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劇透未來,朱元璋崩潰了» 226.第226章 原來,屠龍術還可以逆練!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劇透未來,朱元璋崩潰了 - 226.第226章 原來,屠龍術還可以逆練!字體大小: A+
     
      第226章 原來,屠龍術還可以逆練!

      「原來,屠龍術屠的是帝制這條大龍!」

      壽寧宮偏殿裡,朱元璋的聲音緩緩響起。

      他說話很慢,仿佛每一個字說出,都用了他極大的力氣一般。

      朱元璋此時的心情,是真的複雜!

      複雜到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原本,他對屠龍術抱有極大的期望。

      並為自己能得見甚至於掌握屠龍術,而興奮激動不已。

      期待著見到了屠龍術之後,是不是可以根據屠龍術,弄出一些比較好的策略。

      讓自己的大明,變得更加長治久安。

      能夠更加長久的存在。

      但是卻完全沒有想到,最終的結果竟是這樣!

      所謂的屠龍術,並不是針對哪個皇帝,而是針對帝制!

      是要屠掉帝制這條大龍!

      這一極其驚喜的結果,直接就將朱元璋打懵了。

      讓朱元璋腦瓜子嗡嗡作響,只覺得自己頭暈的厲害。

      沒想到,他是真的沒有想到!

      這竟然就是屠龍術的核心秘密!

      對於他來說,無疑是等於腦海里炸響了一道驚天雷霆!

      甚至於就連信念,一時間都有些崩塌。

      不僅僅是朱元璋,朱標也一樣是好不到哪裡去。

      這個時候,同樣是心潮急劇起伏。

      思緒翻湧。

      被濃濃的震撼,還有恐慌等諸多的東西所充斥。

      這傳說之中神秘至極,高深莫測的屠龍術,竟是要屠掉帝制這條龍!

      他作為大明太子,而且還是開國太子,陡然聽到這一事情,是真震撼,心情是真的複雜。

      壽寧宮偏殿裡,在朱元璋說出這話之後,又一次的陷入到了絕對的沉默之中。

      韓成還在門口處,做好隨時跑路的準備。

      哪怕是現在看起來,朱元璋和朱標二人的情緒平靜了一些,為了安全起見,韓成覺得,自己還是不要距離他們過近為好。

      尤其是朱元璋,那絕對是個危險份子。

      「屠龍術屠的是帝制這條龍,只要生產力繼續發展下去,終究會走到那一步去。

      帝制,必然不復存在?」

      好一陣兒,朱元璋的聲音響起,打破了沉默。

      說話的時候,他目光落在韓成身上。

      朱標也同樣是望向了韓成。

      韓成點頭道:「確實是這樣,只要生產力繼續發展下去,終究是要走向這一步,這是歷史客觀規律,不受人控制。

      人為控制,或許能延緩一些進程,但是終究還是控制不住。

      原來歷史上所發生的事情,也確實證明了這一規律的正確性。」

      朱元璋聞言,又是一陣兒沉默。

      「那要是這樣說的話,我大明不發展生產力不就行了?

      就維持現在的水平。

      這樣的話帝制就不會消失,至少大明還在的時候,帝制不會消失。」

      韓成點頭道:「確實會這樣。」

      然後補充道:「只是這樣以來,大明原有的命運依然無法改變。

      逃脫不了王朝三百年命運的魔咒。

      哪怕是太子成功坐上皇位,後面文官集團一樣將會捲土重來,並一步步的強大。

      還將會如同歷史上那般,一家獨大。

      將武將徹底踩踏在腳下。

      口中喊著仁義道德的清流,成為大明的蛀蟲,各種損害大明利益,養肥他們自身……

      皇權被他們限制。

      最終天災加上人禍,導致餓殍遍野,饑民遍地。

      有人振臂高呼,處處烽火。

      大明轟然倒塌。

      運氣好取代大明的是漢人,運氣不好,還會如同歷史上那樣,被異族之人進駐中原,神州陸沉……」

      韓成這話說完,朱元璋的面色又一次的難看了起來。

      隨著韓成的話,他想起來了清韃子,想起來了明末崇禎時期的種種悲慘景象。

      「還不僅僅只是這些。

      更為嚴重的還在後面。

      華夏這裡停止不前,其餘地方卻不會原地踏步。

      他們通過發展生產力,會讓國力強盛,擁有更好的生產關係。

      面對其餘國家,擁有碾壓般的優勢。

      華夏這邊故步自封,並不能長久的下去。

      還會如同歷史上那樣,又一次的被別人堅船利炮轟開國門。

      神州動盪,無數華夏子民身死。

      被別人欺辱幾十甚至於上百年,經歷至暗時代。

      而帝制,亦會在這種情況下,被掀翻,被拋棄。

      並不能留存下去。

      相同的事情已經發生過一次,是累累白骨,是斑斑血淚,是寫不盡的屈辱史,也是無數人為之拋頭顱灑熱血的奮鬥史……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血淚的教訓,也是經驗總結。

      陛下,這樣的情況,你也不想發生吧?」

      韓成站在門口,望著朱元璋緩緩訴說。

      朱元璋聞言,呼吸都急促了。

      眼珠子有些泛紅。

      「他娘的!咱想讓它發生個屁!

      一聽到這些,咱就氣不打一出來,恨不得將這些都給一個挨著一個的砍了!

      都是些什麼東西,也敢來我華夏肆虐?!」

      朱元璋漲紅了臉,出聲怒罵。

      你說老朱小農思想也好,說他過於自信,總想定下祖制將一切都給做好也罷,但有點不能否認。

      那就是在貪官污吏上面,他性烈如火。

      在華夏和異族的問題上,他立場堅定,使命感爆棚!

      而這也是韓成為什麼敢將屠龍術,說與朱元璋知道的原因。

      若是一般的皇帝,這事韓成肯定要瞞的死死的。

      不告訴後果,只告訴好處,從而好帶著大明往開海,往工業化方面狂奔。

      不然在知道了生產力大力發展的一大後果,就是帝制消失,說不得其餘皇帝就會因為恐懼這一事情發生,從而停步不前。

      甚至於就連韓成自己,都會因為這事而被牽連,被弄死都不是不可能!

      就跟歷史上清朝敗家子明明獲得了不少好東西,卻也因為知道一些帝王的下場,所以選擇對外面的進步視而不見,是一個道理。

      但經過這樣長時間的相處,通過對朱元璋的了解,韓成知道,同樣的事情落到朱元璋的頭上,他肯定會做出完全不同的選擇。

      「咱剛才,只是聽你說發展到最後,帝制會被屠掉,咱心裏面感到吃驚,一時間接受不了,才會下意識產生那樣的念頭。」

      朱元璋漲紅了臉,望著韓成解釋。

      朱元璋可是很少想向別人解釋自己的行為動機。

      平日裡,他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事,別人愛怎麼想就怎麼想,愛怎麼猜就怎麼猜。

      但是現在,面對韓成的詢問還有目光,朱元璋卻爭辯起來。

      並因此而漲紅了臉。

      蓋因在涉及到華夏與外邦之間的事情上,他立場極為堅定,不願意在這點被人誤會一分一毫!

      他這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再塑華夏河山的帝王,可不是白說的!

      而朱元璋方才說的也都是實話。

      作為大明的開國皇帝,一心想要大明長久下去的人,在猛然之間聽到帝制在今後,會因為生產力的發展而消失,他最真實的反應,就是下意識的想要阻止這一事情發生。

      但在稍稍冷靜下來之後,尤其是聽了韓成又說了一下大明的結局,以及大明後面,華夏可能會遭遇的事情,朱元璋那些下意識的想法,一下子就消失了。

      「現在咱冷靜下來,聽你那樣一說,咱覺得咱之前想的不對。

      既然隨著時間的發展,帝制終究要消失。

      與其被人揍上一頓,狠狠的糟蹋,作踐,然後被動消失,還不如咱自己動手,把自己變得強大!

      先好好的揍那些人一番,掠奪他們,讓大明變得強大,極盡輝煌!

      如此,帝制就算是消失了,咱心裡也舒坦。

      比那種憋憋屈屈,窩窩囊囊的下場好的太多太多了!」

      對於朱元璋來說,這不是一個多難選擇的問題。

      他做出這樣的選擇,韓成一點都不意外。

      既然不論是自己主動動手,大力發展生產力,還是故步自封,最終都沒有辦法阻止這等事情發生。

      那為什麼不將選擇權握在自己手中?

      能夠令大明輝煌一時,能夠繁榮強盛到一定地步,來個鞭笞天下,後面就算是大明真的沒了,帝制真的消失,那也轟轟烈烈的來了一場!

      對於朱元璋來說,對於大明而言,這就足夠了!

      「況且,就算是帝制消失,那也需要一個過程,並不是說直接就沒了。

      咱覺得,大明只要獲得大量的財富,物資,使得我華夏物資豐富,百姓富足,能活得下去。

      那麼百姓們就不會造反。

      只要百姓不反,那一切都好辦。

      韓成你不也說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但生產關係又能反過來影響生產力。

      當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的時候,就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既然這樣,在今後咱們發覺事情不對了,就主動求變。

      主動去適應生產力,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甚至就連你說的上層建築,咱是不是也可以根據情況,進行一些調整。

      從而是適應這些?」

      能成為開國帝王的、尤其是大一統國家開國帝王的,無不是有著大氣魄之人。

      敢想常人不敢想,敢為常人不敢為!

      若是碌碌無為,循規蹈矩之輩,也完不成這些,達不到這些成就!

      話說到這裡,朱元璋只覺得自己的思路被打開了。

      雙目炯炯有神。

      心中的那些擔憂,盡數消失不見。

      又一次變得鬥志昂揚起來。

      朱標看著自己那將身體挺的筆直的父皇,聽著他說的話,只覺得心情激動,情緒激昂!

      話說,他方才在得知屠龍術,最終會屠掉帝制這條龍之後,心裏面也是為之擔憂不已。

      覺得這簡直就是一個無解的局面。

      朱標當然想要讓大明變得更好,變的更為強大。

      但是,卻又不想帝制消失。

      畢竟這是他們的大明,他又是大明的開國太子。

      而帝制又存在一千五六百年了。

      他實在不敢想,帝制消失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總覺得可能會亂套。

      對於他這個處於這個時代的人而言,真的會感到手足無措。

      可是現在,聽了朱元璋的這一番話之後,朱標心中的憂慮很快就消失了,心胸也變得開闊起來。

      是啊!

      既然一切沒有辦法避免,那為何不選擇轟轟烈烈呢?

      而且也正如自己父皇說的那樣,這些都是逐漸發生的,並不是陡然出現。

      那在這個過程里,自己等人這裡,作為最高統治者,也是可以主動根據生產力的發展情況,主動調整生產關係去適應生產力。

      同樣也可以主動根據生產關係,去調整上層建築。

      這樣以來,事情就在一個可控範圍之內。

      今後就算是帝制真的消失,那對於大明,對於自己朱家而言,也沒有那樣難以接受。

      自己主動來的,總比被動來的要好!

      當然,朱標也知道,這是最為理想的狀態。

      今後事情真的發展起來,肯定會出現各種這樣那樣的狀況。

      很難達到這種理想狀態。

      甚至於,會出現更差的情況。

      比如說因為大明後面皇帝的一些操作,不僅僅沒有讓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沒有讓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反而是加速了大明的帝制的消亡。

      大明的統治會被其餘人給推翻,甚至於就連大明後代的皇帝,也會被推上斷頭台。

      不過這些後果,相對於生產力發展所帶來的各種好處。

      以及只能被動的等待著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被歷史給淘汰要好的太多太多。

      因為這裡面,有著自己等人的主動選擇。

      所以,也就等於還有著一些希望所在。

      事在人為,只要有希望,那一切都好說。

      朱標覺得,也不能把後世的子孫,給看的太過於沒用。

      可以適當的給後世的子孫們,一些信心,期盼著他們可以強爺勝祖。

      期盼著他們,可以做出一些優秀的抉擇。

      出現一些人傑,把事情妥善的解決,把大明推向更高的高峰。

      畢竟大秦都能奮六世之餘烈,自己大明的後代,父皇自己等人,多費些心思,又有韓成這個特殊的存在。

      說不定也能夠如同大秦一樣,連續出現好幾代英明神武的繼承者。

      人需要往後面做長遠的考慮,但同樣也不能全部為了後面,而忽略了眼前。

      沒有了眼前,也就沒有了以後。

      這一刻,朱標只覺得心中念頭通達!

      望向自己的父皇,滿滿的都是敬佩,還有讚嘆。

      父皇就是父皇,心胸的格局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擁有的!

      哪怕是自己這個自幼就受到了很多教育的人,在這上面和父皇相比,也要差上很遠。

      這次的事情,若是讓自己來做決定,到了最終,自己也有極大的可能,會如同父這般,做出一樣的選擇。

      但是在這其中,自己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絕對要比父皇花費的時間更長。

      自己也必然更加的糾結。

      不可能做到父皇這般的豪放。

      而且,在做出這樣的決定之後,自己在有生之年都會對此疑神疑鬼。

      不斷的去想自己做出這樣的決定,到底合適不合適。

      到底會不會造成什麼災難性的後果。

      都說一個人,對於自己的父親的認知,一般會經歷幾個階段——

      兒時崇拜,覺得父親無所不能。

      初步長大之後,開始嫌棄,覺得父親這也不懂,那也不懂。

      再到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又會再一次理解父親的不容易。

      朱標的第二階段,雖然沒有大部分人明顯,但有些時候,還是會覺得父皇做事情不太對。

      有些過於急躁,手段過於粗糙。

      而且對於文人這些,也太過於不尊重。

      覺得父親的行事風格,帶著戰爭年代所留下來的粗獷。

      但是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韓成的到來,令朱標的目光變得長遠,見識迅速增加以後。

      朱標的這種感覺,正在迅速的減少。

      再去看自己父皇時,更為清楚的認識到了,自己和父皇之間的差距。

      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父皇能夠從元末亂世當中,那麼多人里脫穎而出,恢復中華,不是沒有道理的。

      好多人都喜歡說什麼成王敗寇,似乎覺得這樣不太對。

      可是,難道勝利還不足以說明一切東西嗎?

      總說失敗的一方,這也好,那也好,這也是優點,那也是優點。

      可為什麼這麼多的優點,偏偏就是被別人給戰敗了呢?

      只以成敗論英雄,或許有失偏頗。

      但是整體上而言,還是十分正確的。

      至少在朱標看來就是如此。

      「父皇,您的心胸氣魄,格局是真大!

      孩兒學不來!

      若非是父皇在,讓孩兒自己遇到這等事情,只怕非要糾結的晚上睡覺都要睡不好。

      在短時間內,難以用正確的態度去應對此事……」

      朱標望著朱元璋,由衷的說道。

      他說的都是他內心深處,最為真實的想法。

      朱標和其餘人不同,在朱元璋這裡,他從來都不用去專門拍自己父皇的馬屁。

      甚至於他父皇沒事了,還會反過來拍他的馬屁。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聽到了自己標兒的話之後,朱元璋心裏面那叫一個美滋滋!

      簡直如同飲了瓊漿玉釀一般!

      「哈哈哈!」

      朱元璋開心笑了起來。

      「標兒你說的對!咱別的沒有,這份心胸還是有的!

      別的事情上,咱或許還會猶豫不決,但是涉及到了這等大是大非的事情時,咱絕對能拎得清!

      咱知道,有一些人總喜歡拿咱出身低來說事,說咱目光不長遠。

      但出身低,並不代表格局就小!

      咱在有些事情上,想法或許不對。

      但是在這等大是大非面前,那咱的格局必須要放開!」

      朱元璋如此說著,腰板挺得更加直了。

      說完之後,望向朱標道:「標兒,你能看出來這些,並說出這些話,也是很優秀,非常難得。

      咱也相信,就是沒有咱在,你也一定會做出相似的選擇。

      畢竟你是咱的標兒!

      是咱精心培養的繼承人,是咱們家的老大,也是咱的種!

      咱這輩子最優秀,最為得意的便是標兒你!

      在其餘皇子面前,一向顯得嚴厲,很少會主動說些什麼,更是很少流露父愛的朱元璋,在朱標這裡,那是絲毫都不吝嗇自己的父愛。

      也不隱藏,自己對於朱標的欣賞和滿意。

      如果說朱元璋的父愛有一石,那麼朱標這個太子就獨占八斗。

      嫡長公主朱有容占據一斗半,剩下的眾多皇子,皇女們,則分那僅剩的半斗。

      聽到朱元璋如此說,朱標無聲的笑了。

      那一直站在門邊上,做好了隨時跑路準備的韓成,也同樣放鬆下來。

      臉上一樣是露出了笑容。

      不得不說,自己的老丈人是挺不要臉的。

      大哥對他的誇讚,他毫不猶豫的全部都給接下來不說,誇大哥的同時,也不忘記把他自己給狠狠的夸上一番。

      他們父子兩個,此時倒還商業互吹上了!

      不過吐槽歸吐槽,對於朱元璋的表現,說實話韓成也是極其的敬佩!

      朱元璋在這件事情上的心胸和格局,當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擁有的!

      「岳父大人,不愧是您!您的心胸和格局,當真不是一般的大!

      世人對你誤解很多!」

      韓成也一臉笑容,滿臉敬佩的豎起了大拇指,趁著這個機會給朱元璋送上了來自於他的馬屁。

      準確的說,也不是馬屁,是韓成的真心話。

      韓成很清楚自己所說的這些話,對於許許多多的皇帝來說,都是非常危險的。

      是他們所不願意聽到的。

      甚至於自己因此而被軟禁起來,都是輕的。

      可是現在,這些放到了朱元璋的身上,一切都變得不同!

      尤其是朱元璋在這等大是大非面前,做出這種選擇時的那種決絕,真的很可以。

      很有感染力。

      朱元璋聽了韓成的話,就不像對待朱標那樣的好臉色了。

      他哼哼一聲道:「這個時候知道咱的心胸寬廣,格局大了吧?

      你也得虧是遇到了咱,你的這些話,若是說與其餘的帝王聽,你這會兒能不能活著都是兩說!

      你小子,也當真是什麼都敢往外說!」

      韓成聞言笑道:「這不是我知道岳父大人你,絕對不是那種肚量小的人嘛!

      若是覺察到你是那種小肚量的人,那打死我,都不會把這些話往外說。

      而且,我也總覺得這些事情,若是不給岳父大人你說清楚,有些不太好。

      有種像是在欺騙你們的感覺。

      我不僅僅要把航海,以及後面發展工業化的各種優勢,說給你們知道。

      也需要讓你們認識到,它們可能會帶來的一些不良的後果。」

      韓成這話說的很實誠。

      朱元璋聞言,再次哼哼了一聲道:「算你小子有點良心,眼光也好的沒話說,沒有看錯人。」

      說這些話的時候,朱元璋心裡還是挺得意的。

      畢竟韓成這小子,很多時候嘴裡都沒有太好的話。

      此時能從他口中聽到這些,實屬有些難得。

      得意之後,朱元璋望向韓成:「你說咱主動讓生產關係去適應生產力,讓上層建築去適應經濟基礎。

      從而推動它們的發展。

      是不是也屬於逆煉屠龍術了?」

      韓成笑著點頭的:「確實屬於逆練屠龍術!

      這就叫做弄明白事情發展的規律,再按照這個規律去行事,從而可以更好的促進事物發展。

      今後的大明,若是能夠一直往下傳承下去,華夏變得更加偉大,陛下今日之決定,在其中絕對居功至偉!

      岳父大人的子孫後代,如果也能夠有陛下的這份心胸氣魄,還有相應的手段。

      能夠如同陛下這般逆練屠龍術,那麼他們必然能夠長久的存在。

      哪怕是帝制消失,也一樣可以擁有話語權。

      依然可以引導著這片大地上的人,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獲得更為遠大的前途!」

      「哈哈哈哈……」

      聽到韓成如此說,朱元璋又一次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只覺得心情是前所未有的暢快!

      大殿之中,又一次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此番交談,對於朱元璋和朱標而言,收穫巨大!

      通過韓成這個來自於未來的人,他們知道了社會發展規律這個屠龍術。

      這是一門他們之前,根本所不知道的學問。

      以往對於這個世界,對於權力的形成,還有官府的組建這些,他們也都有自己的看法,有很多的了解。

      但是,卻從來沒有看到他們的本質。

      如今,他們通過韓成可以看到、並理解這條最為本質的道理。

      還能據此引導著國家,向更好的方面去發展。

      這對於他們而言,彌足珍貴!

      如此過了一陣,朱標忽然間想起什麼似的望向韓成道:

      「韓成,我聽你之前所說的意思,就算是我不提前去世,可以順利的繼承皇位,原來的歷史發生改變。

      哪怕是不再發生土木堡之變,那等屈辱至極的事情,武勛集團不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可到了後來,武勛集團還會沒落下去。

      文官們一樣還會騎在武勛頭上拉屎,作威作福,從而占據朝堂,開始黨爭?」

      對於這個問題,朱標在之前就有所疑惑。

      不過,當時他大部分的心神,都沉浸在屠龍術,所帶來的強烈震撼之中。

      對於這些,並沒有時間去問。

      這個時候關於屠龍術的事,暫時告一段落。

      朱標便將心中的這些疑惑,給問了出來。

      聽到朱標問出這話,朱元璋同樣看向韓成。

      想要看看韓成怎麼說。

      他之前雖然被韓成給刺激的不輕。

      但是卻也一樣注意到了,韓成所說的這些話。

      這是朱元璋和朱標二人,長時間以來,和韓成的相處之中,所養成的習慣。

      在和韓成相處時,二人往往都會下意識的集中精力,將韓成所說的諸多話,都給儘可能的記住。

      爭取一點都不遺漏。

      因為從後世而來的韓成,擁有著很多遠超這個時代的眼光和見識,以及一些知識。

      很多似乎很微不足道的東西,若是能夠留意,並進行深挖的話,往往會起到不小的作用。

      給大明帶來不小的有利影響。

      當然,朱元璋對於這個事情,雖然好奇,有些不解。

      但是內心深處,對此也多少有些不以為意。

      因為朱元璋覺得,韓成當時對自己說出這樣的話,最為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好好的刺激自己一下。

      讓自己不要因為屠龍術會屠掉帝制這條大龍,從而選擇固步自封,就專門把事情說的嚴重。

      危言聳聽的成分很大。

      聽到朱標的詢問,韓成道:「這點兒倒並非是我危言聳聽,而是真實情況。

      其實真的說起來,大明便是沒有土木堡那一戰,長久的發展下去,武勛也絕對不會是文官的對手。

      只不過土木堡加速了這個過程而已。

      之所以會是這樣,這裡面的道理很是簡單。

      因為大明只有一次開國之戰。

      哪怕是算上永樂帝所進行的靖難之役,也只有兩次。

      這兩次造就了大量的勛貴。

      但是文官則不同。

      科考每兩三年便會舉行一次,天下之間的讀書人又多。

      許多都是千軍萬馬當中殺出來的。

      如此一來,朝堂當中的讀書人,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會有所上升。

      而勛貴因為沒有那麼多的開國戰爭等大型戰鬥給他們去打,所晉升的數量是完全不同的。

      勛貴之家,一般最能打的都是第一代。

      第二代還勉強可用。

      除了少部分的妖孽,一般而已,出了一代二代,再往後就是越來越不行了。

      沒有什麼重要的戰事發生,很難有新鮮的勛貴補充進來。

      此消彼長之下,文官最終自然會取得壓倒性的勝利,成功的把武勛給踩到腳下。」

      聽到韓成這話之後,朱標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就連方才還覺得,韓成是在危言聳聽的朱元璋,這個時候也不覺得韓成是在嚇唬他了。

      順著韓成的話去想,還真的是如此!

      因為科舉的存在,文官一直以來,都有源源不斷的人才補充。

      可勛貴卻不行。

      到了後來,很容易是一潭死水。

      就算是有所補充,那也是杯水車薪。

      作為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既不想看到文官一家獨大,也不想看到武將一家多大。

      這樣都會出現大問題!

      可一時之間,又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進行解決。

      總覺得這事情無解。

      畢竟總不能一直不開科考吧?

      更不可能隔上二三十年,就來一次開國之戰!

      「韓成,在這件事情上你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仙王的日常生活抗日之特戰兵王聖墟邪王嗜寵:鬼醫狂妃快穿女配逆襲:男神請上
    最強醫仙神荒龍帝夜少的二婚新妻腹黑娘親帶球跑青蓮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