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三國:臥龍嗣子,我的嶽父是關公» 第144章 曹劉煮酒,漢水劃界(求追)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三國:臥龍嗣子,我的嶽父是關公 - 第144章 曹劉煮酒,漢水劃界(求追)字體大小: A+
     
      第144章 曹劉煮酒,漢水劃界(求追)

      「真兒敗了?」

      剛至魯陽的曹操,就驚聞曹真遇襲,虎豹騎折損過半。

      襲擊曹真的,竟然真的是劉備!

      「連劉備都出現在樊城,那孫權偷襲合肥的情報也不會有假了。」

      「孫權終究不及孫堅孫策父子,守成有餘,攻取不足,我無憂了!」

      在爭奪漢中前,曹操重兵應對的一直都是江東的孫權。

      劉備雖然驍勇善戰,但根基淺薄,論綜合實力是比不了經營三代的江東孫權。

      曹操屢攻江東都不能擊敗孫權,這讓曹操不由生出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嘆。

      然而。

      隨著戰略重心的轉移,曹操忽然發現孫權也就那麼回事兒。

      重兵都用來對付劉備了,孫權卻連個合肥都拿不下。

      給孫權一個偷襲荊州的機會,結果孫權的大將呂蒙中伏、經營多年的陸口水寨被燒、孫權更是灰溜溜的跑回江東準備再去偷襲合肥。

      若孫權換成孫堅孫策任何一個,也不至於赤壁之戰十年了還困守江東那片地兒。

      「話雖如此,但世子徵調了合肥的張遼馳援樊城,夏侯將軍擔心張遼不敵,也引兵隨後。」

      「如今的合肥只有臧霸坐鎮,恐非孫權對手。」

      「孫權在江陵損兵折將,又丟了陸口水寨,不敢再去惹劉備,定會強奪合肥來找回顏面。」

      司馬懿謹慎的分析出了合肥防守的劣勢,但並未提議讓張遼和夏侯惇返回。

      識進退,知分寸,這是不惹曹操猜忌最穩妥的處事方針。

      曹操細眼微微一眯:「我既然抵達了魯陽,就無需文遠和元讓再來。」

      「速傳我令:以元讓為前將軍,督各軍還壽春;令文遠即刻返回合肥防備孫權。」

      「再給丕兒傳令:樊城事我來接手,後方許都和鄴城諸事,皆由丕兒獨斷。」

      「三軍開拔,前往宛城!」

      不論是司馬懿,還是桓階蔣濟董昭,都沒有再勸曹操。

      當劉備出現在樊城,戰事就不是宛城的曹丕能應對的了。

      宛城。

      得到曹操傳令的曹丕,暗暗鬆了一口氣。

      當得知孫權要偷襲合肥時,曹丕頓時陷入了兩難。

      若不讓張遼回軍合肥,合肥就有可能丟失;若讓張遼回軍合肥,樊城的軍力不足以擊退關羽。

      更何況劉備也出現在了樊城。

      曹丕如今只是魏王世子,不是魏王,以曹丕目前的身份和權力,已經不足以應付當前的局勢變化了。

      曹操也是擔心這點,這才主動接手襄樊戰事,只讓曹丕去處理許都和鄴城可能出現的變故。

      曹丕倒是輕鬆了,孟達和潘濬卻是紛紛冒出冷汗。

      「承明兄,幸好我留了一手,否則真跟你去許都起事,我孟達這條命就得交代了。」孟達心有餘悸。

      戰局的變化,讓孟達措手不及。

      遠在成都的劉備,忽然出現在了樊城;遠在洛陽的曹操,也即將抵達宛城。

      雙王將會,這已經不是孟達和潘濬能應對的局面了。

      潘濬亦是驚得冷汗直冒。

      向曹丕獻策後,潘濬自認為是可以掌控全局,讓曹操、孫權、劉備三方的兵力相互牽制,再聯手孟達、魏諷等人掌控許都。

      將曹操、孫權和劉備玩弄於股掌之中,成就匡扶漢室蕩平諸賊的赫赫威名。

      然而。

      一連串的變故,讓潘濬措手不及。

      潘濬甚至都不知道劉備為什麼會出現在樊城!

      現在的局勢,已經完全超出了潘濬的預料,等待潘濬的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是背棄故友恩師效力曹丕,還是跟故友恩師捨生取義。

      見潘濬猶豫不決,孟達蠱惑道:「承明兄,我知道你在意名聲,可這名聲再大,也大不過權柄。」

      「魏王挾天子以令諸侯,篡位之心更是人盡皆知,如今之所以不效仿王莽,只不過是想學周文王罷了。」

      「倘若他日天子禪位,魏承漢統,這史書上只會對魏王長篇讚美,只寫魏王的豐功偉績。」

      「而對你我的記載,必是忠於魏家天子,誅殺漢室餘孽。伱我再努力也入不了漢家的功臣譜,可卻能因此而入魏家的功臣譜。」

      「漢室註定衰亡,大魏當興,你即便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後代子孫考慮。」

      「識時務者為俊傑,承明兄,莫要自誤啊!」

      孟達的蠱惑,讓潘濬陷入了沉思。

      誠然。

      潘濬想效仿王允誅賊,今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潘濬這些手段在曹操曹丕父子眼中,就跟小兒玩鬧似的。

      良久。

      潘濬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心中有了決斷:「子敬,你說得很對,名聲再大,也大不過權柄。」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你我要想取得世子的信任,就必須有所決斷。」

      「世子這次返回,必然要除掉許都和鄴城的反叛勢力,這是你我的機會。」

      「借我兩千兵,你平許都,我平鄴城。」

      孟達撫掌而笑:「我與承明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承明兄要借兵,我又豈會不給!」

      這次。

      潘濬沒有將屠刀舉向昔日的同僚習珍樊伷等人,卻也將屠刀舉向了舊日的故友恩師。

      當孟達和潘濬聯袂來向曹丕揭露魏諷等人陰謀時,曹丕並未因此而惱怒,反而親手扶起孟達和潘濬。

      而曹丕的話更是讓孟達和潘濬驚出冷汗。

      「魏諷要謀反的事,長樂衛尉陳禕早已暗中告密。」

      「我不在意魏諷謀反,宵小書生,難成氣候。」

      「我更在意子敬和承明的選擇!」

      「你二人皆是當世良才,倘若受魏諷牽連,是國家社稷的損失!」

      「我心有不忍,又一直相信你二人能為我的誠意而感動。」

      「今日你二人肯來,我心甚慰啊!」

      「我若能榮登極位,必不負你二人!」

      曹丕語氣真誠。

      在收攏人心上,曹丕並不遜色曹操。

      在曹操的幾個兒子中,也唯有曹丕繼承了曹操的心機。

      其餘如曹彰曹植等輩,要麼莽,要麼狂,要麼庸,論心機加起來都不夠曹丕一人玩的。

      這一通話,既震懾了孟達和潘濬,也安撫了孟達和潘濬。

      「願尊世子調遣!」

      孟達率先表態,潘濬也是緊隨其後。

      數日後。

      曹操抵達宛城。

      曹丕將魏諷有意謀反一事告訴曹操,又舉薦了孟達和潘濬二人。

      曹操沒有干涉太多,只是提醒曹丕:「孟達和潘濬,可用,但不可託孤。」

      曹丕聽懂了曹操的意思。

      曹丕若在,自可跟孟達潘濬君臣不疑;可曹丕若是不在了,繼位者就未必會跟孟達和潘濬相互信任。

      一但信任有了裂縫,孟達和潘濬因利害權衡而投曹丕,必然也會因為利害權衡而再反!

      「父王放心,孩兒正值壯年,自可約束孟達和潘濬。」曹丕信誓旦旦。

      曹操在宛城只待了半日,就引兵南下樊城,在樊城北十里的郾城駐紮。

      而在這期間,曹操也得到了曹休在上庸三郡征戰不利的情報。

      曹休雖然驍勇,但面對張飛等將固守的上庸三郡,也是有心無力。

      再加上劉備破了曹真後,又讓關羽沿江而上,欲斷曹休退路。

      曹休擔心被圍,只能引兵撤回漢水北岸。

      張飛見曹休退兵,引馮習張南等將,在漢水南岸安營。

      曹劉雙方以漢水為界,皆是重兵駐紮,眼看又要來一場大戰。

      「如今局勢,想強取襄陽和樊城已經非軍爭能及了。」劉備憂心忡忡,本就是虛張聲勢,自然是不能真的去跟曹操在襄樊決戰的。

      關羽和黃權等將亦是緊蹙眉頭。

      眼下的局勢,局部的軍爭勝敗決定不了勝負,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都沒有足夠的軍力擊敗對手。

      如今戰事僵持,都在強撐,在比誰能撐得更久!

      劉備兵師老兵疲,曹操兵同樣師老兵疲。

      「大王,我有一計,或可令曹操放棄襄陽。」諸葛喬凝聲獻計。

      劉備聞言一喜:「阿喬有何良策?」

      諸葛喬微微一頓,道:「大王可給曹操去信,邀曹操陣前一見,說之以利害。」

      「曹操染病已有一年,這一年裡曹操帶病出征,又憂心軍政要務,我料曹操的心力早已憔悴。」

      「若要繼續在襄樊跟大王對峙,曹操必會重蹈年初漢中舊事,因病而敗。」

      「眼下即將入冬,遭漢水水患影響的襄樊士民,亟需賑撫;若因戰事僵持而讓士民百姓死於冬日,反會寒了士民之心。」

      「故而久戰對曹操和大王都極為不利,反倒會讓江東的孫權得了便宜。」

      「當下之局,唯有與曹操漢水劃界,方為上策!」

      劉備蹙眉而思:「若只是漢水劃界,樊城的曹兵隨時都可能來打襄陽,襄陽難安啊。」

      諸葛喬凝聲道:「襄陽是大城,攻取難度遠大於樊城。曹仁沒有水軍,想破襄陽更是難上加難。」

      「曹仁之所以死守樊城,就是怕樊城丟了,大王就可以長驅直入,直取許都。」

      「故而,曹操或許會讓襄陽,但絕不會讓樊城!」

      「大王,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當舍則舍!荊州和益州,耗不起!」

      劉備不答,目光看向關羽和黃權等將。

      良久。

      關羽出言道:「兄長,樊城一戰,曹仁喪膽,量其也不敢輕易來打襄陽;孫權雖然燒了陸口水寨,但夏口水寨還在。」

      「倘若孫權見兄長和曹操相據漢水,又攻取合肥又再次失利,難免會對荊州再生二心。」

      「跟曹操的戰事,最好能在入冬前結束;待得荊州軍力恢復,即便孫權和曹仁同時來攻,愚弟也能應對。」

      「愚弟以為,可納阿喬計策,與曹操陣前一見。」

      「若曹操不願放棄襄陽,再戰不遲!」

      黃權也附和道:「大王,我亦以為,可先與曹操陣前一見;除了利害遊說外,也可觀察曹操的病情。」

      見眾將皆認可諸葛喬的計策,劉備遂遣費詩去曹營出使。

      得知劉備邀約陣前一見,徐晃急勸:「魏王,劉備詭計多端,謹防有詐!」

      曹操卻是不以為意:「我與玄德漢中一別,如今數月未見,也是頗為想念。」

      「公明莫要憂慮,玄德重信之人,又豈會以詭計詐我?」

      司馬懿略思道:「劉備此舉,極有可能是想跟魏王罷兵言和。」

      「罷兵言和?」曹操輕笑,洞若觀火:「玄德這是欺我帶病出征,想以利害說我,讓我主動放棄襄陽罷了。」

      蔣濟疑道:「既知劉備意圖,魏王為何還要答應與劉備相見?」

      曹操輕嘆:「若不與劉備相見,這襄樊的戰事就難以結束;這幾年頻頻戰事,士民早已疲憊不堪。」

      「倘若我有個意外,丕兒是穩不住大局的;故而這襄樊的戰事,得在入冬前解決。」

      「諸位勿疑,隨我去會會那劉備。」

      連日的軍旅,讓曹操的病情又有些加重。

      雖然很不甘心,但曹操不得不去權衡利弊。

      現在跟劉備談,最多讓個襄陽;若是在前線病重影響了軍心,樊城都未必能守得住!

      劉備和曹操,默契的選擇了罷兵言和。

      雙方陳兵漢水北岸。

      曹操令許褚和司馬懿相隨,劉備則令關羽和諸葛喬相隨。

      見劉備身邊跟著一少年,曹操也想到了徐晃的匯報,眯眼而問:「玄德身邊,莫非是布局敗了呂蒙的少年英傑諸葛喬?」

      劉備笑道:「孟德兄好眼力!」

      此乃我帳下軍師將軍諸葛亮的嗣子諸葛喬,亦是雲長未來的女婿。」

      「阿喬今年十五歲,的確可稱少年英傑!」

      劉備故意在提及諸葛喬的年齡時加重了語氣。

      曹操將目光看向關羽,輕輕撫摸短髯:「雲長有此賢婿,羨煞旁人啊!」

      關羽只是回了一禮,但並未開口。

      劉備則是向諸葛喬使了個眼神。

      諸葛喬會意,策馬向前,向曹操拱手一禮:「我曾聞,魏王曾與漢中王在許都煮酒論英雄,直言這天下英雄,唯有魏王和漢中王。」

      「今日雙王陣前會,漢水劃疆界,也能算一段佳話。」

      「不知魏王意下如何?」

      曹操不答。

      身邊的司馬懿則是策馬向前:「若是以漢水劃界,魏王則要讓出襄陽。」

      「如今漢中王並無勝算,以隻言片語就想讓魏王讓出襄陽,未免有些可笑。」

      諸葛喬見眼前之人,雙目如鷹,氣質非凡,遂拱手問道:「不知尊者如何稱呼?」

      司馬懿見諸葛喬禮數周全,回禮而道:「丞相軍司馬,司馬懿!」

      諸葛喬微微凜然。

      司馬懿!

      這可是個極善隱忍,又無下限,敢能拿洛水之誓來詐曹爽的狠人。

      「原來尊者是河內望族司馬氏的英傑、司馬八達中最傑出一位,幸會!」

      「我聽聞尊者有兩子,長子司馬師,次子司馬昭,皆是英才蓋世、世間少有的俊傑。」

      「今後父子同殿為臣,必將是一段佳話。」

      諸葛喬一口一個尊者,先夸司馬氏是河內望族,再夸司馬氏有司馬八達,後夸司馬懿是司馬八達中最傑出的一位,最後還將司馬懿的兩個兒子也一併誇了。

      父子同殿為臣,更是誅心之言。

      這一通恭維,聽得司馬懿是冷汗直流。

      「諸葛喬這混蛋,這是在捧殺我!」

      「師兒和昭兒名聲不顯,哪來的英才蓋世、世間少有?」

      「好陰險的小兒,這是明知魏王多疑,要臨陣離間!」

      司馬懿的眼角,下意識的瞄了一眼曹操。

      曹操眯了眯細眼,看向諸葛喬的眼神也多了幾分驚訝。

      如此明顯的離間計,曹操自然是能識破的。

      然而識破歸識破,在聽到司馬懿有兩個「英才蓋世、世間少有」的兒子時,曹操下意識的對司馬懿多了幾分忌憚。

      「好厲害的小子,竟然能猜中我的心思。」

      「難怪劉備要在陣前炫耀。」

      「十五歲,倒是與丕兒的長子年齡相仿,也不知誰能更勝一籌。」

      短暫的言語交鋒,司馬懿被諸葛喬的一通捧殺,直接陷入下風。

      曹操看向劉備:「玄德,直說條件吧。想讓我放棄襄陽,你又能給我什麼好處?」

      劉備見曹操直言相問,遂道:「左將軍于禁和願意返回北方的軍卒,以及襄陽城的呂常和願意離開的軍民。」

      曹操搖頭:「襄陽城本就在呂常手中,你這條件等於是我主動敗陣。」

      「你將上庸三郡讓給我,我將襄陽和樊城都送給你如何?」

      劉備大笑:「孟德兄,上庸三郡我是不可能給的!」

      「我再退一步,你將襄陽城讓給我;襄陽城不會增設水軍,孟德兄也無需擔心我會趁勢取樊城。」

      曹操聞言也笑:「玄德你又欺我!你在江陵有水軍,若得了襄陽,又能在荊城增設水軍。」

      「你只需在襄陽城訓練攻取樊城的步卒就足夠了,這樣的條件,太無誠意了。」

      「不如我也退一步,我不要你的上庸三郡,也會將襄陽給你,但你得將于禁那三萬降卒還我?」

      劉備搖頭:「孟德兄啊,你這可就為難我了。于禁那三萬降卒,有兩萬餘人都已經在南郡置辦產業,我總不能攆他們離開吧?」

      「不如我將西城郡給你,你將那兩萬餘願意留在南郡的降卒家眷都送來南郡如何?」

      「我也不占你便宜,這些降卒的家眷途中若有錢糧耗費,我都會替他們如數償還。」

      曹操大笑:「玄德,我不要西城,也不要上庸,你就將房陵給我,我即刻退兵!」

      曹操和劉備針鋒相對,你來我往,不是扯人口就是扯地盤,聽得諸葛喬都有些愣神。

      這樣的談判,也太炸裂了些!

      最終。

      劉備和曹操達成了一致:以漢水為界,襄陽歸劉備,樊城歸曹操,土地爭搶劉備是寸土不讓。

      相應的,曹操要遷走襄陽城的士民。跟漢中的情況一樣,地給劉備,人全帶走。

      同時,劉備歸還于禁。

      至於劉備口中附加的原因跟于禁返回北方的降卒,曹操可不敢要。

      誰知道這願意返回的降卒,是真的願意返回還是劉備故意安插的細作?

      畢竟于禁這批降卒中,有很多荊州人和益州人,曹操也沒辦法一一去甄選。

      談妥了條件後。

      曹操就令蔣濟去襄陽傳令撤走襄陽的軍民,劉備則讓關羽用船隻載襄陽軍民渡河。

      然而。

      意外又出現了。

      當呂常準備強遷襄陽士民去北方時,一大半的襄陽士民都不願意。

      荊州刺史胡修在當荊州刺史的時候,可沒少禍害襄陽士民,這遷徙去北方,那不是遭罪嗎?

      劉備見襄陽民心可用,於是又跟曹操談條件,願意用十艘大船來換不願遷徙的襄陽士民。

      這十艘大船,是劉備繳獲的東吳戰船,每艘可載五百人。

      考慮到樊城無水軍,襄陽士民又不願意遷走,曹操捏著鼻子同意了劉備的條件。

      劉備很急,曹操同樣很急。

      兩人都在強裝鎮定,故而這談判條件上也就沒那麼計較了。

      待得雙方的條件都滿足後,曹操又邀劉備在漢水江邊煮酒同飲。

      兩人都卸去兵甲,只穿常服,仿若老友聚會。

      「玄德啊,你我都老了。」

      「今日一別,恐怕今生都難再見了。」

      「倘若沒有許都的天子,你我能否齊心協力,共扶天下?」

      曹操由衷而嘆。

      劉備亦有感觸,搖了搖頭:「不能。我與孟德兄志向雖同,但行事卻是迥異。」

      「孟德兄行事,殘暴詭詐;而我行事,寬仁忠義;註定了水火不容。」

      「若孟德兄真想與我齊心協力,共扶天下,不如還政於天子,我自當在天子面前力保孟德兄。」

      曹操大笑:「前朝霍光功蓋當世,雖然善終,但霍光的子嗣卻幾乎都被誅滅。」

      「不是我不肯還政於天子,而是我若還政,曹氏必滅,追隨我征戰的勇士俊傑,亦是難以善終。」

      「這世道就是如此,成王敗寇,僅此而已!」

      劉備沉默。

      良久。

      劉備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舉樽起身:「水火終究是難以相融。孟德兄,這一樽酒,敬你昔日匡扶大漢的功勞。」

      「今日過後,我劉氏與你曹氏,不再是高祖時的同袍兄弟。」

      「是你曹氏代漢稱尊,還是我劉氏再復中興,各謀人事,皆憑天意!」

      曹操亦是起身舉樽:「能與玄德相識,是我曹孟德一生之幸。若無玄德,此生也頗為無趣。」

      酒盡,人散。

      不論是英雄還是梟雄,今後都不會再有任何的交集。

      有的只是各自秉承的信念!

      嘗試日萬,不一定天天都有,我盡力。威震華夏篇結束,下一篇章,臥龍北伐。求月票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鄉村小仙農冷婚狂愛野性小叔,別亂來!地獄電影院異世妖姬:科學家的修仙
    妾本驚華:彪悍小王妃佛本是道豪門小妻子情陷極品美女上司:無限初婚有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