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三國:開局被活埋,靈帝扶我登基» 第一百四十九章 興正一商盟,揚天師之道!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三國:開局被活埋,靈帝扶我登基 - 第一百四十九章 興正一商盟,揚天師之道!字體大小: A+
     
      魏延走了。

      三萬萬錢卻留下來了,柳羽的大方與闊氣,深深的震撼著此間的十一位族長。

      此刻的他們分別跪坐在大堂。

      因為柳羽除了留下來這數千箱金子外,還留下了一紙契約。

      一紙加入「正一商盟」的契約。

      魏延講述的很清楚,凡是加入「正一商盟」,正一商盟會給予他們一定的資源,讓他們能一正途賺得無數的錢財。

      可代價卻是,凡是盈利的錢財,需要上繳「正一商盟」八成。

      也就是說,只能留下來兩成給這些族長。

      似乎,咋聽起來這「正一商盟」有些「霸王條款」的味道了。

      可偏偏,魏延提到了一條。

      柳郡守特地提及,哪怕是兩成,也是每年超過十萬萬錢的巨大收益。

      當然,加入「正一商盟」,柳羽並不強迫這些家族,全憑自願。

      嘶…

      此時一干族長凝著眉,口中議論的自然是這件事兒。

      「敢情,若是加入了這『正一商盟』,那咱們辛辛苦苦賺到的錢,大頭都歸他柳羽了?這怎麼能行?這公平麼?這合理嗎?」

      「是啊,別看是兩成,可這兩成需要咱們十一個家族去分,每家才能分多少?怎麼看,這買賣也不划算!」

      「我也覺得有些虧了…」

      一些族長當先表明了看法。

      可…另外一些族長卻是不敢苟同。

      「我倒是覺得這買賣能幹…他可是『玉林柳郎』,中山無極甄家因為他的緣故富可敵國,囤驢也好、囤馬也好,這說明這位柳郡守的眼光遠勝於常人,莫說是兩成,就是一成…那一旦金錢數量足夠龐大,依舊是一筆不小的盈生,怎麼就不能幹?」

      「我也覺得能幹,他柳羽不是放話出來,盈利了才需要上繳…若然不盈利,或者盈利少了,咱們大可以不做,那就不用上繳了!咱們似乎並沒有損失。」

      這下…

      一個「正一商盟」讓這些南陽雲台將的後裔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大傢伙兒只能把目光轉向鄧家族長鄧某身上,他是雲台二十八將之首,這種時候,可不就得讓他拿主意麼?

      此時的鄧某也是凝著眉…

      他的目光幽幽的停留在那一紙「契約」之上。

      這「契約」,要說霸道吧,人家也沒規定,每年需要繳納多少,只是盈利分成罷了;

      可若是不霸道吧,二八分…

      何況他們是十幾個家族,對面是一個天師道,怎麼也感覺這分成不舒服啊!

      「議論這些都是空的,那柳羽不是借著魏文長之口,留給咱們第一個『資源』了麼?」

      「入不入『正一盟』可以先放在一邊,不妨咱們試試這個『資源』能賺多少錢!」

      鄧某是最通透的那個…

      拋開利潤不提,只談是否加入「正一商盟」,那不是耍流氓麼?

      「資源是什麼來著?」有族長方才沒聽清楚。

      鄧某提醒道:「就是咱們南陽郡的『伏牛山』!」

      「伏牛山?」這族長一敲腦門,「伏牛山裡有什麼?」

      「呵呵!」鄧某笑了,「如果柳羽說的是真的,那這伏牛山里就藏著『金子』了!」

      言及此處,不光鄧某一人。

      這些南陽雲台將的族長一個個眼眸中都放出綠光。

      若這位『玉林柳郎』連金子埋在哪都知道,那…這「正一商盟」莫說是上繳八成了,就是上繳九成,九成五,也得入啊。

      這「正一商盟」就是個聚寶盆哪。

      「呵呵…」鄧某笑道:「依我看,這『玉林柳郎』比猴子都精,他豈會不知,要讓馬兒跑,需得讓馬兒吃上嫩草,依我之見,他可不會無的放矢!」

      這話脫口…

      所有人更心動,誰能對金子不心動呢?

      「鄧族長…」吳家族長張口道:「那魏文長可還提出了一條,咱們這位柳郡守打算明日起用『集中火葬』的方式處理瘟疫中死掉百姓的身體,若是如此,我擔心…怕是會激起民憤吧?」

      「民憤?」鄧某眼珠子一定,「民憤與我們何干?咱們要入的是『正一商盟』,乃是為利…至於南陽動亂,自有他這位南陽郡守的操持,否則…咱們這八成金子上繳的豈不是虧得很麼?呵呵…」

      言及此處,鄧某豁然起身,「諸位,老夫提議,明日各家族於各縣城配合柳郡守火葬,不僅不能添堵,還要大力配合,此外…各家族即刻派出人手赴『伏牛山』,淘金一事,關係重大,可不能耽擱了。」

      這話一出…

      「鄧族長所言甚是。」

      「此事宜早!」

      …

      …

      洛陽,千秋萬歲殿。

      一張輿圖鋪滿整個桌案,天子劉宏凝著眉,目光緊緊的盯著輿圖中南陽之處,心頭難免憂鬱…

      南陽瘟疫的局勢,不僅僅關乎中原的時局,更關乎著羽兒的安危。

      就在這時。

      千秋萬歲殿的大門敞開,蹇碩快步闖入。

      「陛下…南陽、涿郡均有急件傳回。」

      聽到「南陽」二字,劉宏的眼眸驟然抬起。

      「奏事!」

      「涿郡與南陽的瘟疫均被控制住了,南陽那些雲台將的後裔,更是一個個被皇長子收拾的服服帖帖,幽州涿郡更是封城月余,沒有鬧出任何動亂,直至南陽的醫官趕至涿郡,瘟疫已經能被救治,徹底控制瘟疫也不過是時間問題,只是…」

      起初天子劉宏聽到「局面大好」,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是安然落地,偏偏這個「只是」,再度讓他把心揪了起來。

      劉宏眉頭微簇,再度吟道:「接著說!」

      「是…是集中火葬!」蹇碩張口道:「原本瘟疫局勢是控制住了,可無論是涿郡還是南陽,凡是因為瘟疫病逝者,皇長子均下令集中火葬…這…」

      蹇碩似乎還有話要說,可話到了嘴邊…還是止住了,可意思已經表明…火葬並不吉利啊…

      就看陛下的態度了。

      「火…火葬?」

      劉宏目光剎那間凝起,哪怕只有兩個字卻都說的「磕絆」了一下。

      火葬,這不是鬧著玩的,老百姓講究入土為安。

      活著的時候可以過的很苦,可以忍受飢餓,寒冷…可下葬時,總是要體面一些。

      這也是百姓心中最後的底線。

      正因為如此,羽兒的火葬…這或許會觸碰到百姓心中底線,甚至引發出比瘟疫蔓延更可怕的後果。

      「咳咳…」

      天子劉宏急咳一聲,「南陽與涿郡的火葬已經開始了麼?」

      「回稟陛下,探子是三日前動身的,南陽三日前已經開始了,而涿郡更早一些…似乎從南陽的醫者進入涿郡起,就開始了。」

      蹇碩如實稟報。

      劉宏頓了一下,繼續問道:「那…兩地的氏族?百姓反應如何?」

      他的聲音刻意的壓低,就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蹇碩能感受出來天子對皇長子的這份由衷關切的心情。

      「涿郡的情形還好,因為涿郡許多百姓加入了天師道,有天師道教義的傳揚,許多百姓漸漸的接受了火葬,有張常侍在,那些氏族也不敢妄動…局面還能控制得住。」

      「可南陽…雖說氏族倒是支持,可百姓們中已經漸漸有怨氣生出,這股怨氣若是積攢到一定程度,怕是…」

      不等蹇碩把話講完,劉宏伸手示意他不用繼續說了。

      「朕派往南陽支援的漢庭北軍到了吧。」

      「按照陛下的吩咐,均駐守在南陽之外…等候陛下的命令。」

      「傳朕旨意,告訴皇甫嵩,朕把這三千人也交給他,若然南陽出現什麼變故,無論如何讓他把羽兒給朕帶回來,不惜一切代價!做好這一件事兒,便是大功一件!」

      劉宏的語氣格外的嚴肅。

      止住瘟疫蔓延,這本是大吉…

      可若是因為火葬…折進去羽兒,天子劉宏寧可整個中原的瘟疫徹底失控!

      在他看來,百萬百姓的生死與羽兒的安危相比…那是不值一提。

      「喏!」蹇碩連忙答應,剛剛轉身要去安排,卻驟然又想到一事。「陛下,臣還有一事…」

      劉宏沒有回話,只是輕輕擺手,示意蹇碩說下去。

      蹇碩的眼眸轉向龍案之上的輿圖,他指著幽州以北遼東一地。

      「陛下,烏桓那邊也在經歷著一場瘟疫!」

      「聽聞,烏桓的大量牛羊、駿馬死於其中…幽州刺史陶謙發來急件,他探查到烏桓集結兵馬似乎有南下之意!」

      烏桓?

      提到這個族群,劉宏的眼眸一下子凝起。

      因為光武帝對烏桓幾次征討的不利,他改變思路,開始實行「贖買政策」,大漢每年需要通過贈送巨額財帛、糧食的方式,讓烏桓停止對漢朝進攻!

      從那時候起到如今,大漢累積投入烏桓的錢幣超過了百億之多…

      換取的,唯獨是烏桓這麼一個…相當於大漢與鮮卑的中間地帶。

      儘管付出巨量的財富,可能確保邊陲無恙,也不失為一種的方式。

      原本…

      大漢與烏桓保持著這一抹微妙的平衡,可偏偏如今的局勢發生了翻轉…

      鮮卑王檀石槐一統鮮卑,使得鮮卑的領土空前遼闊,乃至於直逼大漢。

      更是號稱控弦之士二十萬,隨時準備南下。

      如同南匈奴一般,烏桓的立場因為鮮卑的崛起已經開始搖擺不定。

      更別說又經歷瘟疫,資源進一步的匱乏,如今…別說是幫大漢駐守北大門抵禦鮮卑了,當務之急…是搶得一些糧食儲備過冬。

      北上鮮卑,亦或者是南下幽州…

      這似乎根本不用選!

      原本因為羽兒的事兒就已經焦頭爛額,如今…這烏桓…

      天子劉宏的臉色愈發的難看。

      內憂外患,莫說是中興大漢了,能讓大漢「苟」下去,已經是萬難。

      砰…的一拳,劉宏的拳頭重重的砸在桌案上。

      他的語氣冷然。

      ——「多事之秋,都不是省油的燈!」

      …

      …

      幽州,涿郡。

      瘟疫在古代,是許多傳染力極強病症的統稱,區別於赤壁之戰時,曹軍患上的「血吸蟲病」可以稱之為瘟疫,如今大漢的問題便是「傷寒症」!

      此刻…

      涿縣的衙署前,一口大鍋正在大火的加溫下逐漸的開始沸騰。

      大鍋中熬製的乃是「四逆湯」!

      四逆湯在中醫中又稱「回逆湯」,具體的劃分,又是以治療脾虛為主的「理中湯」、「小建中湯」、「大建中湯」以及「桂枝人參湯」。

      其中的主要藥分是乾薑、甘草、附子、麻黃…

      之所以這麼大一口鍋熬製「四逆湯」…是因為「四逆湯」,乃是《傷寒症》中第七卷《辯霍亂病脈症並治》中,主要醫治傷寒症中「霍亂」這項具體病症的良藥。

      而幽州涿郡,大量患了傷寒的患者,主要是因為體內「霍亂」引起的。

      所謂:

      ——惡寒脈微而又下利,惡寒脈微依然!津液涸竭!四逆配人參湯!

      一碗碗藥湯下肚,區別於其它中藥的循序漸進,這「四逆湯」對「霍亂」病症竟是藥到病除…

      不多時…

      縣衙前的大夫接連張口。

      「他的高熱也退下去了。」

      「他的也是…」

      「還是要按時服藥,明日正午來在這縣衙喝上一碗。」

      「回去後穿的厚些,千萬不再再度染上風寒。」

      一位位自南陽而來的大夫均留下醫囑,這些大夫許多都是張仲景的弟子,是最早一批跟隨他醫治傷寒的。

      如今一個個都成為了獨當一面的「神醫」!

      而在涿郡,只要是家中有人加入了「天師道」,成為了鬼卒,那麼一家子均可以享受到免費的醫治。

      便是為此,單單這一個多月,整個涿郡加入天師道者就超過了五萬人。

      至於「火葬」…這是柳羽之前就提及的,一旦瘟疫控制住,那麼為了阻絕傳播的源頭,必須將「瘟疫死者」從土葬改為火葬…

      甚至,已經土葬的死者,也要再挖出來,進行火葬…

      這是杜絕病菌通過土壤再度傳播,一勞永逸的解決大漢每兩年就會爆發一次的瘟疫難題。

      「娘,喝過這藥湯後,你感覺怎麼樣…」

      一種赤膊著上身的精壯男人扶起了自己的母親。

      他是千里迢迢從揚州趕來的。

      他名叫馬元義…是太平道中兩名「神上使」其中的一人。

      他的身份在太平道中,僅次於大賢良師張角,與張角的兩位兄弟張寶、張梁身份相同。

      聽聞母親病重,連忙放下在揚州徵收太平道徒的任務,急忙趕來。

      他是通過狗洞爬入涿郡。

      回到家的時候,母親已經是奄奄一息…眼看著就要不行了。

      馬元義將太平道那套「符水治病」的方法無數次的施展,可最後的結果,依舊並不樂觀…

      還好,聽說天師道能治瘟疫。

      只要家中有人加入天師道,便可治癒全家。

      於是,馬元義就加入了天師道,當然,他用的是化名「馬波」…

      如今,這已經是母親第三次服用太平道的「湯藥」。

      成效不可謂不顯著!

      「好了,好了,渾身上下都有勁兒了,頭上也不冒汗了,渾身都舒坦…舒坦…」

      老婦人精神極佳…

      很難想像,兩日前…他來服用第一碗藥湯時,都需要三個人抬著,想方設法往她的嘴裡灌。

      這就是…藥到病除麼?

      一時間…

      馬元義有點兒懵…

      他突然發現,他所在的太平道…論及「救命」的法門與這「天師道」相比,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娘,我扶你回家,好生歇息…歇息…」

      馬元義要去扶母親…

      他的母親卻是一甩手,「你既已經加入天師道,成為了一名鬼卒,緣何不去幫著天師道救下更多的人。娘已經好了,不用你扶…」

      儼然…因為兒子這鬼卒當得不合格,母親有些生氣。

      「娘痊癒了,我才心安…才能去幫襯著教門哪!」馬元義解釋道…

      似乎這一番話,才讓母親的心情好轉了不少。

      他的母親語重心長。

      「兒子啊,娘知道你以前待在什麼『太平道』,可那天平道能像天師道一樣救人麼?太平道都是騙人的,可天師道呢?凡是交出五斗米,無論是短了吃的,還是生病…天師道都會幫我們,這才是你該入的道教啊!兒子啊,你…你可不能糊塗啊!」

      知子莫若母…

      當母親的又豈能不知道「馬元義」呢?

      她明白,馬元義在太平道中是「大官」,可「騙人」的大官和救人的「鬼卒」,作為母親,她更希望兒子站在正義的一邊。

      「娘放心,兒子知道了,知道了…」

      說話間,馬元義的母親就走遠了。

      就在這時。

      兩個黑衣男人行至馬元義的身旁。「屬下張牛角拜見神上使!」

      「屬下褚飛燕拜見神上使。」

      說話的這兩人正是太平道派往幽州吸納教徒的負責人…

      其中的張牛角乃是大賢良師張角八名嫡傳弟子之一,在太平道中地位顯赫。

      另一位是張牛角的兄弟褚飛燕,因為身輕如燕故而得名。

      當然…或許許多人對他不了解,可他之後更改過的名字,許多人就熟悉許多。

      漢末諸侯爭霸時,黑山軍統領——張燕!

      他不是張角的嫡傳弟子,可在幽州依舊十分有名。

      當然了…

      馬元義也是大賢良師張角八名弟子之一,論及地位更是高了張牛角一籌。

      看到張牛角與褚飛燕,馬元義沒有說話,他不漏聲色的走入了一處無人的街巷。

      「可是大賢良師有所指示?」

      馬元義問道…

      張牛角當即回道:「不愧是師兄,大賢良師已經知道師兄趕至幽州,特地傳訊於我倆,讓我二人配合師兄在幽州涿郡開設太平道分壇,廣收教眾!」

      唔…

      這話脫口,馬元義眼眸凝起,餘光瞟向那縣衙處救治百姓的天師道鬼卒。

      呵呵…

      這一刻,他就呵呵了。

      幽州?涿郡?

      怎麼可能!

      …

      …

      ()

      



    上一頁 ←    → 下一頁

    妾本驚華:彪悍小王妃佛本是道豪門小妻子情陷極品美女上司:無限初婚有刺
    魔禁之萬物凍結我的功法全靠撿婚不由己,總裁情深不負總裁的女人兩界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