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853章 打骨折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853章 打骨折字體大小: A+
     

    第853章打骨折

    四合院的牌匾雖然還沒掛上去,主要有些資料還在審批中,李建昆走了不少關係,應該快的,暫且就稱呼它為創業家雜誌社吧。

    在距離創業家雜誌社不遠的東廠社區,李建昆物色到一家小印刷廠。

    這片社區位於大草廠衚衕以北,美術館大街以南,東至王府井大街西側,西至北河沿大街東側,為啥叫……東廠,咱也不懂啊,不知和永樂的那個有沒有關係。

    小印刷廠叫「紅星印刷廠」,掛靠社區的企業。

    該說不說,紅星這種廠名,眼下全國沒有一萬,也有九千。

    「李同志,您的這個要求,咱沒法滿足啊。」

    紅星印刷廠的廠長辦公室里,馮大山一臉鬱悶,搞這個廠子兩年多,也印了兩年多的盜版小說,本以為終於能揚眉吐氣一把……錢不錢的先不提,咱就想印點有格調的東西。

    誰承想,單是人家要求的一個彩色工藝,他的老掉牙設備就拿不下來。

    李建昆沒有任何錶情變化,他難道不知道這廠子不靠譜嗎?

    他是來做生意的么,不,他是來一發入股的。

    「比金子還真。」

    李建昆熟悉未來走向,沒這個顧忌。受他影響,像小王的山河古玩城、魯娜的幸福百貨,也是民營企業。

    把廠子辦成這樣,已經掏干他親朋好友的所有口袋,要不是半輩子耗在印刷業,其他的啥也不會,原來的廠子又不景氣,被迫下崗了,誰樂意干這個。

    「籌啊,貸啊。」

    當然,說到猛,還得是陳春仙猛。

    當年一點政策沒有時,他就辦起了民營企業……

    「你?你不也就是個……搞掛靠的嗎?」

    「這你甭管,我有門路。」李建昆也不解釋。

    這年頭絕大多數創業者,都會選擇聯營或掛靠的模式,主要是擔憂。

    有了先進的設備,自然不擔心沒有大生意,哪怕分出一半賺頭,他肯定也比現在掙得多。

    「李同志,您是有錢人,站着說話不腰痛啊。好吧,就算能籌到錢,想搞到您要求的那種檔次的設備,得去國外進口……您看,籌到人民幣也不頂用。」

    地啊錢啊的,這都好說。

    馮大山嘆息一聲:「錢呢?」

    馮大山眼珠子骨碌碌轉着,心頭很是狐疑,又想着假如真有戲,他似乎左右不吃虧。

    主要問題是他不懂印刷行業,也實在沒時間和精力去辦一家印刷廠。

    辦雜誌社,必須要有自己的印刷廠,這年頭民營企業沒地位,指望別的印刷廠行不通。

    李建昆一臉人畜無害的笑容。

    他以為李建昆的雜誌社,也掛靠在哪個集體下面,但還真不是。李建昆辦的是實打實的民營企業。

    「馮廠長,不是我說,你們廠的設備也太老了,連個掛歷也沒辦法印啊,怎麼不換套新的?」

    「你說真的?」

    「馮廠長,咱倆打個商量行嗎?要是我能幫你搞來這種設備,我們二一添作五,合夥干成不?」

    馮大山打算信他一回,反正見到設備再談後續,他也不損失什麼。

    李建昆心想,妥了。

    佔一半股份,創業家雜誌擱這兒印刷,指定不帶花錢的,說不定靠着其他業務還有得賺。

    重點是,作為半個老闆,廠子能以創業家雜誌為主。

    既不用自己出場地,也不用自己出技術人員。

    無非花幾個錢添置設備。

    大概率也要不了幾個錢。

    大山同志的耳目不算聰慧啊……

    知道靠什麼創造利益最來菜嗎?

    信息差。

    一九八五年,是一個格外囂張的年份。

    經過一九八四,這樣一個奇迹之年後,社會上多出不少有錢人,從而形成了攀比式消費。

    消費帶動生產。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各大企業便在爭相引進採購設備。這種積極性在歷史書里被稱作「諸侯經濟」。

    有個數據:一九八五年,我們的貿易逆差達到前所未有的一百四十億。

    外匯貯備消耗極大,在盲目衝動之中,也造成了許多設備的重複引進。

    恰好李建昆知道,首都某地正在「悄默默」舉行易貨會。

    據說全國都有人來,他不信淘不到一套印刷設備。

    ……

    ……

    王秉權和李建昆從皇冠車上下來,這年頭有一點好,車在路邊隨便停,不擔心被貼條……

    兩人沿着廣場上的石板路,走向靠內的一座佔地不小的展館。

    在他們九點鐘方向的空地上,露天擺放着一台三米高的巨大機床,大概率實在不好挪進展館。

    「喏,就這玩意兒,只要你想要,拿不出錢沒事,有什麼給什麼,大米、土豆也成。」老王指著機床說。

    「這麼誇張?」李建昆瞪眼。

    「他們留在手上,不僅沒用,還是個麻煩,萬一相關部門審查,花這麼多外匯引進一台用不上的機器,怎麼交差?不如換成能用的東西,大米、土豆至少食堂能用,工人能吃吧。」

    聽聽又有些道理。

    這個歷史事件,叫作「工業設備搶購潮」。

    李建昆上輩子曾在資料中讀到過。

    在這一時期,我們有大批的企業拿着採購清單,跑去國外搜尋淘汰的二手設備,無數機械設備被引進回國,其中又以家電生產線最多。

    我國家電行業也因此開啟了「戰國時代」,裹挾著一種既蓬勃又野蠻的姿態。

    「阿里斯頓」這個稱謂,想必許多後世的孩子也會有所耳聞。比如,美菱-阿里斯頓。

    此時的人們,對於能在自己的品牌上加一個洋後綴,而感到興奮不已。

    目前市場上,有長風-阿里斯頓,長嶺-阿里斯頓,北冰洋-阿里斯頓,伯樂-阿里斯頓……攏共九個阿里斯頓,全是造冰箱的,採購的是同一款生產線。

    阿里斯頓,在這個國家龍生九子。放眼世界商業史上,也是獨此一例的現象。

    老王這次一起過來,就是想看看能不能淘到點電冰箱方面的設備。畢竟,方便——現貨,便宜——貨主焦急出手。

    不焦急的、不怕攤上事的,倒也有。

    前世一九八七年,有關部門曾對漢江進行過進口設備普查,發現全市共有價值五千一百萬的進口設備,然而這些設備基本都長時間閑置,有些甚至連包裝箱都沒拆開。

    還有更盲目的。

    川渝斥資八個億,從小日子引進了一整套維尼龍生產設備,然而,運回來組裝建成后才發現,天然氣供應問題根本無法解決,即使把隔壁「重鋼」的天然氣全移過去,還不夠一半設備開工。

    西海引進了一套混凝土輸送泵,結果發現都是三十年前的舊設備,除了標牌是新的外,其他部件都邁進棺材了。

    誠然,這種缺乏規劃的引進行為,造成了極大浪費,也消耗了大量外匯。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

    比如我國的家電行業,正是在這一時期,以極快的速度完成了崛起。

    客觀講,這股引進熱潮對於我國輕工產業的更新換代,產生了不可忽視的推進作用。

    兩人進入展館后,裏面既熱鬧,也冷清。

    各種機械設備幾乎擺滿地面,然而除了站在設備旁邊的、明顯是貨主的那些人外,逛客寥寥無幾。

    「好像一下又都不缺了。」老王感慨。

    「還是有所顧忌吧,擔心他們不會把好貨拿出來賣。」李建昆說,不過他知道,有些地區是真的引進多了。

    他倆一身光鮮,大搖大擺走進來,怎麼看都來頭不小,吸引了許多貨主的目光,臉上都帶着希冀。

    老王開始踅摸他的電冰箱設備。

    李建昆四處搜尋印刷設備的影子。

    「還不少呢,不過……」不多時,老王搖搖頭,沒相中。

    清溪電冰箱廠現在有一套一千萬美金的電冰箱生產線,使得他的眼光變得極高,儘管此行的目的也不是找生產線,只是想淘點輔助小設備。

    「我連影子都沒看見……」

    或許是李建昆的運氣不好,又或者印刷設備在引進程度上,沒那麼招人喜歡。

    索性……

    「喂,同志們!有沒有印刷設備啊?」

    人類有張嘴巴,就是用來交流的。李建昆扯著嗓子大喊,展館內響起回聲。

    老半天沒人回應,現場倒也多了些交談之聲。

    「我們那兒好像有單位有多的。」

    天籟之音傳來,李建昆心頭一喜,循着聲音走過去。

    說話的是一個帶狗皮帽的大叔,操著一口麻花音。「不過這次沒來。」

    「沒事大叔,能聯繫就行。」李建昆遞過去一根華子,沒幾步路,運過來不費勁。

    這就嘮上了。

    大叔來自天津,說他們那兒有家大型印刷廠,從國外引進了一套據說最先進的印刷設備,結果貨拖回來一瞧,拋開設備款式和生產廠家不談,和他們在用的設備,技術層次一毛一樣。

    純白搭。

    「你是嘛單位的?伱們要是願意付外匯……」

    「付外匯。」李建昆說,外匯於他,相較於其他人來說,屬實談不上重要。

    「我感覺打五折他們都能出手!」

    李建昆聽成了打骨折,好像……也沒多大差。

    「大叔,這天兒還挺冷,我看現在過來逛的人也不多,不如找個館子喝兩盅溫酒,慢慢聊。此事還要仰仗您呢。」

    李建昆趁著握手,塞過去一包華子,熟練得讓人心疼。

    「好說好說。」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龍王殿大唐貞觀第一紈 都市極品仙帝蛇王纏身:老婆,生個蛋我跟天庭搶紅包
    重生之賊行天下萬古第一神次元手機網遊之末日劍仙系統之鄉土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