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網游競技 » 快穿之堅持做個老不死» 第44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44)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快穿之堅持做個老不死 - 第44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44)字體大小: A+
     
      第44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44)

      「那不還能餘五十石糧食呢嗎?」

      「皇祖母為何會覺得朕辦不到?」

      這下子建元帝頓時精神了許多,本來他還以為最終計算結果會是入不敷出呢,可還剩五十石糧食,明顯足以再支撐半年,怎麼就好像要民不聊生似的。

      「陛下,這是最佳結果,是最好情況,現實中不可能一切都這麼完美。」

      「田地只有在風調雨順的年節,才能達到畝產三石,一旦雨水多了點,或者雨水少了點,畝產減半是很正常的。

      還有也不是所有五口之家。

      都能有百畝田地。

      就拿離長安不遠處的李莊舉例,他們那土地最多的一戶人家有一百三十七畝,一家九口,土地最少的一戶則只有八畝,孤兒寡母,平均下來人均土地不到十二畝,而這已經算不錯的莊子了。

      他們的日常收成,可想而知!」

      大司農一時間頗為悲哀,他也真心覺得,太皇太后說的沒錯,當今陛下確實不知民間疾苦,或者說沒人跟他說。

      他自己也見不到。

      「哈哈哈,可笑可笑,你到底是什麼時候投靠太皇太后的,竟然編出這麼拙劣的謊言阻止朕,如果一切真的如你所說,那天下絕大多數的百姓豈不都是入不敷出,早就該餓殍遍野了,即便朕不多收算賦,他們也根本活不下去。」

      在建元帝看來,如果五口之家有一百畝地,每年只有五十石餘糧的話,那平均下來每人只有十二畝地的地方,百姓早就入不敷出,餓死大片了,怎麼可能還算是不錯的莊子,這分明是胡說。

      甚至都沒提前打草稿。

      還留下了這麼大的漏洞。

      所以他是理所當然覺得,這一切都是太皇太后的詭計,甚至於這個大司農也早就已經不再效忠於他,而是暗地裡投靠了太皇太后,故而才會如此胡說。

      此時大司農卻只能苦笑搖頭:

      「不是臣投靠了太皇太后,是陛下您不知民情,臣先前說一家五口消耗百石糧食,指的是在吃粟米的情況下,但實際上,大部分百姓是捨不得每頓都吃粟米的,他們會摻雜很多野菜野果,以及其他所有一切能進嘴和消化的東西。

      甚至連麥飯都不可能經常食用。

      而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因為如果放開了吃,確實會入不敷出,所以只能通過這種方法多攢下些粟米,好多換些錢,因此並不是臣胡說,只是百姓通過省吃儉用,過遠不如我剛剛所說的那種日子,這才能勉為其難的生存下去。

      可即便如此,一旦遇到天災。

      依舊會不得已賣兒賣女,賣田!

      您每個成年人多收九十文,便相當於他們每人要再多省下三石糧食,這還是收購糧食的糧商,有良心的情況下。

      如果收購糧食的糧商沒良心。

      多省出六七石都很正常。

      普通百姓除了賣糧食之外,幾乎沒有獲得錢幣的渠道,同時他們也很難將糧食運到收購價格更高的地方,甚至於臣還可以更不怕得罪人的說,很多區域的糧食收購已經被豪商或者列侯壟斷。

      那一片區域只有他們的人能收。

      不賣給他們就賣不出去。

      糧食收購價也是他們來定。

      

      

      所以對於很多百姓而言,您多收一文錢,他們實際需要付出的並不只價值一文錢的糧食,而是要付出兩倍以上。

      如果您不相信的話,可以自己派信得過的人,真正信得過,不會替列侯說話的人,前往更遠的地方了解情況。」

      說完,大司農便又拜了一下。

      反正人已經得罪了,還不如索性說的更清楚點,說不定還能以直諫留名。

      而建元帝此時只有沉默,他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說不相信嗎,但聽起來還挺合理的,他相信有些列侯和豪商乾的出來這種事,但要說相信,豈不就代表他錯了,所以他此時只能沉默著。

      「陛下,如今機會難得,若是就此放棄攻打匈奴,豈不可惜,不若再苦苦百姓,想來只要沒有天災,百姓肯定是能理解陛下,也是能夠撐過去的,當年高祖皇帝在位時,不也沒出什麼事嗎?

      大不了等剿滅匈奴之後。

      陛下再廣施仁德,削減算賦。」

      作為建元帝親信的少府府令,當即便急皇帝所急的,趕忙開口勸說道,既給了建元帝梯子,也給了加稅的理由。

      苦一苦百姓又不是什麼大事。

      高祖年間的百姓受得了。

      現在的百姓就受不了了?

      建元帝肯定更加傾向於對自己有利的方向,所以他當即便滿意的看向少府府令,並點了點頭:「還是你懂事!」

      「大司農,你先退下吧,你們幾個回去想想,想好該如何勸說太皇太后。

      明天隨朕再去拜見太皇太后。」

      對於建元帝而言,舅舅之類的親戚都能隨便犧牲,又更何況只是與他毫不相干的普通百姓,況且文景兩帝大幾十年的與民生息,想來多數百姓應該都攢下了些底蘊,怎麼都不至於太過脆弱。

      而且百姓太有錢了也不好,就得學商鞅的那一套,愚民疲民,讓他們每日為日常生計而奔波,根本沒有精力去想其他事或者做其他事,自然就安分了。

      除此外,大司農也已經基本在他心裡打了叉,明天就得找藉口將他罷免。

      有個平日裡會說教的太皇太后就已經夠鬧心了,大臣竟然也敢說教,說要對百姓好,誰還不會說,可這天下是光靠對百姓好就能穩定的嗎,沒有錢拿什麼抵抗匈奴,這種臣子,要之何用啊?

      大司農雖然明白自己的結局,但他更知道這時候說再多也沒用,所以沒有多說廢話,只是跟其他大臣一起退下。

      區別在於,其他大臣回去開始思考如何勸說太皇太后同意加稅的事,大司農則是回去開始準備工作交接事宜,雖然不知道建元帝會派誰接替他的位置。

      但提前做好準備。

      總比到時候手忙腳亂的強。

      與此同時,長信宮那邊的白聖也在思索自己該如何阻止,是直接比較強硬的動用武力阻止,還是更加委婉一些。

      實在不行自己每年出三十萬萬錢。

      權當是替百姓交了這算賦。

      又或者直接點明,這個算賦的不合理,提前幾千年把攤丁入畝給弄出來?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海賊之最惡新星極品上門女婿我當道士那些年滄元圖大明帝國日不落
    帝道獨尊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重生校園女神:明少,太最強仙府升級系統妾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