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玄幻奇幻 » 諸天從吸功大法開始» 第355章 周淮安 趙懷安這件事的水很深皇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諸天從吸功大法開始 - 第355章 周淮安 趙懷安這件事的水很深皇字體大小: A+
     
      第355章 周淮安 趙懷安……這件事的水很深……皇帝怕是快死了……

      「多謝兄台出手相救!你,是兄弟你啊!」

      京城的一處隱蔽宅院,徐信將賀虎放下為其稍稍療傷,等到賀虎起身道謝的時候,露出半張臉讓他認出來,正是他昔年在龍門客棧的時候用的面目。

      這個面孔賀虎認識,更容易取信於人,從他口中套話。

      「賀兄,你們這些年倒是做的好大的事情啊……」

      徐信和賀虎客套了一番,在他循循善誘之下,賀虎將周淮安現在的下落和他們的一些事情給徐信交代了。

      周淮安現在改名趙懷安,這件事不出徐信預料。

      而他現在搭上的那位大人,確實是一位大人物,比已經死去的兵部尚書楊宇軒地位要高得多,乃是當今的吏部尚書王恕,這時真正的朝中大佬。

      吏部尚書,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級長官,雅稱大冢宰。此職可追溯至曹魏,將漢朝的吏曹尚書改為吏部尚書,管理官員選拔、考核和任免。

      隋朝確立六部,吏部尚書成為六部尚書之首,唐高宗一度改為司列太常伯,武則天時一度改為天官尚書,至後代仍為常職。明朝廢除宰相後,吏部尚書成為名義上的百官之首。

      吏部主管官員升遷考察,職權很重,而他的主事者吏部尚書,則是被稱為天官。

      尤其是在成華朝來說,當今的內閣三閣老全是聽話的紙糊傀儡,甚至那萬安還和萬貴妃牽扯不清。這種情況下,剛正不阿的吏部尚書,自然成為文官之中的領袖。

      王恕這個人很有名,與馬文升、劉大夏並稱三君子。

      當年成化朝早年,皇帝也曾勵精圖治,但後來年紀大了與外廷的矛盾加深,開始對抗限制文官,宰執天下的李賢死在任上,科舉大神商輅商相公主動致仕。

      那一段時期,朝堂上變成「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

      當時就有歌謠:兩京十二部,獨有一王恕。說此公清正、忠貞,身負天下之望。

      正所謂:王端毅之在銓(吏部)也,其猶麟鳳乎麟鳳,天下望而知其瑞!

      成化二十年,吏部尚書李裕被讒言中傷去職,王恕接任吏部尚書之位,他也確實做了一些實事。

      但後來又似乎觸及了皇帝的底線,他主導上書,針對傳奉官。

      傳奉官,這是成化朝出現的特色之一,無需科考,只要經過皇帝的考核後,就能當官。在天順七年的時候,就有了類似的特例,但卻在成化朝的時候被發揚光大。

      這類的官員算是特殊性人才,只要受封「中宮特旨」,就是專門幫助朝廷做一種事情的特殊官員。傳奉官歸皇帝自己管,不歸吏部管,是遊走於正常體系之外的官員。

      這種傳奉官,自然是都被正經科舉出身的官員所看不起,並且怒斥這時對吏治的破壞。

      許多文臣都說,傳奉官危害朝廷,是為了滿足皇帝或者後宮中某個妃嬪或宦官的願望而弄出來的諂媚之徒。

      不過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並不全面。

      成化帝朱見深設置傳奉官的目的,確實是有滿足私慾的想法,但這也是他針對外廷文官集團的一種手段,是他用來分走原本的文臣權力的辦法。

      大明百年發展,就建立了一套選拔文臣的制度,官員任免大多出自內閣、吏部的擬議,或者是大臣廷議向皇帝推薦人選,然後皇帝審批。

      內閣制度原本是服務皇帝,但土木堡之後,文官勢力大漲,這一套制度也是出了一些問題。

      如果皇帝強勢的話,這套制度倒也沒什麼。然而只要皇帝變得弱勢,那麼就會淪為蓋章機器,只能同意內閣遞上來的奏章,皇帝的權力反而沒有內閣的權力大。

      朱見深當時想強大皇權,針對官員選拔升遷方面做文章,但科舉又是長期選拔官員的政策,無法輕動。最後他選擇,親自任命一些官員進入朝堂。

      這個過程中,吏部被排除在外,變成了只能遵守任命的衙門。朱見深實現了對內閣的打壓,增加了皇權,但也開了一個不怎麼好的口子。

      文官說的話雖然不能全信,但有一部分是真的有道理,就比如傳奉官是滿足某些妃嬪和太監私慾,專門安插自己的事情,確實是有這種情況。

      他們都是正統科舉出身,都是通過科舉制度考上來的官員,許多人都經歷了十幾年的苦讀,甚至是幾十年,才考上了進士,成為了大明的官員,天然的就和傳奉官不是一路人。

      不過他們打壓傳奉官的深層含義,是因為傳奉官跟他們本身就不是一個派系的,是正兒八經的「閹黨」嫡系。

      徐信對於朝廷的這些事情不說門清,但在京城也算經營多年,而且後面還成了太子侍讀,不大不小也算是一個官,對於這些情況也清楚一些。

      雖然只是從賀虎這兒套出一些話,但根據他所掌握的線索再去倒推,很容易就能得到更多訊息,發掘出很多人不知道的情況。

      「文官和皇帝,這是又開始鬥了啊!」

      徐信將最近的一些訊息抽絲剝繭,從中拼湊出相對完整的局勢情況。

      最近的朝廷怕是得掀起大風暴,京城必定動盪,肯定會有一批大官落馬。

      這件事的水很深,但也是一個機會。若是操作的好,自己的「王黨」勢力就能得到壯大,比如說一直在翰林院當清流的王華,又或者江西一黨的謝遷這些,或許能夠動一動了。

      徐信的預感很正確,成化二十二年之時,京城掀起大風暴。

      某一日,以吏部尚書王恕為首,大大小小數十位官員齊上奏,彈劾東廠提督殘暴無道,濫殺無辜……該誅。

      然而最後的結果卻是,皇帝大怒,當朝呵斥一眾官員,不知青紅皂白,亂指一通。

      這件事的最後結果是,以王恕為首的一眾官員被迫致仕告老,似乎是「閹黨」大獲全勝了。

      但徐信從中剖析情況,卻又發現不一般的問題。

      皇帝一再顯露鋒芒,這種情況很反常,結合皇宮內的一些消息。

      徐信基本可以確定,皇帝的身體狀況怕不是很好,成化帝朱見深,這位大明的中興之主,只怕是已經快死了。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超品醫仙長寧帝軍邪王寵上癮:愛妃,快來最強贅婿大帝好色嬸子
    電影世界大盜何以笙簫默豪門小甜妻太初都市之最強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