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23章 個體戶第一街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123章 個體戶第一街字體大小: A+
     
      第123章 個體戶第一街

      臨近四月,羊城氣溫已達到20攝氏度。【,google搜尋】

      站在著名的BJ路步行街上,李建昆三人皆是一手拎包,一手挽著外套的造型。

      這樣還是熱得不行,褲子太厚了。

      所幸李建昆一早提醒過,都帶著京城初夏的衣裳。

      當下首要問題是,得找個落腳的地方。

      「建昆,咱住哪啊?」

      「咱也沒介紹信啊。」

      李建昆笑道:「到這邊,你們還怕沒地方住。」

      羊城,是這個國家幾千年歷史上,唯一沒有封埠過的城市,包括清朝閉關自守時期。

      自古以來商貿發達,外來人員絡繹不絕。

      可不是每個人都有特殊身份,或者介紹信、回鄉證這類玩意的。

      需求決定市場。

      BJ路步行街這邊,四通八達,屬於羊城建城時的始建之地,李建昆領著二人挨個巷子尋找。

      「你們看頭上,這天線是真他娘的多啊!」

      「這邊人真這麼有錢,家家戶戶都有電視?」

      小王和陳亞軍昂著腦殼,頭頂密密麻麻的魚骨天線,在他們眼中充滿科技感。

      「能住這地界的人,錢嘛肯定是有些的,不過主要還是能收好多台。」

      李建昆隨口解釋一句。

      70年代末,在內陸地區,電視機還是絕對的稀罕玩意,一般只有事業單位有,作學習之用。

      老百姓雖然稀罕,但購買需求並不是很高。

      沒幾個台啊,見天放新聞。

      但羊城這邊可不同,港城就這麼近,魚骨天線撐起來,能收到老多特得勁的節目,有些一言不合就抱著啃……

      想想看,這得是多大的誘惑?

      攢錢買電視,成為各家的頭等家庭計劃。

      欲望決定購買意向值。

      「建昆,看,住宿!」

      小王伸手一指。

      這不就找到了嗎?

      在一棟民宅的最底下,有個台階下去,約莫是地下室,一扇小門,旁邊支一木牌匾。

      李建昆也不挑,能住就行,他倒是想去住白雲賓館啊,但光有錢還真沒用。

      三人拾階而下,進門便是櫃檯,左右各有一條廊道。

      服務員是個胖臉姑娘,二十幾歲,還挺熱情,忙起身迎接。

      開口便是普通話,「三位住宿?」

      「我們沒介紹信。」

      李建昆直截了當道。

      「不是外來的吧?有能證明身份的東西嗎?」

      外來的得報備,每天!

      三人齊齊點頭,這個倒是有,沒有身份證的年代,出遠門誰都不會忘記帶個能證明身份的物件。

      社員證啊,居民證啊,戶口簿啊,學生證啊……

      最好用的,當然還是單位的介紹信,介紹你去跟單位有關的定點地方。

      同體系內的同志嘛,一家親。

      正好有三人間,李建昆掏錢開一間,按床位收費,一張床位每日一塊五。

      談不上便宜,但挺人性化。

      房間格局沒啥好說的,三張木板床一字排開,泛黃的床單,一張長條桌,上面擺著三隻暖水瓶。

      水房和衛生間共用,在廊道盡頭。

      三人麻利換上夏裝,清爽不少,在火車上睡飽了,也不困,錢票帶上,衣服擱房間,鎖門。

      覓食去。

      羊城吃的那可就太多了,上午11點多,正值飯點,哪條街道上都瀰漫著食物的噴香。

      走進一家較大的國營館子,都想吃個新鮮,小王要了份加雞蛋加肉絲的豪華腸粉,陳亞軍要了份腊味籠仔飯,李建昆要了份牛腩煲仔飯。

      沒得編排。

      那叫一地道。

      許多匠心和良心方面的東西,別看時代在發展,後世拍馬都不及。

      吃飽喝足後,小王和陳亞軍都瞅著李建昆——活動怎麼安排,不都指著他麼。

      他說的,他門清。

      「走吧,帶伱們去塊寶地。」

      李建昆站起來,笑著一吆喝。

      這話不吹水,甚至都委婉了。

      眼下這個國家之內,再沒有任何一處地方,能比這裡更適合個體戶進貨。

      像漢正街、城隍廟、橋頭鎮……這些個小市場,在它面前,內都得是弟弟。

      這會都還沒搗鼓起來。

      而它,已經進入一種初期發展階段。

      這個地方就是,高第街。

      緊挨著BJ路步行街,拐個彎就到,東起BJ路,西至起義路,全長不過六百米。

      它卻是真正意義上的,個體戶第一街。

      我國最早的一批個體戶,便誕生於此,據說後面都發了,遺憾的是,多半似乎也移民了。

      「高第街?」

      站在入街的牌樓下方,小王和陳亞軍一臉稀奇。

      不是稀奇別的,就特詫異,這條夾在車水馬龍中的小街,建昆是咋知道的?

      它屬實算不上顯眼,擱京城,就一小胡同,撐死不過六七米寬。

      「這地方可不簡單。」

      李建昆看出他們的疑惑,笑道:「很多人只知道魯迅,魯迅他媳婦兒卻沒什麼人關注,魯夫人呢,叫許廣平,喏,她兒時的故居就在這條街里。

      「祖上有位叫許拜庭,大清第一鹽商,許氏在南方很出名,這條街是他們家族的發祥地,裡頭還有保存完好的祠堂呢。」

      小王和陳亞軍恍然,一副你懂得真多的模樣。

      一時竟忽略了,這點歷史,跟高第街現在的格局,屁關係沒有。

      這叫轉移注意力。

      三人走進牌樓,眼前豁然開朗。

      只見臨街二面,用竹架、鐵架子,搭起不少簡易的攤位。

      上面或擺,或掛著,許多鞋帽、小百貨、衣裳……特新潮的衣裳。

      不再是一成不變的黑白灰藍,色彩繽紛艷麗,一些路過的姑娘,駐足打量,都挪不開眼。

      實際上,小王和陳亞軍早就有種感覺:羊城人穿的真好看!

      到這裡後,尤為明顯。

      街道上多半人穿的褲子,不再那麼肥大,更加修身。

      男人穿著一種帶領口,下面有兩粒扣子,垂感十足的短袖衫。

      姑娘們穿著束腰的裙擺,白色帶斑點,棕色帶綠格子……

      讓他們覺得自己像個土鱉。

      「昆哥,這裡好多賣貨的呀!」

      陳亞軍這才回過神,表情激動不已,這可不就是一方寶地嗎?

      賣的還都是在京城見都沒見過的玩意。

      這要販回去賣,還能不賺?

      「誒建昆,這麼多好貨,怎麼沒見多少人買?這些攤主,咋也不吆喝兩嗓子?我們批量買,他們貨夠嗎?」

      小王開口便是三連問。

      李建昆都不知道怎麼回答,抬腳道:「走吧,先逛逛。」

      高第街目前的客流,確實不多。

      一來賣的這些個玩意,在內陸稀罕,在本地卻很常見。二來,市場形成沒多久,也是二月份政策公布之後的事,許多外地客商根本沒撈到消息。

      再等個一兩年,這地方得爆!

      後面有個說法,叫「沒到過高第街就等於沒到過本市」;進入高第街後,走路都要「慢三步」。

      80年代中期,這裡日均客流達到20萬人次!

      還有種說法是,像漢正街和城隍廟這些後起的個體戶市場,都是照搬高第街模式。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放開那個女巫三界紅包群寒門狀元西遊大妖王最強妖孽
    三國之召喚猛將會穿越的流浪星球唐朝好地主明天下我的大小美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