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話事人» 第329章 木秀於林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話事人 - 第329章 木秀於林字體大小: A+
     
      第329章 木秀於林

      當初按照分工,林大官人的母親林宋氏在橫塘鎮,父親林國忠和大嫂在木瀆鎮。

      安撫好黃五娘後,林大官人就在屋外對林宋氏說:「母親就不要去木瀆鎮那邊湊熱鬧了,專心在這裡陪著黃氏,別讓黃氏感受到冷落。」

      林宋氏點頭稱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兩個胎兒都很重要。

      木瀆鎮靈岩山下有一處林氏別業,近一年范娘子一直居住在這裡。

      當林大官人趕到林氏別業時,卻見中庭已經站滿了人。

      不僅父親和三個哥哥都來了,就連社團里大大小小頭目也來了不少。

      比如高長江、稅關主吏馬英明和主計宋叔,還有早期的四大金剛,關係比較近的基本都出現在這裡,左右護法跟著林大官人到來後,也加入了進去。

      林大官人不由得嘀咕了一聲,這幫人怎麼比自己還積極。

      新生兒出生時的陣仗大不大,主要看待繼承的家產和基業厚不厚。

      林泰來剛和眾人打完一圈招呼,簡單寒暄了幾句。

      忽然就看到大嫂從穿堂里沖了出來,叫道:「生了!是個男娃!」

      林泰來還沒反應過來,院中就爆發出了歡呼聲,無論這個男嬰是不是嫡出身份,至少林氏基業有後了。

      兩世為人,第一次當爹,林泰來有點發懵,下意識的還在做心理建設。

      林國忠還算冷靜,推了一把兒子林泰來,「進去看看!」

      雖然林老爹也很高興,但還沒興奮到不知所措的地步,畢竟之前已經有四個孫子孫女了。

      林泰來走到內院正堂,新生兒被從裡屋抱出來,讓林泰來看了一會兒。

      親眼見到這個皺巴巴的小東西,兒子才從一個符號變成了一個小生命,血脈親情油然而生。

      這是林大官人穿越以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血脈親人。

      又等了不知多久,裡屋的范娘子緩了過來,又拾掇了一下,才讓林泰來進去探視。

      范娘子平日裡略顯凌厲的神情,這會兒柔和了許多,又增添了幾分驕傲之色,視線大部分時間都放在身邊的兒子身上。

      林大官人坐在旁邊陪著說話,問了句:「你在想什麼?」

      范娘子溫柔的看著襁褓里的男嬰,答道:「我正想,他將來會找個什麼樣子的妻子?」

      林泰來無語,這腦迴路實在太跳躍了。兒子才剛出生,就開始琢磨起親事了?

      不過在這時候,林大官人也只能揀著好聽話說:「我掐指一算,此子妻室必出於宰相之家也。」

      范娘子眼前一亮,欣喜的說:「你說的是申家?那真不錯。」

      「十有八九可以。」林大官人倒也不是信口開河,前兩天申二爺就表達出結親的意願了。

      再說就憑申家兩兄弟歷史上人均十來個子女的超強生育能力,怎麼也能分給自家一兩個。

      雖然眼前這個兒子只是外室所出,但申二爺子女大部分也不是嫡出的。

      范娘子又問道:「你說起個什么小名?」

      這時代很多人都有個習慣,新生兒只起一個小名,一直叫到十來歲,再起個正式的本名。

      比如林大官人小名四喜,十二歲才有了本名林泰來。

      聽到范娘子提起小名,林泰來便大度的說:「伱最辛苦,兒子的小名就由你來想吧!」

      范娘子心裡已經有了想法,聞言便興致勃勃的道:「今天是九月初一,小名就叫九一,我覺得很好聽。」

      用出生日期當小名,也算是個時代特色了。

      九一?林大官人微微皺了皺眉頭,這個數字似乎有點特殊。

      不過也不好拂了范娘子的興致,林大官人便附和著說:「挺好挺好,九九歸一。」

      從內院出來,林大官人繼續接受別人的恭賀。

      高長江建議道:「坐館何不有感而發,即興而作一首詩詞?」

      林大官人瞥了眼高長江,冷哼道:「爾欲置我於火上炙烤?」

      如果給范娘子這邊寫了,黃五娘那邊怎麼辦?哪首水平高哪首水平低,計較起來都是麻煩。

      他林泰來可沒有兩首完全一樣水平的相關詩詞,乾脆一首也不寫了。

      雖然范娘子這邊先生了,但林大官人也沒有一直守在范娘子這邊不走。

      他還是保持著在木瀆鎮和橫塘鎮之間來回流竄,每邊輪流睡一晚的節奏。

      又過了四天,不甘心落後太多的黃五娘也要生了。

      於是在木瀆鎮林氏別業發生過的一幕,在橫塘鎮林家大院重演。

      還是那一大幫人,今天又站在了橫塘鎮林家大院的前庭,恭候另一個新生兒的降臨。

      東西兩位娘娘,哪邊也不能得罪。

      從午前一直等到了午後,終於看到唐老頭家的老婆子從內院急匆匆出來,喜形於色的叫道:「生了!也是個男娃!」

      林大官人的周圍再次響起了歡呼聲,雖然林大官人心裡挺想要個女兒,但兒子也不錯。

      畢竟在世人的觀念里,還是崇尚多子多福。

      林大官人接受了下屬的祝賀後,便進去探視新生兒和黃五娘了。

      比較了一下,感覺早出生四天的長子比較白,而今天出生的次子更壯。

      再看黃五娘,臉上充滿著一種鬆弛的感覺,好像是完成了一件壓力巨大的任務似的。

      林大官人憐惜的說:「你真是何苦來哉,其實我更喜愛女兒。」

      四天前范娘子生下了兒子後,黃五娘心裡就產生了巨大的壓力,唯恐生出一個女兒,被對方徹底比下去。

      聽到林大官人的話,黃五娘白了一眼,「站著說話不腰疼。」

      如今也生下了兒子,黃五娘心裡就能放鬆下來了。

      然後黃五娘問道:「聽說你在范氏那邊答應了,與申家結親?」

      林大官人聞弦歌而知雅意,主動說:「你放心!一視同仁!」

      黃五娘又說:「可是我聽說,申二爺最近新生的女兒只有一個,怎麼分?」

      這會兒林大官人不能和女人較勁,滿口答應說:

      「你大可放心!我會督促申二爺抓緊再生個女兒,時間肯定來得及,保證人人有份。」

      而後又迅速轉移話題說:「你還是先給兒子琢磨一個小名吧!」

      黃五娘胸有成竹的說:「今天是九月初五,小名就叫九五。」

      林泰來:「」

      一個是九一,一個是九五,很好很強大。算了算了,反正小名都是亂叫的,總比四喜好聽。

      本來按照林大官人的計劃,陪著兩個女人坐完月子後,就再去揚州。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到了九月底時,林大官人發現自己年底之前實在分身乏術。

      所以只能派人去揚州送信,讓汪員外繼續串聯同道和搜集「罪證」,先不要著急發動,等來年再說。

      從九月底到十月上旬,就是一年一度的秋收農忙時候。

      當然對林大官人這種人而言,他又不下地收稻穀,真正忙的是在秋收之後。

      秋收結束,就是官府開始徵收錢糧的時候,應天巡撫趙志皋對今年的錢糧空前重視。

      不得不說,做官這種事三分靠實力,七分靠運氣,趙志皋的運氣就非常不錯。

      因為去年蘇州府豁免了過去十年拖欠的錢糧,減緩了百姓的壓力,所以今年百姓對於交納錢糧的牴觸心不算重。

      同時經過連續兩年的小災害後,今年終於是一個好年景了,官府徵收錢糧的壓力自然就輕。

      所以林大官人預估,趙志皋今年的錢糧指標完成結果不會太差,不過具體數據要等年底才知道。

      另外秋收之後意味著農閒時光到來,而農閒往往又意味著官府工程開搞。

      這又是一個非常令林大官人操心的事情,經過與兩個縣衙的反覆商議,終於確定了今年的官府工程項目。

      吳縣這邊,是開工疏浚木瀆鎮與楓橋鎮之間的航道,保證木瀆鎮的貨船能暢通無阻直接北上匯入大運河。

      長洲縣這邊,則是在東邊城外的大片湖岸築堤,並起了個名字叫袁公堤。

      剛把工程項目確定,並交給了大哥林時來的兩個工程隊,還沒容林大官人喘口氣,結果又有事情上門了。

      湖廣荊州的袁家糧行遵照合作約定,在秋收之後,就迅速運送大量稻米到蘇州城,第一批數量就高達五千石,動用了二十多艘大船。

      不過在交易價碼上,雙方又扯皮了很久。

      林大官人開價是五十萬斤鹽換一萬石米,而袁家糧行要價是一百萬斤鹽。

      扯到最後,以七十萬斤鹽換一萬石米的價碼達成交易。

      百忙之中,高長江又找了過來,拿出了一個辦學院章程。

      按照指示,學院分為初級學堂和高級學堂,暫時只開初級學堂。

      同時又分為短班和長班,十五歲以上的進入短班學習,十到十五歲的進入長班學習。

      林大官人只看了看課程設置,不滿的說:「文學課只學百家姓和千字文?」

      高長江疑惑的說:「坐館說過,只要教導識字就行了,不用學四書五經啊。」

      林大官人指示說:「那隻學百家姓和千字文也不夠,導致只會認字不會使用。

      所以把我的詩詞編成一本詩集,作為文學課的進階必修教材!」

      高長江:「」

      要不要把坐館你那些驚世駭俗的言論也編成集子,當成教材?

      在林大官人的忙忙碌碌里,時間就到了萬曆十四年的年底。

      林大官人本來還想著,對社團組織體系進行改制,但因為實在太忙了,只能暫且將改制推遲到明年。

      而且改制必將帶來短期的混亂,眼下正是社團事務的高峰期,確實也不適合進行改制。

      在官府過年封衙之前,林大官人去察院拜訪了趙巡撫,並詢問道:「今年江南地方錢糧的完納情況如何?」

      趙巡撫喜形於色的答道:「九成!」

      熟悉官場規則的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於是林大官人沉默了。

      七成就是不處罰,八成就是合格,九成就是卓異。

      看林泰來似乎沒什麼興致,趙巡撫詫異的問道:「怎麼?你不高興?」

      林大官人嘆道:「去年平息抗稅,今年完納率又高達九成,連續兩年政績極其卓越,看來老先生明年開春後必定要高升部院了。

      對於人在蘇州的我而言,當然希望老先生繼續當巡撫,不想看到老先生你離去啊。」

      趙巡撫是林氏集團在江南地區最直接、也是最強力的保護傘,他的離任對林氏集團而言堪稱重大損失。

      趙志皋笑道:「哪有你想的那樣誇張?無論換了誰做這個巡撫,難道還能動搖你?」

      林大官人搖了搖頭,「我現在就可以斷定,下一任巡撫,對我肯定沒有善意。」

      熟知官場規則的趙志皋沒有問為什麼,他當然明白其中道理。

      在大明官場中,避嫌和制衡是無處不在的。

      對於管轄首輔老家的應天巡撫,首輔不可能提出人選,甚至明面上不能用任何與首輔有關係的人。

      那些敵對勢力一定會死死盯著這個人選,並期待首輔在這個問題上落下把柄。

      以申首輔那不露任何破綻的性格,也不會在這個問題上硬剛。

      至於趙志皋先前為什麼能當應天巡撫,那是林泰來通過海瑞舉薦的,當時明面上與申首輔沒關係。

      或者說,趙志皋是先當了應天巡撫,再去投靠申首輔的;而不是先投靠申首輔,再當應天巡撫。

      趙志皋忍不住調侃說:「區區一個新任巡撫而已,你也會害怕?心裡害怕的人,應該是那個新巡撫吧?」

      林大官人幽幽的說:「去年原應天巡撫韋某人,栽在了我手裡,直接罷官;今年鳳陽巡撫楊某人,也栽在了我手裡,被剝奪了巡撫差遣。

      如果明年再有個不知好歹的巡撫栽在我手裡,就是三年三次整垮江左封疆大吏了!

      到了那時,朝廷會怎麼看我?皇上怎麼看我?

      我豈不就成了木秀於林我獨秀?會不會被當成麻煩製造者?」

      趙志皋:「」

      什麼叫木秀於林你獨秀?細細想去,林泰來所言似乎也有點道理?

      只能說,林泰來這個煩惱,如此的清新脫俗、與眾不同。

      然後趙志皋又開口道:「聽了你的話,我忽然有感而發。

      如今你也有兒子了,算是成家立業,該起個字了,不然別人都不好稱呼你。

      我作為前輩,贈你個字號吧,就是獨秀二字如何?取意自木秀於林。而林又是你的姓,正好關聯起來。」

      林大官人:「」

      林泰來,字獨秀?號今布?

      月底了,先求個月票熱熱身啊!!!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天才相師:重生億萬小富風流小農民後來偏偏喜歡你大宋的智慧翻窗做案:老公手下留情
    都市特種兵之暗影殭屍保鏢鳳囚凰遮天贅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