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話事人» 第381章 最高明的獵人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話事人 - 第381章 最高明的獵人字體大小: A+
     
      第381章 最高明的獵人

      兩淮鹽運司位於揚州新城區的北部,這裡如果跺一下腳,全城都要抖三抖,當然巡鹽察院除外。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在最近這段時間,來自蘇州的林大官人跺一下腳,鹽運司就要抖三抖。

      主要原因,還是鹽運司的費運使說話不硬氣了。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揚州衛官軍開始全面取代鹽丁,在運軍、屯軍等兵種之外,又開始組建鹽軍。

      這對鹽運司而言就相當於自廢武功,把執法權和自有武裝力量全部交出去,但費運使就這麼硬生生的同意了。

      很多看不慣林大官人的揚州鹽商,都恨不得費運使這廢物趕緊滾蛋。

      今天林大官人又出現在了鹽運司,不緊不慢的坐在花廳里喝茶。

      等費運使匆匆趕了過來時,林大官人又不緊不慢的說:「我要回蘇州了。」

      聽到這句話,費運使一邊強行按下心中的狂喜,一邊從眼神、神情到肢體動作,都要表達出遺憾和不舍。

      費運使感覺,在自己這輩子裡,現在就是最考驗演技的時候。

      林大官人放下茶盅,「在離開揚州之前,我對鹽政工作還有幾點思考,想要與你進行探討。」

      但凡費運使還有脊梁骨,就該反問,你林泰來有什麼資格對鹽政工作進行思考?

      但是現實讓費運使只能聽林大官人繼續說:「多年來鹽業一直無序發展,導致現狀混亂無章。我認為,當務之急必須要加強組織建設,確保鹽業能繼續穩定發展。」

      費運使知道,前面都是屁話,後面才是關鍵。

      果然又聽到林大官人說:「現在揚州城裡擁有窩本的鹽商加起來,有一二百家了吧?

      鹽運司可以將這些鹽商全部登記造冊,並且固定下來,今後一般不再新增。

      以後只許在冊鹽商持有引窩,並且參與新窩認購,引窩交易也只許在在冊鹽商之間進行。」

      持有引窩的鹽商叫窩商,如果以後引窩不會再發放給新人,那麼窩商名額從此就要固定了。

      用很時髦的話說,這就是圈層固化,

      以後外人就很難再進入鹽業核心圈了,只能給持有窩本的窩商當附屬,或租借、或掛靠、或分包。

      費運使不太理解林大官人這個提議,但他已經想到,林氏鹽業里似乎有很多個窩商

      東主林二哥、大掌柜陸君弼、身份曖昧的吳田氏、以及非人類的蘇州濟農倉,或多或少都持有引窩,從定義上說都算是窩商。

      還有汪鹽商的五千引窩嫁妝,被放在了林汪氏名下。

      這樣算下來,林氏鹽業至少擁有五個窩商?

      別人家的鹽業都是一家一人,鹽引所有權都集中在東主一人名下,只有東主一個窩商。

      只有林氏鹽業內部產權關係搞得這麼花里胡哨,先前所有人都對此不理解。

      不管林泰來將來還想幹什麼,只要窩商名額固定下來,那每個窩商名額都很寶貴。

      揚州城一二百個窩商名額,林氏鹽業獨占五個。

      費運使已經不敢往下想了,那都是後任的事情了,哪怕是洪水滔天也跟他沒關係。

      林大官人忽然又問道:「你知道,為什麼要讓伱戴罪留用嗎?」

      費運使很卑微的答道:「那是因為我揭發蔡御史有功,又加上兩淮鹽業需要穩定過渡,所以朝廷給了我一個機會。」

      林大官人「哈哈」笑了幾聲,非常真實的答道:「之所以讓你戴罪留用,那是因為背著罪名的你最容易拿捏啊!

      如果換成其他人做鹽運使,誰肯與我探討鹽政工作?誰肯背著罵名,幫我推行新政?

      所以我寧可讓你暫時留用,也不願意換個新人來。」

      一個已經被打斷了脊梁骨的官員,即便面對這樣的騎臉PUA也毫無脾氣。

      最後林大官人警告說:「我希望你在任上的最後這段時間,抓緊把事情辦了。

      希望我下次到揚州城時,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

      還有,對我今天的提議要絕對保密,不許外傳給任何人。

      在登記造冊完成之前,但凡我在外面聽到了半點風聲,那就會認為一定是你故意泄露出去的!」

      主要是林大官人擔心,如果風聲傳出去後,別人都會有樣學樣。

      調教完鹽運使,林大官人回到家裡,對汪小娘子說:「明日我就要去蘇州了。」

      新婚蜜月都還沒過,汪小娘子不捨得分開,「我還沒有懷上孕呢。」

      林大官人嘆道:「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啊不,當以功業為立身之本。

      蘇州城那邊的事務,也離不了我,我只能忍痛暫且與卿分離。」

      汪小娘子還是有點小情緒,抱怨說:「那走得也太著急了,緩幾天不行麼?」

      林泰來哄著說:「蘇揚之間相距不算遠,我隨時能回來。」

      汪小娘子唉聲嘆氣的說:「這大概就是我們徽人女子的命。」

      徽州外出經商的人實在太多了,很多女子都只能守在家裡,經年累月的等丈夫回來。

      等到次日一大早,林大官人就匆匆的出利津門,在運河碼頭上了船,南下返回蘇州去。

      萬指揮、陸君弼等人想給林大官人送行,結果都沒趕上。

      然後又過了一天,浙江按察副使、署理蘇州府王之猷攜帶家屬過境揚州城

      知情人這才紛紛恍然大悟,難怪林大官人忽然從揚州城急急忙忙的撤退了。

      林二哥對外解釋說:「不要誤會,我四弟趕回蘇州,只是為了提前準備新府尊上任迎接儀式。」

      林大官人回到蘇州後,第一時間就把高長江從工地上叫了過來。

      「你這幾天放下其他事情,馬上準備最盛大的歡迎典禮!」林大官人下令說。

      高長江誠懇的建議說:「還是委託外人籌備吧。」

      林大官人訓話說:「你果然開始懈怠了!果然開始不能吃苦了!果然開始喪失積極性了!」

      高長江辯解說:「讓我們去組織,只怕會引起不好影響!別人可能會產生誤會,以為我們又想搞民變!

      所以為了避免風聲鶴唳,還是另請個外人比較好!」

      林大官人三思之後問道:「用府衙名義也不行麼?」

      高長江很客觀的反問道:「用府衙名義多多組織人手,和坐館你親自組織人手,在別人眼裡有什麼區別?

      肯定有人誤會,坐館會不會想給新來府尊一個下馬威。」

      所以說,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後遺症的。

      


      


      林大官人正在與高長江商議如何迎接的時候,忽然有個差役上門投帖子,蘇杭織造孫太監有請。

      高長江愕然道:「坐館你放出的那個謠言不會成真了吧?」

      織造局是宮中外派的衙門,這時候蘇州和杭州還沒有各自設一個織造局,而是合在一起統稱為蘇杭織造局,一般常駐蘇州。

      現任織造太監孫隆乃是從司禮監出來的,年紀大了後被派到江南養老。

      這是太監行業的默認規則,很多和皇帝關係不錯的太監年老時,就派到南都或者江南好地方養老,算是對老太監的一種照顧。

      孫隆在當織造太監之前,乃是司禮監里的太監,如果對標官場,應該是享受尚書級待遇。

      所以接到了請帖後,林大官人就按照禮節,前往位於玄妙觀附近的織造公署,拜見孫太監。

      孫隆這個太監今年五十八歲,外表風度翩翩、溫文爾雅,此時在地方上口碑也很好。

      孫隆這種就是受過高級教育的文化型太監,他詩文書畫都很有涉獵,水平也不低。

      當林大官人親眼看到孫隆時,心裡不由得連連感慨,有時候歷史真能給人開玩笑。

      歷史上的孫太監在江南二十多年,為人並不算貪暴,也做過不少公益和修書的事情。而且與很多士大夫私下裡關係都不錯,要不然申時行也不可能庇護他。

      但是孫太監給後世留下的最鮮明歷史背影,卻是十幾年後被抗稅群眾驅逐出蘇州。

      結果他就成為一個「橫徵暴斂」的符號,一直藉此出名到了幾百年後的課本上。

      念及此處,林大官人忽然有點物傷其類,自己不會也像孫隆一樣,幾百年後以反派形象出現在書本上吧?

      那自己做了這麼多促進歷史進步好事,不就白做了?

      如此林大官人下意識的嘆道:「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正在寒暄的孫太監:「???」

      這林泰來有大病?好端端的突然冒出這麼一一句話,是幾個意思?

      林大官人主動問道:「不知孫公召喚,有何貴幹?」

      孫隆便開口道:「近聞城中有傳言,織造局要向機戶加派一萬匹,由林守備你負責徵收。」

      林大官人答話說:「此乃謠言,止於智者,孫公何必在意。」

      孫隆笑道:「我也從別人那裡聽到過一句話,謠言就是遙遙領先的預言,感覺很有點道理。」

      孫太監的意思就是暗示,可以把謠言變成事實。

      像他們這種外派經濟差遣的太監,主要任務就是為皇宮收數。

      如果能給宮裡多送點財物,讓皇帝更欣賞自己,何樂而不為?

      而且蘇杭織造太監這個職務錢多事少,位置又在江南繁華之地,還遠離宮裡的刀光劍影,堪稱是太監里的肥缺。

      既然是肥缺,那肯定總是有人盯著,如果不好好表現,就可能會被其他太監取代。

      所以孫太監雖然感覺目前歲月靜好,但危機感真不能少。

      這時候,林大官人看起來似乎很懵逼,滿臉都是驚訝,好像根本沒預料到孫太監還有這種想法。

      他嚇得只知道重複說:「孫公!那是謠言啊!」

      孫隆這種以文化人自詡的,不太喜歡直接強迫別人做事。

      便又繞了個圈子說:「你也朝覲過萬歲爺,感想如何?」

      林大官人恭恭敬敬的面北行禮,答道:「皇上英明神武,千古罕有,有此聖君,實乃大明之幸也!」

      孫隆知道肯定聽不到真話,就接著暗示說:「萬歲爺雖為天子,但畢竟生長於人間,也有七情六慾啊」

      皇帝也有物質上的需求,你懂吧?

      林大官人立刻正色回應道:「皇上天稟純厚,仁明剛正,奉神靈之統,撫億兆之眾,所念惟有祖宗之業,當有君臨萬方之姿。

      至於七情六慾,乃凡夫俗子才有之業障,不足為道也!」

      孫太監:「」

      誰踏馬的更像是太監?老子想跟你說點實在話,你卻隔著幾千里虛空拍馬屁?

      老子都說了皇帝也是個人,你卻非要說皇帝是個神!

      這樣說不通,孫太監又換了個方向問道:「那你得了個武狀元,也算是皇恩浩蕩了,你要如何報效皇恩?」

      林大官人慷慨激昂的說:「自當竭盡全力,盡忠報國!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如此方才不負皇恩!」

      孫太監揉了揉額頭,遇上這種死活不開竅的榆木腦袋,真是叫人頭疼啊。

      於是孫太監暴躁起來,直接挑明了說:「咱家看你骨骼清奇,乃是萬中無一的征斂奇才!

      你又不是那些迂腐文官,要把格局打開!你能向宮中進貢財物,就是報效皇恩!」

      林大官人振振有詞的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全天下都是皇上的,哪還用刻意征斂?」

      孫太監不聽這些屁話,只問道:「加派一萬匹的事情,能不能做?」

      林大官人開始叫苦:「蘇州城的情況,孫公你也不是不知道,一萬匹聽起來不多,但肯定又會讓城裡騷動。」

      孫太監真想逼著林泰來去做事,但他也很清楚,自己沒那個實力。

      最近蘇州城流行一句話:不怕鬧民變,就怕林泰來斡旋民變。

      所以孫隆想了想後,又用商量的語氣說:「那你認為,該是多少匹合適?」

      林大官人忽然仰天「哈哈」大笑幾聲,「孫公明明有財源廣進的辦法,卻為什麼只想著殺雞取卵涸澤而漁?」

      孫隆連忙追問道:「什麼?有什麼財源廣進的法子?」

      林大官人不急不慌,笑容可掬的反問說:「看來孫公確實很想報效皇恩了?」

      看著林大官人現在這小表情,再想起剛才,林大官人在自己的圍追堵截下,被迫左右閃避的狼狽表現,孫太監忽然記起了一句話。

      最高明的獵人,往往是以獵物的身份出現。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坑爹兒子鬼醫娘親大國戰隼快穿之龍套好愉快離天大聖無相仙訣
    猛卒鬼手神醫:王妃請上位盜墓筆記續9飛升之後Boss兇猛:老公,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