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玄幻奇幻 »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夢境» 第178章 178給陛下一個驚喜(月底求月票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夢境 - 第178章 178給陛下一個驚喜(月底求月票字體大小: A+
     
      第178章 178給陛下一個驚喜(月底求月票)

      「我讓他們一起上,他們也打不過我。」

      吳王也沒反駁,就看著王布犁這個頭就像一個猛將。

      他要是也能長這樣就好了。

      王布犁走過去,抄起吳王看的醫書,頗為不屑的道:

      「你看得懂嗎?」

      「看不懂我問我師傅。」

      「別叫這麼親,我爹可沒答應收你為徒,我這兩個弟弟才是關門弟子,你這頂多算是外門雜役。

      出去行醫莫要報我爹的名號,免得出了人命,人家不敢找天子的麻煩,就來找我爹的麻煩。」

      「嘿。」

      朱橚一下子變得不知道說什麼了。

      原來王布犁的擔憂是在這。

      「我一個大明王爺,有多少人值得我出手相救?」朱橚揮舞著扇子:

      「我就是想要自己掌握一門手藝,不讓咱這一輩子虛度下去。」

      王神醫把眼鏡摘下來,慢悠悠的道:

      「殿下怕是口不由心,學點手藝不去檢驗,如何能確保自己學到手了呢?

      我不是不願意教導殿下,只不過這醫學枯燥複雜,老夫自幼學醫直到現在,早已見過許多治不好的病人,不是誰都有何僉事家裡的財力以及太醫院藥品的供應。

      何僉事的病能好,一方面是老夫給他採取了創新療法,另一方面是他身體強壯。

      最後的重中之重,還是在養病上,尋常百姓家裡是沒有這種條件的,縱然做了手術也挺不過去的。」

      朱橚點頭,他明白有些醫術並不能順利的推廣開來,心中戚戚然。

      「這好辦啊!」一直沒言語的李景隆,用摺扇拍著手笑道:

      「我有一個計策。」

      王布犁瞥了李景隆一眼,不知道他那腦袋能想出什麼驚天妙計來,或者說王布犁根本就想不出來他能有啥妙計。

      「讓有錢人出錢,舅姥爺可以讓吳王殿下拿百姓和傷病練手為由動刀子聯繫醫術,

      然後去和宗室勛貴要錢,他們就保證一輩子不生病不受外傷,不需要動手術?

      若是能訓練出來幾個敢動刀子的郎中,將來隨軍作戰,咱相信士卒受傷痊癒的人會增多的。」

      李景隆說完之後,便是讓吳王極為驚喜,他走上前去,忍不住握著李景隆的雙肩:

      「大侄子,伱在夜秦淮果然沒白呆著,連這種餿主意都能想出來,我聽了很滿意。」

      王布犁聞言也是不可置信的看著李景隆。

      天才的想法啊!

      倒是王神醫覺得幾個孩子胡說八道,拿百姓性命練手,那還叫郎中嗎?

      叫劊子手才差不多。

      「你不會覺得這件事也可行吧?」

      王神醫看著自家兒子。

      「有一定的可行性。」王布犁隨即頷首道:

      「不過此事由爹出面不合適,還得太醫院搞,至於捐款之人的名字,必須得刻在石碑上,一直流傳下去,如此才能激發更多的人捐款。」

      做外科手術這種事,必須得是熟練工,就算是有理論基礎,那也得有病例才可以。

      王神醫臉色大變,他也又聽兒子道:

      「反正這些百姓或者傷兵都是不治之症了,萬一治好了,他們只是出了路費,錢也花不了多少,全都是靠著勛貴們的資助,命也保住了。

      同時也培養了不少手藝人。

      將來勛貴們得病了,做手術的人醫術也越發精湛,算是回報他們出錢的成果,一舉多得。

      他們好不容易打拼這麼多年,有了富貴生活,結果還沒享受幾年就被病痛折磨,誰願意就這麼死啊?」

      王布犁順著李景隆的思維說了幾句,也忍不住誇大侄子腦瓜子轉的快,是有進步的。

      李景隆臉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

      王神醫搖搖頭,年輕人就是膽子大,不把別人的命放在心上。

      就在幾個人商量細節的時候,外面早就開始敲鑼打鼓。

      何文輝坐在馬車,前面鑼鼓開道,幾個僕人都舉著一個牌匾,上面寫著妙手回春四個字,牌匾上面還掛著大紅花。

      自是有僕人沿街扔銅錢,同時給周遭人訴說著何僉事本來是不治之症的腸癰,結果被王神醫在肚子上拉了兩刀,給治好了。

      至於王神醫是誰,那自然是大明第一個平民駙馬王布犁的老爹啊。

      好傢夥。

      大家本以為王布犁是有點手段的,未曾想他爹在醫術上更有進步。

      於是一大幫想要領錢的人便跟在隊伍後面,議論紛紛。

      何文輝掀開車簾見眾人跟隨,他很是滿意。

      今天便要幫助王神醫揚名,像他這種有本事的人,就不該是藉藉無名之輩。

      這件事必須得記載在江寧縣的縣誌上!

      咚咚鏘的鑼鼓聲,在街道上響起。

      徒弟時大凡跑出去一瞧,便喊道:

      「師傅,外面來了許多人,敲鑼打鼓的。」

      王布犁等人都站在門口,他倒是沒想到何文輝搞的動靜這般大。

      何文輝從馬車上緩緩的下來,他已經感受到力氣的回歸。

      儘管這段時間就只喝肉粥,喝的他想吐,但命保住了。

      他見王神醫走出來,連忙推開兒子何環的攙扶,往前走了一步,給王神醫跪下行禮。

      「救命之恩,咱沒齒難忘。」

      砰砰砰。

      磕了三個響頭。

      王神醫從台階下來,攙扶起何文輝,請他進館言語。

      王布犁看著何文輝腦門都變得紅腫起來了,心裡一個臥槽,磕的太實誠了。

      何文輝叫人把鎏金字的牌匾掛在廳內,然後又吩咐人把籃子裡的銅錢都扔出去,最後再讓他們都散了。

      鑼鼓敲了好一會,才被王神醫叫停,他歲數大了,聽不得這麼高強度的噪音。

      待到李景隆再一次提出自己的主意後,何文輝也很是感興趣:

      「吳王殿下真要搞這個外科醫院,咱是願意出錢捐助的,到時候多培養幾個敢於開刀的郎中,當軍醫。

      王神醫你是有所不知,咱領兵打仗這麼多年,手底下的兄弟死在戰場上的只是少部分,大多數還是從戰場上下來,受傷而死的人,比直接死的多上一倍都不止。

      所以咱才願意出錢,不單單是為了讓王神醫的手藝流傳下去,也是有一份私心,想讓自己手底下的士卒死傷少一點。」

      「嗯,何僉事的私心我明白。」

      王神醫摸著花白的鬍鬚頷首,他也知道哪有戰事不死人的。

      那些蒙古人還妄圖想要重新統治華夏呢。

      故而一直都在叩邊,挑起戰事。

      咱大明兒郎在北邊本就日子困苦,若是染病確實更加糟糕。

      「此事老夫會考慮一二的。」

      「好好好,那就多謝神醫了。」

      何文輝鬆了口氣,然後才說他在勝春樓擺了一桌,請各位賞臉暫且關門,先去吃一趟。

      對於這個要求,王神醫也沒拒絕,今天鬧出這麼大動靜,確實要關門,避一避外面探尋的目光。

      於是醫館就順勢鎖上了大門,所有人都跟著去了。

      倒是王布犁的姨娘說她一個婦道人家,就不摻和了,回家去報喜。

      王布犁拉著幼弟,沒讓他娘帶走。

      姨娘臉上的笑意止不住,畢竟也是王布犁他弟弟,直接就轉身回家。

      何文輝也沒阻止,這年頭女子即使接受宴請那也是單獨一桌,更不用說是妾氏了。

      一行人隨著何文輝大吃大喝一通。

      何文輝換上腸癰的不治之症早就在勛貴圈子傳開了。

      畢竟是皇帝的義子,而且也頗為受寵。

      倒是讓許多人都覺得拼死掙下這麼大的富貴,結果好日子還沒享受幾年就得病死了。

      最近的傳聞是駙馬王布犁他爹給何文輝救回來了,今天才得到確切消息,眾人才曉得是真的。

      勛貴們可沒人覺得這是陛下在為王布犁揚名,故意讓他義子患上不治之症。

      因為能這麼想的大抵是腦癱,天子厲害歸厲害,他還知道怎麼讓人患病啊?

      如此只能說明王布犁他爹是真有手藝傍身,能治好腸癰這個絕症。

      而且何文輝主動宣揚是在他身上拉開了兩個刀口,硬生生把體內病灶給割下來的,那個時候即使他被麻暈了,也感覺到疼痛。

      這種相當於刮骨療毒的法子,許多人聽著都覺得不敢治。

      宋國公馮勝最近剛從臨清練兵返回京師,向皇帝復命,他在家中修養。

      幾個兒子倒是還沒有出仕,只有他大侄子馮誠兩年前才走上仕途。

      (馮勝死,朱元璋命令他的子嗣都不許繼承他的爵位)

      今天馮勝聽著兒子們在國子監的說法,除了嫡長子外,都想要去北邊歷練去。

      他對於王布犁這個人也不了解,只是派人去打聽了。

      一打聽不要緊,王布犁作為最近的網紅,許多事都被扒出來了,儘管在傳頌當中出現了許多種版本。

      但馮勝卻總結出來了,就是王布犁破案能力強,心思縝密,而且受到陛下的恩寵。

      否則不會把嫡長女嫁給他,更不會因為太子放了琉球使者,又被他給當眾截殺什麼懲罰都沒有。

      第二個就是這年輕人做事有分寸,今天在國子監的那些話,難免就是陛下心中所想,借他嘴說出來的。

      畢竟北方實在是過於殘破,又需要大軍駐紮,沒有人顯然是不行的,他已經辦過從山西大規模遷徙到北平等地的差事了。

      可是一門兩國公的事,馮勝想都不敢想。

      因為現在他們馮家確實是一姓兩國公。

      他親大哥馮國用追封成郢國公了,被賜葬於江寧縣。

      馮勝跟他大哥屬於半路帶隊歸附朱元璋的,但老朱對他們哥倆非常重視,早年間更是掌管朱元璋親軍的兩任指揮使。

      馮勝被賜死,他大哥的兒子馮誠還在鎮守雲南,老朱反手給了他賞賜,讓他繼續鎮守雲南。

      對於幾個兒子的請求,馮勝只是頷首:

      「除了老大,咱這個當爹的也不會攔著你們去建功立業,就算你們現在不提,等你們稍微年長個三四歲後,我也會把你們扔到軍中去歷練。

      但是你們仔細想一想,有沒有人學到你爹我十分之一的本事?

      光是讓你們讀書,你們就推三阻四,天天往夜秦淮跑,真以為我不在家,就不知道這些事了?」

      宋國公馮勝的話說完,幾個兒子全都不敢言語了。

      「老大啊,你以為我不知道你也偷偷去了?」

      嫡長子一下就汗流浹背,把頭埋得更低。

      「行了,這個熱鬧你們都不要湊了。」

      馮勝站起來,在大廳內走了兩步:

      「這兩年不會發生什麼大規模戰事了,我空出點時間教導你們。

      等到過兩年再打大仗,再去軍中歷練,這樣你們也容易建功,獲得一官半職,將來也能平步青雲。」

      幾個兒子們聽到這話,更是欣喜若狂。

      有他爹的親自教導和照拂,在軍中歷練定然會很快,就如同他們堂哥馮誠一個樣。

      可他們不知道他堂哥完全是沾了自己爹的光,畢竟追封的這個爵位,又沒傳給馮誠,自然是要在官職上補償一二。

      馮勝見幾個兒子臉上遮不住的喜色,他暗暗嘆了口氣。

      也許不子孫成器對於馮家而言,也是個好消息。

      要不然恩寵太盛,做出什麼仗勢欺人的事,倒是讓陛下為難。

      不過馮勝此番回朝,老朱也是與他好好詳談了一陣,並且談了有意結為兒女親家的事情。

      馮勝對此表示全聽陛下的安排,其實他內心是有些不願意的。

      別看朱標早早被確立為太子,可萬一太子沒有順利繼位,他又是皇子的女婿,手握重兵,今後的日子怕是不好過。

      馮勝本就是一個聰明人,否則也不會因為徐達出師不利,李文忠損失不小,唯獨他得勝而歸,便主動窩藏了一些駝馬,所以都沒有賞賜。

      而且自從陛下登基為帝後,馮勝就察覺出來他變了,跟以前都不一樣了。

      馮勝稍微想了一會,又開口道:

      「老二,你還是響應駙馬都尉的號召,先去北邊歷練一二,咱會叫舊部在軍中帶帶你。」

      「爹這是何意?」

      「你歲數也不小了,也較為聰慧,正好給弟弟們打個樣,萬一讓你小子博出個伯爺來,你爹我將來也能含笑九泉了。」

      馮勝覺得既然王布犁這番言論是皇帝的授意,馮家不配合,那確實不好。

      大的就留在家裡繼承爵位,老二沒這個機會本就該放出去。

      若是他能跟天子女婿混到一起,將來的成就也許不低呢。

      這也算是一種投資吧。

      馮勝摸著鬍鬚陷入深思,如今他的感覺,還不如在老朱身邊當親軍統率的時候呢。

      至少不用想那麼多,那麼複雜,一心對敵就行。

      反倒老兄弟們跟著朱元璋建立大明後,他們中間就有了一層厚厚的隔閡,馮勝想要扒拉又不敢巴拉。

      畢竟連中山侯湯和也不像以前一樣了。

      大家富貴了,但又更累了。

      興許是都從光腳的變成穿鞋的,需要考慮的事就不一樣了。

      勛貴家裡並不是像馮勝這樣,也有人警告子孫不要聽王布犁說什麼。

      一門兩國公這種事,除了李文忠家裡,想都不要想。

      那還是陛下封了李文忠發現自己姐夫還什麼都沒有呢,於是也封為曹國公。

      其餘人家想要兩個國公,難!

      「啊?」

      王布犁愣在原地,完蛋玩意。

      他聽著還是原來的宦官,拿著國子監主簿印章給王布犁放下,說著陛下知道扣罰駙馬三個月的俸祿是為了堵住別人的嘴。

      畢竟這件事也是打了太子的臉,手心手背都是肉,總得表面來上那麼一下子。

      現在陛下又讓你當三個月的國子監主簿,輔佐曹國公管理好這幫學子,就是為了補償駙馬爺的俸祿,而且還是從七品。

      王布犁聽著老太監喋喋不休的奉承話,他心裡是覺得說的太假了。

      連老朱親兒子都比不了朱標,更不用說他這個所謂的半個兒了。

      頂多是犯罪了,你興許能在老朱的寬恕名單里。

      什麼叫補償?

      這是叫你幹活!

      補償那是直接發賞賜。

      老朱這個摳逼又算計的性子,可真讓他說不出話來。

      王布犁心中吐槽了一遭,臉上卻流露出驚喜之色:

      「好啊,好啊,我可得好好謝謝陛下對我的照顧,想想送他個什麼禮物。」

      宦官見王布犁如此說,連忙道:

      「我定然會把駙馬爺的話,如實告知陛下的。」

      王布犁嘴角抽抽了一下,從袖子裡掏出一張寶鈔:「公公辛苦了,天氣炎熱,路上拿著買些涼茶喝。」

      「駙馬爺,這可使不得,使不得。」

      「拿著吧。」王布犁雙手背後:「我送出去的東西,懶得再拿回來。」

      「多謝駙馬爺。」

      傳話的宦官面帶笑意,連忙回去復命。

      王布犁重新躺在床榻上,看著那枚印章,想著老朱他可真會使喚人。

      當然了在旁人看來,這是天子為了歷練駙馬,特意給他找的輕鬆活計。

      國子監的主簿,多麼清閒又清貴的差事啊。

      在讀書人眼裡,可比他這個從九品的典史要強上許多。

      王布犁若不是在京師,他這個典史連從九品的官職都不是。

      他又捏著手中的印章,思考著老朱讓他辦差這件事有沒有什麼深意。

      畢竟按照朱元璋的心思,他不會隨便下棋的,一切都為了鞏固他的皇權而努力。

      不過一想到是建設北方,為小老四靖難打基礎,王布犁勾起一抹微笑。

      「既然陛下把這個重任交給我,那我就好好練一練他們,給陛下一個驚喜。」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六零小甜媳重生棄女當自強武俠世界大穿越抗日之川軍血歌隔墻有男神:強行相愛1
    誘婚試愛:總裁老公太會都市逍遙修神透視醫聖神醫小獸妃我是系統之女帝養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