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三國:開局被活埋,靈帝扶我登基»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氏族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三國:開局被活埋,靈帝扶我登基 -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氏族字體大小: A+
     
      夏侯蘭!

      白袍小將名叫夏侯蘭,也是常山真定人,與趙雲不光是同鄉,還是少時的玩伴。

      如果按照歷史原本的軌跡發展,夏侯蘭加入了曹軍,並且在博望坡一戰與趙雲交鋒,最終…夏侯惇大敗,連帶著夏侯蘭也被趙雲俘虜。

      因是同鄉,少小相知,而夏侯蘭又明於法律,於是趙雲推薦他做了劉備軍的軍正,掌軍事刑法。

      當然,夏侯蘭與夏侯惇並沒有什麼親屬關係。

      夏侯蘭也不是譙沛武人…

      歷史上的趙雲值得信任的朋友不算多,夏侯蘭絕對算是其中一個。

      趙雲正想打招呼。

      哪曾想,閣樓上的魏延當先道:「自認為一身武藝的都可以上場。」

      話音落下…

      夏侯蘭已經登台,而他的對面則是一個身形魁梧的壯漢,五大三粗…手持一柄長杆木斧,夏侯蘭接過一把木槍,抱拳行禮。

      「我乃常山真定人夏侯蘭,請多指教!」

      「哼…」對面的壯漢一副鄙夷的神色,「怎麼近來,哪個冒頭的都說自己是常山人?難不成…各個都是那槍挑那鮮卑首領的趙子龍不成?」

      也不知道是聽到趙子龍的名字,還是對方猶如常山。

      夏侯蘭提槍而上:「你這莽漢,休得無理。」

      黃沙點點…大漢見槍刺來,也不躲避,揮出一斧便盪開槍。

      夏侯蘭頓感手臂微麻,可見這漢子氣力甚大,他急忙拍馬前進,不料…大漢已經起斧,橫面攔腰砍來。

      夏侯蘭身法敏銳,俯身貼在地上,躲過了攻擊…這一精彩變故,讓本為他捏出一把汗的觀眾們,爆出一陣陣喝彩之聲。

      倒是唯獨趙雲,他不為所動。

      場面上兩人看似殺得難解難分,他卻心知肚明,這個漢子是在戲弄夏侯蘭…不出三十回合,夏侯蘭必敗!

      果然…

      兩人槍來斧去,不覺已是二十回合,夏侯蘭頭髮有些凌亂,額頭有汗珠落下,出氣聲粗,很明顯已是力竭。

      大漢卻是氣定神閒,連大氣也沒喘一口,每看似輕描淡寫的揮出一斧,都讓夏侯蘭暗暗叫苦。

      又戰了兩個回合,大漢見夏侯蘭氣力盡失,大笑道:「你這小白臉武藝太差,這白馬義從的統領,還是讓給俺吧!」

      話音落下…虛晃一斧,夏侯蘭全力挺槍…不想大漢招式一變,砸飛手中長槍,還未回過神兒來,便被大漢生擒於腋下。

      大漢提著夏侯蘭繞了擂台一圈,方才停住腳步,將夏侯蘭扔在沙地上…

      眾人連忙扶起夏侯蘭…

      夏侯蘭已經是灰頭土臉,羞愧難當…

      卻在這時,看到了扶起他的人是趙雲。

      當即…迅速的揉了下眼睛,不敢置信,「子…」

      趙雲卻是伸出食指,示意他不要多言…

      就在這時!

      那大漢右手舉起長柄木斧,高喊:「還有誰敢與我一戰?」

      他的武技太過彪悍、霸道…一時間,台下竟是沉默了起來,無人敢迎戰。

      魏延歇瞟了眼趙雲的位置,大喊道:「如果沒有人上前挑戰,那我就要宣布,這位壯士成功晉級!」

      「且慢…」

      趙雲大漢一聲。

      一時間,所有人轉過頭朝他望去,反觀他…一個布衣少年,身背長槍,大步走上演武台。

      大漢見來者雖然年少,但步伐穩健,心知來者不凡,他用木斧指向來人吼道。

      「來者何人?」

      趙雲將手中布匹綁在背後龍膽亮銀槍的尾端,從士兵處接過木槍,一躍登上擂台,右手斜提木槍放於背心,說道。

      ——「我乃常山趙子龍!」

      又一個常山…

      那大漢本是一臉鄙夷的神色,可當聽到「我乃趙子龍」…他的瞳孔一緊,難道…眼前這個膽魄的男人就是割去鮮卑首領軻比能的常山趙子龍麼?

      他…他來了!

      …

      …

      洛陽城,玉林觀的一方書房內。

      天子劉宏拍案而起,「好一個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就在剛剛,他細細的聽過羽兒講述的有關「科舉制」的選官制度,不由得拍案叫絕。

      誠如羽兒提及的,歷朝歷代的天子都是要鞏固自身地位,加強中央集權。

      而人才…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誠然,這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和制度…察舉制就是為了滿足人才的需求,只是…羽兒一針見血的點明了這些制度的缺陷。

      ——豪族壟斷,寒門歧視!

      如何打破這「寒門壟斷、寒門歧視」?

      如何做到「上品無寒門,下品無氏族」…這是劉宏一直在尋找的方法,鴻都門學算是一次並不成功的嘗試。

      可這科舉…

      起先,劉宏也就是正常聽著,可隨著羽兒細緻的闡述,他一下子被吸引了。

      ——通過考試選拔的方式挑選較為優秀的人才,只要有知識有能力就能到朝廷做官!大大的調動了天下士子的積極性。

      ——選拔大量的優秀人才為朝廷所用,這在削弱地方力量的同時,又凝聚了民心!

      ——這才是皇權與氏族博弈中,最完美開闢的新賽道啊!

      一定程度上…

      羽兒的「科舉」理論,宣示著門閥主意制度的結束,給普通百姓讀書改變命運的機會,激發百姓們讀書學習的氛圍,也悄然通過皇帝自上而下,直接改變人們的思想,乃至於…科舉制會大力促進學堂、私塾的發展,在民間遍布文化氣息。

      劉宏太清楚了…

      氏族的能量不僅僅是壟斷思想,最可怕的是他們壟斷了文化,壟斷了一切傳播文化的途徑。

      百姓讀不到書,碰不到書,那幾百年後…氏族還是氏族,百姓還是百姓,根本沒有辦法跨越這個階層!

      自然…

      伴隨著氏族能量愈發的根深蒂固,作為皇帝的天子想要重新洗牌無疑會更加艱難。

      考試好啊…

      嘶,考試好啊!

      劉宏的眼睛徒然睜大,「考試好,考試好啊,只要天子是主考官,那選拔官吏的權利就握在天子的手裡,未來的這些官員也會成為天子門生,這可比察舉制優越太多了。」

      當然優越了…

      柳羽這屬於跳過「九品中正制」直接步入「科舉」…

      這可以動搖門閥氏族的根基。

      不過…

      對於「科舉」,柳羽必須客觀的去看待,科舉有其繁榮興盛的一面,就有其衰敗的一面,唐朝科舉允許士子推薦作品,這樣一來就出現了文人與考官勾搭的不公平現象,特別是到了唐末吏治這種現象更為嚴重。

      宋朝統一之後,統治者重用文官,大力實行文官政治,這一舉措極大促進了科舉制度的發展,卻為邊境的禍亂埋下種子。

      元朝,由於統治者以蒙古族為主,由於統治者以蒙古族為主,因此科舉考試制度也帶有十分明顯的種族色彩,比如科舉考試按照種族分等級,漢人的考試次數不僅多而且題目也更加困難,反觀蒙古族和色目人只需進行兩場考試,而且題目也更加容易,即使中舉後的漢人也低蒙古族一等,元朝這一時期的科舉制度有較為明顯的「排外」。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對科舉制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興辦學堂,建立起與科舉制度相符合的學校制度。

      這一時期也是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最高光最輝煌的時期。

      可到了明末時期,科舉制度逐漸走向了衰敗。

      清朝時,科舉制度的弊端更是完全暴露出來。

      主要是由於科舉制度的考試內容和考試形式已經僵化,在思想上已經禁錮了人們的思想。

      說到底…

      科舉腐敗的原因大致有四點,官僚制度的腐敗,導致科舉制度內部腐朽;

      未能順應時代的發展,八股取士嚴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覺醒;

      新階級的出現與舊階級的矛盾問題;

      中央集權和君權的力量達到頂峰,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開始走向下坡路。

      這些都是歷史課本上講述過的…

      柳羽記憶尤新…

      不過,基於如今的朝代,無疑「科舉制」是比「九品中正制」更容易加強中央集權的方式、方法。

      但…有一點,會很難。

      那些氏族…面對動搖他們根基的行為,勢必不會袖手旁觀。

      「恩科與常科,文舉與武舉…」劉宏眼眸眯起,他負手而立在細細的思慮著,品評著這中間的事兒。

      自然,他也想到了難點。

      「不過,柳觀主啊,以如今朝廷的能量去做這件事兒,怕是會引起天下氏族的劇烈反對,這才是最大的難題。」

      劉宏提出了他的疑竇…

      柳羽緩緩點頭,「所以說,根治氏族的關鍵在於科舉,而推行科舉則是需要朝廷的巨大威望,說到底,又回到了那邊陲的問題上。」

      柳羽反問劉宏,「陳王殿下,在下斗膽請問,若是…武皇帝時期,他要推行科舉,可能做到?」

      嘶…

      劉宏眯著眼,他沉吟了一下,旋即點了點頭。

      「武皇帝開疆拓土,橫掃匈奴,他在位時…若是推行這科舉,誰也不會反對,也不敢反對!」

      「這就是了。」柳羽順著劉宏的話繼續往下講。「因為武皇帝橫掃匈奴,恢復西域風采,如此這般…無論是他本人,還是漢庭都擁有著至高的威望,這便是為何,武皇帝一生征戰,國庫空虛,可後人卻根本沒有以此詆毀著!」

      「換句話說…若是我朝陛下也能效仿武皇帝時的模樣,橫掃烏桓、鮮卑,將西域再度打通,將絲綢之路再度搭建,以大漢為軸心輻射向海內諸國,如此威望之下…我朝陛下要推行科舉,誰還敢反對?」

      言及此處…

      柳羽頓了一下,「當然,如果要做到武皇帝時的模樣,不容易!但…我們可以講究一些方法!」

      「方法?」

      柳羽眼珠子轉了轉,他笑著問道:「陳王多半知曉,為何那些南陽氏族會替大漢駐守邊關呢?」

      這…

      不等劉宏開口。

      柳羽的話再度傳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對付氏族、豪門,咱們也可以先拉攏一批,打壓一批,然後再拉攏一批,打壓一批,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那些能拉攏的就一起發財,不能拉攏的…一律打壓到底,如此這般…這般如此,有個幾年,咱們的陛下就有資本、也有實力去推行科舉了!」

      柳羽一口氣說了一大堆話…

      劉宏聽的是震耳欲聾!

      震撼,震動…

      很難想像,這般有見地、高瞻遠矚的話…竟…竟是出自一個十餘歲公子之口,這太匪夷所思了,這讓天子劉宏有一種感覺。

      皇長子劉羽…怕是上天派下來,救他大漢的吧!

      最關鍵的是…他已經在身體力行的去實踐這個想法。

      邊陲、將門、外患…

      有那麼一瞬間,劉宏覺得…再熬住幾年,大漢的國事未必還會這般蜩螗。

      江河日下…呵呵,或許在羽兒的幫扶下,大漢的天下也可以蒸蒸日上!

      這才是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

      …

      已是正午,難得的冬季里,竟有乾燥的陽光照射大地、

      可擂台上依舊是寒風呼嘯…

      無名大漢提斧來攻,哪怕是一柄木斧,被他舞的亦是虎虎生威…

      趙雲見來勢兇猛,也不退讓,提槍而上…

      兩人你攻我擋,纏鬥在一起,大漢勇猛…只見斧光連連,旁人只能見斧影,不能見斧身。

      圍觀的一干武人皆露出驚駭之色,特別是夏侯蘭,臉色慘白的厲害…他已經認出了童年玩伴,不由得為趙雲擔憂。

      哪曾想…

      趙雲絲毫不慌,手中的這杆木槍,刺中帶挑,挑中藏撥,招式極其精妙…

      不到十個回合…

      趙雲像是識破了對方的路數,轉守為攻,一時間…攻守之勢翻轉!

      再兩回合…

      趙雲找準時機,一槍壓下,正好劈到了還來不及收招的大漢左肩…

      「啪!」

      怎奈大漢身體壯實,木槍反被折斷…

      但,勝負已分。

      這一刻,擂台之外,歡呼四起…

      趙雲自報家門,大家對他本就有許多期待,期待…那槍挑鮮卑首領的小將究竟武功何等了得?

      此番…一睹武技不由得嘖嘖稱奇。

      倒是趙雲,在歡呼聲中,扶起了那倒地的壯漢,大漢苦笑道:「不打了,不打了,你這小子槍路刁鑽,爺打不過你,這白馬義從的副統領讓給你吧!」

      趙雲笑道:「打了這麼久,還不知道你的名字。」

      大漢拍去身上的塵土,說道:「我叫張牛角,乃遊俠,你最好記得俺的名字,俺也會記得你的名字!」

      張牛角…

      ——張角八位親傳弟子之一!

      如今的「褚飛燕」,後來的「張燕」的大哥,他的功夫在太平道可算是出類拔萃。

      此番本是試探幽州的實力,探探那白馬義從的徐思

      哪曾想…突然殺出這麼個常山趙子龍!

      張牛角氣呼呼的走下了擂台,擂台下的褚飛燕跟在他的身側。

      「大哥…大賢良師那兒…」

      「噓,回去再說!」

      …

      …

      ()

      



    上一頁 ←    → 下一頁

    史上最牛輪迴超能小農夫我的合租老婆絕色毒醫:腹黑蛇王溺寵辰少的霸道專寵:強婚8
    陰間神探龍珠之最強神話帝國吃相燃鋼之魂男人當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