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458章 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 第458章 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字體大小: A+
     
      第458章 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

      龜山南麓,這裡是夏水的入江口,鼎鼎大名的夏口。【,google搜尋】

      此刻,龜山那崎嶇的山道上,一輛馬車正在疾馳,馬夫是士武,馬車內坐著關麟、劉禪,外面趙雲、陸遜、諸葛恪則分別騎著馬。

      一路上,劉禪像是個好奇寶寶一般,每隔一段時間就問關麟,他們這是去哪?

      關麟也不告訴他,就吊著他的胃口。

      可終究,這一路很長,關麟閒來無事,索性…唱起歌來。

      不多時…

      倒是有些郎朗上口的歌聲,頗為魔性的曲調,『羅剎鬼市』般的嗓音,開始迴蕩在這山道。

      ——「雞沒叫,狗沒起床,腦殼就響;找鞋襪,穿衣裳,背著那大口缸;」

      ——「沿著那蜿蜒山路,趕往田上,日落不到,揮鋤哐當響納…那田壟明媚的陽光照身上啊,背脊滾燙,心發涼啊;」

      ——「那糧食剛一豐收,未曾乾飯先還帳,到最後只剩…銅錢幾枚!」

      ——「不管你咋樣數啊,還是窮的叮噹響啊!」

      ——「那家裡柴、米、油、鹽,妻兒爹娘,那家存餘糧淒涼,一屁股帳啊,活計再苦,不投降啊,心中壓力最難抗啊…哎哎哎哎喲!」

      (Ps:有沒有大神能唱出來,我v你50!)

      關麟越唱倒是越有興致。

      可一來,他的歌聲不好聽,二來,劉禪不喜歡這歌詞。

      於是,劉禪問:「雲旗哥,你可別唱了,難聽死了,再說這曲…哪有這樣的…一大早上就去種地,種到大晚上…累成狗,可最後,『未曾乾飯先還帳,還是窮的叮噹響』,這世上有這麼苦的人嘛?」

      面對劉禪的質疑。

      關麟直接就「呵呵」了。

      這小子懂個球…

      他自打有記憶起,他老子要麼做城主,要麼做雄主,就連七進七出,他還領先他子龍叔一個身位。

      他哪見過啥真正的人間疾苦?

      整個世界不過是他想像中的樣子罷了!

      當然,這就涉及到了此行的目的——世子培養計劃的第二步:走出去!

      去讓劉禪睜開眼睛看看這個真實的世界,去重新塑造符合這個時代,他的「三觀」!

      「你覺得這世上,沒人這麼苦是麼?」關麟反問。

      「這是自然哪!」劉禪道:「吃不上肉,總能吃上粥吧?」

      這小子能說出這話,關麟還頗為驚喜,至少…他不至於像是歷史上的晉惠帝司馬衷一般,說出「何不食肉糜」這樣的話!

      也從側面證明,還有的救——

      關麟正想再說話的時候…

      突然,馬車停了。

      關麟有些意外,因為計劃的地點,還沒有到。

      這時,諸葛恪的聲音已經傳出:「誰家的玩童?竟敢攔我等車隊?」

      關麟掀開車簾,果然,目之所及…一名約莫八、九歲,背著沉甸甸竹筐的孩童攔在了車隊的面前。

      士武連忙詢問關麟,「要趕走麼?」

      「我去看看!」

      說著話,關麟就跳下了馬車,劉禪好奇,也虎頭虎腦的跟了上去。

      卻聽得那玩童張嘴問道:「先生,你們買石榴麼?」

      諸葛恪沒有想到,這孩童支身攔下他們的馬隊,不惜站在快速奔襲的馬前,只是為了賣石榴。

      正要說話,關麟已經走來,他看著這孩童,「你攔我們就為了賣石榴麼?」

      「恩!」這是一個男孩,他的眼睛無比清澈,面頰上卻布滿了菜色,想來…這等農人家的孩子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幾頓肉吧?

      劉禪也帶著好奇,趕了過來,看到這男孩…不,準確的說,是看到這男孩的肚子,再摸摸自己的肚子,不由得問了句。

      「怎麼能這麼瘦?」

      關麟瞪了劉禪一眼,然後再度把目光轉向這男孩,「你多大呀?」

      男孩指著紮成的兩個髮髻,這是狀似羊角的「垂髮」,在古代為「總角」的意思,意為「八歲…」

      關麟有些驚訝,「賣石榴?就你一個人麼?」

      「不是!婆婆在後面。」男孩回身一指,果然,一個老婆婆正步履蹣跚的從山道中走來。

      登時…

      石榴,男孩,婆婆!

      這一個個字眼,一個個活生生的畫面湧入關麟的腦海中。

      他意識到,或許…這正是一堂對劉禪無比生動的、重新塑造三觀的「課程」!

      想到這一節,關麟變得耐心多了。

      望著那老婆婆蹣跚走來的樣子,關麟問:「這石榴是從哪來的?」

      「山頂上背下來的!」八歲的孩子稚嫩的聲音再度吟出。

      關麟接著問:「你背了多久背下來的?」

      這時,老婆婆也已經走來,這男孩回望了一眼他的婆婆,然後依舊是洋溢著笑容,沒有半點見到陌生人的緊張,「背了四個時辰…下來的…」

      這時,關麟注意到,老婆婆的背上並沒有竹筐,也就是說…

      「這石榴都是你背下的麼?」

      「是,因為婆婆的腰疼,背不動。」

      提到婆婆腰疼的時候,這男孩那清澈的眼睛裡仿佛多出了許多波瀾,他是真的關心婆婆。

      這時候,劉禪張口了,「一路好渴,我能先嘗一個麼?」

      「可以,可以!」男孩連忙點頭,連帶著還將一個最大的石榴捧給了劉禪。

      劉禪接過,他一邊毫不客氣的用力掰開,一邊說,「不好吃,我們可不給錢…」

      「可以,可以!」男孩依舊點頭,始終帶著能將人心靈融化般的笑意。

      可當劉禪掰開的時候,顆顆飽滿,劉禪渴急了,整個腦袋就陷了進去。

      關麟卻接著問:「為何要背這麼久下山賣啊?」

      男孩望向婆婆,婆婆第一次張口,「山上都是種的石榴樹,沒有人買,要賣就得背下來…到城裡去。」

      噢…

      關麟回想起來,石榴樹是西漢時期,從絲綢之路傳入大漢的,原本只是在都城長安的「上林苑」、「驪山溫泉宮」種植,可由於漢武帝喜愛石榴,漢代宮苑、園圃、庭院都在廣泛種植石榴。

      ——上之所好,下必甚矣。

      民間也就有了食石榴之風。

      故而許多地方都會大肆採買西域的石榴樹,大量的種植,想來這山上便是如此。

      但這種東西,並不能果脯。

      治世還好,真是亂世…誰會花大價錢採買?

      故而哪怕是西域引進,哪怕是味道甜美,可在這漢末之世,價格始終上不去,且需要山民不惜徒步數百里去城中集市售賣。

      利潤微薄——

      當然,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關麟目測這一筐石榴也得有大幾十斤了,這小男孩兒如此羸弱的身子,他竟已經徒步四個時辰背下來。

      當然,這點只是關麟意識到沒有用,關麟需要讓劉禪意識到。

      「你爹娘呢?」

      關麟的這話問出口,讓小男孩一下子沉默了下來。

      「他的父母呢?」

      關麟接著問婆婆。

      婆婆抿了抿唇,「他爹、娘被當兵的給殺害了…充作山賊領功去了!」

      「啊…劉禪整個腦袋從大石榴里抬了出來,整個嘴上尤自沾滿了石榴汁,「還有這等事?」

      關麟示意劉禪閉嘴,他繼續問,「婆婆,這筐石榴準備賣多少?」

      「一斤…一貫錢!」

      一貫錢就是一貫五銖錢。

      「一共有多少。」

      「一百二十斤!」

      隨著婆婆的話,關麟粗略的計算,漢代一斤等於250克,相當於是後世的半斤,那麼…也就是說,這孩子背了後世三十公斤的負重下山。

      考慮到他的年紀與體格,還真讓人心疼啊!

      不過,很明顯,劉禪還沒有意識到這點。

      「我全要了。」

      關麟示意士武給錢,士武取出一袋五銖錢悉數交給了婆婆,婆婆也沒有點,連連感謝。

      趙雲則要去接過那小男孩兒的竹筐。

      關麟卻連忙給他使了個眼色,趙雲會意,腳步一頓,沒有再上前。

      關麟則眼睛朝向劉禪,「別吃了,你去接過那一筐石榴。」

      劉禪一聽這麼多石榴,那想來,待會兒在車上必定能吃的十分過癮?

      他連忙去接,可隨著那八歲男孩一鬆手,「咚」的一聲,劉禪…連著他抱著的一竹筐石榴,一併坐了下來。

      「疼…」

      劉禪哪裡能想到,這看似弱不禁風的男孩背著的竹筐,竟宛若一座山…

      他下意識的去摸疼痛的屁股,這下…竹筐翻倒,那些石榴全部都滾落,眼看著就滾落到山下了。

      「糟了…」

      劉禪這才反應過來。

      可那小男孩兒反應更快,他像是猴子一般,迅速的去一個個抱回那些正在滾落石榴,甚至最遠的一個是在崖邊,險些就掉落下去。

      他的眼神在這一刻也變得炙熱,仿佛這些「石榴」是比他生命更重要的東西!

      「這…這麼拼的麼?」

      劉禪不可思議的看著這一幕,他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見到的人,經歷的事兒,都讓他完全不能理解眼前的這一幕。

      「撿回來了…撿回來了…」小男孩儘管很累,可臉上依舊洋溢著燦爛的微笑,還有那眼睛,已經變回了往昔的清澈,清澈的直擊人的心靈深處。

      這次,小男孩主動幫劉禪把石榴都搬到馬車上。

      劉禪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可真有力氣,現在,我哥幫你把石榴賣完了,你們可以回家了吧?」

      「是要回家。」小男孩點點頭,「我和婆婆還要再回去背一點來賣!」

      「還要賣啊!」

      「恩!過了冬天就容易壞了,如果不儘快賣了,這一年婆婆就沒錢治病,也沒錢吃飯了!」

      很明顯,當小男孩的這一番話吟出時,劉禪愣住了。

      他的一雙眼睛睜大,他完全不敢相信,眼前這小男孩說的。

      ——『賣石榴的錢,就是他們僅有的治病、吃飯的錢麼?』

      這一刻…

      關麟甚至注意到,劉禪的嘴巴是張開的,不是驚訝,而是他的話…像是被堵住了,像是不知從何處說起。

      趙雲也注意到了這一幕,他總算知道,為何關麟不讓他去搬那筐石榴,他也總算知道,離開城池,來到這山村…關麟的目的是為何?

      趙雲不由得暗嘆。

      ——『諸葛軍師神算,果然…關雲旗才是阿斗公子最好的師傅!』

      「婆婆,正好我們也要上山,我送你們回去吧——」

      關麟適時張口。

      其實,他已經提前安排到一處目的地。

      也安排一些「演員」在那裡,是可以演出一些極致的苦難與艱辛,演出一些足以讓劉禪體會到民眾疾苦,足以讓他三觀巨變的「戲」。

      不過…現在,關麟發現…他其實是多此一舉了。

      ——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

      這世道…苦難與艱辛,還用演麼?

      到處,不都是苦命人麼?

      婆婆本不敢坐馬車,關麟再三請求下下,她才在趙雲的攙扶下上了馬車。

      可哪怕她腿腳不便,哪怕她坐下前佝僂著身子,很不舒服,她卻尤自將外袍先褪下,撲在了馬車的凳子上,她坐在她的外袍上,而且只坐了一點點。

      她怕自己身上髒,讓這富人家的馬車變得不潔!

      那小男孩兒也乖巧的沒有坐下,就站在他婆婆的身前,靠著婆婆的身子。

      「你們不用這樣…」劉禪忍不住勸道。

      「沒事兒的,我不累,我經常站著。」那小男孩兒依舊乖巧的說。

      這一刻…

      第一次,劉禪有一種他的眼睛進了沙子的感覺。

      這也是他第一次因為「感動」而淚水盈眶。

      一路上,劉禪對這小男孩好奇極了,他不時的問著這小男孩一系列的問題。

      比如…

      「你平時做什麼?」

      「餵雞,耕地,洗衣,做飯…」

      劉禪一驚,「你還要耕地啊?那耕地累不累?」

      那小男孩兒卻有些動容,「不累,能累點兒,我和婆婆才有吃的——」

      婆婆補充道:「地就那麼多,都在大戶手裡,不是每家都能去做佃農的…」

      「……」

      劉禪感覺他十二年來塑造的三觀,仿佛在這一刻,徹底的崩壞,碎了一地!

      仿佛他記憶中的認知全部都是有偏差的,而且偏差的離譜——

      關麟接著問那小男孩:「你叫什麼?」

      「魚豢——」

      豢(huan):餵養的意思。

      起這名字…定然是寄託著「好養活」的寓意。

      這本沒什麼。

      倒是關麟,聽到這魚豢的名字,「啊…」的一聲,關麟驚呼出聲。

      ——『他…他就是孩童時期的魚豢?』

      …

      …

      滾滾長江東去,五艘艨艟戰船已經停靠在碼頭。

      孫權在這裡送別他的長子,不…如今是東吳的世子——孫登!

      此行,在孫權的授意下,孫登赴荊州有兩個任務,其一安撫關羽的情緒,讓他節哀,其二據理力爭,勸關羽將呂蒙放回。

      「昨日孤聽聞關羽已在那湘江之上陳列百艘戰船,如今的東吳可不能與荊州打這場水戰!吾兒,你此行任務艱巨啊!」

      孫權鄭重其事的開口。

      孫登拱手,「孩兒知道該怎麼做。」

      說是這麼說,可孫登的語氣中像是帶著幾許耐人尋味的落寞。

      孫權看出了什麼,接著問:「吾兒可還有什麼要問的?」

      孫登張開嘴巴,可仿佛話到了嘴邊,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孩兒沒什麼要問的,事態緊急,天色已然不早,孩兒這就登船。」

      「去吧——」孫權凝望著孫登,不忘大聲提醒,「記住,你是東吳世子,東吳榮,則你榮,東吳辱,則你辱!」

      聽著孫權的話,孫登已經行至船上,他最後朝孫權拱手。

      然後五艘艨艟戰船迅速的駛離港口,看著這些船舶消失在波光粼粼的江面,孫權「唉」的一聲,嘆出一口長氣。

      身旁的顧雍也淡淡的輕呼一聲,隨即問孫權,「方才世子似乎有話要說,似乎又欲言又止。」

      孫權淡淡的道:「知子莫若父,孤如何不知道他要講些什麼呢?」

      說到這兒,孫權一揮手,「走吧…」

      這一刻他的神情有幾分落寞。

      但,只經歷了轉身的一瞬間,孫權臉上的落寞全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一如既往的陰鬱的眼神,他問顧雍道:「甘寧與朱然的案子?查的如何?究竟是誰在說謊?」

      顧雍也沒想到,前一刻還為「慈父」的孫權,竟然會在剛剛送別兒子後,就把矛頭轉向了那件極其敏感的「案子」!

      「咳咳…」顧雍輕咳一聲,如實回道:「這案子還在查,只是…一邊是上將軍,一邊是大家族的少族長,這案子不好查!」

      「讓周循去查!」孫權斬釘截鐵,「上次凌統的案子,他不查的挺好嘛——」

      孫權像是一早就做出了決定。

      顧雍眼珠子轉動,徐徐頷首,「是——」

      這邊,孫權與顧雍還在向石頭城方向行進。

      那邊,登船的孫登,他的好友張休也在問他,「方才世子似乎欲言又止…」

      張休是孫登的四大好友之一。

      誠如歷史上的劉禪四友乃郭攸之、費禕、董允,霍弋;

      曹丕四友為陳群、司馬懿、吳質、朱鑠;

      孫登也有四友,除了張休外,其餘三人分別為諸葛恪、顧譚、陳表。

      特別是諸葛恪,孫登與其關係極佳。

      此番,張休拋出疑問,孫登沉吟了一下,方才回道:「既知道答案是虛妄的,那何必再去問,再去讓父親杜撰呢?」

      「那…」張休接著問:「世子想問什麼?」

      孫登「唉」的一聲嘆出口氣,「我想問我爹,他想過…我還能回去麼?」

      儼然,對於孫權接下來的一系列部署,孫登是知曉一些的,儘管不全面,但他也知道…孫劉聯盟即將破碎!

      那時候,一個敵國世子,還回得了家麼?

      果然,隨著孫登的這句話,好友張休啞然…

      自古,一將功成萬骨枯!

      自古,最是無情帝王家!

      倒是孫權送孫登的這一幕,被遠遠在河岸旁駐守的周循清清楚楚的看見,他不知道孫權與孫登都說了些什麼,可這個行為…

      還是讓他連連搖頭。

      然後感慨:「都說虎毒不食子,呵呵,那是雌虎,雄虎毒起來,哪裡還在乎兒子的死活?」

      …

      …

      漢水水流湍急,就如同一群狂奔的野馬,奔騰而過,掀起層層浪花,翻滾著向前衝去——

      此刻的漢水北岸,鏖戰崗。

      一隊兵馬森然在外圍佇立,當中的曹仁、趙儼站在一位中年男子身後,這男子則靠近河床,仔細的觀察著這邊。

      這已經是從罾口川到余家崗,再到團山鋪,如今是最後一站。

      整個流域,包括其中的唐河、白河、小清河,西北的普沱溝、黃龍溝、黑龍溝悉數看了個遍。

      各郡縣負責水利的官員悉數陪同,不斷的回答著這男人的問題。

      男人是嚴畯,他是帶著孫權與東吳的希望來的這裡。

      而事實,也正如他所預料的那般。

      「嚴先生,你這也看了幾日…到底這水流什麼情況啊?」曹仁實在忍不住問道。

      這天天陪著這麼看,也不是個辦法啊!

      可偏偏,這是大哥曹操下令,必須陪著趙儼實地考察每一處。

      曹仁已經有些不耐煩。

      趙儼也說:「嚴先生,如果有什麼結論,不妨先告知我們一二。」

      說著話,趙儼一攤手,指向身後的一干人,「否則的話,呵呵…這麼多人兩眼一抹黑,都像是那丈二和尚一般徹底摸不著頭腦咯!」

      終於,千呼萬喚…

      嚴畯張口了,「我以往來過荊州,對這邊的水流有一些了解…這段時間,又考察了許多處漢水流域,平素里的重災之地,我剛十分篤定的告訴你們,如今整個流域的流向已經發生了星微的變化!與從前大不相同!」

      啊…

      曹仁與趙儼一驚,還是趙儼張口:「星微的變化,就能造成漢水流向的不同麼?」

      「我研究水流二十多年,對此頗為了解,這等水流的變化,平素里是看不出來的,可一旦到了漲水期,若是再出現暴雨…那便極有可能引發漢水倒灌,此前的倒灌方向是整個襄樊,可現在…」

      說到最後,嚴畯頓了一下,像是接下來的話,還不能說…還不是他反覆佐證過後的結論。

      他是個學者,而往往學者都是嚴謹的人。

      但曹仁、趙儼可不管這個。

      「現在、現在怎麼樣啊?」曹仁急不可耐的問。

      「我不能說…」

      「這有什麼不能說。」曹仁更急了。

      嚴畯搖搖頭,「因為,我只是猜測…」

      「嚴先生就說吧…」趙儼張口道:「既是猜測,總需要人去佐證,你不說出來,子孝將軍如何去驗證真偽。」

      趙儼的話說服了嚴畯,他最後沉吟了一下,然後轉過身,面朝漢水,指向漢水對岸。

      「漢水北岸的河流流向是經過全新挖掘的,其目的像是把水引入南岸的高處…如果那裡挖掘一處蓄水池,當暴雨、洪水來臨之際,開閘放水…那極有可能將漢江暴漲的水流悉數引到北岸,以此足以倒灌樊城、平魯城、郾城…讓整個魏軍一夕間淪為水中魚鱉——」

      這…

      隨著嚴畯的話,無論是曹仁,還是趙儼,下意識的兩人都懵了。

      如果…如果嚴畯的話是真的,那…那七月、八月…極有可能是他們漢水北岸魏軍的大劫之日!

      最關鍵的是…

      嚴畯此人名聲在外,他的話…很難不信哪!

      …

      …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最強裝逼打臉系統絕對一番穿越未來之男人不好當重生之摳腳大漢變男神婚途有坑:爹地,快離婚
    紀少輕裝上陣抓淘妻地球唯一修士我真沒想重生啊權謀:升遷有道紈?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