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話事人» 第368章 剛到一件奏疏(下)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話事人 - 第368章 剛到一件奏疏(下)字體大小: A+
     
      第368章 剛到一件奏疏(下)

      當今通政司左通政的姓名,放眼整個朝廷里,那也是相當炸裂的存在。

      他叫徐申錫,徐是申首輔曾用過的姓,申是申首輔恢復後的本姓,錫是另一個大學士王錫爵的錫。

      最關鍵的是,徐申錫居然還是蘇州人,和申王二相算是同鄉。

      所以徐申錫的姓名在朝廷里被引為笑談,成為一個梗,這讓徐申錫非常不忿。

      時間長了後,徐通政的心態就有點炸,變本加厲的反過來喜歡看別人的樂子。

      徐通政知道今天部院大臣、科道言官在東朝房開會,所以看到文壇領袖聯名檢舉兩淮巡鹽御史蔡時鼎的奏疏後,他覺得這是一個挑起樂子的好素材,就直接派人把奏疏扔進了東朝房。

      這樣有一種趁著別人蹲茅廁時,把爆竹扔進茅坑裡的快感。

      可以說,徐通政的目的達到了,這封奏疏把所有大佬們都整蒙了。

      十幾個文壇領袖人物聯名彈劾一個官員的事情,前所未有聞所未聞。

      尤其是左副都御史石星,開始懷疑王老盟主是不是老糊塗了?

      先前你王老盟主傳話說,讓自己把蔡時鼎這個巡鹽差遣延期,現在反手就帶頭彈劾蔡時鼎,這不是坑自己嗎!

      文壇大佬的聯名奏疏里主要內容是,巡鹽蔡御史橫暴不法,指使家奴走私並栽贓揚州衛,激起了揚州衛兵變,幸賴蘇州衛千戶林泰來極力斡旋,沒有釀成更大禍事。

      很多人都想知道,什麼叫「林泰來極力斡旋」?似乎這句話才是奏疏的靈魂。

      但很可惜,奏疏里並沒有詳細說明具體情況,反而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了。

      王司徒笑完了後,又對禮部尚書沈鯉說:「這不只是民意,還是士林輿情,沈尚書說句話啊。」

      按慣例涉及到文壇的事務,一般都是要聽聽禮部意見的。

      沈鯉此時的心情,就真像是去年那次,眼睜睜看著左都御史辛自修被拉下馬時的感覺了,十分無力。

      蔡御史能坐在巡鹽御史的這個要害位置上,肯定是清流勢力重點培養的骨幹人物,而且清流勢力在江北進行布局的重要人物。

      但如果蔡御史被一大幫文壇領袖聯名檢舉,那就很難保住了。

      畢竟這些文壇領袖對輿論影響力很大,而清流勢力又是非常注重輿論和名聲的。

      關鍵是隔著兩千里,沈尚書也弄不清楚,蔡時鼎到底幹了什麼蠢事,能讓一堆文壇領袖級別的老前輩聯名檢舉?

      衡量完得失後,沈尚書萬般無奈,只好對左都御史吳時來說:

      「士林清議不可輕忽,還是先讓蔡御史離職回都察院,接受考察吧。」

      吳時來嘲諷著說:「如果石副憲無異議,不再堅持讓蔡時鼎繼續巡鹽,自然沒問題。」

      石星只能裝聾作啞,在心裡埋怨王老盟主這個不知道是喝了假酒還是老糊塗的坑貨。

      在揚州能呼風喚雨的巡鹽御史,於朝廷最高層大佬三言兩語之間,命運就被敲定了。

      此時此刻,遠在揚州城的蔡御史還沉浸在首輔擺爛的喜悅中,感覺形勢大好、優勢在我,沒見林泰來都不敢在揚州露面了麼?

      東朝房裡,申首輔另一個「御用打手」、掌道御史柯挺突然又跳了出來發言。

      「蔡時鼎遭到處分罪有應得,但是被蔡時鼎污衊不法的千戶林泰來,反而斡旋有功,該當有所升賞,不然就是兵部的疏忽!」

      兵部尚書王一鶚沒好氣的說:「等本部回到兵部就敘功!」

      柯挺又說:「從蔡時鼎之事可以看出,揚州鹽務衙門只聽命一人專權,致使弊端重重,應該有所改變了。

      揚州鹽務各處關卡哨所使用之鹽丁,皆歸鹽運司掌管,上上下下很容易勾連生弊。

      今後可以將鹽丁更替為衛所官軍,讓衛所官軍負責巡邏緝查,與鹽政衙門官吏互相監督,方可使鹽政清明!」

      戶部尚書王之垣詫異的看了好幾眼柯御史,這些詞一聽就是林氏風格,但是誰教給你柯御史的?

      難道林泰來隔著兩三千里,還能對你柯御史傳音入耳?

      稍加思索後,王司徒突然產生了危機感,看來是林泰來在朝廷中另外暗藏了代言人。

      這時候,刑部尚書陸光祖感覺自己作為一個嘉靖二十六年的老前輩們,剛才丟了面子。

      明明自己剛才提起的是蔡御史彈劾林千戶橫行不法,但結局卻是蔡御史出局。

      於是陸尚書又主動提起另一件案子,「先前蘇州府上報請示,對首揆次子申用嘉治罪。

      刑部認為應當定罪,但都察院為何遲遲沒有回應?」

      左都御史吳時來答道:「朝廷已經派了欽差前往蘇州,現在肯定要先等待欽差調查結果,而後再議!」

      陸尚書反駁說:「蘇州知府上奏的是人命案,而欽差調查的是蘇州知府貪污案,豈可混為一談?

      朝廷對人命案之裁決,和欽差調查的事項沒有關係!」

      吳時來又道:「任何官司,沒有隻聽一面之詞的道理!故而不能只聽蘇州府奏報,還要等首揆表態。」

      這意思其實就是,如果首輔真的辭官,那還定個屁罪?難道首輔官職還不能頂罪麼?

      陸尚書仗著輩分高,直接呵斥道:「伱身為都察院大中丞,卻如此阿諛執政,唯執政之命而從,不配為風憲!」

      一直很低調的新任吏部右侍郎趙志皋站了出來,提醒說:

      「朝中議事,最好是對事不對人,大司寇你這話有些過了。而且你們強行要針對申家次子定罪,如此行事也太過了。」

      陸尚書凜然回應說:「我倒是以為,矯枉必過正!

      為了盪清風氣,即便有所偏激也在所不惜,除非是立身不正,所以心虛之人!」

      大多數人都以為,趙侍郎還會頂撞幾句時,趙志皋卻輕輕笑了笑,只說了句:

      「大司寇記住,不是只有你們能偏激的。我就看著你們開了先例,如何後患無窮吧!」

      在大部分人耳朵里,趙侍郎這話有點軟弱了。

      忽然又有個通政司官員,站在門口叫道:「剛到一件奏疏!南京左都御史李世達從蘇州發來的!」

      東朝房內頓時安靜了下來嗎,都知道這是一份很關鍵的奏疏。

      此後又聽到那通政司官員說:「李世達奏稱,蘇州府府庫官銀帳目不清,知府石崑玉無法擺脫嫌疑!

      又因石崑玉緣故,屢次激起蘇州城千人以上規模民變,致使巡撫李淶兩次遭受襲擊,甚至被亂民扔進河中!

      幸賴蘇州衛千戶林泰來極力斡旋,沒有釀成更大禍事,穩住了蘇州城局勢!

      其後知府石崑玉見局面不可收拾,難以洗清府庫官銀嫌疑,已經畏罪自盡!」

      通政司官員說這件奏疏的內容後,似乎沒有引發出激烈議論,東朝房裡依舊鴉雀無聲。

      所有大臣們都被這封新到的奏疏雷得里焦外嫩,幾乎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聽。

      比剛才那封十幾名文壇領袖聯名彈劾蔡御史的奏疏,還要誇張十倍。

      難道被派往蘇州的欽差大臣李世達也喝了幾十斤假酒?江左地區假酒這麼泛濫了嗎?

      就算是府庫帳目不清,正常操作是可以報一個「查無實據」,這就是春秋筆法。

      結果李世達報的是「洗不清嫌疑」,屁股歪到了另一邊的春秋筆法。

      對此所有大臣都難以理解,不明白李世達為什麼這樣上報。

      還有不能理解的就是,石知府到底遭遇了什麼,居然直接自盡身亡?

      按道理說,石知府敢於查申家,膽子不至於這么小,抗壓性也沒那麼差,怎麼就會自殺?

      更詭異的是,欽差大臣李世達與石知府不是一夥的嗎?又怎麼會眼睜睜看著石知府自殺?

      甚至李世達的這封奏疏完全沒有為石崑玉辯解,反而給石崑玉定罪,這更像是仇家的手法。

      最神奇的是,大家又聽到了「蘇州衛千戶林泰來極力斡旋」這種話。

      在揚州城是你林泰來斡旋兵變,在蘇州城還是你林泰來斡旋民變,怎麼哪裡都是你在斡旋?

      所以聽完了李世達的奏疏後,大臣們反而更糊塗了,完全不知道應該如何表態。

      大佬不好說話,首輔的御用打手、掌道御史柯挺便率先開口道:

      「如石崑玉這般貪贓五千兩的人,再給別人定罪,還能可信嗎?焉知不是收了好處?」

      「貪贓五千兩」這幾個字,刺痛了禮部尚書沈鯉,下意識的喝斥道:「住口!」

      人都已經死了,還要潑髒水?

      柯挺譏諷道:「我想起來了,石崑玉出任蘇州府,似乎是沈尚書你舉薦的。」

      沈鯉簡直要吐血三升,比起蔡時鼎,石崑玉是更重要的角色,形象也更出眾!

      為了培養「小海瑞」,他們也是費了不少心血。

      哪怕是鬥爭失敗了暫時回家也好,總能有東山再起的時候,結果居然直接自盡了!

      本來為了反轉效果,安排了別人污衊石知府貪贓五千兩銀子,可是踏馬的弄假成真了!

      他死活想不明白,李世達到底犯了什麼失心瘋,居然給自己人石崑玉定罪,還把石崑玉逼死了。

      沈尚書有點懷疑,江左地區是不是被鬼神力量下了詛咒?

      從王世貞到李世達,一個個都像是性情大變,不分敵我的自相殘殺!

      柯挺直接開始痛打落水狗,提議道:「石崑玉雖然畏罪自盡,但該有的處罰不能少!

      應當剝奪其本人所有誥封,按照貪贓五千兩重罪,將家產充公!」

      然後又對兵部尚書王一鶚說:「蘇州衛千戶林泰來斡旋民變,穩定局勢,又該敘一次功了!」

      王一鶚無語,這功勞來的是不是太容易了點

      又又來了個通政司官員,還是在門口叫道:「又新到一件六百里加急奏疏,是蘇州府推官郭通發來的!有必要讓諸公知曉!」

      眾人興趣不大,估計是個照本宣科的善後奏疏,沒什麼可關注的。

      「在知府石崑玉自盡後,蘇州府推官郭通竭盡全力,不眠不休的勘查清楚了真相!

      郭通經過數百人的對比論證,已經證實今年府庫肯定沒有虧空五千兩官銀。

      所以石崑玉乃是清白之身,所謂貪贓五千兩肯定是構陷污衊!」

      眾大臣聽到這裡,心情有點麻木,主要是今天被雷的太多了。

      哦,蘇州府推官郭通還了石崑玉一個清白,然後呢?人都已經死了,留著清白還有什麼現實意義嗎?

      那通政司官員還在說著奏疏內容:「蘇州城民憤大起,皆遷怒於污衊石崑玉的巡撫李淶。

      故而又第三次衝擊圍攻李淶,將巡撫察院後堂焚毀!

      短短數日內連續三次遭受群毆,李淶不堪其辱,亦自盡身亡!

      幸賴蘇州衛千戶林泰來極力斡旋,沒有釀成更大禍事,穩住了蘇州局勢!」

      眾大臣:「」

      左一個斡旋,右一個斡旋,怎麼哪都有你林泰來斡旋?

      向來氣定神閒、養氣功夫十分到家的禮部尚書沈鯉突然失態暴怒了,厲聲喝道:「李世達這蠢貨在幹什麼?」

      通政司官員答道:「蘇州府推官郭通的奏疏里還說,蘇州城民眾怒氣衝天,皆以為欽差昏聵無能,冤枉了石知府。

      所以在圍攻了巡撫察院後,又去圍攻欽差座船!

      欽差大臣李世達氣急之下跳水自盡,但是被隨從救了上來,但已經重病不起!

      幸賴蘇州衛千戶林泰來極力斡旋,把民眾都勸退了,沒有釀成更大禍事,讓欽差座船得以離開蘇州!」

      大臣們除了瞠目結舌之外,已經失去反應能力了。

      到此為止,蘇州城鬧劇的三個主角官員,全都自盡。

      其中兩個成功,一個未遂,所以最終是二死一重傷。

      從名聲上說,兩個是徹底身敗名裂了。而另一個先身敗名裂又被洗白,但是人卻已經死了。

      這個結局,可謂是慘烈,而且是超出了在場所有大臣想像的慘烈。

      從嚴嵩之後,政鬥就沒這麼慘烈的!

      有的人想起了趙志皋的話,難道趙志皋剛才說「不要太過分」並不是軟弱,而是一種警告?

      不知是誰,大聲吼道:「蘇州城一定有問題!朝廷必須再派欽差,進行徹查!」

      那通政司官員又說:「推官郭通還奏稱,蘇州城百姓已經對朝廷失去了信心,懇請朝廷暫時不要再派人到蘇州了!

      不然的話,若再激起民變,本地現有官吏已經無力繼續斡旋了!」

      好像雙倍月票到了?求月票啊,我還在構思新劇情,明天開始加更!!!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好色嬸子電影世界大盜何以笙簫默豪門小甜妻太初
    都市之最強紈?從契約精靈開始機戰無限朱雀記大奉打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