秋疑惑,遂遣探子出城打探,而這一打探,馬超的增灶之法也有了效果。

      聽到探子稱馬超在的據點陸續有漢兵抵達,楊秋更是冷笑:「看來馬超這是自覺拿不下郿城,要等諸葛亮主力到來了。」

      「呵呵,來再多人又能如何?兵法有雲,十則攻之,沒有十倍的兵力,休想拿下郿縣城。」

      「更何況,這關中可不止郿縣有兵!」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超級神基因魔天記首輔家的小嬌娘戰天龍帝陰人勿擾
    女村長的貼身神醫絕品敗家系統諸界末日在線獨家婚寵:老婆送上門我的女友是聲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