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12章 撿古董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112章 撿古董字體大小: A+
     
      第112章 撿古董

      幾日後,地安門。●𝑮𝒐𝒐𝒈𝒍𝒆搜索●

      一大早,李建昆領著小王,再次殺到皇城根下。

      這幾天他可沒閒著,四處打聽消息,可惜古玩大佬實在尋不到影兒。

      其實吧,他倒也叫得出幾個名字,比如收瓷器的馬未都,收字畫的劉文杰,收古籍的田濤,收家具的張德祥。

      曾被稱為京圈收藏界的四少。

      問題是,眼下時間太早了,哪怕是馬爺,八成也是過年時剛返城,這會還是個文學青年。

      一言以蔽之,尚不具備後世的本事。

      就算找到也沒用。

      古玩行當不是銷聲匿跡很多年麼,現在也沒有復甦,再往前的大佬,他就真的不甚了解。

      還得繼續尋。

      期間也跟小王聊過這個話題,小王表現出極大興趣,但仍沒搞懂他口中的撿古董,這個「撿」字的具體含義。

      李建昆覺得與其解釋,不如帶他見識一番。

      這不,今兒便把他帶到地安門。

      消息也是打探到的。

      地安門原本是個門,害,這好像是句廢話,但還得說道說道,與天安門剛好倆對頭,一個向北,一個向南,老BJ管叫「後門」。

      但在50年代時,因發展需要,擋著路,拆掉了。

      從此地安門,便衍化為一個地片名。

      這一帶自古就是著名的商業街,早年為皇家服務的衙門,什麼尚衣監、針工局、酒醋局;蠟庫、紙房、皮房……

      全擱這兒。

      如今依然很熱鬧,二三層的矮樓林立——眾所周知,二環里是沒有高樓的。

      幾乎每棟樓的一層,都是一個鋪面,像什麼藥店、副食商場、狗不理包子鋪等等。

      還有,文玩商店。

      這年頭京城的文玩商店,主要就集中在地安門和虎橋坊,這可是國營單位,持照經營。

      此時八點還不到,李建昆和小王是坐最早一班的332,進的城。

      地安門這邊,鋪子全未開門。

      但眼前的兩家古玩店門外,已經頗為熱鬧,各有十輛八輛自行車,結成長隊,沿著馬路牙子,一字排開。

      這些自行車的造型,幾乎一毛一樣:

      后座馱著倆大籮筐,裡面滿載貨物,用作防撞減震的稻草,從籮筐縫隙和上沿刺出來。

      「建昆,這拖的,全是古董?」

      王山河咂舌,倒也慢慢習慣了古董這個稱謂,從「老物件」轉變過來。

      建昆跟他說過一句話,叫亂世黃金,盛世古董。

      他深受啟發,細細琢磨,回顧自己知道的那點歷史,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

      他深以為尋到了一個好門道,既能滿足興趣,又能發家致富。

      李建昆道:「他們肯定認為是的,要不然也不會大老遠拖過來,但到底是不是,文玩店的人肯定要一件件鑑定。」

      「他們打哪兒來的?」

      小王好奇道。

      自行車自然有人把持,旁邊各有一個穿著樸素的漢子,說人話就是土裡土氣的。

      「河北。」

      李建昆打聽到的消息是這麼說的,再從地理位置上印證,應該確實是。

      這些人顯然都是農民,棉衣和帽子外面,大片大片的濕漉,八成是從河北連夜出發的。

      「他們哪搞的這麼多古董?」

      「十里八鄉淘的唄。」

      敢這樣堂而皇之拖過來賣的古董,來路大抵是正當的。

      「誒~這倒是條道道啊。」

      小王眼前一亮。

      李建昆聳聳肩道:「現在這個階段,沒必要這麼麻煩,就這個五朝古都的四九城裡,遍地都是古董,但還是那個問題,咱倆不懂行道啊。

      「好玩意就算擺在面前,也看不出個所以然。」

      小王悻悻道:「說得也是。」

      兩人貓在一家布店門口閒聊,一邊望著文玩店那邊,前面忽騎來一輛自行車。

      嘿!

      來人了。

      或者說到點了,果不其然,沒多會,臨近的這家古玩店,鋪門打開。

      原本靜候的銷貨農民們,一個個躁動起來,來了精神。

      「走。」

      李建昆領著小王走過去,打算湊近瞧個稀奇,也摸摸市場行情。

      官方的,自然最靠譜。

      甫一接近,小王便被一擔擔籮筐中的玩意,吸引視線,多是瓷器,也有些鐵物,造型各異。

      透著一股歷史的厚重,和奇異的美感。

      「嘛呢?」

      李建昆來到門口,脖子還沒探進去,裡面便傳出一個極不耐煩的聲音。

      他還尋思可能涉及到商業隱秘,不給人探聽,也沒在乎。

      但沒走,戳在大門旁,點上根煙,不張望,耳朵豎起。

      早說過,生意人自個不能要臉。

      倒是旁邊銷貨的農民,不知為何,一個個都沖他笑咧咧的,隱隱有點巴結的意味。

      「這個收不了,拿走吧。」

      「咋了,這也沒問題啊。」

      「眼睛呢,沒見底部有個小裂紋嘛。」

      「我瞅瞅……沒有啊。」

      「放大鏡給你。」

      門內傳出聲音。

      李建昆菸頭已經扔掉,背靠牆壁,雙手環胸,瞌著眼,以便匯力於耳朵。

      心想這文玩店收貨標準也忒高了,收購價,那也是相當感人啊。

      截至目前,沒有一件超過十塊。

      他這邊全神貫注的時候,渾沒留意到,周圍多出不少人。

      這些人像小王樣,沿著籮筐瞅過去,興致勃勃,但全無言語。

      農民們任由他們看,卻也不搭話。

      第一個進門銷貨的農民,跨過門檻走出來,拎進去的一擔籮筐,幾乎空了,只剩一對大瓷瓶。

      李建昆睜開眼,嚇一大跳,身前多出一群人。

      「老鄉老鄉,啥物件?」

      「來,我上上眼。」

      剛還仿佛只是路過,上前尋一眼熱鬧的傢伙們,瞅著這個走出文玩店的農民,一窩蜂湧上來。

      李建昆眯起眼,尼瑪,誰說70年代沒人瞄中古董的?

      那這些「追大筐」的,是鬼啊!

      這一點,也刷新了他的認知,敢情1979年,京城古玩市場就已經進入史前期。

      有了一幫先行者。

      「建昆,這對大瓶子可以呀,文玩店咋不收?」

      小王屁顛湊上來。

      「走,看看先。」

      李建昆踱步往人堆里湊。

      場面雖然混亂,十幾個人,圍著一個老農,但隱隱存在某種規矩,一人上手瓶子的時候,其他人絕不爭搶,顯得極有耐心。

      只是七嘴八舌交談著。

      李建昆和小王聽著聽著,相視而望,心有戚戚。

      這幫人可沒有一個等閒。

      不明覺厲的行道話,張口就來。

      比如這對撇口、溜肩,帶雙螭耳的大瓷瓶,他們的稱呼就是大瓶子。

      人家喊啥?

      叫三百件。

      臥槽,明明一對兒,兩件,為啥要叫三百件啊?

      兩人完全搞不明白。

      與之相比,古玩知識極度匱乏,妥妥的兩隻行業小白。

      但這些人都很年輕,瞅著又不像大佬,不然李建昆還真動了心思。

      他可不希望沒找對人,把小王給誤了。

      最後,這對三百件大瓶,被一個人,以十二元的價格收走。

      李建昆一下恍然了所有,之前古玩店的人和銷貨的農民,把他也當成了「先行者」中的一員,一方不待見,一方挺喜歡。

      而這些先行者,在這裡收貨,顯然要遵守規矩,只能撿文玩店不要的。

      「建昆,我明白撿是什麼意思了。」

      小王同樣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

      李建昆嘴角抽搐,一時不知該怎麼解釋,他所謂的撿,可不是這麼回事。

      是想帶小王過來瞅瞅看,這年頭古董有多麼不值錢,撿白菜一樣。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一劍獨尊大王饒命網遊之倒行逆施外室女民國小地主
    極品學生重生千金歸來網遊之虛擬同步縱天神帝惡魔校草:吃定獨家小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