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520章 吾兒是真擅偷家啊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 第520章 吾兒是真擅偷家啊字體大小: A+
     
      第520章 吾兒是真擅偷家啊——

      ——孫權悄悄的把兩個女兒送來江陵,給關麟做小!

      ——廬江不用攻了,整個江東都要投降了!

      這一句句的話語傳出,傳入張昭、張承的耳中只覺得天雷滾滾。(由於緩存原因,請用戶直接瀏覽器訪問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更仿似一道五雷轟鳴,直轟而下…

      讓這一對父子彼此互視良久,張開嘴巴卻說不出半個字來。

      偏偏,若要說這是造謠之言,那關麟的確撤下了關羽,改換糜芳…再考慮到現如今的情形,廬江即便是堅守,又能長年累月的守住麼?

      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麼?

      ——『天哪…不,是東吳要變天了!』

      就在張昭一聲輕吟中。

      那些茶攤上的客人有關於此的議論越來越多,話也越來越密。

      「既如此?那廬江還堅守什麼?我可聽…那孫權又是改革吏治,又是撫恤軍屬,還重新丈量分配田畝…這些不都是為了讓前線戰士堅守?振奮士氣?既都要投降了,那何必還要振奮士氣?」

      「這你就不懂了,咱們關四公子尚未出動飛球,可廬江城已經被團團圍住,強弱之勢立見,堅守也不過是拖延時日罷了,可孫權作為東吳國主,他哪怕降,總也要在乎生前身後的名聲,他是不想讓後人恥笑啊!」

      說話的是一名老者,一邊捋著白花花的鬍鬚,一邊無比篤定的感慨著:「為了這不做投降之主的名聲,他背地裡歸降,可明面上還是得做做樣子,保不齊…廬江城就是他的投名狀呢?等到咱們關四公子飛球升空,威懾廬江之際,到時候…孫權再歸降,那後人議論起來,也只能是城破不敵,避免生靈塗炭,而不是城尚未破,就當先乞降…如此這般,面子、里子都有了…」

      這老者話音一落。

      身旁一干人「噢」的一聲,像是一個個恍然大悟。

      一個年輕些的一邊推算著,一邊張口,「原來哪怕是投降,也有這麼多彎彎道道啊…」

      「你還是年輕啊…」那老者一副倚老賣老的姿態,「贏的漂亮不難,可輸的漂亮,這裡面的學問可大著呢——」

      隨著這老者話音落下…

      張昭與張承這一對父子的臉色幾乎鐵青,儘管還帶著許些不可思議的質疑。

      但…張昭太了解孫權了,這是個陰鬱的人…這種事兒別人或許做不出來,可他…必定能做出來!

      「爹…」

      「噓…先走遠再說。」

      不等兒子張承張口,張昭已經拉著他起身走遠…

      張承忍不住問:「爹,這會是真的麼?」

      張昭腳步一頓,沉吟了片刻,方才輕聲道:「若是假的,那他關四何必調回關雲長呢?」

      這…

      儼然,在張昭的主觀臆想里,這已經是鐵一般的事實。

      就在這時,有江陵城的文吏趕來。

      「兩位使者原來在這裡,雲旗公子召見兩位,特派下官來此迎接——」

      唔…

      因為那些傳言,此番關麟的召見…讓張承莫名的緊張起來。

      倒是張昭像是已經坦然接受了這一份事實,或者說,他也想通過與關麟的交談,去佐證他的猜想。

      當即,他拱手道:「有勞閣下領路——」

      …

      …

      雖然有極大的觸動,但孫權還是不適合在那老婦人的屋裡待下去。

      那味道,那氣氛,那心情都讓他無法接受…

      他讓兵士們將「錢糧」分發下來後,就默不作聲的走出了門。

      呂蒙也跟了出去…跟在孫權的身後。

      孫權沉吟了許久,方才說,「不曾想,孤最不看重的東西,卻是在這危難之際唯獨剩下…能幫孤的東西…也罷,這終究是好事兒…回去吧!」

      說著話,孫權就要上馬車…

      但呂蒙卻急行一步,補上一句,「主公,就在方才…顧家的顧老求見主公…」

      「顧雍麼?」

      孫權重複了一番這個名字。

      要知道,此前…因為重用大族,顧雍一直是他視作「幕僚」、「智囊」的存在,他做的許多事,包括太史慈、周瑜的隕亡,都少不了顧雍的參與。

      可現在…因為要脅迫大族、打壓氏族,包括顧雍在內的這一干氏族之首悉數被幽禁…

      說起來,孫權已經有幾天沒有見過顧雍了。

      在孫權的世界裡,非黑即白,若不能站在同一立場,他不會有絲毫的憐憫和疼惜!

      「宮殿內可曾少了他的吃食?」孫權細細的問…

      這一句話讓呂蒙立時就知曉了孫權的心意,他連忙回答:「倒是不曾…我派人去回絕了顧老!」

      孫權腳步一頓,沉吟了一下,方才發出一聲感嘆:「子明啊,昔日孤在太史慈與大族之間,在周郎與大族之間,都選擇了這些大族,可唯獨這一次,孤選的是你啊,孤也已經按伱說的做了,孤不能讓孫氏三代的基業毀在孤這一代上…哪怕是利用這些百姓,孤也不能讓廬江有任何閃失!」

      「臣懂…」呂蒙拱手,卻是抬眼,像是有其他的話要說:「主公,臣還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都這種時候了,怕什麼,你說…」孫權轉過身,直視著呂蒙,直視著這個他視作最後的救命稻草,他仿佛預料到呂蒙要說什麼,提前道:「子明要說的可是這支大族部曲組成的兵馬?孤也知道,他們是因為脅迫才效力於孤,可放眼看看,江東還有兵麼?孤能交給你的只有這麼一支兵馬了!」

      「臣要說的不是這個…」呂蒙拱手,鄭重的道:「是海邊有漁民稟報,說是在海外發現了島嶼…」

      「可是亶州?」孫權下意識的反問。

      所謂亶州,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所記載:——於是遣徐巿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簡單點說,就是徐福帶童男童女借為秦始皇求長生不老藥,然後到「小日子」那裡建立城邦…

      降服當地土著,為他們帶來中原的生產力與種子,然後一代代的繁衍。

      最終建立國度…

      所謂邪馬台國與後面倭國,都是在傳說中的亶州上建立。

      故而,孫權下意識想到的是《史記》中提及的提及的亶州…

      「這個…還真不是亶州…」呂蒙解釋道:「漁民稱之為夷州,說是在臨海郡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乃眾山夷所居…各號為王,人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種荊為蕃鄣。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舅姑子父,男女臥息共一大床。交會之時,各不相避。」

      這…

      孫權一時間還沒有理解呂蒙的意思,只是感慨:「想不到這海外竟還有如此民風尚未開化、

      渾然不覺禮義廉恥之地…」

      等等…

      這話吟出,孫權恍然意識到了什麼,「子明,你的意思是?」

      呂蒙鄭重其事的說,「主公,我們何不占領了夷州…島上有無數精壯男子,各個勇武有氣力,卻並不鐵器兵刃,不是我們的對手,可若是將他們收編起來,卻是一支雄兵,退一萬步說…縱訓練這支島嶼兵馬不成,若然時局有變,末將也可護送主公有後退之地…當今之世,舍我東吳,再無人能做到如此這般遠洋航行…主公做不了江東的王,卻也為夷州之主,避禍於外,那關家父子只能是望洋興嘆,鞭長莫及——」

      果然…是退路!

      呂蒙的話應證了孫權的猜想。

      他驚訝的望著呂蒙,沉吟良久,方才鄭重其事的吩咐道:「派衛溫去,他擅長遠洋航行,孤給他五千兵馬,這夷州…務必給孤打下來——」

      …

      …

      「天往寒氣走,今日吃餃子祛祛寒——」

      正午時分,隨著關家府邸內的一位婦人的召喚,人流立刻向她涌去。

      在一方石亭處的關麟倒是不用與下人們去爭搶餃子,早有人提前準備了幾碗給他送來。

      「都別看著了,吉嬸說的對,天往寒氣走,吃吃這羊肉草藥餡的餃子祛寒…再好不過,來,都坐、坐…」

      說話間,石亭處早就拼好了幾張大桌,上面果饌酒菜齊備,熱騰騰的餃子流水般一盤盤被端上桌子,冒著氤氳的白氣,香味四溢。

      在關麟身旁護衛他周全的士武、麋路、甘寧、郝昭等人也不客氣,紛紛落座。

      伙房早就準備好了細蔥姜醋的小碟給大將蘸餃子吃。

      話說回來,餃子是張仲景發明的,但起初並不叫餃子,取名祛寒矯耳湯,關麟則是直接改名成餃子。

      誰曾想,一來二去,這餃子竟在荊州地方風靡起來,凡事過冬時節,家家都會吃。

      所謂好吃不過餃子。

      甘寧大大咧咧,看那小碟子不過癮,直接換了個大碗,士武更是不在意那麼多,倒是顯得關麟與郝昭成了最斯文的那個。

      關府中,做餃子的吉嬸…眼看著自己做的餃子這麼受歡迎,眼睛早就笑成了一條縫,直接把剛剛煮好的第二輪餃子連鍋一起給端了進來…朝大傢伙兒的盤子裡補。

      倒是這直徑兩尺的大鐵鍋,滿盛著滾燙開水和白生生的餃子,她一個婦道人家…顯然高估了自己的實力,有些端不動了,就要跌倒。

      正在這時…

      一雙孔武有力的大手不知從哪裡竄出,替她端起這大鐵鍋,竟是宛若老鷹擒小雞一般輕鬆。

      眾人定睛細看,卻不是關羽關雲長還能有誰?

      「二…二將軍——」

      就在這時…那吉嬸連忙行禮,卻忘了他還拖著這大鐵鍋的一邊。

      不過也無妨,關羽已經完全接過,改由他為各位的盤子裡添餃子。

      「二將軍這可使不得…」

      郝昭年輕,哪裡見過這等架勢,長幼有序,貴賤尊卑,怎麼能讓關羽給他添餃子呢?他連忙起身…

      「坐下…」

      關羽卻張口道:「長沙一戰,你不足兩千人的兵力,卻守住東吳兩萬大軍的進擊,讓那呂蒙暈厥,那讓丁奉戰死,如此戰績,就是關某也望塵莫及,關某為你添盤餃子,怎麼就使不得了?」

      呃…

      關羽的話讓郝昭啞然,好像說的是事實啊。

      誠然,他的功勳自打回江陵後已經受到過不少嘉獎,可這份來自關羽的餃子,更讓他覺得彌足珍貴。

      而給郝昭添完餃子,關羽又親自為甘寧與士武添上餃子…

      士武與甘寧對視,直呼:「使不得呀…」

      關羽依舊是面無表情的說,「士將軍護送吾兒周全,關某這餃子,就數你最當得起…至於甘興霸將軍,百騎劫曹營,威震天下英…原本東吳的一眾文武中,若有一人是關某佩服的,那唯獨你甘興霸…」

      「再加上此次甘將軍率那支錦帆兄弟飛球升空,致使那樊城煉獄火海,一戰功成,自是一番天下聞名,關某的關家軍雖擅陸戰水戰,卻比不上甘將軍的這支兄弟軍團,這是海陸空齊聚啊——」

      被一貫傲氣不可一世的關羽如此稱讚,甘寧先是驚愕不已。

      繼而…他連忙拱手,有一種不知道該如何回應的拘謹…

      一時間啞然了,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關羽自是看出了他的心思,連忙拍拍他的肩膀,「吃餃子,吃餃子…若有機會,關某倒是想領教下甘將軍的無雙武技…」

      「哈哈哈,這個好說,甘寧隨時奉陪…」

      甘寧回應一句。

      一時間,因為關羽的出現,此間吃餃子的氣氛竟變得更熱情、更熱烈了許多。

      關麟也很驚訝。

      ——『現在的老爹,很近乎人情嘛…』

      ——『這一句句話說的,情商是嘎嘎往上飆升啊…』

      眼看著關羽鍋里還剩下一盤餃子,而桌案上唯獨關麟的碗中是空的,關麟本以為…接下來老爹該誇他了。

      他是此次逆轉局勢的總設計師,是最大的功臣哪!

      哪曾想,關羽沒有理財關麟,倒是要了一個盤子,把鍋里的餃子全部呈到那盤子裡,然後餘光像是不經意的望向關麟,他是帶著笑意開口的:

      「你爹會出現在這裡,吾兒就不打算向為父解釋些什麼麼?」

      這…

      關麟想到了一萬種老爹關羽因為被「罷黜兵權」回來興師問罪的情景。

      也一一呼應想到了回答的方式與答案,但…現在老爹這話有點平靜啊…

      關麟正琢磨著怎麼回答…

      「公子…」有文吏行至關麟身旁,「張昭父子來了,就在門外…」

      隨著這一道聲音,關麟的眼睛「嗖」的一下就亮了起來,然後…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也顧不上去回應老爹關羽,頗為鄭重其事的立刻吩咐:

      「一切按照計劃進行——」

      …

      …

      張昭在一名文吏的引領下,掠過西側道,步入關府正院的月亮門,遙遙能看到關麟在高處石亭中,關羽也在,石亭處擺著幾張桌子,上面的湯食里冒著熱騰騰的氣…

      「張長史,公子就在前面…」文吏伸手示意。

      張昭答應一聲,張承則是刻意的整理了下衣衫,挺起了胸脯,一對父子這才一道上前。

      就在這時…

      只見得兩、三道門之間的那小庭院裡,有人當先邁步踏入。

      原本這只是一個小插曲。

      畢竟,這種湊巧走到一起的事兒也是時有發生,可…偏偏,張昭與張承在看到前面幾人時,不由得一愣。

      因為他們在後面…前面的人並沒有注意到他倆,故而步履如常…

      可張昭與張承卻看的真切。

      眼前出現的人正是消失了幾個月的——孫尚香、孫魯班、孫魯育啊!

      這…

      張昭不由得腳步一頓,他驚愕於這些失蹤的名字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他更不由得想到了市井中的傳言…

      ——『主公難道…真的把兩位公主獻給關麟做小,以此…歸降麼?』

      ——『若當真如此,那…那吾與吾兒這算什麼?那廬江這數以萬計殊死抵抗的將士們?他們的堅守,這又算什麼?』

      張昭不由得遐想…

      那領路的文吏見他腳步停住,還提醒道:「雲旗公子就在前面,張長史怎麼不走了…」

      「我…」張昭隨便找了個理由,「天氣轉寒,我突覺得肚子有些疼痛,未免在雲旗公子面前失態,請容我緩上一緩…」

      「這倒是無妨…」文吏顯得很是善解人意,自顧自的走到一邊,任憑張昭與張承把目光朝向那石亭處。

      「爹…」張承儼然也有一肚子話,準確的說是一肚子疑問。

      張昭一手假裝捂著肚子,一手抬起示意他的兒子什麼也別說,什麼也別做,他們就這麼靜靜的觀望著這一切。

      「踏踏——」

      隨著孫尚香、孫魯育、孫魯班三人行至關麟的面前,張昭的餘光幾乎是緊緊的貼住那石亭之處。

      就在他迫切想要知道「真相」的時候。

      只見得「啪嗒」的聲音響起,然後…孫尚香、孫魯育、孫魯班三人竟齊刷刷的朝關麟跪倒。

      一個是正直妙齡的「孫夫人」,另外兩個則是正直桃李年華的孫家公主…就這麼直愣愣的,不顧及絲毫身份的在關麟的面前跪倒。

      孫魯育、孫魯班也就罷了…

      可孫尚香,名義上…她還是關麟的「主母」啊…她竟然也跪了,而看關麟的樣子,很顯然…他仿似欣欣然的接受了這一切。

      那般泰然自若,那般鎮定如常。

      反倒是他身旁的關羽有些驚訝,本要去扶起孫尚香,卻被關麟伸手制止…

      關麟的行動像是在闡述著一個既定事實,在這石亭之內,他才是最至高無上的那個,誰也無法動搖他的權威。

      「父親,看來…吳侯真的降了…否則,這…這…」

      張承一句話說到一半兒,頓時語塞。

      張昭卻一如既往的伸出手,制止他繼續說下去,只是…這次伸手,他的手臂都在發顫,顫巍巍的…顫若寒蟬。

      接下來,張昭看到的是關麟肆無忌憚的將孫魯育抱在懷裡,然後居高臨下的向孫尚香、向孫魯班命令著什麼。

      他就像是一個帝王一般…仿佛眼前的女人,眼前的一切,都悉數由他主宰。

      這一幕,太…太震撼了。

      其實何止是張昭父子,就連關羽也沒想到…幾個月沒見,這個兒子給他的驚喜又、又、又一次刷新了他的認知。

      臣服麼?

      是眼前的這三個女人,包括孫尚香這個名義上的「主母」,她們都徹徹底底的臣服於關麟了麼?

      ——『吾兒是真擅偷家啊!』

      …

      …

      或許是因為關羽的歸來,關麟特地準備了酒宴為父親接風。

      倒是唯獨關羽知道,這酒宴哪裡是為他,倒像是為那東吳來使張昭、張承這一對父子接風。

      酒宴間,列座的有關羽、關麟父子,有陸遜、陸延父子,有甘寧與幾個心腹將領,蘇雙、孫皎都在…

      還有馬良以及荊州的不少官員。

      張昭與張承位列客座首席,一切禮儀頗為講究,未曾有半點怠慢。

      關羽沒有說話,靜靜的觀望著兒子,心裡回想著方才孫尚香、孫魯育、孫魯班向兒子下跪、請安,宣誓臣服的話語,也想著關麟提到的那一句「一切按計劃進行」…

      儘管關羽並不知道關麟的話,但,他有一種很強烈的預感。

      ——『怕是有人要倒霉了!』

      這時,關麟舉觴:「此番北伐與東征皆大獲全勝,攻克許都,拿下柴桑,此為雙喜臨門,但更大的喜事卻不止於此。」

      馬良說,「許久不見雲旗公子,此番雲旗公子說喜事,那倒是要洗耳恭聽了。」

      這時,陸遜站起來躬身朝關羽拱手,然後又朝關麟拱手,「陸遜恭喜關將軍、雲旗公子得無數江東才俊!」

      「哈哈哈…」關麟笑了,他也朝向關羽,「父親,知我者還是陸伯言哪,孩兒也恭喜父親…喜得良才!」

      關羽提起酒樽一飲而盡,算是回應關麟,也算是示意關麟可以繼續他的表演。

      關羽現在的心思不在這酒宴上,而是在這個兒子那表象之下的陰謀詭計上。

      關麟接著說,「江東多才俊哪!有家學淵源諸葛氏一族的諸葛瑾、諸葛恪,有百騎劫曹營、

      威震天下英的甘興霸與錦帆軍團,有國士之風的凌統凌公績,有江東大族、翩翩君子、溫潤如玉的陸伯言…如此賢良文武助我爹、我大伯一臂之力,荊州如何不功成?大漢如何不中興?」

      說到這兒,關麟像是因為目光移動到了張昭的身上,他刻意的停留然後說,「噢…差點忘了,咱們這裡還坐著位東吳的託孤重臣,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張長史久仰啊!」

      話題猛地引到張昭這邊。

      張昭連忙站起身來,「不敢,東吳乃邊陲小國,莫說是皇叔的疆域相比,就是比起荊州也大大的不足,託孤之名…不過是傳言罷了,不值得登這大雅之堂,倒是…此次老夫來此,是替吾主向雲旗公子商議…有關…」

      不等張昭把話講完,關麟一把握住他的手,語氣頗為熱情,「東吳與荊州很快就成為一家人,哪有什麼邊陲小國、大雅之堂的…至於政事,就不勞張長史擔憂了,我與吳侯早有互通書信…來…喝酒,喝酒,我敬張長史一杯!」

      這…

      不等張昭回應,「哈哈哈哈…」甘寧當先大笑,「雲旗公子說的是啊,荊州、東吳即將融為一體,從此之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末將真是高興啊,為雲旗公子高興,為二將軍高興,也為東吳、為荊州高興…」

      隨著甘寧的話,眾人也紛紛舉觴。

      關羽的面上沒有任何表情,他慢慢舉杯,隨眾人一飲而盡。

      酒人散…張昭父子想說求和、停戰的事兒,卻苦無機會,只得在文吏的帶領下,暫時居住在關府的廂房。

      到這廂房處,張昭站在門口不動,望著頭頂的一輪明月,愁死悵惘:「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張承來到張昭身旁,「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說到這兒他頓了一下,「這本是一個女子哭泣其丈夫死在戰場之上的悲歌,被父親一念,孩兒卻感受到一股…父親對東吳前途的悵然與彷徨…」

      「唉…」張昭無言,唯有一聲嘆息。

      這時,張承靠近他一步,「爹,方才酒宴散去時,我遇到一個熟人,是以前咱們張府的下人,我曾經有恩於他,不曾想,他如今竟做了關府的管家…」

      唔…

      張昭抬眼有些驚訝,「可是你向他問了什麼?」

      知子莫若父,對於父親看穿他的想法,張承絲毫不以為意,「我料想,這兩日到江陵所見所聞,還有方才關四的那一番話,父親一定會想探究一番,尋找到其中的真相,於是我便請問於他,原來今夜…關麟召孫魯育侍寢,可孫夫人與大虎卻也在關府中,還距離我們這邊的廂房並不遠…且沿途只會在特定的時間有巡邏,避開的話,孩兒是可以抵至那孫夫人與大虎的房舍,一問究竟,一問真相!」

      唔…探索真相麼?

      張昭是個謹慎的人,他本想勸阻兒子,關府之中…莫要這麼做,可話到嘴邊,對真相的好奇與熱衷還是驅使他沒有張口勸阻。

      張承接著說:「父親在廂房稍候片刻,孩兒去去便回…」

      「等等…」

      張昭連忙喊停,「你留下,我去…」

      「啊…」張承一驚。

      張昭卻解釋道:「深更半夜,夜靜更,你一壯年男子去拜見夫人與公主?這算什麼?」

      「那爹不也算男子?」

      「你爹我與那曹操一般大,一把年紀了,誰會想歪?」張昭說著話,然後讓兒子畫好了路線圖,然後他獨自一人走出了這廂房的院落。

      倒是黑暗中,有幾隻眼睛,突然間閃爍了下。

      仿佛在茫茫迷霧間,這些眼睛正在抽絲剝繭,一下子捉住了最深處的那抹寒光。

      …

      …

      江陵城通往夷陵,趕去巴蜀的路上。

      一襲馬隊正在緩緩的馳騁,馬車中是劉禪與魚豢,馬車外則是趙雲帶著三十餘騎沿途護送。

      這是一方一望無際又起伏不定的荒草地…

      看到這荒草地,趙雲不由得會想到曾經。

      他的家在常山真定線,那裡總是有賊人劫掠村落…

      曾經又一次…賊人來襲,他灰溜溜在這蒿草地里藏匿,最終卻迷了路,他不敢大聲呼喊,生怕引來賊人,只能躡手躡腳的尋找出路…

      可這裡太大了,他仿佛迷失在了這廣袤如大海般的蒿草里。

      直到夜色降臨,他會筋疲力盡的倒在草叢裡,看著黯淡的月光和繁星,喉嚨泛起苦澀的絕望。

      有那麼幾次,他真的覺得,他或許會像野狗一樣死在那裡…直到後來,太陽升起,他才發現所倒下的地方,離荒草地的邊緣僅僅只有十幾步。

      他也明白了一個道理:

      ——行百里者半九十!

      現在想到這個,再聯想起他臨行前,關麟囑咐他的話…趙雲意識到,或許…他距離行蹤的那「荒草地的邊緣」也僅僅只有十幾步了。

      劉禪還在馬車內河魚豢熱烈的討論…

      「回去了,我要做的丟一件事兒,就是也找個地方,我也要開沔水山莊…我也要學雲旗師傅一樣,建造出各種各樣的軍械,讓人刮目相看…」

      這是劉禪的暢想…

      魚豢直接潑了一盆冷水,「可開設諸如沔水山莊這樣的兵工廠,似乎需要很多錢?」

      「那我師傅是怎麼搞錢的?」劉禪撓著頭問。

      魚豢也撓了撓頭,「我聽說…最開始的時候,雲旗公子會把關府內所有值錢的東西都給賣了!」

      這…

      劉禪不由得陷入深思,可很快,他驚呼出聲,「好主意啊…我怎麼沒想到,關府才有多少值錢的東西,我爹左將軍府值錢的東西更多了…如此這般,錢的問題不就…不就解決了!」

      魚豢一臉茫然的望著劉禪…

      一時間竟是語塞。

      倒是趙雲聽在耳中,只覺得「童言無忌」,卻又想了想,一個關家逆子就能攪動荊襄的風雲,那保不齊…關家逆子的弟子,這個蜀中弟子也對巴蜀的治理或是北伐…大有裨益?

      趙雲正想到這兒。

      毫無徵兆的,耳邊響起了細微而又雜亂的嗒嗒聲。

      趙雲猛然抬頭,凝視著前方。

      未幾,猶如戰鼓一般的馬蹄聲由遠及近,伴著飛揚的塵土,在兩人數十步遠的地方戛然而止…

      馬隊足足有一百餘騎,前面的無數騎兵悉數身披鐵甲手持長戟,這是騎兵的標配…

      但,奇怪的是這些騎兵竟悉數帶著面罩,像是要刻意遮掩什麼。

      「吾乃常山趙子龍,你們是什麼人?」

      趙雲連忙問道。

      卻在這時,對面似乎已經確認了他們的身份,一道尖利的呼嘯聲刺破了廣袤的寧靜,引得所有人尋聲望去。

      是響箭——

      而伴隨著響箭的,眼前一干騎兵那血色的戰戟、長槍已經亮出,戰戟劈砍而下,長槍分層刺出,猶如怒放的煙花,迅速的朝趙雲與他的馬隊這邊紛紛刺來。

      ——『這…』

      趙雲側身閃躲,一槍挑刺下一名敵騎的同時,不由得心頭暗道:

      『荊州之地怎會有刺殺?曹魏與東吳的人不可能滲透至此?那…難道是自己人——』

      …

      …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中華第四帝國網游之金剛不壞三國之召喚猛將調教大宋外掛傍身的雜草
    皇恩絕品小村醫近身狂兵超品奇才家有表姐太傲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