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三國:臥龍嗣子,我的嶽父是關公» 第35章 諸葛亮對馬謖不信任了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三國:臥龍嗣子,我的嶽父是關公 - 第35章 諸葛亮對馬謖不信任了字體大小: A+
     
      第35章 諸葛亮對馬謖不信任了

      在領了劉備的軍令後,馬良又獨自來見諸葛亮。

      馬良一向都是將諸葛亮視為兄長來對待的,來見諸葛亮既是為了公事也是為了私事。

      諸葛亮早料到馬良會來,提前準備了棗糕茶水靜候。

      馬良也不客氣,與諸葛亮同席而坐。

      諸葛亮的眉宇間有幾分凝重:「主公應該已經給你說了,雲長要伺機攻取襄樊的事吧?」

      馬良點頭:「兄長可有言語叮囑?」

      諸葛亮凝聲道:「曹操雖然在漢中失利,但如今依舊坐鎮長安,為避免曹操再寇漢中,主公在漢中和西川留下了大量的兵馬防備。」

      「荊州的戰事,除了雲長外,就只有進攻東三郡的孟達有兵馬可以呼應。」

      「然而,東三郡的太守士民,向來都以曹操為尊,即便孟達奪取了東三郡,也難以在短時間內令山民依附。」

      「倘若雲長進攻襄樊失利,東三郡的士民為求自保,極有可能再降曹操。」

      「故而,雲長能否攻下襄樊,直接關係到主公能否打通整個漢水水路、橫跨荊益的大戰略。」

      馬良凜然道:「君侯驍勇善戰,若攜主公漢中大勝的威勢去打襄樊,我以為君侯必勝。」

      諸葛亮徐徐而道:「倘若君侯的後方安穩,定能拿下襄樊;但江東的孫權,一直都對南郡虎視眈眈,若曹操再以利害遊說孫權,孫權定會滋生二心。」

      「自魯子敬去世後,主公與孫權的盟約就岌岌可危,陸口的呂蒙也時常有奪荊州的野心。」

      「君侯雖然驍勇善戰,但卻跟糜芳和潘濬不和;若無戰事則罷,若遇戰事,必生內患。」

      「我令阿喬入荊州,便是讓阿喬去荊州解決君侯北伐時可能存在的後方隱患。」

      「我知季常才華過人,但這次去荊州,季常行事要多考慮阿喬的提議。」

      馬良肅容道:「兄長是了解我的,我雖然自詡才華,但無驕矜之心。兄長叮囑,我銘記在心。」

      諸葛亮暗暗鬆了一口氣。

      雖然了解馬良的為人,但諸葛亮行事謹慎,故而在馬良臨行前又多叮囑了馬良幾句。

      諸葛亮又取出一封書信:「這是我給阿喬的回信,就請季常代為轉交了。」

      馬良不敢怠慢,小心翼翼的將書信貼身藏好。

      「兄長,我還有個請求,希望兄長能將幼常調入兄長麾下。」馬良談完了公事,就開始談私事。

      馬謖同樣是以荊州從事的身份跟隨劉備入川的,劉備入主西川後,馬謖先任綿竹縣令,後改為成都縣令,如今在益州南部出任越嶲太守。

      相對於在地方任職,馬謖更希望能入軍師將軍府邸參與討論軍事謀略,故而頻頻給馬良來信,希望馬良能在諸葛亮面前進言。

      這次去荊州替調潘濬出任荊州治中,馬良也不知道要待多久,故而在臨行前向諸葛亮進言。

      畢竟是自家弟弟,馬良始終還是得照顧一二的。

      諸葛亮對馬謖的器量也素有欣賞,當即允諾道:「主公最近在討論漢中諸將的功勞,待有了出任越嶲太守的適合人選,我會酌情考慮,將幼常調回的。」

      見諸葛亮給了承諾,馬良內心也安穩了不少。

      聊了片刻,馬良就起身離去。

      諸葛亮則是靜坐思考:「幼常器量寬宏,又善軍計,是個可以培養的大才。」

      「但喬兒又曾私下點評幼常雖然有才名,但心性不穩,容易急功近利;若要用幼常,需磨礪其心性。」

      「喬兒極少點評人。我應該多考察下幼常的心性了。」

      諸葛亮對馬謖的才能一向很認可的,若無諸葛喬私下裡刻意的提醒,諸葛亮也不會有考察馬謖心性的想法。

      論謀略,諸葛亮的謀略世間少有,但對用人上,諸葛亮依舊有名仕常見的缺點,容易疏忽對心性的考察。

      但這也不能全怪諸葛亮,名仕之所以是名仕,就因為這些名仕多多少少都是有過人之處的。

      而如廖立、馬謖這樣的名仕,不僅嘴上能吹,手頭也的確有不俗的實務能力。

      若不是諸葛喬有歷史天眼的先知先覺,也想不到馬謖和廖立在心性上會有嚴重的缺陷。

      譬如呂蒙奇襲三郡時,最前線的長沙太守廖立,直接跑了。

      劉備在長沙、零陵和桂陽的官吏其實也很憋屈的,一覺醒來,兵臨城下。

      要知道,廖立先被任命州從事,很快就被任命為長沙太守,連龐統初來都只是個縣令。

      再拿同樣是州從事的馬良對比,馬良是通過諸葛亮的舉薦才當的左將軍掾,而左將軍掾不止馬良一個,長沙太守卻只有廖立一人!

      可以說,當時的廖立在劉備麾下稱之為風雲人物也不為過!

      可想而知,廖立不戰而逃,對三郡的士氣打擊有多嚴重。

      能被劉備和諸葛亮同時看走眼的,也就廖立一人了。

      劉備給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估計也有廖立的陰影在前。

      馬謖同樣離譜,以馬謖在南中獻攻心計的水準,怎麼看都不像是個不通謀略的。

      諸葛亮也是將馬謖當接班人來培養,擔心直接提拔馬謖不能服眾,於是給馬謖送了個街亭的軍功。

      要知道怎麼守街亭、街亭守多久,諸葛亮都是提前布置好了的。

      怕馬謖初次統兵會出現疏漏,諸葛亮還讓副將王平跟著馬謖,又讓高翔駐屯柳城策應馬謖。

      只要馬謖按照諸葛亮的軍令行事,栓條狗都能拿軍功。

      結果馬謖非得去表現下自己,想兵出奇招擒殺張郃,反被張郃給揍了。

      庸才很容易辨別,最難辨別的就是廖立馬謖這種有才能,但心性不穩的。

      諸葛喬同樣也很清楚。

      連劉備都勸不了諸葛亮,若只說馬謖「言過其實」,反而會讓諸葛亮降低對諸葛喬的評價。

      但若是扯上心性,諸葛喬的觀點就不同了:我承認馬謖是有大才的,但馬謖,他沒阿父你謹慎啊!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心性不謹慎,如何能論軍計、論統兵?

      哥哥們有月票嗎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醫手遮天武器大師至尊毒妃:邪王滾一邊陰陽鬼術嬌妻在上:墨少,輕輕親
    極靈混沌決異能之紈?寧小閑御神錄蓋世帝尊海賊之最惡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