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武俠仙俠 » 蜀山之我是嚴人英» 第二百零八章 峨眉開府十八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蜀山之我是嚴人英 - 第二百零八章 峨眉開府十八字體大小: A+
     
      凝碧五府已然全部開闢,嚴人英等峨眉弟子正觀賞下方美景時,耳邊忽聽妙一夫人道:「五府已然開闢,眾仙賓可先到仙館暫居,靜待開府盛宴。眾弟子都來中元仙府,聽候掌教真人傳道講法。」

      空中飛翔的諸位長老聞言,齊往右面峰腰靈嶠諸女仙所居仙館平台上飛去。嚴人英等峨眉弟子也分成兩行,齊往長橋對面當中頭一座仙府飛去。

      來到仙府前面,只見那仙府高約三十六丈,廣約七八十畝,四面俱有平台走廊,離地約有三丈六尺。前面平台特別寬大,占地幾及全址三分之二。四角各有一大石鼎,四面雕欄環繞,正面兩側設有三十六級台階。豎立著一座大殿,上刻「中元仙府」四個古篆金字,廣約十畝。當中設著一個寶座,兩旁各有許多個座位,前面大小九座丹爐。大殿通體渾成,無梁無柱,宛如整塊美玉,經過鬼斧神工挖空建造,氣象雄偉,莊嚴已極。

      此時,峨眉掌教妙一真人正坐在當中寶座上,玄真子、餐霞大師、醉道人等峨眉諸長老,也坐在兩旁座位上。另有齊金蟬和石生兩人,持金鐘、玉磐,侍立在妙一真人兩旁。

      看見眾弟子進入仙府,坐在妙一真人左首的玄真子當先開口道:「仙府開闢,眾弟子拜師行禮。」

      嚴人英等峨眉弟子當即上前向眾位師長跪拜行禮。

      三跪九拜之後,玄真子又喊道:「禮成,落座。」

      於是,嚴人英等人紛紛起身,按照長幼之序,在兩旁的座位上坐下。

      眾人坐好後,玄真子向中央的妙一真人道:「請掌教真人講法。」

      妙一真人撫著右手邊的一個玉匣,看著下首眾同門弟子道:「我先前在中元洞中,拜讀先師所留的《九天玄經》,略有所得。現在便將一些心得體悟說給你們。」

      說罷,便講起自己從《九天玄經》中體悟的大道妙法。

      《九天玄經》乃是峨眉派道法的根基,在座的峨眉眾長老弟子,雖修為有高有低,但基本修煉的都是峨眉道法,此時聽妙一真人講法,登時都覺大有所得。

      嚴人英也覺以前許多晦澀難懂之處,豁然開朗。突然他感到元神一震,腦中如醍醐灌頂一般,一片清明。卻是祭煉許久的雪魂珠和乾天火靈珠,終於和他的元神合一。只見紅白兩色光華突然在他的身上浮現。

      嚴人英身上的變化,登時吸引了在座諸人的注意力。妙一真人、玄真子等峨眉長老,和諸葛警我、易靜等幾位修為較高的峨眉弟子,一眼就看出了嚴人英身上的變化,不禁讚許地點了點頭。李英瓊、余英男等修為較弱的小輩弟子,卻不明嚴人英身上發生了什麼狀況,不免感到有些驚異。

      但因此時妙一真人還在講法,所以無論是玄真子等峨眉長老,還是李英瓊等峨眉弟子,全都不動聲色。

      不過一會兒工夫,嚴人英身上便異象全消,向講道的妙一真人略微頷首,繼續聽講。

      正所謂微言大義,妙一真人的講法可謂字字璇璣,雖然包羅萬象,卻並不繁長。大約講了兩刻多鐘,便宣告結束。

      講完之後,妙一真人道:「按照先師恩諭,開府以後,就要將《九天玄經》原本送還靈空仙闕。還有各派仙賓,已等在中元府外,等候開宴。諸位同門隨我一同出外,還經迎賓。」

      說罷,便將手邊裝有《九天玄經》的玉匣遞於一旁玄真子道:「師兄,開始吧。」

      玄真子接過玉匣,起立喊道:「謝恩典禮,正式開始!」

      齊金蟬和石生當即駕起雲幢,飛上中元府外天空,再次敲響金鐘、玉磐。

      這次共敲了一百零八下金鐘,四十九響玉磐。

      鍾、磐聲終之後,嚴人英等峨眉門下眾男女弟子,各持樂器儀仗,提爐捧花,彈奏起廣寒仙府雲和之曲,分作兩行,由殿中端肅款步走出,來到中元府為一隻平台兩旁,排列站好。

      然後玄真子為司儀,手捧玉匣前導,引著掌教妙一真人和長一輩同門,到了台中央立定,仍由妙一真人居中,眾仙稍後,依次雁行排列。

      眾仙站好後,仙樂隨即而止。

      玄真子隨喝:「弟子齊漱溟等敬承大命,即遵恩師玉匣仙示,謹畏施行,連日齋戒通誠,虔修絳牒,恭附繳奉天府玉匣之便,百拜聞上,伏乞慈恩鑑察,不勝受命惶悚感激之至!」

      說罷,將手一招,空中卿雲便即飛降。玄真子恭捧玉匣,往空一舉,玉匣便被卿雲托住,冉冉上升。

      玄真子隨命奏樂焚燎,齊漱溟率眾門人弟子百拜。拜罷,仙樂重又奏起。那司燎的後輩四弟子,便把備就粗如人臂的沉檀香木,裝向四角石鼎之內,發火燃將起來。

      妙一一真人隨率眾仙望空遙拜。玄真子站在妙一真人的前側面,也是隨眾拜倒。這時眾仙均換了一身新法服,羽衣星冠,雲裳霞裙,加上仙景奇麗,仙樂悠揚,宛如到了兜率仙宮,通明寶殿。眾仙朝賀,同詠霓裳,端的盛極。

      一會,拜罷禮成。妙一真人等始命奏樂迎賓,親自下階往長橋上,向眾仙賓行禮,拜謝臨貺,迎接入殿。同時嚴媖姆師徒、極樂真人李靜虛、謝山、採薇僧朱由穆、李寧等相助妙一真人等在內里行法部署。諸位仙賓也由寶座玉石屏風後面相繼轉出,紛向妙一真人等致賀不迭。

      妙一真人等請眾落座,眾仙堅請妙一真人往居中寶座就位,妙一真人力說:「此是眾同門及弟子參拜學道之地,本非延客之所。只為仙賓眾多,五府中只此殿最大,今日又承諸位道友大顯神通,添了不少異景,變成全境最勝所在,殿外石台又面臨平湖,遍地仙葩,正好觀賞。為此適和諸位前輩道友商議,將宴客之所,移來此地。

      起初因左元洞一帶,景物最為幽勝,數百株桂樹,均為女弟子申若蘭由福仙潭帶來的千年桂實,栽植而成,大都數抱以上,以為宴客相宜。沒想到眾仙嘉惠,法力如此神妙,眾弟子已經布置就緒,倉促改計。禮成以前,又無法走進,急切間難於就緒,為此才請諸位前輩道友來此小住。尊客在前,並有諸老前輩,怎敢僭妄無禮?」

      眾仙見妙一真人堅持不肯,只得罷了。便把中座空下,各自歸座。隨來眾弟子,各隨師長侍側。妙一真人等眾主人,各就下首分別陪坐。

      妙一真人道:「眾弟子法寶,俱多能用。只女弟子李英瓊等得有幾件,尚不會用。家師所賜真經,傳授之後,照此修煉,不久均能應用。幻波池所得法寶雖多,而聖姑所賜目錄小冊,均載寶名用法,極為省事,所以無多耽延。」

      隨又起立對眾仙道:「眾弟子正式行禮,拜師傳道,本擬宴客之後,在此殿內當眾舉行。只為日前在青井穴,閉關開讀家師所留玉匣仙示,對傳道一節,不許炫露。而九天玄經,本是天府秘笈,一開府便須拜章繳奉,飛送天上。因此臨時變計,改在大師兄監臨之下,以及各位前輩道友相助,先將玄經仙籍虔心參悟通曉,等將全境改建,開府時辰已經將至,只得遵奉師命,謬承道統,正了師位。

      事前因時匆迫,除本門弟子外,各方道友薦引門人甚多,彼時正值閉關之際,內外隔絕,來人師徒均未見面。如今事後,補行入門之禮,又覺不甚慎重。幸而家師玉匣中留有新舊門弟子名冊,應收錄的俱寫在內。除青城朱道友引進的紀登以下諸人,因家師仙示,青城一派在朱道友與姜道友主持之下,日後門戶還要發揚光大,不應收錄,未便傳集,有負盛意外,余者凡在名單中人,又經本人師長有意引進之士,全數命人召集到太元洞內,更換家師留賜的法衣,同集大殿,與舊同門同行大禮,傳授初步道法,各賜法寶一二件,並將舊有法寶飛劍,各為指示用法。仍由大師兄監導,率同長幼三輩門人,將修就的絳牒附入玉匣之內,焚燎告天,拜表通誠,拜謝師恩。

      尚幸沒誤繳還仙籍的時刻,仰叨各位前輩、各位道友福庇,鼎力相助,於極危難中平安渡過,居然勉成基業。又承嘉惠勤勤,無美不備,小弟等及門下諸弟子,永拜嘉惠,感謝何可言喻。此後惟有督率門人,勉力潛修,以符厚期。區區愚誠,敬乞垂鑒。還有薦引門人的諸位道友,適才恐誤事機,不揣冒昧,一時權宜,未得面奉清筋,便即仰體盛意,先自收錄,擅專之罪,尚望原恕。」

      眾仙紛說:「道友太謙,本來如此,何須客氣!」

      妙一真人未及答話,矮叟朱梅笑道:「齊道友,你這次大開法門,什麼人都收,我薦的人卻一個不留。分明嫌他們不堪造就,卻說好聽的話。我和白矮子都喜清閒,不耐煩學凌花子好端端創甚門戶,做什麼教祖。」

      妙一真人道:「道兄,話不是如此說法。青城、峨眉殊途同歸。貴派自從昔年天都、明河兩位長老為了一句戲言,互相推讓,各自閉戶清修,不再收徒以後,不久相繼道成飛升,今只道兄和姜道友二位延續道統。不客氣說,道友如若獨善其身,姜道友雖然有志光大,未免孤掌難鳴。家師遺示也言及此。並且轉劫之人不久便要出世,貴派十九高足,多半投在道友門下,如若置身事外,非但那十九人多半無所依歸,一個不巧,被異派中人網羅了去,誤人尚小,造孽事大。還望道兄三思。」

      凌渾接口道:「齊道友,朱矮子口是心非,莫聽他的。他的心事,我全知道。無非他和老薑知道,日後正教固是昌明,道高魔頭也高,本是相對,妖邪也更猖撅。他把門徒全引到你門下,分明是畏難……」

      話未說完,朱梅把小眼睛一翻,正要還口,神駝乙休插口道:「你兩人,大哥莫說二哥,兩家差不多,誰也不用激誰笑誰。你家這教祖也不怎好當,我駝子反正閒得沒事,又不想修什麼天仙。你們各當各的教祖,有人為難,都由我駝子和齊道友出頭如何?」

      白谷逸笑道:「你自己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來日大難,道家四九重劫還未應典,倒惹下不少麻煩,哪一樣都夠你辦的,還要代人拍胸脯嗎?」

      乙休笑道:「白矮子,說你也未必信,到時自見分曉,看我擋得住不?」

      妙一真人知這幾位仙人交情甚深,又都滑稽成性,每喜互嘲諺笑。但是乙休性情古怪,往往一句戲言,便要認真,恐又激出事來,忙道:「諸位道兄,不必說了。未來之事,家師已早留示:道家四九重劫,臨場的共十一人,只有一人應劫,恐難避免。乙、凌二位道友,金身不壞,不必說了。青城派的發揚光大,並不須什麼人助力。

      其實四九天劫,到時應劫的那一位,道行法力,並不在諸位道友以下,只為縱容門徒,造孽太重,終於誤在門人手上。那抵禦太陽真火之物,本分邪正兩派,別人都有,他具備的功力獨欠,致受了點傷,到了最後關頭,終為魔襲。如非有人憐他修為不易,幾於轉劫凡人,再去苦修七世,重入玄門,均所不能,說來也甚可憐。他所須之物,今日新收女弟子便有一人無心獲得,他卻不知,性又驕狂,不肯俯就。小弟因事關定數,未便公然明告相贈,只索到時趕去,相機行事吧。」

      乙、凌二人,日常憂慮的便是這件事,大劫不特厲害,魔頭神妙,尤其不可思議。一任運用玄功,虔心推算,僅算出應劫時日而止,未來成敗休咎,全算不出。除了多備法寶和有道力的至交好友相助,一半再憑自己根行功力硬碰外,別無良策。一聽妙一真人指名相告,預泄先機,知道無害,好生欣幸,本都良友,也就不再爭嘲。(未完待續)

      



    上一頁 ←    → 下一頁

    重生過去當傳奇學魔養成系統鄉村小醫仙天才高手女繼承者嫁到:權少要入
    惡魔的牢籠仙人俗世生活錄恐怖之魔鬼游戲桃運天王醫冠禽獸,女人放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