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話事人» 第297章 上朝很沒意思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話事人 - 第297章 上朝很沒意思字體大小: A+
     
      第297章 上朝很沒意思

      大明的制度設計初心,是想同時防住權臣、權閹、後宮、外戚的,屬於典型的既要又要。

      總體上來說,站在鞏固皇權的角度,這個目的是達到了。

      不過既要又要的結果往往是有輕有重,以上四種人里,現實里完全被防死的就是外戚了。

      文臣也好,權閹也好,甚至於後宮的太后,還能時不時就能有一兩條漏網之魚在大明政治中發光發熱,唯獨外戚一直是擺設。

      制度進入穩定期後,大明的外戚憑藉皇恩最高封到過侯爵,都督、指揮使之類的數不勝數。

      但是有一點,堅決不給外戚實職,不能直接掌兵,只能供著當吉祥物。

      理論上鄭國泰借著狀元,以及優待狀元的武科制度,可以拿到要害地方的實職,

      但在文官眼裡,只要想像力能放開,這就可以算是外戚之禍,尤其是還能牽涉到國本問題,更是意識形態方面大事。

      又,既然是意識形態問題,那專門負責意識形態事務的禮部就不能裝聾作啞了。

      在皇帝御殿升座之前,大臣們都是在殿外等候的。

      王象蒙與禮部尚書沈鯉說話的時候,並沒有刻意壓低聲音,旁邊人都能聽得見。

      當然這也是王象蒙的目的,清流人物以道德為標榜,私下裡不管怎樣想的,但一定會在意公論,不然人設就立不住。

      申時行看了眼王司徒,話裡有話的說:「你這個侄兒,也很厲害啊。」

      王司徒嘆道:「想必這就是申相所說的代言人吧?」

      申時行微笑道:「不,代言人不是你這個侄兒,而是沈禮部。」

      被擠兌到了這個份上,作為清流領袖,沈鯉不玩命反對鄭國泰都不行了。

      不多時,皇帝御文華殿,宣召大臣覲見。

      鴻臚寺官員開始引導大臣們排列班位,然後趨步上殿。

      山呼萬歲後,萬曆皇帝開口道:「數日前兵部進奏武科殿試章程,有閱卷和比武兩種。

      朕深思熟慮之,決意以閱卷為殿試章程。

      殿試當日,兵部和禮部呈上武試前二十名策論墨卷,朕親閱之,隨後按照名次唱名覲見。」

      這等於是把文科考試的殿試和傳臚典禮混在一起舉行了,而且只召見前二十名。

      比起文科真是簡單省事,當然大臣們對省錢省力沒什麼意見,武科的事情糊弄一下就行了。

      只是在當今這個形勢下,天子這種選擇,很明顯是有「黑箱作業」的想法。

      如果只靠閱卷決定武狀元,那還不是天子想點誰就是誰?

      縱然某考生寫了七千字,但皇帝說你不行伱就不行,行也不行。

      正當大臣們正在琢磨皇帝的心思時,又聽到萬曆皇帝說:

      「先前武試第二鄭國泰上書,近日突發疾病臥床不起,願請其父鄭承憲代為出席殿試大典。

      同時可讓鄭父享受金殿唱名的榮耀,以彰示孝心。」

      大臣對此都莫名其妙,不太明白鄭國泰在殿試之前,為何突然出這樣的么蛾子。

      只有申時行和王司徒這樣知道鄭國泰替考的人,能猜測的出來其中涵義。

      無論真假鄭國泰,只要在殿試上直接出現在皇帝面前,那就是板上釘釘、罪不可赦的欺君之罪。

      如果鄭國泰不出現在殿試,沒有直接「冒犯」皇帝,就像普通作弊一樣還有迴旋餘地。

      掩耳盜鈴這種事情,在現實生活里就是一個笑話,但在政治中卻是非常有用的。

      聽皇帝說完後,大臣們卻沒表態,都看向禮部尚書沈鯉。

      一般情況下,只有首輔有這種待遇。

      沈尚書沉吟片刻,只能站出來說:「臣以為,若讓鄭國泰繼續參加殿試,就不得以武科成績授官。」

      萬曆皇帝稍稍感到詫異,沈尚書這個角度是他沒想到的。

      他原本以為,百官可能會反對殿試章程,也可能反對鄭國泰讓父親代替列席殿試,就是沒想到有人從授官這個角度切入。

      萬曆皇帝反問了句:「為何鄭國泰不能以武科授官?」

      沈尚書奏答說:「為防外戚干政之禍也!」

      萬曆皇帝腦子一時間沒轉過彎來,怎麼就外戚干政了?

      沈尚書又解釋說:「按慣例,武科第一名皆聽其自選任職地方,授予實職,此乃國家對第一人的優待。

      比如願意在京營的就在京營任職,願意回原籍的就回原籍任職。

      設若鄭國泰被取中為狀元,求掌大內禁兵,為宮門守衛,陛下又當如何面對?

      若不許,寒了皇親報效之心,壞了優待武狀元的慣例;若准許,又會造成外戚干政之隱患,陛下在宮中能安睡否?」

      萬曆皇帝心裡吃了一驚,還能有這種操作?

      先前他只是想著,給鄭國泰一個狀元,壯大鄭家的聲勢。

      至於以後更具體的安排,還沒有想那麼多,更沒意識到還有鄭國泰守宮門這種任命。

      故而萬曆皇帝完全沒有預料到,這幫文官居然想到了自己前面去。

      在鄭國泰問題上,這幫文官居然想得更細緻,更深入。

      沈尚書還在苦口婆心的勸道:「陛下!列祖列宗之成法,不用外戚直接掌兵,實乃未雨綢繆之計也!

      那鄭國泰如果被點為狀元,就是給朝廷一個極大難題,奏請陛下三思。」

      萬曆皇帝很不爽的反問道:「難道鄭國泰的武試直接作廢?朝廷的考試豈不成了兒戲!」

      沈尚書又答道:「無論何種考試,考生因病不到,皆視為棄考。

      而現如今鄭國泰在殿試之前稱病不出,說明他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故而陛下應當體諒鄭國泰之苦心,也將鄭國泰生病視為棄考。

      如此陛下和朝廷就不用為難了,同時又不傷皇親體面,於各方而言都極為妥帖。」

      萬曆皇帝:「」

      讓鄭國泰生個病,怎麼到你們文官嘴裡,就成了主動棄考了?

      萬曆皇帝畢竟還年輕,又不是口才特別好的人,他眼見著說不過沈尚書,又轉向首輔申時行,垂詢道:「首輔以為如何?」

      申時行奏對說:「文武官員出身,各有三途,其中武官是恩蔭世官、武科、功績三種出身。

      鄭國泰雖然自身沒有官位,但其父鄭承憲乃是帶俸都指揮使,將來鄭國泰少不得要加恩襲位。

      故而鄭國泰算是走了恩蔭世官的途徑,不宜再另行通過武科授官。」

      不愧是首輔,這回答從制度層面高屋建瓴、有理有據。

      萬曆皇帝不滿的說:「鄭國泰自身沒有官職,應當比照未能頂門立戶的軍餘子弟,根據武科成績而實授。」

      申時行又答道:「軍餘子弟不能承襲官職,只能自謀生路。

      莫非鄭國泰放棄所有恩典,將來也不承襲父親的品級?

      而且只根據兵部考評授官和升遷,不能再另外領受皇恩?」

      如果讓文官系統的兵部來安排鄭國泰,那基本上就永遠在某個角落中低層,沒希望升遷了。

      萬曆皇帝不悅的狡辯說:「參加武科的還有很多武官,難道依照爾等的說法,這些武官既然已經是官身,也沒資格參加武試了?」

      申時行不慌不忙的說:「武官參加武科並被取中,就原官基礎上升級。

      如果陛下看重鄭家,那不妨直接給鄭家升一級,准許鄭國泰世襲,以為嘉獎。」

      申首輔很清楚,皇帝要是繞過大臣,直接強行封鄭國泰,那根本攔不住。

      所以不如引導皇帝給鄭家一個表面品級很高的虛封,其實影響不了什麼。

      萬曆皇帝被大臣們堵得啞口無言,半晌沒有說話。如果論起講道理,他真的講不過這些大臣們。

      關鍵是,沒有大臣站出來支持皇帝,沒有大臣敢幫鄭國泰說話。

      就算以打圓場著稱的首輔,雖然沒有直接反對鄭國泰做狀元,但卻一直在說鄭國泰不合適。

      萬曆皇帝只感到氣抖冷,此時封不封鄭國泰已經是小事了,這種集體堅決反對鄭國泰的態度,讓皇帝感到惱羞成怒。

      他們反對的不是鄭國泰,而是立皇三子為東宮!

      上朝實在是沒什麼意思,也許就不該和大臣面對面的講理,應該學習爺爺世宗皇帝,躲在深宮遙控一切!

      催吧催吧,眼看高潮要寫砸了,網站就是不給推薦沒曝光,單位也逼著辭職,還有個別人天天陰陽怪氣,狀態能好就見鬼了。有時候就想,去寫淺顯白文算了,至少隨便寫不費腦子讀者群體還更多。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劍徒之路冒牌天王黑凰后重生之妖孽人生海賊之國王之上
    這號有毒末世生存大師總裁大人,放肆愛!妖孽奶爸在都市最後一個使徒